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讲义.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4230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246 大小:97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会计讲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成本会计讲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成本会计讲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成本会计讲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6页
成本会计讲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会计讲义.ppt(2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成本会计,狄小龙,天科培训教学课件,目 录,成 本 计 量 发 展 的,历 史 考 察,总 论,成 本 核 算 的 基 本,要 求 和 一 般 程 序,前 言,第 一 章,第 二 章,第 三 章,各 种 要 素 费 用 的,归 集,第 四 章,第 五 章,第 六 章,综 合 费 用 的 核 算,产 品 成 本 在 产 品 与,完 工 产 品 之 间 分 配,产 品 成 本 计 算 方 法,目 录,目 录,第 七 章,第 八 章,第 九 章,成 本 考 核 与 分 析,成 本 会 计 发 展 与,展 望,成 本 控制 与 管理,成本计量发展的,历史考察,前 言,第一节 1885年前的成本计量模式

2、: 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体系相分离 一、庄园会计 “可供18世纪的企业家利用的现存会计方法是由商人和庄园主建立起来的。庄园会计主要是为了证明管家是否诚实、有效地履行其职责而产生的。” 庄园会计采用单式薄记方式,会计记录中主要使用实物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事项都是以冗长的文字叙述式记录。 由于封建主采用世袭领地制度,而且农业技术的变革十分缓慢,封建庄园主不像工业资本家那样具有强烈的利润动机。因此,在会计账户中,一般不设置资本账户,不区分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也无法计算总收益和投资报酬率,会计账薄只用来进行简单地汇总全年收入、支出以及列出最终收支的结余,在庄园会计中尚未形成一套合理的成本核算模式。

3、,二、商业会计 “工业会计的更重要的源泉是来自于中世纪开始的由商人创造的复式薄记。”会计学家利特尔顿在1933年出版的20世纪之前的会计发展一书中,提到复式薄记产生的7个必要条件: 1.私有财产(Private Property)2.资本(Capital)3.商业(Commerce)4.信贷(Credit)5.文字(the Art of Writing)6.货币经济(Money Economy)7. 算术(Arithmetic) 帕乔利(Paciolo)簿记学关于复式簿记的会计著作几乎影响了整整一个时代。随着美洲大陆的发现和与东方贸易路线的打通,政治和商业霸权开始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4、一系列同时发生的变化,促使复式薄记向整个欧洲传播。 不过,这个时期的经济仍然是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虽然出现了会计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复式簿记”方法,但在成本计量上尚未有较大的发展。,三、工业会计 到16世纪,意大利式的复式簿记法逐渐从商业领域向工业领域渗透。复式簿记法在工场手工业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改进。 最初的成本会计正是在这种生产方式下,适应其生产组织形式和管理控制的要求而产生的。从现存的拉法埃洛迪弗朗切斯科迪梅奇合伙企业(Raffaello di Francesco diMedici & co)的账簿记录和有关文件总可以看到成本会计的雏形。 在1530年至1885年之间,成本记录并未再进一

5、步尝试与会计账簿结合。迈克尔.查特菲尔德称“文艺复兴时期至18世纪末,成本会计方法几乎没有得到发展”。成本资料主要是借助于统计方法取得。 1885年前绝大多数成本记录方式的共同特征是:(1)在统驭账户中分解和累积成本;(2)通过比较产品的总成本及其销售收入来计算利润。,第二节 1885年1920年之间的成本计量模式: 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一体化 一、 梅特卡夫的工厂成本与加克和费尔斯的工厂会计 第一本成本会计著作是美国的亨利梅特卡夫于1885年所著的工厂成本(The Cost of Manufacture)。他是一名美国陆军军需官,根据兵工厂生产管理的经验、对车间的实地调查以及与作业工长的访谈,

