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4607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29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课件第一章 解表剂.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解表剂,学习目的与要求: l、熟悉解表剂的概说(定义)、分类及使用注意。 2、掌握下列方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 3、熟悉下列方剂:九味羌活汤、香苏散、止嗽散、正柴胡饮、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参苏饮。 4、了解下列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葳蕤汤。,一、定义 二、适应范围 三、分类 四、使用注意 五、现代药理研究,一、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邪)等作用,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二、适应范围:解表剂主要用于六淫病邪侵袭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用辛散轻宣之品为主组方,通过发汗等使外

2、邪仍从肌表而出。对于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白或黄,脉浮等表证,均可用解表剂治疗。,三、分类: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有寒热之分,病人的体质有虚实之别,因此将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四、使用注意: 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宣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降低疗效。 2.在服法上多采取温服法,服药后当注意避风寒,或增加衣被,以助汗出。,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本方为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之代表方。,功用

3、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本方为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之代表方。,3.汗出以遍身微汗出为最佳。既要防止发汗太过,也要防止汗出不彻。若汗出太过,势必耗气伤阴,严重者可致亡阴亡阳之变。若汗出不彻底,则病邪不解,因此把握汗出标准尤为重要。 4.若病人表邪未尽,又出现里证时,原则上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俱急则宜表里双解。 5.若病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疮疡已溃,虚证水肿,吐泻伤津等,均不宜再用本类方剂。 6.同时应注意禁食辛辣、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及药效的发挥。,五、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4、:解表剂的主要作用有发汗、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止咳、平喘、祛痰、镇痛、镇静、解痉、抗惊厥、利尿等作用。因此在现代临床上解表剂常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多种疾病而中医辨证属表证者。,第一节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项强,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常用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羌活等为主组成方剂,并多配伍宣肺理气、化痰止咳之品。代表方剂如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等。,麻黄汤 伤寒论,麻黄汤主证病机分析,(太阳伤寒),卫阳被遏,恶寒发热无汗脉浮,营阴郁滞,头身疼痛,脉紧,肺气不宣,咳喘,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

5、方义分析,君臣佐使,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1)发散风寒 (2)宣肺平喘,(1)解肌发表 (2)温经止痛,降利肺气,调和诸药,缓和峻烈,佐,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麻、桂相须 麻、杏宣降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随证加减: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辛夷 ; 夹湿兼骨节痠痛,加苍术、苡仁; 兼里热烦燥、口干,加石膏、黄芩。,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使用注意: 1、表虚、血虚、阳虚者禁用。 2、中病即止,不可过服。,桂 枝 汤 伤寒论,桂枝汤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卫 强,恶风、发热、头痛、脉浮,营 弱,

6、汗出,脉缓,肺胃不和,鼻鸣、干呕,桂枝汤针对之病机,体现之治法: 病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功用(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桂枝汤方义分析,君:桂枝解肌散寒 臣:白芍敛阴和营 佐:生姜助桂枝以散寒,和胃 佐:大枣助白芍以和营,补脾 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 佐使:甘草 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 调和诸药,本方基本配伍组合及特点:,配伍特点:发中有补,散中有收, 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桂、芍配伍的意义:营卫同治 相辅相成 相制相成,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之曰:“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徐彬说: “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金匮要略论注),桂枝

7、汤,随证加减: 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 体质素虚者,加黄芪; 兼见咳喘者,加杏仁、苏子、桔梗。,辨证要点: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使用注意: 1、表实无汗禁用。 2、忌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九味羌活汤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风寒夹湿证,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口苦微渴。,舌脉:脉浮,苔白或微黄。,病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汤方义分析,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防风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8、苍术发汗祛湿,细辛 白芷 祛风散寒,宣痹止痛 川芎,生地 清泄里热, 黄芩 防辛燥伤津,甘草调和诸药,君,臣,佐1,佐2,使,九味羌活汤的服法及剂型 九味羌活汤的配伍特点 一、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 二、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 “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太阳经:羌活 阳明经:白芷 少阳经:黄芩 太阴经:苍术 少阴经:细辛 厥阴经:川芎,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 使用注意: 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九味羌活汤运用,随证加减: 兼湿较轻,肢酸不甚,去苍术、细辛; 痹痛甚剧,加独活、灵仙、姜黄; 湿重胸满,去生地,

