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6411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170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0页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0页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ppt(1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本章提要】,本章重点阐明了企业绩效和绩效管理的概念,论述了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构建思想和方法,系统研讨了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开发方法,对绩效管理在企业中的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且,通过一个全景案例展示了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全貌。,课程目标,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应了解和掌握如下问题: 1.什么是企业绩效?什么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绩效管理实践中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3.什么是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如何构建的? 4.绩效管理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关系是什么? 5.指标体系在绩效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6.什么是

2、关键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如何开发? 7.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如何应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8.绩效管理实施过程包括哪些环节?目标体系如何建立?监控体系如何建立?绩效考评常见的方法有哪些,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9.沟通在真个绩效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应该如何沟通?,【开篇案例】,AAA集团绩效考核的困惑和郁闷 AAA集团为一家民营企业,成立于1989年,靠着创始人的果敢敏锐和创业者们的共同努力,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曲折,成长为一个综合性企业集团群体,主要投资领域是城市燃气、燃气机械、生命科技和地产开发,在国内和境外拥有2个上市公司。到2003年5月,拥有员工8000余人,总资产50多

3、亿元。60多个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20多个省市及香港、悉尼、伦敦等地。其中,AAA燃气是AAA集团的支柱产业,以城市燃气运营为主业。除了少数新开发的项目外,更多的是通过购并当地原有的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实现快速扩张,至今已气化30多个城市。2001年5月在香港上市,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民营城市燃气专业运营商之一。2001年、2002年AAA燃气连续被美国福布斯评为“全球最佳小公司“,并入选亚洲周刊“国际华商500强“。 应该说,AAA集团是一个发展很快的企业。企业领导人感觉到如此之快的速度,管理必须跟上,于是建立了相对而言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自然

4、也在其中。AAA集团的员工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年中考核和月度考核,而且对于普通员工和管理者分开进行考核。相应的也设计了一系列表格来支持考核体系的实现。此外,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奖金挂钩的机制也确立了起来。,【开篇案例】(续),但是,实际情况是绩效考核最后变成了AAA集团管理者和员工的相互折磨。员工抱怨要填大量的表,而且老觉得管理者打分就凭个人印象,不公正。管理者们觉得下属老是应付,同时感觉要打出一个准确的分数真的很困难。双方在填表的问题上都很痛苦,在分数这个敏感问题上也都不愿意多谈。当然,最终的考核分数也打了出来,也与奖金挂了钩。但是对于很多管理者和员工来说,绩效考核变成了周期性的、繁重的、感觉“毫

5、无意义”但是又不能不做的工作。之所以不得不做,是因为毕竟奖金发放和人员晋升还需要依据。但是,绩效考核成为了一件影响大家情绪的事情。对于集团领导者来说,面临着困惑:设计得这么完备的一套体系,怎么就没有用呢? 对AAA集团经过系统分析之后发现,重要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考核指标的设置没有指导原则,到底怎么设各有各的说法和做法;第二、指标完成情况没有清晰的评价标准,比较模糊和笼统;第三、重形式走过场现象突出,为考核而考核;第四,考核结果集中趋势明显,是考核结果提供管理信息的作用大大折扣;第五,沟通反馈机制确实,管理者甚至害怕和员工就考核结果进行沟通;第六,对考核制度的宣传培训以及考核方法的培训

6、几乎没有。而且,从大的方面来说,AAA集团整个绩效考核与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没有什么关系,更谈不上支撑战略的实施了。就是要营造一个公平得气氛,也没有办到。看上去很完备的考核体系,用起来却到处都是问题。 应该说,AAA集团面临的问题和困惑很多企业都有体会。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何消除和避免绩效考核中的这些问题?绩效考核就是绩效管理吗?企业究竟如何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这就是我们本章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第一节 企业绩效与绩效管理的概念 第二节 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 第三节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第四节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第一节 企业绩效与绩效管理的概

7、念,企业绩效的概念(1),绩效(Performance),也称为业绩、效绩、成效等,反应的是人们从事某一种活动所产生的成绩和成果。只要有需求、有目标,就有绩效。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存在着绩效,绩效的问题始终伴随在我们周围,也存在于与我们相关的各种组织、团体之中。角度不同,对绩效的看法不同,总的来说,绩效就是结果。如果某些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而言,对结果有明显、直接的影响的话,绩效往往就会与这些因素等同起来。改变这些因素能产生良好的结果时,控制这些因素也就等于控制了绩效。,企业绩效的概念(2),我们通常所说的企业绩效,指的就是企业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企业的绩效包含着两层意思,一个

