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28562 上传时间:2019-06-2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ppt(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 黄冈市中心医院 肖华,学习要求,1、血液及血液成分的种类有哪些? 2、全血的采集过程? 3、全血的特点和保存? 4、悬浮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5、少白细胞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6、洗涤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 7、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 8、血浆的制备和保存? 9、冷沉淀的制备和保存?,血液常识血液组成 正常人血液容量与体重密切相关,一般为体重的8-9%,其中血浆占55-60%;血细胞占40-45%。血浆中绝大多数为水分,占91-92%,其中固体成分只占8-9%;固体成分中,主要是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其他为少量无机盐类和有机物质。血细胞则包括红

2、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血液及血液制备的概述,血液成分制备 将采出来的全血,用物理方法分离成体积小、纯度高、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单一血液成分的技术称为血液成分制备。如红细胞、血小板、血浆等的血液成分的制备。,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 血细胞成分、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 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 血浆衍生物(plasma derivatives)血浆蛋白制品或血液制品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浓缩物等,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二、全血的制备和保存,全血制备 全血:将一定量的血液采集到含有保养液的采血袋所制成的血液制剂。即包括血细胞和血浆的所有成分。 国际上一般以450毫升全血为1单位

3、, 我国则以200毫升为1单位,穿刺部位的选择 应选择无损伤、炎症、皮疹、皮癣、疤痕的皮肤区域为穿刺部位。上肢肘部清晰可见、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较固定、不易滑动的静脉; 常选择的静脉主要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等;,穿刺部位消毒 用无菌棉拭蘸取适量使用浓度消毒剂,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螺旋式旋转涂拭,消毒面积不小于6 cm8 cm。作用13 min 。宜消毒23遍。不应触摸已消毒的皮肤,不应靠近已消毒的皮肤讲话。,热合 分段热合血袋导管,以供交叉配血、血型复查和血液标本保存使用。血袋应保留注满全血的导管至少20 cm。 在热合过程中不应用力牵拉或扭转导管,待焊极松开12秒后方可取出已封口的

4、导 应检查热合部位,如有渗漏,则重新热合,并评估对血液无菌性的影响。 热合分离针头,将其放置在利器盒内。,献血后注意事项的告知,1 应当印制献血后注意事项,并将其发给每位献血者。 2 献血后注意事项主要有: 1)穿刺点上的敷料应保留至少4小时; 2)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高空作业和过度疲劳; 4)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其及时联系工作人员。,血液保存 全血采集后应尽快在合适的温度下保存血站内采血,血液应及时储存至42 在采血车或采血屋,采

5、出的血液要按一定条件进行储存和运输。 一般情况下,在采血后2小时内,应将血液快速冷却到222 ,并在此条件运输。库存血发往临床用血等处。温度应在210 最长运输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全血的保存,血液保存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解决的问题,血液凝固,红细胞溶血 放氧能力下降,抗凝剂,红细胞营养代谢 抗溶血剂 改善放氧 保存容器,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肝素,EDTA2Na,原理,Ca,抗凝血酶,Ca,应用,实验室检测血液标本的抗凝及外科体外循环手术的抗凝,实验室检测血液标本的抗凝,全血及血液成分保存的抗凝剂,葡萄糖的在血液中浓度应为0.5%l%,以0.5%为宜,葡萄糖用于维持红细胞代谢,氧化功能,延长红

6、细胞的保存时间。 枸橼酸可防止高压灭菌葡萄糖的氧化反应,提供红细胞的能量代谢葡萄糖,枸橼酸,+,枸橼酸钠,+,葡萄糖,提高ATP水平和活性的另一办法就是在保存液中加入少量腺嘌呤,可以促进ATP的生物合成,有利于红细胞活性的维持。,腺嘌呤,磷酸腺苷(AMP),磷酸化,ATP,提供红细胞的能量代谢-腺嘌呤,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是甘露醇,它的用量很小,一般在1以下。,抗溶血剂,血液保存液,ACD保养液 (枸櫞酸盐-葡萄糖-枸橼酸)pH5.03 21天,CPD保养液 (枸櫞酸盐-葡萄糖-枸橼酸-磷酸盐) pH5.63 21天,CPDA保养液 (枸櫞酸盐-葡萄糖-枸橼酸-磷酸盐-腺嘌呤) pH5.63