9、加枳壳、厚朴; 内热不著,生地、黄芩减量; 里热甚者,加石膏、知母。,香 苏 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苏散方义分析,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君 臣 佐 佐使,苏叶发表散寒,理气宽中,香附行气开郁,陈皮理气行滞,甘草和中调药,香 苏 散主证病机分析,外感风寒:,恶寒身热,头痛无汗。,气郁不舒:,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香苏散运用,随证加减: 风寒较重,加葱白、生姜、荆芥; 气郁较甚,加柴胡、厚朴、大腹皮; 湿浊较重,加藿香、厚朴、半夏; 咳嗽有痰,加苏子、桔梗、半夏。,小 青 龙 汤 伤寒论,小青龙汤主证病机分析:,伤

10、寒表不解,外邪引动内饮,心下有水气,内饮招致外邪,(内有寒饮),(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 脉浮,喘咳、痰多清稀、胸痞、干呕 苔白滑,内外相引,饮动不居,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主治:外寒里饮证。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义分析,君:麻黄 发汗解表 桂枝 宣肺平喘,臣:干姜 温肺化饮 细辛 兼散风寒,佐:白芍和营养血,五味子敛肺止咳 半夏燥湿化痰 ,和胃降逆,佐使:甘草益气和中,化痰和药,监制药燥,小青龙汤配伍特点: 散中有收,开中有合。 温化寒饮的常用组合: 干姜 细辛 五味子,辨证要点: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苔白滑,脉浮。 使用注意:阴虚

11、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小青龙汤运用,随证加减: 外寒轻证,去桂枝,麻黄改为炙麻黄; 兼热象者,加石膏、黄芩; 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冬花; 鼻塞涕多,加辛荑、苍耳子; 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止嗽散 医学心悟,止嗽散主证病机分析,病机:风邪犯肺,肺气不宣证。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外感风邪,微有恶风发热,咳嗽咽痒,咯痰不爽,舌苔薄白,脉浮缓,止嗽散方义分析,君:紫菀、百部止咳化痰 臣:桔梗、白前一宣一降 ,以复肺气之宣降 佐:荆芥疏风解表 陈皮理气化痰 佐使:甘草调和诸药,止嗽散配伍特点,温而不燥,润而不腻, 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

12、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 (医学心悟),止嗽散运用,辨证要点: 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 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随证加减: 表寒证重,加防风、苏叶、生姜; 痰粘难咯,加半夏、茯苓、桑白皮; 肺燥干咳,加瓜蒌、贝母、知母。,正柴胡饮 景岳全书 组成柴胡9g 防风3g 陈皮4.5g 芍药6g 甘草3g 生姜三五片 方中君以柴胡辛散表邪。臣用防风祛风寒,止疼痛。生姜辛温发散,助柴胡、防风解表透邪;陈皮疏畅气机,以助祛邪外出;芍药益阴和营,防辛散太过而伤阴,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功用解表散寒。 主治外感风寒轻证。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13、本方药性平和,对于气血不虚而外感风寒较轻者颇宜。 本方为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之代表方。,第二节 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剂,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证,症见发热,头痛,有汗,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苔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菊花、葛根等为主组成方剂,同时常配伍清热解毒药、宣肺利咽药。代表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甘石汤等。,银 翘 散 温病条辨,银翘散,主治证候分析:温病初起,热郁肺卫。,温邪上受 温病初起,发热恶寒头痛无汗或有汗不畅,脉浮数,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银 连 薄 牛 荆 淡 桔 芦 竹 甘 蒡 芥 豆 花 翘 荷 子 穗 豉 梗

14、根 叶 草 君 臣1 臣2 佐1 佐2 佐3 佐使,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解:,银翘散,银花、连翘辛凉透邪,清热解毒 薄荷、牛蒡子 疏散风热,清利咽喉 荆芥穗、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 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 桔梗、甘草宣肺利咽止咳 调和诸药,银翘散运用,辨证要点: 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使用注意: 1、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禁用。 2、不宜久煎。,温病条辨银翘散煎服法要求: “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的用药原则。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配伍特点: 1、辛凉方中配伍少量辛而微温之品,是为去性取用之法。

