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机组节能监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4978 上传时间:2019-06-29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泵机组节能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泵机组节能监测.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泵机组节能监测,20:28:48,2,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3,一、简介泵的定义 泵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能量(位能、压能或动能)的机械。 泵的工作原理是建立在工程流体力学基础上的,也称为流体机械。,20:28:48,4,一、简介泵的分类 分为:叶片式 容积式 其它形式 叶片式 叶片式泵是靠装在主轴上的叶轮的旋转,通过叶片对流体作功来提高输送液体的能量。 可分为:离心式、轴流式、混流式三种类型。,20:28:48,5,一、简介泵的分类,

2、容积式泵 通过活塞(或转子)在泵缸(或定子)中作往复运动(或旋转运动),使容积发生变化。容积增大时,吸入液体;容积减小时,排出液体,从而把机械能转变为液体的压能。 主要包括 往复泵: 活塞泵 柱塞泵 隔膜泵 回转泵: 齿轮泵 螺杆泵 滑片泵,20:28:48,6,一、简介泵的分类, 其它类型泵: 喷射泵 水锤泵 真空泵,20:28:48,7,一、简介泵的分类, 另外,按压力可分为: 低压泵(底于2MPa) 中压泵 (2-6MPa) 高压泵(高于6MPa),20:28:48,8,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泵的应用范围很广,是一般的通用机械。 泵在石油工业中应用十分广泛。 钻井时,用高压往复泵循环钻井

3、液,以清除井底岩屑和进行喷射钻井。 固井时,用往复泵向套管与井眼环空中挤水泥,以封隔油层和加固井壁。 采油时,用各种类型的有杆泵(抽油机抽油泵装置)和无杆泵(电动潜油离心泵、水力活塞泵、电动潜油单螺杆泵和油井射流泵等)等抽油设备对不同的油井进行机械开采。,20:28:48,9,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用高压多级离心泵或往复泵向地层注水,以维持地层能量和驱油。 用高压压裂泵对油、水井的生产层进行压裂和酸化,以提高地层的渗透率,达到增产原油和增注水量的目的。 集输时,用离心泵提高原油能量,以克服输送过程中的阻力,到达输送地点。 离心泵在石化行业和电厂中也大量应用,输水泵比例最大,是主要的耗电设备。,

4、20:28:48,10,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20:28:48,11,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20:28:48,12,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20:28:48,13,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 高压泵一般采用往复泵、小型泵采用各种转子泵,大多采用离心泵。 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流量连续平稳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它的应用约占所有泵的百分之八十。,20:28:48,14,一、简介泵的适用范围 油田应用较多的是离心泵和往复泵。 离心泵大多数是在泵站内工作,比较集中,用量大,绝大多数是电驱动。 往复泵大多数用在野外作业中,比较分散,用量较小。 这里主要讲离心泵的结构和原理。,20:28:48,15,一、简介离

5、心泵的结构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叶轮、泵壳和轴封装置。,20:28:48,16,一、简介离心泵的结构 叶轮 叶轮的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直接传给液体,以增加液体的静压能和动能(主要增加静压能)。 叶轮一般有612片后弯叶片。 叶轮有开式、半闭式和闭式三种。 叶轮有单吸和双吸两种吸液方式。,20:28:48,17,一、简介离心泵的结构 叶轮,闭式叶轮效率最高,半开式叶轮效率次之,开式叶轮效率最低;原因在于叶片间的流体倒流(外缘压力高,叶轮中心压力低)回叶轮中心,做了无用功;增加了前后盖板使倒流的可能性减小。,20:28:48,18,一、简介离心泵的结构 泵壳 从叶轮中抛出的流体汇集到泵壳中,泵壳是

6、蜗壳形的故其流道不断地扩大,高速的液体在泵壳中将大部份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 从而避免高速流体在泵体及管路 内巨大的流动阻力损失。因此泵 壳不仅是液体的汇集器,而且还 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20:28:48,19,一、简介离心泵的结构 轴封装置 泵启动后在叶轮中心产生负压,故其会吸入外界的空气; 液体经过叶轮的做功,获得机械能经过泵壳的汇集,能量转换成静压能较高的流体进入排出管,叶轮四周的高压流体可能泄漏到盖板与泵体间的空隙,故其会向外界漏液。 密封方式有:填料密封与机械密封,填料密封适用于一般液体,而机械密封适用于有腐蚀性易燃、易爆液体。,20:28:48,20,一、简介离心泵工作原理,在泵启