8、是组织绩效,也就是组织的最终运营管理的成果;一个是个人绩效,就是个人是否按照规则去做事。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管理本身代表着一种观念和思想,代表着对于企业绩效相关问题的系统思考。绩效管理的指导思想就是为了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为改善企业绩效而进行的管理活动都可以纳入到绩效管理的范畴之内。应该说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渗透在企业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涉及到企业文化、战略和计划、组织、人力资源、领导、激励、统计与控制等各个方面。比如流程再造、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等等,都可以纳入到绩效管理的范畴之中。因此,给绩效管

9、理下一个定义并不容易。,第二节 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一、目前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企业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相脱节 绩效管理成了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 绩效指标设置繁琐和单一现象并存 过分关注企业短期绩效而忽视长期绩效 绩效考评结果仅仅服务于奖金分配 沟通不足造成绩效管理遭遇抵触,二、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的基本假设,企业的价值观念是明确的,而且已经得到了所有员工的认同,员工的心智模式已经得到了文化的改造。 企业的战略规划是明确清晰的。 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合理和高效的。 企业具有足够的领导力去发动变革,而且各级管理者对于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理念都是理解的。 企业已经建立了分层分类的人力资

10、源管理体系。包括任职资格体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薪酬福利制度、职业发展通道和晋升机制、培训制度等各项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三、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模型 关键绩效指标,四、各级管理者在绩效管理实践中的责任和作用,战略规划,绩效考核,经营管理目标 与计划,绩效监控,考核结果用于 分配和激励,战略制定部与管理者,企业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及其他计划统计部门与岗位,企业管理部门与各级管理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五、绩效管理体系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两个任务:高绩效的能力、高绩效的状态,第三节 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一、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概念,关键绩效指标(KPI,Key Performan

11、ce Indicators)是指企业宏观战略目标决策经过层层分解产生的可操作性的战术目标,是宏观战略决策执行效果的监测指针。通常情况下,KPI是用来反映策略执行效果。 KPI是衡量企业战略实施效果的关键指标。其目的是建立一种机制,将企业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以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地取得高效益。使得绩效管理体系不仅成为激励约束手段,更成为战略实施工具。KPI不但是对组织和个人进行绩效目标设计的工具、绩效监控的对象、绩效评价的依据,更重要的是KPI的设置代表了企业运行管理的价值导向和战略方向。,战略导向的KPI指标体系与一般绩效考核体系之间的区别,建立战略导向的企业KPI指标体系的意

12、义,使KPI指标体系不仅成为企业员工行为的约束机制,同时发挥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 通过员工的个人行为、目标与企业的战略相契合,使KPI指标体系有效地阐释与传播企业的战略,成为企业的战略实施工具 是对传统绩效考核理念(以控制为核心)的创新,战略导向的KPI指标体系在评价、监督员工行为的同时,强调战略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演进过程,三、平衡计分卡,1992年,罗伯特S卡普兰(RobertSKaplan)、大卫P诺顿(DavidPNorton)在对当时绩效测评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12家公司进行的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平衡计分卡:良好绩效的测评体系,

13、第一次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他们1993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平衡计分卡的实际应用,199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论文把平衡计分卡作为战略管理体系的基石,使得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框架更加完善。 平衡计分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企业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企业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它把企业的使命和战略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评测指标,以实现战略和绩效的有机结合。平衡计分卡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并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包含了财务指标,又包含了顾客角度、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的业务指标,使组织能够一方面追踪财务结果,一方面密切关注能使企业提高能力并获得未来增长潜力的无形资产等方面的进展,

14、这样就使企业既具有反映“硬件”的财务指标,同时又具备能在竞争中取胜的“软件”指标。,平衡计分卡的四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在企业内应用平衡计分卡的一般步骤,准备 第一轮访问记录 第一轮研讨会 第二轮访问记录 第二轮研讨会 第三轮研讨会 完成 定期检查和改进,企业应用平衡计分卡的障碍与困难,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沟通与共识上的障碍 组织与管理系统方面的障碍 信息交流方面的障碍 对绩效考核认识方面的障碍 常见的应用困难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指标的创建和量化方面 平衡计分卡要确定结果与趋动因素间的关系,而大多数情况结果与驱动因素间的关系并不明显或并不容易量化 实施的成本方面