7、35天,加入磷酸盐,加入腺嘌呤,可提高PH使2,3-DPG下降速度减慢,可以促进ATP的合成,利于红细胞活性的维持,表1 各种血液保存液配方成分,全血保存温度控制在42保存液CPD CPDA-1 1.血小板4保存24小时丧失50%活性,保存48小时更为显著,72小时虽形态正常但已失去止血功能; 2.中性粒细胞4保存4-8小时丧失大部分功能,24小时丧失全部功能; 3.因子4保存24小时活性丧失50%。因子保存3天丧失活性可达50% 全血并不全,因此国内外把全血作为制备各种血液成分的原料。,全血的保存特点,三、血液成分的分离制备,原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原则是采用手工或血细胞分离机方法将全血中的各种

8、血液成分制备成体积小,浓度高,纯度好的统一规格的有效治疗成分。,人体血液经过抗凝处理后称为全血,全血离心后主要分为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血浆层、白膜层和红细胞层。 血浆层主要包含血浆、水、蛋白质、盐类和各种离子等; 白膜层主要包括富含血小板区、富含淋巴细胞区、富含单核细胞区和富含粒细胞区,这些有形细胞比重接近,因此聚集在白膜层; 红细胞层可简单分为年轻红细胞和正常红细胞,由于二者处于红细胞的不同生长时期,因此比重略有差别。,根据全血离心后分层的原理,利用各种血液成分相对密度、体积等不同,通过离心、过滤的方法可以将各层中不同的血液成分分离、制备成成分血,这样就可以合理利用血液资源,满足患者对不同成

9、分血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手工法制备 手工法制备血液成分主要是用单袋或多联袋采集血液,置于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内离心,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分浆,获得不同的成分。,不同的血液成分离心时,要通过相对离心力(g) 和离心机半径(cm)(从离心机中轴点到离心筒内底部的距离)换算出每分钟离心转数。离心机的每分钟转数,离心时间直接影响各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必须定期给与校正。,1. 应用塑料联袋采集血液,使血液成分可以在密闭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分离。 血袋依照用途不同,可分为单联袋、二联袋、三联袋、四联袋以及双二联袋等。这些是用三通管并联起来,其规格分为采血200-400ml 不等。另一种是上下串联起来的多联袋,称为底

10、-顶式血袋。在我国很少使用。,2.根据血液成分的不同比重,选择不同的相对离心力进行离心,分离出不同的成分 最早的持续性离心装置是在1877年瑞典医生Carl 研究的手柄式乳烙分离器,1881年在美国获得专利。后来,运用这种原理制造的离心机用于石油工业清除不纯的润滑油中的颗粒;在核燃料工业中处理铀同位素中的固体和液体废物。1950年美国科学家Cohn在哈佛大学首先发明了持续性血液分离机分离血液成分。这些装置都是根据不同成分的密度来设置的。,3.血液成分手工制备的注意事项,制备新鲜冰冻血浆时,保养液为CPD CP2D CPDA-1的血液应该在8小时之内分离并速冻 保养液为ACD的血液应在6小时之内

11、分离并速冻,第二节 红细胞的制备和保存,红细胞制剂是由全血去除部分血浆制备而成。 从200ML全血制备的各种红细胞制品为1U,一、浓缩红细胞,概念 浓缩红细胞也称为压积红细胞或少浆血,是将采集的全血大部分的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后剩余的部分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可以在全血有效保存期内任何时间分离出部分血浆制备而成,一般用二联袋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红细胞,制备 (1)用二联袋采集1单位或2单位全血于主袋内; (2)将全血在42离心,离心3400g, 离心7分钟,沉淀红细胞; (3)取出离心后全血,将部分血浆分入 空的转移袋内; (4)用热合机切断塑料袋间的连接管, 制备成浓缩红细胞。,浓缩红细胞