7、动前,泵壳内灌满被 输送的液体; 启动后,叶轮由轴带动高速 转动,叶片间的液体也随着 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液体从叶轮中心被抛向外缘并获得能量,以高速离 开叶轮外缘进入蜗形泵壳。,20:28:48,21,一、简介离心泵工作原理,液体由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 在叶轮中心形成了一定的真 空,由于贮槽液面上方的压 力大于泵入口处的压力,液 体便被连续压入叶轮中。 只要叶轮不断地转动,液体便会不断地被吸入和排 出。,20:28:48,22,一、简介泵的能量损失 泵运转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种损失: 容积损失 该损失是指叶轮出口处高压液体因机械泄漏返回叶轮入口所造成的能量损失。在三种叶轮中,开式叶轮的容积损

8、失较大,闭式叶轮的渗漏量较小。 水力损失 该损失是由于实际流体在泵内有限叶片作用下各种摩擦损失(即前述环流损失、摩擦损失、冲击损失)。,20:28:48,23,一、简介泵的能量损失 机械损失 该损失包括旋转叶轮盖板外表面与液体间的摩擦以及轴承机械摩擦所造成的能量损失。 总效率=水力效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20:28:48,24,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25,二、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1.流量:是指泵在单位时间内所输送的流体体积,用Q来表示,单位是m3/s或

9、m3/h。 2.扬程:是指每一单位重量的液体通过泵后,其能量的增加值,用H表示,单位是m。 P2、P1泵出口、泵进口压力,Pa; Z2Z1泵出口、泵进口压力表高度差,m; V1、V2泵进口、泵出口处液体流速,m/s。,20:28:48,26,二、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3.功率:通常是指泵的轴功率,也就是动力机输入到泵轴的功率,单位是kW。 4.有效功率(输出功率):单位时间内流过泵的液体从泵那里得到的能量,单位是kW。 PuQgH10-3 Pu泵输出功率,kW; 液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Q泵实际排量,m3/s; H泵的总扬程,m。 5.转速:泵轴每分钟的旋转次数

10、,用n表示,单位是r/min。,20:28:48,27,二、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a.离心泵的特性曲线,20:28:48,28,二、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b.管线特性曲线,管线特性曲线:表示管线中液体阻力(消耗扬程)与其流量之间关系。 h表示管线总的阻力损失。 如果吸入池和排出池面间的有一高度差和压力差,用静扬程Hj表示。,20:28:48,29,二、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c.确定泵的工况点,当泵在某一工况下稳定工作时,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出发,泵的有效扬程在任何时候都应等于一定管线所消耗的扬程,即H=Hj+h,同时泵排出的流量等于管线中通过的流量。因此泵的特性曲线H-Q与管线特性曲线B-C的交叉点A,就是泵

11、的工况点。泵必定在此点工作。,20:28:48,30,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31,三、泵的运行调节 泵流量的调节 在实际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往往需要对泵的流量进行一定的调节。调节泵的流量也就是相应地移动泵工况点的位置。为此必须改变泵或管线的特性曲线。 管线特性曲线可以利用阀门、回流旁路、管线的串、并联进行调节。 泵的特性曲线可以用改变转速、改变叶轮级数和车削叶轮等方法来进行调节。,20:28:48,32,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管线特性曲线 在离心

12、泵出口处安装调节阀。改变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管路阻力系数,改变管路特性曲线,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旁路回流改变了管路特性曲线,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20:28:48,33,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管线特性曲线的方法 缺点:在排出阀门上消耗能量大,不仅增加了管路阻力损失(在阀门关小时),且使泵在低效率点工作,泵的调节效率低,在经济上很不合理。 优点: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灵活,应用范围广。对于调节幅度不大而经常需要改变流量的场合,此法尤为适用。 大部分离心泵都采用这种调节方式,20:28:48,34,三、泵的运行调节 管路的串联与并联特性,20:28:48,35,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的方法

13、 a.改变泵轴转速 b.切削叶轮外径 c.拆级(多级离心泵) d.泵的并联和串联运行,20:28:48,36,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泵轴转速 离心泵的比例定律 同一台离心泵的流量、扬程和轴功率分别与转数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成正比。,20:28:48,37,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泵轴转速 在管线特性曲线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泵轴转速,即调速运行,使得泵的特性曲线H-Q发生变化,这样就使工况点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流量的变化。,20:28:48,38,三、泵的运行调节 改变泵轴转速 优点:不额外增加管路阻力,不造成附件的能量损失,在一定范围内可保持泵在高效率区工作,能量利用较为经济,调节效率高,