15、,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应注意的问题,切勿照抄照搬其他企业的模式和经验 提高企业管理信息质量的要求 正确对待平衡计分卡实施时投入成本与获得效益之间的关系 平衡计分卡的执行要与奖励制度结合,四、关键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KPI的开发过程,目标设置的标准,目标必须表明达到最终期望结果的活动 目标的描述必须具体,不能笼统和抽象 目标必须表述行动。比如提高 目标必须涉及与管理者的责任范围相适应 每位管理者的目标数量都应该是有限的,CSF(成功关键因素)设置的标准,每一个目标必须用至少一个结果CSF和一个努力CSF计测 为每一个CSF开发的KPI数量必须限制,比如不得超过三个。这样做是为了限制信息量,减少开发

16、时间和费用 CSF不仅要包含财务信息,还应该包含非财务信息,确保二者平衡 CSF是定性概念,用语句描述如何计测目标。比如不能说“满足的客户数量”,而只能说“客户满意程度” CSF应该清晰明确,只能有一种解释 CSF只涉及需要计测的内容,而不是叙述价值去向。比如不能说“高质量员工”,只能说“员工质量”,KPI(关键绩效指标)设置的标准,SMART原则 KPI定义最好使用百分比 KPI定义要包括报告频率,比如每月、每季或者每年 KPI指标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充分沟通达成共识的结果 KPI指标除了目标之外,还应该有一个警戒值,第四节 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绩效管理实施过程,目标体系框架,绩效计划的确定

17、原则,这里所说的绩效计划,也可以称之为绩效契约、绩效合同,是目标体系的组成单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部门的目标责任书、员工绩效考核表。绩效计划的确定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绩效计划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契约 绩效计划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充分沟通的结果,绩效计划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的契约 包含的内容: 约定的绩效期间,被考核者要达到 的绩效目标是什么? 各项工作目标的权重如何分布? 如何去评判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绩效计划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充分沟通的结果 在沟通的过程中考核者需要向被考核者说明的内容: 组织整体的绩效目标和计划是什么? 为了完成整体目标,以被考核者的期望是什么? 被考核

18、者的工作标准是什么? 完成期限如何确定? 被 考核者需要向考核者表达的内容: 自己对工作目标的认识是什么? 自己设想将如何完成工作? 自己对所承担的工作的疑惑是什么? 自己需要哪些资源和支持?,绩效计划的确定程序,准备阶段 1、准备信息:组织、部门、个人; 2、沟通方式确定与准备。 沟通阶段 确认阶段,沟通阶段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相对宽松和良好的环境与气氛,尽可能减少环境和气氛带来的压力,同时减少来自外界的干扰 双方在沟通中是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都应该认真听取对方的一件和建议 应该承认被考核者是自己所负责业务领域的专家,因此确定衡量标准时应该更多的发挥被考核者的主动性,更多的提取被考核者的建

19、议和意见 考核者的责任主要在于如何使被考核者的工作目标和整个业务单元或者这个组织的目标结合在一起 双方应该一起作决定,而不是考核者依靠自己职位上的权威代替员工进行决定。实践证明,被考核者自己做决定的成分越大,绩效管理的阻力越小,最终越容易成功,确认阶段需要确认的内容,经过认真的准备和充分的沟通之后,形成了初步的绩效计划。最后还需要对绩效计划进行审定和确认,以保证绩效计划完成了以下的结果和目的: 绩效目标和计划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指责是一致的 被考核者的工作目标与公司的组织的总体目标紧密相联,并且被考核者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与组织的整体目标之间的关系 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主要工作任务、各

20、项工作任务的重要程度、完成任务的标准、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享有的权限都达成了共识 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双方都十分清楚在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并且明确了考核者所能提供的支持和帮助 形成了一个经过双方确认的文档,该文档中包含员工的工作目标、衡量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标准或者方法、各个工作目标的权重,并且考核者和被考核者都在这份文档上签字确认。,绩效沟通的必要性,在绩效计划确定完成到考核期末绩效评价之间,考核者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准确把握组织或者部门的运作状况,与被考核者保持持续的沟通。这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一方面,竞争的需要迫使企业不断地进行改进和调整。 另一方面,从管理的角度来讲,即使