15、 2、辛凉透表与清热解毒相配,是为疏清兼顾,以疏为主。,银翘散,随证加减: 伤津较甚,加天花粉; 热毒较重,加马勃、玄参; 热伤血络,去荆、豉,加白茅根、侧柏、栀子; 肺气上逆,加杏仁; 兼挟秽浊,加藿香、郁金。,桑菊饮 温病条辨,桑菊饮,主症病机分析:风热犯肺轻证。,邪伤肺络 表热轻证,身热不甚,脉浮数。,咳嗽,口微渴,功用(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叶、菊花疏散风热,宣肺止咳 薄荷助君疏散风热 杏仁、桔梗宣肺止咳 连翘清热解毒 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配桔梗利咽 调和诸药,桑菊饮方义分析,君:,臣:,佐:,使:,桑菊饮配伍特点:,本方从“辛凉微苦”立法,其配伍特点为: 1、以轻清宣散之品,

16、疏散风热以清头目。 2、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本方为“辛凉轻剂”。,桑菊饮运用,辨证要点: 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使用注意: 1、肺热甚者当加味配伍,以免病重药轻。 2、风寒咳嗽,不宜使用。 3、不宜久煎。,随证加减: 气分热甚,加石膏、知母; 咳嗽较频,加黄芩; 咳痰黄稠,加瓜蒌、黄芩、桑白皮、贝母; 络伤咳血,加白茅根、茜草、丹皮; 津伤渴甚,加天花粉; 热毒咽痛,加玄参、板兰根。,桑菊饮运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证病机分析: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伤寒由表(太阳)入里(阳明),温病由卫(表)及气(里),郁而化热,邪热壅肺,表邪未尽。

17、,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方义分析:,君:麻黄宣肺而泄邪热 “火郁发之” 石膏清肺胃,透热外出,臣:杏仁降气平喘,佐使:甘草益气和中 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 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运用,辨证要点: 发热喘咳,苔薄黄,脉数。无论有汗,无汗,有无表证皆可运用。可据肺热程度及表邪多少调整麻黄与石膏的比例。 使用注意: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随证加减: 若肺热盛,重用石膏,加桑白皮、黄芩、知母; 表寒明显,减少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 痰多气急,加葶苈子、枇杷叶; 痰稠胸闷,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主证病机: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证候

18、分析:,外感风寒,渐次入里化热,(太阳),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少阳、阳明初见里热,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苔薄黄,脉浮微洪。,甘草生姜大枣白芍桔梗石膏黄芩羌活白芷柴胡葛根,君 臣 佐 使,柴葛解肌汤药物组成,柴胡、葛根解肌清热 羌活、白芷助君解表 兼以止痛 黄芩、石膏清泄里热 白芍、甘草敛阴和营 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桔梗宣利肺气,柴葛解肌汤方义分析,功用:辛凉解肌,兼清里热。,臣:,君:,佐使:,配伍特点: 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 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柴葛解肌汤运用,辨证要点: 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 使用注意: 1、表邪未入里以及

19、兼阳明腑实者,不宜使用。 2、应根据三阳病情侧重及变化,灵活酌定用量。,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升麻葛根汤,组成方解: 君: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 臣:葛根解肌透疹,生津除热 佐:芍药(赤芍 ) 凉血活血 , 解血络热毒 使:甘草调和药性,功用: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第三节 扶正解表 扶正解表剂,主治体质素虚又感外邪的表证。正确的治疗方法是解表与扶正同时进行。若单纯解表,则正虚加重,单纯补虚,易引起留邪。人体之虚有阴阳气血之不同,故本类方剂常以解表药配伍益气、助阳、滋阴、养血药组成,邪正兼顾,表证得解,而正气不伤。

20、代表方剂如败毒散、加减葳蕤汤等。,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败毒散,主治:气虚之人外感风寒湿邪。 主证病机分析: 1、外感风寒湿邪: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痠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 2、气虚:舌淡苔白,脉浮按之无力(多用于小儿、老人、病后、产后)。,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解:,薄荷 生姜 甘草 人参 茯苓 前胡 枳壳 桔梗 柴胡 川芎 独活 羌活,君 臣 佐1 佐2 佐3 佐、使,败毒散,败毒散方义分析,君:羌活、独活 发散风寒,除湿止痛 臣:川芎 行血祛风 柴胡(薄荷 ) 疏表解热 佐:桔梗、枳壳 宽胸理气 前胡、茯苓 化痰止咳 人参 补气鼓邪外出,防邪复入 散中有