6、提出了一种更有效的成本归集方法。 两年后,英国的电力工程师埃米尔加克和会计师约翰费尔斯撰写了工厂会计(Factory Account),该书是最早主张按照复式簿记法记录所有成本账户,并将成本账户与财务会计相结合。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反映原材料、人工费用的归集过程和正确地计量存货价值。因此,工厂会计一书在会计发展史上被看成是19世纪最具有影响的成本会计专著。,二、间接费用的处理 1885年前,人们对间接费用的理解不够深刻,只是把它看成一种生产损失而不加到产品价值中去。 1896年,英国工厂会计师斯莱特刘易斯(Slater Lewis)提出间接费用可以在会计期末作为一个单位来处理。

7、 1898年,英国特许会计师托马斯贝特斯彼(Thomas Battersby)对生产费用进行了分类,将生产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1901年,英国管理专家哈密尔顿丘奇(Hamilton Church)是第一个将成本计量放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考察的人。 虽然,丘奇设计的间接费用分配方法较为科学,但是也比较复杂,实际工作中并未被广泛使用。不过有关他的间接费用论述对以后成本会计计量理论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三、关于成本记录是否与财务会计结合的争论 1887年英国的电力工程师埃米尔加克(Emile Garcke)和会计师约翰费尔斯(JohnMFells)最早主张将成本记录与财务会计账户结合。成

8、本记录是否与财务会计账户结合的争论一直持续到1920年前后。 美国会计教育家桑德斯(Sanders)强调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结合的重要性。利特尔顿在其著作20世纪的会计变革一书中也指出,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结合是工厂制造业不可避免的会计结果。 现在看来,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体系一体化的采用,在会计发展历史上存在着正面与负面的作用。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体系的一体化创立了成本会计,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它不仅改进了财务会计报告的质量,而且也扩展了会计内容,成为管理会计的奠基石。不过它也带来了遗憾,成本记录与会计账户的一体化使得成本会计丧失了与成本“管理”的相关性。,第三节 1920年1987年之间的成本计量

9、模式: 成本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 一、管理会计的形成 管理会计是产生于美国的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体。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从传统成本会计中派生出来的。 第一本管理会计的著作发表于1922年,HW奎因斯坦撰写了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不过对最初管理会计的发展贡献最大的却应该是JO麦金希,他在1924年出版了管理会计专著,这是第一本较系统地论述管理会计概念和理论的著作。 1930年,埃莫森的同事哈里森写成了标准成本一书,这是一本系统介绍标准成本计算的专著,他全面地论述了如何将标准成本计算纳入会计账簿系统之中,该书的影响也颇为深远。,二、

10、绝对真实性成本观念(Absolutely True Method)下的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为了应付经济萧条,美国正在广泛地推行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为配合科学管理的需要,成本计量要求由“先干后算”的成本核算模式,发展为“先算后干”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模式。标准成本制度(Standard Costing)和预算控制(Budget Control)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 20世纪20年代,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采用了标准成本和预算控制方法。 在那个时期,强调会计数据应绝对遵循“客观性”(Objectivity)和“可验性”(Verifiability)要求。因此,标准成本必须对全部成本

11、(Full Cost)进行全面归集和合理分配,强调产品全部成本及其费用需要在已销产品与未销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并认为从理论上可以找到一种“绝对真实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成本。,三、条件真实性成本观念(Conditional True Method)下的标准成本与预算控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西方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蜜月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生产率急速提高,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量本利方法和变动预算的原理在早些年就被提出。量本利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工程师AM韦林顿于1887年在铁路定位的经济理论一书中提出。 当时企业管理已经开始重视战略规划和管理决策的作用,成本管理已从“执行型”工作转到“决策型”工

12、作。在这个时期,人们已认识到不同的成本分配有不同的目的性。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霍恩格伦提出应该以“条件真实性的成本法” (Conditional True Method) 代替“绝对真实的成本法” 他认为为了满足企业内部的决策和控制需要,制造成本的构成应该由全部成本改变为变动成本,成本的真实性取决于成本分配的目的。,四、多维成本概念的提出 1955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对一些重要的决策型成本概念进行了界定,这些重要的概念包括差别成本、重置成本、计划成本、历史成本、标准成本、责任成本、预算成本等。1958年,该学会又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管理会计体系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标准成本制度、预算控制管理

