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41226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八年级语文暑假作业第08天诗歌鉴赏新人教版201707201148.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08天 诗歌鉴赏典例在线一、诗歌赏析。次北固山下王 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答案】设问 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解析】从“问号”的角度分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结合“乡书”一词可分析出作者思念家乡、亲人。2请简要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答案】示例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入”赋予“日”“春”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理趣。技巧点拨赏析诗歌的关键语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理解词语意思。对诗句的赏析,可以先从诗句中的关键

2、词语入手,从对词语的赏析中体会诗句的意蕴。2赏析表现手法。在赏析诗歌关键语句的同时,要注重对语句所使用的手法进行赏析。比如修辞方面,使用比喻会使诗句更加形象生动,使用拟人会使诗句更加富有情趣,使用典故能使诗句意蕴更丰富等。3品味诗句句式。古代诗歌的句式特点一般涉及倒装、因果倒置、反问、设问、双重否定等,这些句式能够更好地体现诗歌描写的内容,表达诗人的情感。比如使用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内容,使用设问句主要引发读者思考,使用反问句主要表达强烈的语气,使用双重否定主要表达强烈的肯定等。4体会诗人情感。赏析古代诗歌的关键诗句,要注重把握诗人的情感。诗人的情感可以从诗歌描写、叙述的具体内容中体会。

3、比如诗歌描写了梦境的美好,那么表达的情感至少有两种:一是对梦中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一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再如,诗歌描写了在历史上有突出贡献的人,那么表达的情感至少有:对描写人物的赞美之情,或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遭遇贬谪、壮志难酬、忧国忧民等)。二、阅读下面这首曲,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元曲,“天净沙”是曲牌名,与内容没有直接关系。B“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C“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

4、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答案】C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答案】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独行。【解析】根据所学所记,理解诗歌的意境,抓住“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发挥想象,运用修辞手法,描述场面,突出其景物特点。名师点睛高考对古代诗歌画面和意境的考查有六个角度:1概括画面内容;2赏析画面特色;3体会画面氛围;4把握画面表达的情感;5概括诗歌意境;6分析意境意义等。一般考查的方式是主观题。 试题推荐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 白渡远荆

5、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望 岳杜 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请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句所展现的画面。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一1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之情。2示例 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

6、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赏字词:一个“随”字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解析】抓住诗句中“山、野、江、流”几个字,发挥想象,动静结合地描写这些景物,突出它们的特点,多用形容词描绘它们的状态,可用修辞手法。二1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2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解析】赏析古诗词,从作者入手,联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经历、风格知识理解内容;借助于诗词的标题、注释、写作背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中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善于思考,勤于总结!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