21、补,祛邪而不伤正 佐使:甘草 调和诸药,益气和中 生姜、薄荷 为引,以助解表,人参的配伍意义: 一、助正气鼓邪外出,且可防邪复入。 二、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本方配伍特点:补不滞邪,散不伤正。,逆流挽舟法: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通过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愈。,败毒散运用,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肢体酸楚疼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 使用注意: 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不可使用。,随证加减: 正气不虚,表邪较重,去人参,加荆、防; 气虚较重,重用人参,加黄芪; 湿邪较甚,酸痛重者,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 咳嗽较甚,加杏仁、白前; 痢疾初起,加白芍、木香。,参苏饮

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苏饮主治病机分析:,外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内有痰湿-咳嗽痰白,胸脘满闷。 (脾肺)气虚-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方解:,大枣 生姜 甘草 木香 枳壳 桔梗 前胡 茯苓 陈皮 半夏 人参 葛根 苏叶,君 臣 佐1 佐2 佐使,参苏饮,参苏饮方义分析,苏叶、葛根 解表散邪 前胡、半夏、桔梗宣肺化痰 陈皮、枳壳、木香宽胸行气 人参、茯苓、甘草益气健脾 生姜、大枣 协苏、葛解表 合参、苓、草益脾,本方配伍特点: 1、散补并行,使散不伤正,补不恋邪。 2、气津并调,使气行痰消,津行气畅。,参苏饮运用,辨证要点: 恶寒发热,无汗头

23、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 随证加减: 表寒证重,去葛根,加荆芥、防风; 头痛甚者,加川芎、白芷、蒿本; 气滞较轻,去木香。,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发热,恶寒甚剧,虽重衣厚被,其寒不解,脉沉微。,寒伤肺肾,暴哑。突发声音嘶哑,甚则失音,或咽痛,恶寒发热,神疲欲寐,舌淡苔白,脉沉无力。,功用:助阳解表。,方解: 君:麻黄辛温,发汗解表 臣:附子辛热,温肾助阳 佐:细辛归经肺肾,祛风散寒,辨证要点: 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使用注意: 若少阴阳虚而见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症,则应先温其里,后攻其表。,随证

24、加减: 若阳虚又见气虚甚者,加黄芪、人参; 兼咳嗽者,加半夏、杏仁; 兼湿滞经络,加苍术、独活。,加减葳蕤汤 通俗伤寒论,组成生葳蕤9g 生葱白6g 桔梗4.5g 东白薇3g 淡豆豉12g 苏薄荷4.5g 炙甘草1.5g 红枣2枚 方解 方中葳蕤(玉竹)入肺胃,甘寒,长于养阴,且滋而不腻,用以润肺养胃,清热生津;薄荷入肝肺,辛凉,用以疏散风热,清利咽喉,共为君药。葱白、淡豆豉解表散邪为臣药。白薇苦寒,性降泄,善于清热而不伤阴,对于阴虚有热之证甚为合适;桔梗宣肺止咳以祛痰,大枣甘润养血,以助玉竹滋阴润燥,三者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功用滋阴解表。,主治 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

25、,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加减变化 表证较重者,酌加防风、葛根以疏风解表; 咳嗽咽干、咳痰不爽者,加牛蒡子、瓜蒌皮以利咽化痰; 心烦口渴较甚者,加鲜竹叶、天花粉、麦冬以清热生津除烦。,复习思考题: 1.桂枝汤证已有汗出,为何仍用汗法? 2.九味羌活汤为何人所制?该方配伍有何特点? 3.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之咳喘,何以配伍收敛之五味子、白芍? 4.为什么说止嗽散的配伍体现了“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的特点? 5.银翘散主治温病初起,方中何以配伍辛温的荆芥、淡豆豉? 6.试从组成、功用、主治方面比较银翘散与桑菊饮的异同。 7.为什么有汗、无汗皆可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8.气虚外感,为何宜解表与益气并举? 9.麻黄细辛附子汤为什么既可治阳虚外感证,又能治大寒直犯肺肾之暴哑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