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4157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3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3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2016惠州4月模拟)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A)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解析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中国与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突出了社会史观下人们生活更加丰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近代化,

2、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了通过丝绸之路各地之间加强了联系,但强调的重点并不在于各地联系的加强,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各种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故D项错误。2(2016菏泽5月模拟)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C)A出现“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C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解析材料中体现的是明代出现“纳银代役”没有反应出出现资

3、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仅是各地至京的轮班匠,没有关于私营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说明这一政策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纳银代役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纳银代役的出现,D项表述因果倒置,故D项错误。3(2016广安二诊)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地区价格地区价格江苏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山西(部分地区)米每石1.52两白银湖广米每石1.42两白银山东(兖州、泰安)米每石1.41.8两白银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D)A长江中下游地

4、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只是表明当时的南北方粮价基本接近,并无南北方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逐渐趋向平衡,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完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表格中涉及的只是当时南北方的粮价数据对比,表格中缺乏粮食之外其他商品进入市场的相关数据,所以不能得出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于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加快了南北方之间的粮食流通,从而使南北方粮价趋向平衡,故D项正确。4(2016德阳二诊)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

5、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C)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解析题干中提到的盟约并不是工商食官制度瓦解的原因,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不能说明其就是重视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中“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说明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不能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故D项错误。5(2016桂林、百色、崇左、来宾、贺州模拟

6、)明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栽桑以四年起科。又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明太祖这一规定客观上(A)A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B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C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D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解析明太祖的这一规定,使农户不得不从事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桑、麻的大量种植,使更多的剩余产品被投入了市场,增加了商品的数量,同时又使手工业获得了丰富的原料,使更多的手工业产品被制造了出来并投入市场,加速了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只是提到对桑、麻、木棉的征税,难以体现农业税繁重,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关系不

7、大;D项与史实不符。6(2016贺州4月模拟)清代,广东成为严重缺粮省份。雍正时有人说,广东“即丰收而乞籴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乾隆后,广东尚有进口洋米。这一情况的发生表明当时广东(C)A自然灾害较为严重B赋役改革成效不大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政府抑商政策废止解析自然灾害较为严重,与材料中“即丰收而乞籴”不符,也不会整个清代自然灾害一直严重,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赋役改革,故B项错误;明清时期,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材料中“即丰收而乞籴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有进口洋米”表明粮食贸易的规模、范围较大,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废止”,故D项错误。7

8、(2016沈阳三模)战国时期,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军队驻扎的地方,往往成为商人逐利之场,逐渐形成了一种小的市聚,谓之“军市”,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这反映了(A)A军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B商人具有充分自由和最大利益C军市解决了军队的经济问题D各国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反映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私商产生并成为商人的主体。根据题干“为了供应军队日用的需要”,可知军市是市场需求的产物。“由军方设置令进行管理并对商人收取租税”可排除B项,C、D两项在题干中未体现。8(2017黄冈调研)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

9、,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B)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B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D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解析题干不能体现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只能说明贸易交流的方式的变化,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可以看出贸易政策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看出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能看出贸易依然进行,但不能看出宋与边疆贸易被促进往来,故D项错误。9(2017岳阳一模)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

10、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D)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解析材料没有提及儒家思想,故A项错误;显著提升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材料只是说不低微,但没有体现出显著上升,故B项错误;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材料没有强调这点,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

11、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可知明清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故D项正确。10(2017太原阶段性测评)明朝谢肇滿在五杂俎中记载:“西戎茶马之市,自宋已然。盖土蕃潼酪腥膻,非茶不解其毒(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由此可知宋朝茶叶贸易的最大收益是(C)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提高边境人民生活水平C提升了自身军事战斗力D改善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解析根据材料“(中原)藉之可以得马。以草木之叶,易边场之用,利之最大者也”可知宋朝茶叶贸易最大收益是提升自身军事战斗力,故本题答案为C项;其余三项表述从材料中均不能直接体现。11(2016德州二模

12、)宋代欧阳修诗句“南方精饮食,菌笋鄙羔羊。饭以玉粒粳,调之甘露浆。一馔费千金,百品罗成行”。描绘了当时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这反映了当时(B)A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B商品经济影响人们意识C政府鼓励人们扩大消费D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欧阳修为北宋人,诗中描绘的人们追求正当的吃喝享受,而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的是南宋的朱熹,因此这种现象并不能表明理学丧失了社会影响力,故A项错误;宋代商品经济发达,于是便有了“人们对口腹之欲、享乐意识的追求”,可见商品经济影响了人们的意识,故B项正确;诗句中描绘的现象不能反映出政府的态度,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经济重心南移,故D项错误。12(201