13、、量本利分析、差量成本分析、弹性预算、边际贡献分析和责任会计等七个方面。1986年全美会计师协会(NAA)下属的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通过并决定对外发布管理会计公告:目标与运作。 1960年至1975年间,系统管理学派、决策学派、数量经济学派对会计界影响较大,数学、控制学、运筹学等技术方法向管理会计领域大量渗透,出现了大量的数学模型来描述成本计量和进行成本预测,形成了预测型成本会计理论,同时精确化成本计量数学模型的研究达到了鼎盛时期。,第四节 1987年以来成本计量模式: 多维成本会计模式的出现 一、 卡普兰和托马斯的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著作 198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

14、和托马斯约翰逊在合著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中写道:“就当今企业所处的环境而言,目前企业中所采用的管理会计系统远远满足不了企业管理的需要。管理会计系统对于企业生产过程的控制、产品成本计算以及对管理人员业绩的评价,已不能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关性消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一书出版,标志着传统经典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将要寿终正寝,新的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正在新的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构建新的理论体系和框架。1987年以后,成本会计研究又进入了“第二个繁荣时期”。,二、成本管理会计系统相关性丧失的原因 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知识经济” 这个概念

15、。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它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继出现了全面质量管理(TQM)、敏捷制造(AM)、准时制(JIT)、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等新的管理技术。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已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批量生产标准产品的相对稳定的管理方式。在新的管理环境下,许多企业发现传统的成本会计方法有碍于新管理技术的应用。 因此,现行的成本计量模式必须经过重新设计以支持并促进新管理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成本会计系统必须经过革新以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协助管理者在新环境下进行有效的过程控制。,三、1987年以来成本会计的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

16、来,美国、日本企业相继出现了作业成本会计(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企画(target costing)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目标成本会计(life-cycle costing)、质量成本会计(quality costing)、资本成本会计(capital costing)和战略成本会计(strategic management costing)等新型的成本会计方法,这些新型的成本会计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显成效,并为今后构建新的成本会计理论提供了实践基础。 当代成本计量模式已呈现以下4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成本计量突破了会计账户约束,形成一种开放性的计量系统;(2)成本计量

17、将跨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领域,促进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信息的融合;(3)改变了传统成本计算的数据流向,由财务系统流向业务系统改变为由业务系统流向财务系统;(4)扩展了成本内涵,将传统会计收益观逐步转变成经济学收益观。,第一章 总论, 第二节 成本会计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 第一节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第一节 成本和费用的经济内涵,一、成本的经济内涵 一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 广义:为取得一定的资产或劳务而付出的用货币表示的代价 和牺牲。 狭义:从耗费角度:商品生产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从补偿角度:补偿商品生产中资本消耗的价值 产品(商品)成本: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

18、量的产品所消 耗的又必须补偿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 必要劳动的货币表现。,1-1,二管理学中的成本概念 管理学所说的成本,是指成本一效益,或消耗一效益,就是在一定的消耗下获得的效益最大,或在既定的效益下,消耗最小,这也正是企业管理所要追求的中心内容与目标。 三会计学中的成本概念 费用(狭义成本)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广义成本定义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要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四理论成本(成本的经济内涵) 1 价值:V=C+V+M 2 成本:CW=C+V 3 三种典型的会计学成本: (1)剩余产权成本 C=C+V+利息,租金,保险费+税赋(不含所

19、得税) (2)企业产权成本:C=C+V+利息,保险费+税赋(不含所得税) (3)集体产权成本:C=C+利息,租金,保险费+税赋(不含所得税),1-1,五 1制度成本:以理论成本为依据,结合成本管理的 需要,满足经济核算和国家财政部门统一规定的 成本开支范围,成本计算程序而计算出来的产品 成本。 2工矿企业成本开支范围 3不能列入成本费用的项目 六 制度成本与理论成本的关系 1制度成本以理论成本为依据 2两者内容有不一致之处,表现在: a:制度成本增加了一块损失性部分 b:制度成本属于剩余价值部分 c:制度成本减少了超额奖,1-1,二、费用 一一般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商