12、的保存 保存在42保存液 CPD ACD-B保存期21天 CPDA-1 保存液为35天,二、悬浮红细胞,概念 悬浮红细胞又称添加剂红细胞,将全血中的大部分(90%)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后并向剩余物中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制备 单袋制备法 用单个塑料袋采集血液,离心后在无菌条件下与空塑料袋相连接,把上层血浆分离移入空袋,将等量的保存液加入红细胞内充分混匀。单袋制备方法要求严格的制备环境,整体环境达万级净化,局部操作空间达百级净化。,联袋制备法 全血采集于多联袋的主袋内,与抗凝剂充分混匀后,在68小时内制备。 1)采血后的多联袋在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内离心,离心力一般为3400g,温度

13、控制在42,离心7分钟; 2)轻轻取出离心后的血袋悬挂于分离支架上或放于分浆夹内,将上层不含血细胞的血浆分入空的转移袋内。注意不可把血细胞分入血浆中; 3)把多联袋末袋中的保存液加入主袋浓缩红细胞内,使红细胞与保养液充分混匀,血细胞比容为0.50-0.65; 4)用高频热合机切断塑料袋间的连接管,封闭红细胞袋上的所有管道,制成悬浮红细胞。,保存 保存在42保存液 红细胞添加液 SAG(生理盐水-腺嘌呤-葡萄糖) SAGM(生理盐水-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MAP(甘露醇-腺嘌呤-磷酸盐) 可保存35天 AS-1 AS-3 AS-5可保存42天,三、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概念 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

14、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白细胞与输血反应的相关性 经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因输血或受孕,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这些抗体大部分属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系统的同种抗体,当再度输入含有白细胞的全血或其他血液成分时,有可能产生免疫性发热反应等输血副作用,血制品中白细胞数量与输血副作用的相关性,制备方法 从全血和浓缩红细胞内去除白细胞的方法很多,其效果依据方法不同而异,表4 去除红细胞中白细胞的方法,离心白膜法,简单、经济,易于操作。 将全血采集于三联袋主袋内,分离出上层血浆至末袋内,然后挤白膜层和白膜层下1-1.5cm 的红细胞至空转移袋内,白膜层及白 膜层下含有大部分白细胞、血小板和部分红细胞。为了提

15、高白细胞去除率,可将末袋的血浆注入主袋,重复离心,最后可制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滤器过滤法,由于高分子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输血器材的改革,各种不同功能的滤器相继问世。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代是用纤维或泡沫制成的柱状过滤器。 第二代为聚酯或塑料为材料孔径20-40微米的网状过滤器; 第三代过滤器以聚酯纤维无纺布作高效滤芯材料,不仅具有高效的白细胞去除率还有选择性作用,既有去除浓缩红细胞中白细胞和血小板作用,还能从浓缩血小板中去除白细胞。,保存 第三代白细胞滤器减除白细胞可达99%,一般可使白细胞降至1.0106 1.0105袋,红细胞的回收率大于90%,血小板大于85% 保存在42保存液 红细胞添加

16、液 SAG(生理盐水-腺嘌呤-葡萄糖) SAGM(生理盐水-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MAP(甘露醇-腺嘌呤-磷酸盐) 可保存35天 AS-1 AS-3 AS-5可保存42天,四、洗涤红细胞,概念 洗涤红细胞是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小,将保存期内浓缩红细胞或悬浮红细胞等制剂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即为洗涤红细胞。 洗涤红细胞血浆清除率为 98%,白细胞清除率 80%,红细胞的回收率 70%,制备 封闭式三联盐水袋洗涤法 三联盐水袋为三个容积350-400ml 单袋用塑料管道相连的密闭无菌、无热源系统。每袋内装有200ml 注射用生理盐水,主袋连接穿刺