21、没有大的环境变化和调整,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也都需要沟通。 对于企业的各级管理者来说,很难做到定期的和每一个员工都进行程度相同的沟通,需要一个能够准确反馈各级工作节点状态的信息系统为管理者提供支持,这就是绩效监控体系。,绩效监控体系的设计原则,经营战略对监控体系贯穿始终。绩效监控体系的设计应该注重覆盖监控企业管理与运营全过程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因为,所有这些关键绩效指标在开发时都指向企业战略,保障了各业务模块指标之间清晰的关系。 监控重点放在关键业绩指标上。在监控指标体系的设计中,应该力求抓住对管理与业务流程起关键作用的业绩指标,避免因考核体系“大而全”而引起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差的问题。,绩

22、效监控体系的设计思路,绩效监控体系运行过程的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要求各个担负有统计职能的部门和员工按照统计的要求,如实及时的将所应该统计的数据填入要求的统计表中; 第二个环节由会计统计部门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绩效状况报告定时提交给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 第三个环节由各级经营管理部门定期根据战略调整和反馈意见,对KPI进行修订,对于一些比较重要、比较综合、涉及面比较广的指标可以召开研讨会达成共识。,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需要注意的几点,所谓重点指标的选择只是考虑到实现方便性或成本,企业可以不提供更多或更细的观察角度,但不表示其他指标不重要。 在IT手段的配合下,许多财务类指标、生产过程指标等是能够

23、比较方便实现的,建议尽可能采用,并交由专业部门提供分析报告。 绩效监控体系的重点不是进行考核,而是为企业持续改进绩效、为下一步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和方向。,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意义,定义:绩效考评,也可以称之为绩效考核、绩效评价。是对绩效结果进行衡量、评价和反馈的过程。 内容:绩效考评包括组织考核与员工考核,组织考核的结果与员工个人考核的结果是紧密相关的。 意义: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中的反馈环节,考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给出一个分数,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沟通,使得组织或者员工进行目的性更强的绩效改进。 绩效考评所提供的信息可以促进管理者和他们的下属一起去探讨问题,发现缺陷,从而为实现绩效改进指明

24、方向。此外,站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员工配置、绩效考评、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四个关键系统。在这四个系统中,绩效考评是最重要的,它是其他三个系统赖以建立的基础。绩效考评所提供的信息,对于员工配置、人才培养和激励政策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绩效考评的主要方法,图尺度评价法 关键事件法 交替排序法 配对比较法 强制比例法,图尺度评价法,图尺度评价法也可以称之为等级评价法,是最简单和运用最普遍的工作效率评价技术之一。这种方法先给出不同等级的定义和描述,然后考核者针对每一个绩效指标、管理要项按照给定的等级进行评估,然后再给出总的评估。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评价等级说明。

25、如下图所示:,关键事件法(一),在应用这种方法时,考核者将每一位被考核者在工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好方式或者非常寻常的不良行为(或事故)记录下来。然后在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季度或者半年,考核者和被考核者根据所记录的特殊事件来讨论后者的工作绩效。 优点: (1)它为考核者向被考核者解释绩效评估结果提供了一些确切的事实证据。 (2)它保持一种动态的关键时间记录,可以使考核者获得一份关于被考核者根据何种途径消除不良绩效的具体实例。 注意事项:如果要应用关键事件法对被考核者进行绩效考评的话,那么在确定绩效目标和计划的时候,就要将关键事件和绩效目标和计划结合起来。 关键事件法通常可作为其他绩效

26、考评方法的一种很好的补充。它在认定雇员特殊的良好表现和劣等表现方面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对于制定改善不良绩效的规划也是十分方便的,但是,在对员工进行比较或者做出与之相关的薪酬、晋升的培训时,可能不会有太明显的作用。,关键事件法(二),下表是一个运用关键事件法对工厂助理管理人员进行工作绩效评价的实例。,交替排序法,定义:这种方法也称之为个体排序法、排队法,是根据绩效考评的要素对员工从绩效最好的人到绩效最差的人进行排序。通常来说,从被考核者中挑出最好的和最差的,要比绝对地对他们的绩效进行考评要容易得多。 操作方法是: (1)将需要进行考评的所有被考核者名单列举出来,然后将不是很熟悉因而无法对其进行评价