20、品、提供劳务 等而发生的各项经济利益的流出。 1. 生产性费用:包括产品费用成本(含完工的和未 完工的)和期间费用管,销,财 2. 非生产性费用 二生产费用:企业一定时期内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 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三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费用是期间化的成本,1-1,三、成本的分类 一按成本的经济用途(职能)看分: 1. 制造成本:料、工、费; 2. 非制造成本(期间成本):管、销、财; 确定原则: 1)直接因果关系 2)受益原则(对象,期) 3)按”属地” 二按费用(成本)与归属对象的关系分: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对产品成本说,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属于直接成本),1-1,三

21、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按成本与产量的习性分: 1. 变动成本: 1) 单位变动成本:在一定时间,规模范围内成本费用不 随产量变动而固定下来的成本 2) 特点:随产量增加,单位变动成本不变而总变动成本 增加 3) 图示: 总成本/单位成本,Q,Q,1-1,2. 固定成本: 1) 总固定成本:在一定时间和规模内不随产量变动的 成本 2) 单位固定成本:随产量增加反而减少 3) 混合成本:在前两者之间 4) 图示:,Q Q,Q Q,总成本 单位固定成本,1-1,四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1. 计划成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事先制定的成本 2. 实际成本:根据实际发生计算,归纳的各种成本. 五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

22、本:可互相转化(通过范围的变化) 可控成本:能力范围内能控制的成本 六要素费用:按经济内容分,1-1,第二节 成本会计及其主要内容,一、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成本会计是运用会计的基本原理 和一般原则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和 成本、劳务成本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和监督, 并 参与计划,决策,执行,控制,分析,反馈的一项管理活动。 二、成本会计发展 1. 发展史 2. 成本会计:介于对外报告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三、成本会计的基本内容 1成本预测 2成本决策 3成本计划 4成本控制 5成本核算 6成本分析 7成本考核 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

23、必须以过去的成本核算资料为重要依据,成本控制离不开成本核算提供的信息反馈,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更需要通过成本核算提供成本计划指标、实际完成情况的数据资料。可以说,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没有成本核算,也就不存在成本会计的其它内容。,1-2,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组织工作,一、 成本核算的方式 1、集中核算 2、分级核算 二、划分成本控制的责任范围 三、成本会计机构组织分工 四、成本核算基础准备工作 一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二建立和健全定额管理制度 三建立和健全计量验收制度 四建立和健全内部结算价格制度,本章复习,重要概念 产品成本 现代成本会计 直接成本 变动成本 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 复习思考

24、题 现代会计的成本特点是什么?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别是什么?如何区分它们? 什么是经济学的成本概念?什么是管理学的成本概念?两者有何区别? 4. 变动成本有何特点?如何理解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5. 固定成本有何特点?如何理解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6. 成本会计的内容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章 成本核算的基本要 求和一般程序,第三节 成本核算帐户及其流程,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制造成本法,第一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一、会计基本假设 二、成本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 一划分会计期间进行分期核算 1. 会计分期假设 2. 产品成本核算分期 3. 产品成本核算分期与产品成本计算期 二以权责发生制作为

25、成本核算要求 1. 概念:指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在实际发生时进行确认。即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收到(支出)都应该在本期确认。,第一节 产品核算的基本要求,2. 跨期摊销费用的归集核算 三 配比原则:收入与其对应的成本费用进行配比, 得出损益。 四 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费用发生的支出产生的效果是短期的 (一年内) 归属于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资本性支出:费用发生的支出产生的效果是长期的 (一年以上) 先归于资本(某一存量 资 产)然后再分摊。,2-1,五界定成本费用的范围 1. 成本,费用的概念 2. 划分成本费用 3. 划分各种成本 4. 划分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