17、针头一个。三个袋子之间用塑料夹子夹住,彼此不相连。,1)保存期内悬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或全血均可以用作洗涤红细胞的原料细胞,如已在4 冰箱保存,洗涤前从冰箱内取出置室温30-60 分钟; 2 )将三联袋盐水袋主袋上的针头插入红细胞袋的进针座内,把主袋内200ml 盐水加入红细胞袋内,充分混匀后,倒流入三联袋主袋内; 3 )4 个袋子分别装于2 个离心套筒中(一侧为血袋与空袋,另一侧为两个盐水袋)平衡后,对称放入离心机内,在222 以4500g 的离心力离心3 分钟; 4 )离心后将装有血液的血袋悬挂于支架上,把上清和白膜分入空袋内。热合切断与废液相连的塑料管,弃去废液袋 5)重复2)、3)、4

18、)步骤,依次洗涤红细胞3次; 6)洗涤红细胞制品在三联袋的末袋内,将与末袋相连的塑料管内充满红细胞,分段热合留样本,用以临床鉴定血型和交叉配血,开放式洗涤法 如无三联盐水袋装置,可以用普通医用生理盐水,在百级超净台内连接洗涤或用无菌连接装置在普通工作间连接洗涤,1)同封闭式洗涤法中1)的要求; 2)在超净台上用无菌操作将生理盐水加 入被洗涤的红细胞袋内,混匀; 3 )在222 以1160g 的离心力离心8 分钟; 4 )在超净台上将上清液及白膜分入废液袋中,再加入生理盐水并混匀; 5 )在4 2 以5000g 的离心力离心6 分钟; 6 )如此重复4 )、5 )步骤,反复洗涤3 次,最后一次分

19、出上清与白膜后,在洗涤的红细胞制品中加入红细胞量的一半生理盐水,配制成70%比积的红细胞悬液。,3.机器洗涤法 洗涤红细胞的机型较多。国内较常见于洗涤冷冻红细胞。,保存 洗涤红细胞保存温度42 自制备后尽快输注,最好在6小时之内输用,保存不超过24小时,五、冰冻红细胞,概念 冰冻红细胞又称为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是采用甘油作为冰冻保护剂深低温保存,根据临床需要再进行解冻洗涤去甘油处理的特殊红细胞制剂,红细胞低温保存法为英国学Smith首先发明。后来,人们反复研究逐步认识到,冰冻红细胞是长期保存红细胞的一种理想方法。红细胞的代谢速度取决于保存温度,如把保存温度降到使红细胞代谢率几乎停止时,红细胞

20、代谢耗能最少。达到延期保存红细胞的目的。但血液在零度以下会结冰,在细胞内外形成冰晶,破坏细胞内结构,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促进细胞脱水,最终引起细胞的解体死亡,所以必须加入防冻液。,一是细胞内防冻剂,具有高溶解度及低细胞毒性,降低冰点,增加不冻水量如甘油,二甲亚砜 细胞外防冻剂,降低冰点,增加不冻水量。如羟乙基淀粉,乳糖。 冰冻红细胞最常用的防冻剂为甘油,制备 (1)高浓度甘油慢冻法 1)盐水洗涤法: 甘油化:向一单位全血分离后的浓缩红细胞内加入57.1% 甘油溶液160ml ,加甘油的速度要先慢后快,在15-20分钟内加完,同时不断震荡,在室温平衡半小时后,放入-80 低温冰箱保存。,解冻:

21、于输注前将贮存的冰冻红细胞从低温冰箱取出,放入37恒温水浴箱中缓慢摇动,融化到全部解冻。 洗涤脱甘油:先加入9%NaCl40ml (5 分钟内加完),以每分钟60-70ml 的速度加入0.9%NaCl250ml,离心去上清液;再以每分钟60-70ml 的速度加入0.9%NaCl 400ml, 离心去上清液;另加0.9%NaCl 100ml,离心去上清液;最后加入0.9%NaCl 100ml制成红细胞悬液供临床输注,2)糖液洗涤法 甘油化: 向一单位全血分离后余下100-120ml 红细胞中缓慢加入等容积的甘油化试剂,大约10分钟,并不断搅拌,室温平衡半小时后放入-80 低温冰箱保存;,解冻:同