27、的人的名字划去; (2)在被评价的某个方面,挑出最好的和最差的; (3)在剩下的被考核者中再挑出最好的和最差的。依此类推,指导所有必须被考评的对象都被排列在表格中为止。,配对比较法,定义:将每一个被考核对象按照评价要素与其他被考核者一一配对,分别进行比较。它使排序型的工作绩效评价法变得更加有效。每一次比较时,给表现好的员工记“”,另一个员工就记“”。所有员工都比较完之后,计算每一个人“”的个数,一次对员工做出评价。谁的“”的个数多,谁的名次就排在前面。 比如下表就是一个配对比较法应用的例子。,在表中,A在该考评要素方面,比D强,就在对应的栏目中记“”,不如C,就在对应的栏目中记“”。那么这五个

28、员工在这个方面的优劣顺序很容易看出来,依次为B、C、A、E、D。,强制比例法,强制比例法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考核者的个人因素而产生的考核误差。比如同一公司内部,不同部门负责人对员工进行考评过程中松紧程度不一,最终可能导致人为的不公平。这时就需要强制比例法进行校正。强制比例法一般都是按照一种提前确定的比例将被考核者分别分布到每一个工作绩效等级上去。 下表是一个预设的强制比例实例。,绩效考评中常见的问题,绩效评价标准模糊不清 晕轮效应 居中趋势 偏松或者偏紧倾向 考核者的个人偏见,绩效考评中常见问题的对策,第一,对考核者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考核者对上述几种在绩效考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正确的做法

29、都有清楚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之中避免问题的出现。 第二,选择正确的绩效考评工具和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予以取舍,形成有效的方法组合。,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考评的实施过程涉及到谁来进行绩效考评、什么时候进行、以何种方式进行等等一系列问题。对于绩效考评的详细描述将会集中体现在绩效管理制度之中。绩效管理制度是对整个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程序和组织方式的集中描述。,【案例分析】,AAA集团绩效管理体系面临的新问题 AAA集团在管理顾问的帮助下,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同时也完成了企业管理的一次提升。这件工作从开始设计到推广实施用了将近一年的事件。

30、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对这套体系寄托了厚望,希望这套体系付诸实施之日就是企业绩效全面提升之时。 体系推广不久,AAA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绩效管理状况进行了一次调研。调研人员提交的报告显示,绩效管理在基层面临着一个问题:基层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实行强制比例分布反映强烈。大家众说纷纭: “对于管理者而言,大家干得一样好,该怎么办?分数都差不多,D和E给谁合适?得D得E的员工情绪很大。真的很为难!要这样的话,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指标设置很合理、评分标准很明确。得有一个明确的说法,应该有一个大家认同的标准。” “强化比例分布太强制、太死板了,没有灵活性。可是要给了灵活性,那个E就全部灵活没有了。真的是一种两难!”,【

31、案例分析】(续),“感觉强制比例分布不公平。部门越大,人员越多,得D、E的人就越多。部门内部得了一个优,但是10个人有4个人得了C,觉得太多。做工作越多的人,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多,得D、E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同员工,工作难度不一样,实行强制比例分布怎么解决?” “部门和员工挂钩不合理,领导做得不好,不能让员工背黑锅。” “对于员工来说,我很努力,很敬业,却要得C,甚至是D、E,员工不能接受。” “” 这使得绩效考评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大家都希望集团能够给出一个指导性的意见。面对这些问题,高层管理者觉得处在两难之中,觉得现在已经系统地建立了企业的绩效管理体系,,【案例分析】(续),讨论题 1.从整个

32、系统的角度,帮助AAA集团的高层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强制比例分布面临很大压力?关键的问题什么?应该怎么解决?你是如何看待强制比例分布的? 2.不同部门、不同工作难度、不同工作量的员工应该如何进行评价才公平? 3.努力和敬业的员工绩效考评的结果就一定高吗?如何引导员工接受你的观念? 4.你是如何看待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挂钩的问题?如何引导员工接受你的观念?,第八章,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本章提要】,本章重点阐述了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概念、薪酬设计的基本原理、基础工资设计的框架和技术、绩效提薪的框架和技术、奖金体系设计的框架和技术、福利体系设计的框架和技术,以及薪酬设计中的税收问题和薪酬方案沟通