26、产品成本 六一贯性原则 七按实际成本计价 八重要性原则:重要性环节要记录清楚,2-1,第二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制造成本法,一、制造成本法基本内容 一概念及内容 1. 制造成本法:在制造范围内进行 2. 内容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期间成本:管,销,财,筹资,资金投放与市场运作,分配与再投资,二制造成本法下具体成本计算方法 1 品种法 2 分步法 标准成本法 3 分批法 定额成本法 4 分类法 5 作业成本法(ABC法) 二、其他成本方法简介及对损益影响比较 一完全成本法:对企业供产销各个阶段进行全阶段 的核算 成本构成:料 工 费(包括制造费用也含管销财费用),=,2-2,二变

27、动成本法 1. 概念 2. 成本构成 1)变动成本 A 变动制造成本(变动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B 变动期间成本(变动的管销财) 2)固定成本 A 固定制造成本(如:折旧,修理费等) B 固定期间成本,2-2,损益计算 一 收入变动成本 二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三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支净额 四 利润总额所得税 五 净利润,2-2,思考题,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对损益、存货价值 、成本的影响,第三节 成本核算帐户及其流程,一、产品成本核算的总分类帐户 1.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是为了归集进行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和计算基本生产

28、产品成本而设立的。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记入该科目的借方;完工入库的产品成本,记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余额,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的成本,也就是基本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 用途:核算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及转入的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费用等。到期末在各产成品与在产品间分配。,表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格式,产量,产品,年 月,2-3,2.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等而进行的产品生产 和劳务供应,例如工具、模具、修理用备件等产品的生 产和修理、运输等劳务的供应。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 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29、,记入“辅助生产成本” 总账科目的借方;完工入库产品的成本或分配转出的劳 务费用,记入该科目的贷方;该科目的余额,就是辅助 生产在产品的成本,也就是辅助生产在产品占用的资金。,2-3,3. “制造费用” 制造费用是指它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 接计入产品成本,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机 器设备折旧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例 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折旧费用等)。,表2 制造费用明细账格式,车间名称,单位:元,2-3,4. “待摊费用”:一年内先支付后享受 5. “预提费用”:先享受后支付 6. “长期待摊费用”:一年以上支付后享受 7. “应付工资” 8. “应付福

30、利费” 9. “累计折旧” 10. “原材料“ 11. “材料采购“ 12. “管理费用“ 13. “销售费用“ 14. “财务费用“,2-3,二、核算的基本程序 1. 各种要素费用的核算、归集、分配 2. 对“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发生的要素费用进行归集 3. 对以上内容进行分配 4. 归集计算“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5. 产品成本的具体计算(完工产品的结转) 6. 期间费用的核算 三、成本总分类核算基本流程,2-3,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原材料,现金、银行存款,应付工资,累计折旧,产成品,产品销售成本,制造费用,直接材料,

31、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间接材料,间接工资,其 他,动力费用,入库,销售,成本总分类 核算基本流程,2-3,本章复习,重要概念 成本计算对象 制造成本计算法 直接生产费用 间接计入费用 复习思考题 1. 企业的生产类型有哪些? 2. 试分析生产经营特点和成本管理特点对制造成 本计算法的影响。 3. 制造成本计算法中有哪些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 4. 成本计算对象的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5. 企业费用要素和产品生产成本项目包括哪些内 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6. 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划分哪几种费用界限? 7. 简述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三章 各种要素费用的归集, 第一节 材 料 费 用 的 核 算

32、, 第二节 工 资 费 用 的 核 算, 第三节 折 旧 费 用 的 核 算, 第四节 无 形 资 产 的 核 算, 第五节 其 他 费 用 的 归 集 与 核 算,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归集 一存货计价历史成本 1. 采购成本通常为发票价格 A 净价法 B 总价法 2. 加工成本(自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3. 附带成本 A 外购材料入库前发生的除购价之外的合理费用, 如运费、包装费、保险费、税金等 B 存货抵库后至发出前所发生的储存保管费用,二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 1. 实际成本的构成 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 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中的合理

33、损耗、入库前的挑 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他费用, 作为实际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商品流通企业购入的商品,按照进价和按规定应计入商 品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 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费用、运输途 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3-1,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为实 际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商品流通企业加工的商品,以商品的进货原价、加工费用和按规定