14、这对大功率泵是重要的。 缺点:需要采用变转速的动力较大,且变化频繁的系统。,20:28:48,39,三、泵的运行调节 切削叶轮的方法 车削定律 同一台泵叶轮车削后,流量、扬程及轴功率的变化,对中、高比转数的叶轮来说,分别与叶轮外径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成正比;对低比转数的叶轮来说,分别与叶轮外径的二次方、二次方、四次方成正比。 车削定律不是一个十分精确的关系式,车销量越大,可能误差越大。 其变化特点基本与改变泵轴转速类似。,20:28:48,40,三、泵的运行调节 泵的并联运行 1、流量计投资额限制 2、流量调节的需要 3、工程分期建设 4、设备安全运行的需要 将两台型号相同的泵并联工作,则

15、两泵的流量和压头必相同,且压头均等于H并。因此,并联泵的流量为单台泵的两倍, 总效率与每台泵的效率相同。,20:28:48,41,三、泵的运行调节 泵的串联运行 1、设计、制造上困难 2、实际工作需要分段升压 3、改、扩建工程时,原设备 不能满足要求 4、需要变频调节时减少投资 5、为保证主泵运行稳定,设 置前置泵 两台型号相同的泵串联工作时,串联泵的压头为单台泵的两倍。 在实际操作中,串联操作所提供的扬程并非是单泵的两倍,而是H串 2H单,流量则有所提高 Q串 2Q单。,20:28:48,42,三、泵的运行调节 容积式泵的特性曲线 转速横定时流量恒定; 泵出口压力取决于外 部管网; 消耗功率

16、与出口压力 成线性关系; 泵效较高。,20:28:48,43,三、泵的运行调节 容积式泵的运行调节 旁路调节:回流; 调节转速:原动机、传动机构调速; 改变行程:改变往复泵的柱塞行程; 调整柱塞直径:改变往复泵的柱塞直径; 加前置调节泵等(小容量变频调节泵)。,20:28:48,44,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45,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GB/T3216-19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GB/T16666-1996 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

17、节能监测方法 SY/T5264-2006 油田生产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 SY/T6275-2007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SY/T6422-1999 石油企业节能产品节能效果测定,20:28:48,46,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术语定义 1.泵系统:由泵、交流电动机、调速装置、传动机构、管网按流程要求所组成的总体。 2.泵机组:由泵、交流电动机、调速装置和传动机构所组成的总体。 3.管网:由直管道、弯头、阀门、锥管及工艺所必需的其他辅助设备按流程要求所组成的总体。 4.泵系统效率:泵系统运行时管网末端输出的有效功率与电动机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数。,20:28:48,47,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18、 泵系统边界范围流程图,20:28:48,48,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术语定义 5.泵机组效率:泵机组运行时,泵输出功率与电动机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数。 6.泵的效率:泵在运行时,泵的有效功率(输出功率)与泵轴功率(或称泵输入功率)之比的百分数。 7.电动机效率:电动机在运行时,实际输出功率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 8.管网效率:管网(吸入或排送管网)末端输出的有效功率与管网(吸入或排送管网)起始端输入的有效功率之比的百分数。,20:28:48,49,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测试要求 1.测试应在正常生产的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测量时应保证运转稳定。 2.测试仪器仪表应能满足测试项目的要求,并在

19、检定合格周期内。 3.保证液体流量、压力、电动机输入功率等主要参量同步测试。 4.测试时至少测试五组数据,保证每组数据的读取同步进行,取每个测试参量各次读数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最后的计算值。监测时,要求测试时间不少于60分钟,每隔515分钟记录一组数据。,20:28:48,50,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测试仪器仪表及精度等级和测试参量 测试仪器仪表明细表,20:28:48,51,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主要计算公式 电动机输入功率 泵轴功率 泵输出功率 系统输出功率(系统有效功率) 泵的效率 泵机组效率 管网效率 泵系统效率(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效率),20:28:48,52,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电机

20、输入功率 (1)当电动机电源为低压时,一般采用功率法直接测量,也可采用电度表法间接测量 (2)当电动机电源电压为高压时,电机输入功率可利用电动机控制柜上的电度表配合秒表进行测量,并用下式计算 KCT电流互感器的变比; KPT电压互感器的变比; n测量期内电度表铝盘所转的圈数,r; t电度表转n圈所用的时间,s; 电度表常数,r/(kWh)。,20:28:48,53,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泵轴功率 泵轴所接受的功率,kW。 PaPgrmot 式中:Pgr电动机输入功率; mot电动机效率。,20:28:48,54,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电动机效率 PN电动机额定功率,kW; 电动机负载系数,按G