33、的技术和方法。,课程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一些基本问题: 1.什么是薪酬?薪酬一般由哪些要素构成? 2.薪酬设计必须遵循哪些基本原理?薪酬设计的内部一致性、外部竞争性、激励性和管理的可行性等设计原理如何在操作上和技术上进行落实? 3.我们应该如何从经济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种角度来理解薪酬,这些不同角度所折射出来的理念对薪酬设计的技术和方法具有什么样的启示? 4.企业应该如何来设计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在这种基础工资设计的方法中,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 5.企业应该如何来设计以任职者为基础的工资体系?在这种基础工资设计的方法中,需要把握哪些关键的技术和方法?,课程

34、目标(续),6.绩效提薪主要有哪些技术和方法? 7.企业的奖金体系设计主要有哪几种基本的思路?在实践中,我们应该如何来设计基于组织、团队和个人三个层面业绩的奖金体系? 8.福利具有什么样的特殊功能?福利包括哪些主要的形式?企业应该如何根据员工的个性化需求设计自助餐式的福利体系? 9.薪酬设计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需要处理的税务问题?企业在薪酬设计中应该如何来进行合理避税? 10.企业应该如何将薪酬方案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以提高员工对薪酬方案的认同,提升薪酬制度的可行性和效果?,【开篇案例】,H公司的薪酬管理困境 H公司是国内一家大型民营企业,该公司虽然规模不小,业绩也还不错,但由于该公司忙于开拓市

35、场,一直未能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该公司缺乏有效的薪酬管理和激励机制,严重影响了其对员工的吸引、保留和激励能力,并对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带来了不少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该公司中下层员工的工资,主要按照其在公司中的管理层级和工作年限来进行支付,但这一标准却没有能够准确地反映员工的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员工之间的报酬缺乏可比性。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那些能力强、对企业贡献大的员工,由于其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报而产生抱怨,工作积极性受到了较大的挫折。 2.该公司中高层经理的工资,主要是由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与其进行协商来决定,但在协商的过程中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另

36、一方面,由于公司的业绩和规模不断增长,在创业之初进入公司的经理,其所协商的工资水平大多低于后来进入公司的空降部队。如果不对这部分新的空降部队采取高薪,企业就无法有力地吸引人才;但如果给予其高薪,就在公司的创业者和空降部队之间形成了较大的工资差距,严重引发了创业者的不满,并进一步加深了二者之间的隔阂。,【开篇案例】(续),3.该公司人力资源部最近组织进行了一项管理诊断。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薪酬分配在企业的所有管理要素中被员工评分最低,这在公司中引起了极大的振动。员工对薪酬分配的抱怨进一步加剧,他们强烈要求对薪酬分配体系进行改革。 4.该公司一直以来主要依靠员工的工作自主性来推动工作的开展,而未将员

37、工的报酬与其绩效考核的结果相挂钩。但随着公司的做大,那些业绩好的员工越来越多地产生不满,他们强烈要求建立根据业绩来支付报酬,并在不同业绩的员工之间充分拉开差距。 该公司面临的薪酬管理问题,严重制约了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该公司迫切需要进行薪酬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但人力资源部却对这些纷繁复杂、相互纠缠的薪酬问题一筹莫展。那么该公司到底应该如何来进行薪酬变革呢?该公司应该建立的一种什么样的薪酬分配体系,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薪酬设计与薪酬管理方法,应该如何将薪酬与员工的贡献和能力相挂钩,应该如何依靠富有吸引力的薪酬来提升公司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的能力呢?这些都是本章内容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内容