22、盐水洗涤法; 洗涤脱甘油:边搅拌边加入与甘油化红细胞等体积的50% 的葡萄糖液,再加入蔗糖溶液,等待红细胞聚集沉淀后去除上清液。再用10% 蔗糖溶液500ml 反复洗涤两次,除去上清液。加入生理盐水混匀,离心除去上清液。再加入生理盐水100ml 制成红细胞悬液。,(2)低浓度甘油超速冷冻法 甘油浓度在20% 左右,将红细胞快速(1.5-2.0分钟)冰冻并保存在-196 液氮中,输注前从液氮中取出,立即在45水浴中震荡快速解冻并进行洗涤,保存 冰冻红细胞最大的有点可长期保存,高浓度甘油的红细胞可以保存3年,低浓度甘油超速冷冻的红细胞可以保存10年。高浓度甘油冷冻的红细胞在-80保存,超低温冰箱即

23、可保存。 解冻后的红细胞保存在温度42 自制备后尽快输注,最好在6小时之内输用,保存不超过24小时,六、年轻红细胞,概念 年轻红细胞是一种具有较多的网织红细胞、酶活性相对增高、平均细胞年龄较小的红细胞成分。大多用血液细胞分离机制备。年轻红细胞存活期明显长于成熟红细胞,半存活期为44.9天,而成熟红细胞仅为29天,保存,输入体内可相对延长存活期,所以对长期依赖输血的贫血患者,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疗效较好。 保存同其他红细胞成分,七、辐照红细胞,制备 用射线照射灭活活性淋巴细胞的红细胞制剂,用来预防TA-GVHD的发生,血液制剂的最佳辐照量是完全消除供血者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而不破坏其他

24、血液细胞功能。我国要求的照射剂量为25Gy.,保存 美国FDA规定红细胞辐照后保存不超过28天,最好尽快输注,输后体内回复率应75%。欧洲会议推荐红细胞的辐照应在采血后14天内进行,并且辐照后红细胞的保存时间应在辐照后14天内,第三节 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手工法 制备出的血小板为浓缩血小板并可进行多人分汇集保存和输注,一般从献血员采集200ml或400ml全血采用离心分离后手工挤压分离出血小板制剂。目前我国规定手工法由200 ml全血制备浓缩血小板为1u,所含血小板数2.01010 机器单采法 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献血者体内进行直接采集,制备的血小板为单采血小板,可从单一献血者体内采集1或2个

25、成人治疗剂量的血小板。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单位(剂量)为2.51011 无论哪种血小板均可进行进一步处理,已获得更为高质量和安全的血小板制剂,如去除白细胞,病毒灭活,辐照等处理,可得到相应的血小板制剂,一 浓缩血小板(PC ),概念 浓缩血小板(PC)制剂 是将室温保存的多联袋内的全血,于采血后在一定时间内(通常6小时内)在2024的全封闭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来并悬浮在血浆内制成的成分血,已有研究表明,全血采集后室温( 2024)放置后再制备血小板,可得到更高产率。,制备方法 浓缩血小板(PC)制剂有三种模式: 1、富血小板血浆法(PRP),新鲜采集的全血于46小时内分离PRP,再进一步分离为浓缩

26、血小板(PC) 2、白膜法,从白膜中经第二次离心后提取血小板,将56袋同型白膜和血浆用无菌接驳机串联起来,并过滤后汇集成一单位浓缩血小板。 3、机分法,利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分离,多联袋制备浓缩血小板(PRP法) 1)全血采集于三联袋或四联袋主袋内; 2)采后 4-6小时内,于222存放或轻度离心,以离心力1100g离心57分钟或700 g离心10分钟,使红细胞下沉,大部分血小板保留于血浆中为PRP层; 3)将上层PRP分入第二转移袋内 4)把第三袋内的红细胞保存液加入主袋压积红细胞内,用热合机热合切断主袋与第3 转移袋之间的连接塑料管。在主袋与第2血袋间塑料管内留取红细胞与血浆为血样品管; 5