21、B/T12497-1995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中的有关公式计算,计算时还需要查出电动机额定效率N、电动机空载有功损耗P0两个常数。,20:28:48,55,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泵传递给液体的功率 PuQgH10-3 Pu泵输出功率,kW; 液体密度,kg/m3;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Q泵实际排量,m3/s; H泵的总扬程,m。,20:28:48,56,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泵的总扬程 P2、P1泵出口、泵进口压力,Pa; Z2-Z1泵出口、泵进口压力表高度差,m; V1、V2泵进口、泵出口处液体流速,m/s。 当泵的出口、进口压力表高度差(Z2-Z1)和动能差 可以忽略的

22、情况下允许采用下式计算泵输出功率: Pu(P2P1)Q10-3 k W,20:28:48,57,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系统输出功率(系统有效功率) 泵系统运行时管网末端输出的有效功率 H3调节阀后的总扬程 P3调节阀出口后的压力,Pa; Z3调节阀后的压力表高度,m; V3调节阀后处液体流速,m/s。,20:28:48,58,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泵的效率 Pu泵输出功率; Pa泵轴功率。 泵机组效率 Pu泵输出功率; Pgr电动机输入功率。,20:28:48,59,四、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管网效率 H1调节阀引起的扬程损失,m P3调节阀出口后的压力,Pa; Z2-Z3调节阀前后的压力表高度差

23、,m; V3调节阀后处液体流速,m/s。,20:28:48,60,20:28:48,61,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62,五、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测试方法及要求 1.采用“效果比较测定法”,即在可比的使用条件下,将应用节能产品前后的能耗指标进行比较,用节能率表示其节能效果。具体测试过程应按GB/T3216-1989 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中的有关要求进行。 2.应用节能产品测试前后流量的变化不应超过5。 3.对注水泵、输油泵进行性能

24、测试时,试验应从功率最小的工况点开始顺次进行到功率最大的工况点。测量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性能曲线上,每个点试验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20:28:48,63,五、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计算方法 有功节电率 by有功节电率,; W1应用节能产品前输送1m3介质有功耗电量,kWh/m3; W2应用节能产品后输送1m3介质有功耗电量,kWh/m3。,20:28:48,64,五、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计算方法 无功节电率 bw无功节电率,; Q1应用节能产品前输送1m3介质无功耗电量,kvarh/m3; Q2应用节能产品后输送1m3介质无功耗电量,kvarh/m3。,20:28:48,65,五、节能

25、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计算方法 综合节电率 b综合节电率,; Kq无功经济当量,kW/kvar。 Kq取值按GB/T12497的规定执行。即当电动机直连发电机母线或直连已进行无功补偿的母线时取0.020.04;二次变压取0.050.07;三次变压取0.080.1。当电网采取无功补偿时,应从补偿端计算电动机的电源变压次数。,20:28:48,66,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8,67,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主要技术标准有: GB/T16666-1996

2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中的有关要求。 SY/T6275-2007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中的有关要求。,20:28:48,68,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GB/T16666-1996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要求 1.监测检查项目 (1)泵及电动机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2)功率为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和电度表。功率为1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采取就地无功补偿等节电措施。泵机组与管网匹配,运行正常,管网布置合理,无明显泄漏。,20:28:48,69,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GB/T16666-1996 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要求 2.

27、 监测测试项目 (1)电动机负载率 (2)泵机组效率 (3)泵机组液体输送效率,20:28:48,70,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GB/T16666-1996 泵机组液体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要求 3. 评价指标 具体合格指标见下表:,20:28:48,71,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据SY/T6275-2007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1. 原油集输系统指标要求,20:28:48,72,六、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据SY/T6275-2007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2. 注水地面系统指标要求,20:28:49,73,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

28、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9,74,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电动机直接调速 变频调速 串级调速 变级调速 串电阻调速及无换向器电动机调速 变频调速与串级调速为高效的调速系统 恒速电动机带调速传动装置调速 液力偶合器 液力调速离合器 电磁转差离合器,20:28:49,75,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1.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2.变频调速的优缺点,20:28:49,76,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1.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异步电动机转速n f电源频率,Hz; p极对数; s转差率。,20:28:49,77,七、泵的

29、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1.变频调速的基本原理 变频调速变频变压调速 由上式可知,极数p一定的异步电动机,在转差率S变化不大时,转速n基本上与电源频率成正比。因此,只要能设法改变f,就可以改变n。基于这个原理,变频调速就是用变频器作为变频电源,通过改变电源频率的方法,实现转速调节。实际上,若仅改变电源的频率则不能获得异步电动机满意的调速性能,因此,必须在调节的同时,对定子相电压U也进行调节,使f与U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故变频电源实际上是变频变压电源,而变频调速准确地称呼应是变频变压调速。,20:28:49,78,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2.功率损耗 泵的额定功率Pe与转速n的关系是