38、,第一节 薪酬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第二节 基础工资体系的设计 第三节 绩效提薪的设计 第四节 福利体系的设计 第五节 薪酬设计与管理中的两个重要问题,第一节 薪酬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薪酬的概念与薪酬的构成,美国著名的薪酬管理专家米尔科维奇的观点:认为不同的国家对薪酬的概念认识往往不同。社会、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等不同利益群体对薪酬的概念界定也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薪酬管理的角度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将薪酬界定为:雇员作为雇佣关系中的一方所得到的各种货币收入,以及各种具体的服务和福利之和。 美国的薪酬管理专家约瑟夫.J.马尔托奇奥在其所著的战略薪酬一书中,将薪酬界定为:雇员因完成工作而

39、得到的内在和外在的奖励。并将薪酬划分为外在薪酬和内在薪酬。内在薪酬是雇员由于完成工作而形成的心理形式。外在薪酬则包括货币奖励和非货币奖励。这种对薪酬的定义,更多的是将薪酬作为企业奖励员工,从而提高对员工的吸引、保留和激励地一种手段和工具来看待。 在本书中,我们将薪酬定义为:企业向员工的提供的报酬,用以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具体包括:工资、奖金、福利、股票期权等。,薪酬的构成,经济性报酬的主要构成(1),基础工资(Base Pay):基础工资是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定期向员工发放的固定报酬。基础工资主要反映员工所承担的职位的价值或者员工所具备的技能或能力的价值,即分别是以职位为基础(Pay f

40、or Job)的基础工资和以能力为基础(Pay for Competency)的基础工资。在国外,基础工资往往有小时工资、月薪和年薪等形式,在中国大多数企业中,提供给员工的基础工资往往是以月薪为主,即每月按时向员工发放固定工资。 绩效工资(Merit Pay):绩效工资来自于英文中的Merit Pay的概念,但在中国更为贴切的说法提法应该是绩效提薪。绩效工资是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评价的结果而确定的对基础工资的增加部分,因此它是对员工的优良工作绩效的一种奖励。但它与奖金的差别在于,奖金并不成为基础工资永久性的增加部分,而只是一次性的奖励。 奖金(incentive pay):也成为激励工资或者可变

41、工资,是薪酬中根据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浮动的部分。奖金可以与员工的个人业绩相挂钩,也可以与他所在团队的业绩相挂钩,还可以与组织的整体业绩相挂钩,这分别称为个体奖金、团队奖励和组织奖励。但需要注意的是,奖金不仅要与员工的业绩相挂钩,同时也与员工在组织中的位置和价值有关,它通常等于二者的乘积。,经济性报酬的主要构成(2),津贴(allowance):津贴往往是对员工工作中的不利因素的一种补偿,它与经济学理论中的补偿性工资差别相关。比如:企业对从事夜班工作的人,往往会给予额外的夜班工作津贴;对于出差的人员,也往往会给予一定的出差补助。但津贴往往并不构成薪酬中的核心部分,它在整个薪酬包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较

42、小。 福利(Benefit):福利也是经济性报酬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在现代企业的薪酬设计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企业的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为了改变企业办社会的局面,中国企业曾经大幅度削减提供给员工的福利,将福利转变为给予员工的货币报酬,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转变观念,认识到福利对于企业吸纳和保留人才的重要性。但现代薪酬设计中的福利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与传统的福利项目不同,带薪休假、健康计划、补充保险、住房补贴已经成为福利项目中的重要形式,并且根据员工个人偏好而设计的自助餐式的福利计划也成为正在新兴的福利形式,并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股权(Stock):股票期权主要包括员工持股计划(ESO

43、P)和股票期权计划(Stock Option)。员工持股计划主要针对企业中的中基层员工,而股票期权计划则主要针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和技术人才。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不仅是针对员工的一种长期报酬形式,而且是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组织的整体利益相连接,优化企业的治理结构的重要方式,是现代企业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股权计划已经越来越多的受到中国企业的青睐。,与薪酬有关的几个不同英文概念的比较,compensation,就是指员工因为雇佣关系的存在而从雇主那里获得的所有各种形式的经济收入以及有形服务和价值,这里的薪酬概念主要强调补偿或赔偿的物或款,侧重于对员工劳动贡献的一种补偿,包括货币