27、)把第2PRP 袋协同第三转移袋重度离心,温度222,以离心力4650g,离心6分钟,或3400g,离心10分钟,使血小板下沉于底部形成沉淀; 6)分离上层少血小板血浆进入第3 转移袋内,留下20-30ml(1单位全血所分出的血小板)或50-70ml (2单位全血所分血小板)血浆于第二血小板袋内; 7)在222静置12小时,使血小板自然解聚重新悬浮形成悬液,制备的血小板应放入222血小板振动器保存。,多联袋制备浓缩血小板(白膜法) 1)全血采集于四联袋主袋内 2)将采血后的四联袋,置222温度离心,离心力为3100g,离心10分钟 3)把离心后的主袋置于分浆夹内,先将大部分血浆分入第二袋,然后

28、将白膜层(血小板、白细胞和少量红细胞层)挤入第三袋,再从第二袋分出适量血浆至第三袋,夹住第2 、3 袋间的塑料管; 4)将第四袋内红细胞保养液加入主袋内,使 之与红细胞混匀,热合主袋与第4 袋间的塑料管; 5)将第3 、4 袋置222 轻度离心280 g ,6分钟; 6)第三袋上层悬液分入第4 袋即得浓缩血小板。,机分法 全血采集于四联袋主袋内 将采血后的四联袋,置222温度离心,离心力为2100g,离心14分钟 开启血细胞分离机的电脑,启动分离血小板的程序,按仪器操作说明进行。 分离结束后,取下分离好的悬浮红细胞和血浆袋热合,同时取下富有血小板层挤入2号转移袋进行第二次离心,离心速度280

29、g ,10分钟。温度控制222 将第二次离心后的血袋置于悬挂架上,进行分离,取下分离好的血小板,热合称重,一般约8090ml,保存 PC均可在222震荡保存数天,依据所使用的血小板专用保存袋而定,国外一般保存血小板5天,国内可保存1-5天。 国外常采用多人份汇集浓缩血小板进行白细胞过滤的方式,汇集后浓缩血小板制剂的保存期在美国规定为 4小时,欧洲为6小时。我国虽未有明确规定,但汇集的多人份浓缩血小板制剂仍应尽早使用,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二 单采血小板,概念 单采血小板 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献血者的血小板所制成的血小板制剂。由于单采血小板是从单一个体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而来,通常又称为

30、机采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制剂应用广泛,具有纯度高、质量好等优点,可以从单个献血者体内采集12个成人剂量的血小板(3.01011,且要白细胞的求去除白细胞,欧洲规定每单采血小板制剂中白细胞的残留量必须5.0106,美国单采血小板白细胞残留量几乎能达到1.0106.,单采血小板对献血者的要求 献血者除符合捐献全血的全部体检要求外,还需符合以下要求: 采前血小板计数150109L,血细胞比容38%。血小板计数300109L,可以进行采集2个血小板治疗量( 6.01011血小板) 单采血小板的采集过程需要持续11.5小时,要求献血者静脉必须充盈良好。 献血前1天最好多饮水,当日必须吃早餐,宜清淡饮食,

31、如稀饭、馒头。 要求献血者在献血前1周不得服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布洛芬、维生素E,双密达莫,氨茶碱、青霉素及抗过敏药物。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为1个月。,制备 连续单采和非连续单采 美国规定每单位(1治疗剂量)单采血小板计数为3.01011。 我国规定单采血小板计数应达到2.51011袋,白细胞混入量5.0108 袋,红细胞混入量8.0109袋。,单采血小板的保存 保养液为ACD-A及开放和采用普通血袋的单采血小板(125200ml)保存在222震荡保存保存期为24小时。 未经开放处理并采用血小板专用保存袋的单采血小板保存在222震荡保存保存期可保存5天。,第四节 血浆的制备和保存,血

32、浆是指抗凝全血经离心去除红细胞有形成分后的淡黄色液体,含有水,电解质和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各种凝血因子。血浆可由单采或经全血制备其他成分分离而来目前国内常用的血浆制剂 根据制备方法及来源的不同分为2类: 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 根据采集和方式不同还有单采血浆和病毒灭活血浆,一、新鲜冰冻血浆,概念 新鲜冰冻血浆 在全血采集后6小时(全血保养液为ACD)或8小时(全血保养液为CPD、CPDA-A)内,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将分离出的新鲜液体血浆速冻后并保存于-20以下冰箱即为新鲜冰冻血浆。,制备 可用二联袋、三联袋、四联袋来制备 1)用三联袋采集全血,于采后6小时内经第一次5000g