30、 PeKbn3 式中:Kb系数。 调速过程中,不同转速ni时泵的轴功率为 PiKbni3 泵的流量变化与转速变化成正比,即 Qi/Q=ni/ni 式中:i调速比 可以推出: PiPe i3 结论:调低电机转速可以减少功率消耗。,20:28:49,79,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3.变频调速的优点 (1)调速效率高,属于高效调速方式。 (2)调速范围宽,一般可达20:1,并在整个调速范围内均具有高的调速效率。所以变频调速适用于调速范围宽且经常处于低负荷状态下运行的场合。 (3)机械特性较硬,在无自动控制时,转速变化率在5以下;当采用自动控制时,能作高精度运行,把转速波动率控制在0.51左右

31、。 (4)变频装置万一发生故障,可以退出运行,改由电网直接供电,泵仍可继续保持运转。 (5)能兼作启动设备,即通过变频电源将电动机启动到某一转速,再断开变频电源,电动机可直接接到工频电源使泵加速到全速。,20:28:49,80,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变频调速 3.变频调速的缺点 (1)高压电机的变频调速装置的初投资比较高,是应用于泵的调速节能中的主要障碍。 (2)变频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的波形为非正弦波而产生的高次谐波,会对电动机及电源产生种种不良影响,应采取措施加以清除。,20:28:49,81,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液力耦合器调速 1.液力耦合器的工作原理 液力偶合器主要由泵轮、涡轮及旋转外

32、套组成。泵轮与主动轴固定连接,涡轮与从动轴固定连接,主动轴和从动轴又分别与电动机和泵相连接。泵轮内腔和涡轮内腔共同形成的圆环状的空腔称为工作腔。通过改变工作腔中工作油的充满度,亦即改变循环圆内的循环油量,就可以改变液力偶合器所传递的转距和输出油的转速,从而实现在动力机为全速的情况下,对泵进行无级变速。,20:28:49,82,六、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液力耦合器调速 2.液力耦合器的优点 (1)无级调速。在液力偶合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输出连续的、无级变化的转速。 (2)工作平稳。可以平稳地启动、加速、减速、停止。 (3)空载启动。电动机能空载或轻载启动,故可选用最经济的电动机及电控设备,降

33、低启动电流,节约电能。 (4)隔离振动。液力偶合器的泵轮和涡轮之间没有机械联系,转距通过工作液体传递,是柔性连接,当主动轴有周期性振动(如扭振)时,不会传到从动轴上,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能减缓冲击负荷,延长电动机及泵的机械寿命。,20:28:49,83,六、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液力耦合器调速 2.液力耦合器的优点 (5)过载保护。由于液力偶合器是柔性传动,其泵轮与涡轮之间有转速差,故当从动轴阻力距突然增加时,转差就增大,甚至制动,而原动机仍能继续运转,而不致烧毁,泵也可以收到保护。 (6)无机械磨损。因泵轮和涡轮间无直接的机械接触,故工作可靠,能长期无检修运行,寿命长。 (7)便于控制。液力偶合

34、器是无级调速,故便于实现自动控制,适用于个伺服系统控制. (8)节能。与阀门节流调节相比较,节能效果显著。,20:28:49,84,七、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液力耦合器调速 3.液力耦合器的缺点 (1)在原动机额定转速较低的场合,要求同样的转矩而采用较小的转速时,液力偶合器的工作腔直径加大,即液力偶合器的尺寸和重量将相应增加,这不但增加了造价,而且还会使偶合器调速的延迟时间增加,不适应处理紧急事故的要求。 (2)对于大功率的液力偶合器,除本体外还要有一套诸如供油泵、冷却器、油箱等辅助设备和管路系统,使设备复杂化。 (3)在运转中随着负载的变化,转速比也相应变化,因此不可能有精确的传动比。 (4)液力偶合器一旦发生故障,泵也不能继续工作。,20:28:49,85, 简介 泵的基本特征参数 泵的运行调节 泵效的测试与计算 节能产品效果测试与计算 泵机组监测项目与评价指标 泵的调速技术介绍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20:28:49,86,八、注水地面系统效率监测案例 注水地面系统效率 监测案例,20:28:49,87,2009年5月23日,欢迎指正,20:28: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