44、形式与实物形式。 reward则侧重于奖赏、报答、致谢的概念,可以包括感情方面的、知识方面的、以及财务方面的多种报酬形式。 Pay译为工资、薪金,是指付钱给某人作为货物或服务的费用,倾向于一种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纯粹交易,一方愿买,一方愿卖,而且只是以货币的形式出现(money paid for regular work)。 Remuneration译为酬金、报酬,蕴含了payment与reward的概念,可为接受者带来收益,它强调这样一种理念:薪酬除了是对劳动者劳动贡献的一种补偿之外,对劳动者来说应该是有利可图的(profitable)。,薪酬设计的四性原理,关于薪酬的几种不同的视角,经济学

45、的视角 心理学的视角 管理学的视角,薪酬的经济学视角,1、劳动力市场如何决定工资:,薪酬的经济学视角,2、人力资本决定工资理论。该理论认为,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每个员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存量。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资本,它体现在劳动者身上,表现为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资历、经验和健康状况等。 现代的工资决定理论,更为关注劳动者之间的在所提供的劳动方面的异质性,并且认为这种异质性主要是有劳动者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存量差异所造成的,并且这种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也造成了劳动者之间的市场价值的差异,即不同的劳动者获得不同的劳动报酬。 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主要就体现为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因

46、此知识型员工之间工资水平的差异也主要取决于其人力资本存量的差异。 随着知识创新者和企业家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人力资本在和货币资本进行博弈以获得其收益的过程中也越来越占据上风,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企业家与知识创新者)也不再是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对等关系,是一种资本与另一种资本的关系,甚至是相互雇佣的关系。这种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关系的变化,对于企业的薪酬体系设计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企业必须按照企业家和知识创新者的人力资本贡献,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分享报酬体系,充分体现人力资本对企业财富创造的累积性贡献。这在薪酬体系设计中主要体现为股票期权计划和MBO杠杆收购。,

47、薪酬的心理学视角,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薪酬问题,主要将薪酬作为一种满足员工内在需求的手段和要素,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个体层面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薪酬问题主要体现为公平理论(如下)。 员工首先会思考自己的收入与付出的比率,然后将自己的收入付出比与相关他人的收入付出比进行比较。如果员工感觉到他自己的比率与他人相同,则为达到了公平状态;如果感到二者的比率不相同,则产生不公平感,即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收入过低或者过高。这种不公平感出现后,员工就会试图去纠正它。,A代表某员工,B代表参照对象,薪酬的管理学视角,管理学的视角作为一种较新的思考企业薪酬问题的视角,则更为

48、关注薪酬管理对企业的战略目标的支撑,即如何通过薪酬体系来有效地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 薪酬体系支撑企业战略的模型如下:,薪酬的管理学视角,不同战略对应的薪酬策略,第二节 基础工资体系的设计,第一部分 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的假设前提,员工对组织的价值和贡献,主要体现为其职务价值。 每个员工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内容非常固定,从而能够明确界定其职位内涵,并能够对其职位价值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 组织采用一种严格的金字塔型的模式。,以职位为基础的工资体系设计的流程,薪酬调查关键职位的选取,关键职位选取的标准 关键职位必须代表组织中职位的所有范围(即职位结构中的最高、中等和最低等级的

49、职位) 关键职位在调查对象的组织之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而非本企业所独有的职位。 关键职位应该容易进行界定。这些职位的所有方面都应该能够用普通语言来描述,而不会出现对职位理解的偏差和误解。 关键职位应该有相对稳定的职位内容,否则这一职位的价值就可能不稳定,调查该职位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职位应该能为薪酬结构提供良好的关于职位价值各方面因素的参考点数,也就是要求它们在各项职位评价的维度上(如职责大小、教育程度、经验和其他薪酬因素)的表现应该多样化。 至少有一部分组织是用外部的人力资源来填补这些职位上的人员空缺,而非完全依靠内部培养,因为只有这样的职位才具有准确的价值。 在这类职位上,不同的企业之间应该存在着人才竞争,否则便没有建立外部竞争性的必要。 组织中有问题的职位(如无力雇佣或过多的变换)常常作为关键职位。,薪酬调查的主要渠道,1、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展薪酬调查 2、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为本企业进行专门的薪酬调查 3、直接购买专业的薪酬调查机构(比如咨询公司、网站等)的薪酬数据库或者调查报告。,薪酬调查的主要方式,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电话调查 网络调查,薪酬调查的对象,薪酬调查的对象,是指企业将要向哪些企业进行薪酬调查,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相关劳动力市场的界定。企业的相关劳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