34、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接受捐赠的存货,按以下规定确定其实际成本:,3-1,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如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的, 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如下顺序确定其实际成本: a. 同类或类似存货存在活跃市场的,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b. 同类或类似存货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按所接受捐赠的存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作为实际成本。,3-1,企业接受的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式取得的 存货,或以应收债权换入

35、存货的。按照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受让存货的实际成本: (1) 收到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补价,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2) 支付补价的,按应收债权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3-1,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涉及补价的,按以下规定确定换入存货的实际成本: (1)收到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

36、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确认的收益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减去补价后的余额,作为实际成本; (2)支付补价的,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后的差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和补价,作为实际成本。,3-1,盘盈的存货,按照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 实际成本。 2. 发出材料的计价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全月一次、移动加权平均) 个别认定法 基本存量法,图表3 介绍了各种材料计价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3-1,表3 材料计价方法,3-1,二、材料费用分配 一 基本原则 1. 客观性:直接领用的直接计入;间接领用的先进行 分配 2. 重要性:重要的项目要精确核算

37、 3. 一贯性:一种分配方法一旦选定在没有重大变化下 要延续下去。 4. 以实际成本计价 5. 管理部门,车间一般耗费都按“属地“原则,3-1,二 分配的一般方法 1. 按产品产量或重量分配 a 分配系数 =耗用某种材料的金额各产品的产 量之和 b 某产品应负担的该材料的费用=该产品产量 c 适用性:根据产品构成中原材料比重特别大或其 中一种主要材料特别多。 d 实例,3-1,2. 按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侧重数量) a 定额耗用量: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以及设备操作 技能,产品品质等因素核定的耗用量 b 分配比率 =待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的单耗定 额该产品的产量 c 该产品消耗的材料费= 某

38、产品的单耗定额该产 品的产量 d 适用性:定额成本管理较好,品种比较稳定的企业 e 实例,3-1,按定额成本、费用比例:(侧重金额) a 定额成本 b 分配比例: = 待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产品单位 定额成本产量之和 c 分配材料费用:某种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产量 d 适用性:同上 4. 其他系数分配法 分配标准:标准的机器工时,标准的人工工时 标准的定额, 标准的售价 系数 = 待分配的材料费用各种材料的分配标准之和,3-1,三 材料分配表的编制 在会计实务中,材料费用的分配一般是通过编制“ 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材料费用分配表包括材料费 用分配明细表和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四 分录 借:生产

39、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原材料等,3-1,第二节 工资费用的核算,一、工资费用核算的概述 一工资总额:指企业中为了控制消费对各企事业单位核定消费总额。包括:基本计件(时)工资,加班加点工资,特殊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 目的:国家为了控制整个消费总额 意义:便于国家控制消费支出 便于控制企业的人工成本 合理确定工资有利于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计税工资:税务部门根据企业具体情况核准的允许税前 列支的那部分工资(现一般为800/每人),二工资费用核算的任务 1. 改进和完善工资核算的基础工作,建立完备的产量、凭证和工时记录,为工资计算、费用分配、成本计算、成本分

40、析和决策提供有用信息。 2. 按照发生地点,合理地及时归集工资费用。 3. 采用适当方法,分配人工成本,正确计算产品成本。 4.正确计提和分配职工福利费,保证职工福利事业的需要。 三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凭证与记录 1. 考勤记录:人员进出厂房的记录 2. 产量记录:工作通知单,工序通知单,工作班组产 量记录,个人工作记录,3-2,二、工资的计算 一计时工资计算 1. 日工资率的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平均每月天数 上式中30天是固定日历天数,21.17天(365-104-7) 1221.17天)是平均法定工作天数。 2. 月工资制 发放的月工资 = 标准月工资+加班工资(大假3倍