13、6商丘二模)下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你认为下列分析符合材料的是(A)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ABCD解析材料信息,先秦184个城市到清朝430个,体现市的数量不断增加,故正确;图中经济中心在不断增加,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故正确;政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材料无法体现,故错误;图中南方城市数量超过了北方,说明南方城市的经济地位逐渐提升,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2016长沙高考押题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宋代市镇开始出现分化,有一类市镇与往时相同,小农

14、户无法自给自足,必须将手中剩余的农产品卖掉,换取所需的日用品,于是农村集市应运而生。这类市镇可以称之为传统式市镇宋以后新型镇出现,因为人口过剩,农户无法靠农业生产维生,不得不以副助农。这些农户要出售的是他们的副业产品,换取粮食,市场商品的流向完全颠倒过来。(美国)赵冈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材料二明清对江南市镇的管理总体上仍承继了宋元时期的巡检司制度,巡检司设巡检、副巡检,俱从九品,“主缉捕盗贼,盘洁奸伪。凡在外各府州县关津要害处俱设,伸率摇役弓兵警备不虞”一些市镇设有税课局,掌收商税、河泊所收渔税,府曰司,县曰局,下设“大使一人,从九品,典税事。凡商贾、侩屠、杂市,皆有常征”这种管理模式,没有过多

15、强制干预市镇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予了江南市镇经济一定的宽松空间;另一方面政府的行政管理始终缺乏主动意识,对已经暴露的社会问题被动应付,缺少与市镇经济发展需要同步的配套措施,这最终制约了市镇进一步发展。张海英明清江南市镇的行政管理(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两类市镇的异同,并分析宋代市镇出现分化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明清时期如何管理市镇?这一管理模式有何借鉴之处?答案(1)相同:都面向农村,从农村收购产品。不同:传统市镇,主要收购剩余农产品,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新型市镇,主要收购副业产品,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原因:人口过剩;商品经济发展;手工业进步。(2)政治:巡检司:管理治安;财政:税课局

16、:管理商税。借鉴:不要过多干预市场经济行为、要积极应对社会发展暴露的新问题、要有配套的发展措施。14(2016南京、盐城一模)社会转型是经济形态、政治结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深刻变化。某些学者认为,“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材料二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资”的一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代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加科举

17、等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决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三角首先被徽商冲破。明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摘选自王世华明清徽商是长三角兴起的重要力量材料三以徽商为代表的富商大贾贿赂官府关卡,广结政界要人,宴请送礼,也包括主动被动地“捐帑”“报效”。其费占其利润比例,有人估计约不低于40%。他们或以捐纳的方式,谋一“功名”虚衔以求保护,更将希望寄托于子孙后裔“光宗耀祖”,投资科举,以摆脱“贱籍”。徽商除了在其家乡广建县学私塾、宗庙祠堂、助学恤贫外,经商之地也“乐助公

18、益”,尤以救灾恤贫、修桥铺路、助建书院寺庙等最为突出。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徽商商业经营的主要特点。(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明清商帮是中国近世社会转型的助推器”。这一观点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答案(1)特点:经营地域范围广,住店经营和流动经营相结合;商品种类多,尤以盐、茶、木等大宗商品交易为主。(2)等次论点方面论据方面论证方面一等(开篇明确提出):应客观看待这一观点。既要看到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其推动作用有限。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生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型劳资关系);社会观念的变化(重农抑商、追求财富);社会秩序的冲击(违礼越制);社会风气的改变(崇尚消费、助学济贫)。明清商帮对近世社会转型的推动作用有限:政治风气败坏(封建专制制度下,官商勾结,腐败盛行);社会风气,出现奢靡之风;经济,大量财富投向非生产领域,如官场消费、科举消费、买田置地、公益消费(建祠、助学、济贫等),没有将大量商业利润用来扩大再生产。两个方面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二等论证过程中提出观点;简单抄材料。按点给分层次较分明,史论能结合。三等观点片面。按点给分要点式列举四等论点不合理;无论点。按点给分要点式列举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