33、的离心力离心7 分钟,分出上层血浆。再将血浆第二次以5000g的离心力离心5 分钟,分出清除红细胞成分的血浆即为新鲜液体血浆;新鲜液体血浆立即放入-50 的速冻箱,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冷冻血浆,经完成速冻的血浆再放入-20 以下的冰箱保存。 2)制备浓缩血小板后所得到的少血小板血浆和制备血小板、白膜后剩余的少血小板血浆可用作新鲜液体血浆,立即速冻并冷贮。,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的第因子和第因子。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于-20以下的冰箱可达一年,其后可转为普通冰冻血浆。,二 、普通液体血浆,全血采集后放于42冷藏箱保存; 全血在保存期内或过期5天内,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后,分出上层

34、血浆,即为普通液体血浆。 普通液体血浆立即放入-20 以下的冰箱内冷冻保存; 新鲜冰冻血浆保存一年后,可改为普通冰冻血浆; 制备冷沉淀后所得的血浆在-20 以下冰箱冰冻并保存,也可作普通血浆之用。 普通冰冻血浆保存于-20 以下的冰箱内冷冻保存保存期为5年,病毒灭活血浆 分离制备的新鲜液体血浆可进一步采用病毒灭活和滤除红细胞等处理,以达到减少白细胞和灭活病毒的目的,提高血浆输注的安全性。 国内主要采用的仅有亚甲蓝(MB)光化学法血浆病毒灭活技术.亚甲蓝是一种光敏剂,可以与病毒的核酸以及病毒的脂质包膜结合,在可见光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使病毒核酸断裂,包膜破损,从而达到病毒灭活的效果。 MB法

35、存在不足,只能灭活包膜病毒,如HBV,HCV,HIV等,而对非包膜病毒如HAV B19病毒无效。而且单一血袋中的各种凝血因子含量差异较大。光照处理后的血浆经病毒灭活装置配套用输血过滤器可除去亚甲蓝和绝大部分白细胞,因此,病毒灭活血浆在进行病毒灭活的同时,还滤除了白细胞,第五节 冷沉淀的制备和保存,概念 冷沉淀 是新鲜冰冻血浆在15条件下不溶解的白色沉淀物。它是由美国女科学家Pool博士在19641965年期间发现的,其被加热至37 成溶解状态,主要含有第因子,纤维蛋白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以及纤维连接蛋白等成分,制备 新鲜冰冻血浆的融化 1)Pool方法:将新鲜冰冻血浆从-20冰箱内取

36、出,置于42冷藏箱内缓慢溶化,血浆融化后,袋子底部不融化白色胶状物,即为冷沉淀。 2)水浴融化法:将新鲜冰冻血浆从冰箱取出,置室温5分钟,待双联袋间连接的塑料管变软;用金属棒把原料袋上端小孔串在一起,10袋或20袋为一组,悬吊在水浴槽的摇摆架上(空袋用金属钩悬挂在水浴槽的上方),3)水浴槽用自来水和相应量的温水或冰块调至16。当加入原料浆袋后,启动摇摆装置,使原料浆袋在水浴中摆动约30分钟后温度调至4。如温度降至3以下,加适量温水,使其维持在4;当原料血浆袋内血浆全部融化时(约60-90分钟),加足够量的冰块,使水浴温度降至0-2。,融化后的原料浆袋于222000g离心10分钟,使冷沉淀下沉于塑料袋底部; 离心后应立即将上层血浆分入空袋内,留下约20-30ml 血浆于冷沉淀袋内,即为冷沉淀制品; 制备后的冷沉淀立即放入速冻箱冷冻,然后保存-20 冰箱内。,保存 冷沉淀制备完成后,应在1小时内迅速冻结,保存温度应不低于-18 。 保存期为自采集起12个月。,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