41、, 双休2倍)缺勤工资 3. 年薪制 高级管理人员适用,3-2,二计件工资计算 1. 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单件工资产量(件) 标准单件工资定额内产量+超产单件工资超产产量 2. 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a 集体计件工资 b 集体内个人工资的分配 分配标准的确定:劳动强度,技术水平,3-2,三 、 工资费用分配 一按工资计算单归集编制汇总 从下到上直接汇总,最后汇总成为工资汇总表 二按工资的具体部门及用途性质分配到具体对象上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经分摊后计入) 1. 分摊标准: a 按生产工人工时标准分配 b 按机器工时标准分配 c 按具体产量标准分配 d 按材料成本分配 2. 实例,3-2

42、,三 编制分配汇总表 四 计提福利费 按规定企业应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目前规定提取比例为14)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费。 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职工福利费时,其计入渠道与工资分配渠道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按医务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不能计入“应付福利费”账户,而应计入“管理费用”账户。 五编制分配分录,3-2,第三节 折旧费用的核算,一、折旧方法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一折旧及折旧费 1. 折旧:由于使用耗损,自然力影响,科技水平的提高,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固定资产价值减少。 2. 折旧费:由于折旧而结转的那部分价值,这部分价值要计入成本。(作为费用转移到成本或有关费用中得

43、到补偿的那部分价值) 二主要折旧方法 1.直线法(平均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经济使用年限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使用均匀的设备或房屋。,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经济使用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 . 作业量法: 各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与作业量挂钩的方法,适用于设备使用情况跟作业量成一定比例而跟时间不成正比。 单位折旧率=(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作业量总和 年(月)折旧=单位折旧率年(月)作业量,3-3,3.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 根据每月期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和双倍的直线法折旧率计 算固

44、定资产折旧的一种方法。 年折旧率200%经济使用年限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如果在某一折旧年度,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小 于按年限平均法计算的折旧额,应改为年限平均法计提折 旧。,3-3,4. 年数总和法 又称合计年限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该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和。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年折旧率=,(经济使用年限已使用年数)2,经济使用年限(1+经济使用年限),100%,3-3,5. 重置法(废弃法):以

45、重置成本作为应折旧额的方法 6. 年金法 7. 偿债基金法(6,7具体方法见管理会计),3-3,思考题 各种折旧方法对成本, 费用计算的影响?,二、实际工作中折旧费的确定 1. 明确折旧计提范围 房屋建筑物不论是否使用都要提;经营租出的固定资产:大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2. 不计提的范围 未使用不须用的固定资产;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经营性租入的固定资产 3. 根据期初计提折旧: 本月应提折旧=上月计提折旧 -上月减少的+上月增加的,3-3,三、编制折旧费用核算表(多栏式) 四、折旧率的选择 1. 个别折旧率:各种资产折旧区别较大,

46、且数目不多 2. 分类折旧率:各种资产折旧有区别,且数目较多, 但可以明显分类 3. 综合折旧率:种类多且各种资产的折旧区别不大 五、分录 借: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3-3,第四节 无形资产的核算,一、概念及基本特征 不具备实物形态的且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长期发生作用的资产。如:人力资源,组织,销售网络,专利权,商誉,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标等。 特点:a 不存在实物形态 b 有偿取得 c 在许多会计期间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 d 该资产及其带来效益的计量具有不确定性,二、无形资产的分类 按能否辨认划分: a 可辨认的无形资产 b 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如商誉) 按 来 源 分:

47、a 外来的无形资产 b 自创的无形资产 按有无期限划分: a 有期的无形资产 b 无期的无形资产 三、无形资产的摊销 1. 摊销的三种观点,3-4,a 不予摊销:认为无形资产的期限不明确,价值使用过程中不一定消耗,有时甚至增殖。如:可口可乐的商标 b 应分期摊销:认为无形资产有一定的期限,价值在这段期间中逐渐减少 c 不应摊销但应计入损益:认为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额外收益,但这种收益是主观的无科学证明。 2. 摊销的方法 a 不计残值,在有效期内等额摊销 b 不计残值,在有效期内按业务量比例摊销 3. 摊销实例及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无形资产,3-4,第五节 其他费用的归集与核算,一、动力费用的核算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