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7181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健康的学校环境,第一节 健康的学校气氛,健康的学校气氛对于身处其境的学生和教职员工而言是积极的和能激励其精神的。,一、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在学校中,人际关系主要有师生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一)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学生心理健康的一种标志,也是教师进行心理卫生工作的基础和手段。 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具有高度健康和稳定的情绪,对学生抱有期望,富有热忱和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自觉地将个人的不健康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教师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索罗钱等人(Sorochan,G.e

2、t al.)对教师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1、尽可能快地记住学生的姓名,并能用姓名称呼学生。 2、在开始教学以前,确信每个学生的注意力都已集中。 3、对于计划中所要做的事,应给予明确的指导。 4、在课堂中创造热烈和友好的气氛。 5、态度友善、热情,且要稳定不变。 6、成为学生意见的倾听者。 7、在适当的时候和可能的情况下,给予每个学生以肯定。 8、在活动中采用志愿者的方法,并让从来没有自愿参加的学生参与活动。 9、帮助学生认识良好的营养、平衡的工作、游戏、体格锻炼和睡眠的重要性。 10、经常组织休息。 11、在学业上允许个体差异。 12、在刚开始进行复杂的工作时,热情帮助每个学生

3、,以后逐渐撤回帮助。 13、利用“来自自身内部的奖励”,而不是滥用奖励和行为强化。 14、鼓励个人爱好、艺术、工艺、戏剧、音乐和其他兴趣活动。 15、提供更多的成功机会而不是失败机会。 16、让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卫生方案中来。,(二)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在相互交往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它与学生的交往知识、技能,特别是学生的个性品质密切相关。 学校有责任帮助学生协调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给予他们一些人际关系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教师作为最直接接触学生的人员,要善于各种教学和活动机会,来帮助学生。如,要求学生在学校中学会礼貌用语和礼貌待人,组织学生相互协商、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班级集体重

4、展开互帮互学活动等等。教师在学生之间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三)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家长和集体教育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理解为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作为卫生保健生态系统中的中间系统(在第四章已经讲到),教师与家长的和谐关系是创设健康的学校气氛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教师在这层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该首先做到尊重家长,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善于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使家庭和学校步调一致地堆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二、适宜的课程和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适度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学习效率最佳。适合学生心理状况和能力水平的适度紧张的教育和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高效率的教育和教学。健康的

5、学校气氛的创设有赖于这样一种适度紧张的教育和教学。 在制定学校课程和教学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的兴趣、能力也就不同,教师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来确定课程,合理利用各种竞争和合作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或成就,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营造健康的学校学习气氛。,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活动,使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觉而积极的过程;教学既包括脑力,活动过程又包括体力活动过程,无论是脑力活动还是体力活动都受到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而学习或体力活动的效果则取决于当时大脑皮层的机能状态。因此,学校在重点抓教学工作的。

6、同时,要特别注意教学卫生,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机能活动规律合理的组织教学工作,以促进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提高教学效率。,学习的生理,学习时大脑皮层机能的特点和规律,大脑皮层神经活动有两个过程:即兴奋和抑制过程。无论是兴奋还是抑制都是能动的,它们都具有扩散集中和相互诱导的运动规律。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矛盾统一和相互协调支配着人体的正常的有规律的活动。它们活动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优势法则 人们在从事脑力或体力活动时,在大脑皮层都有代表性的区域,其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关的皮层区域是否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如果这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就能在大脑皮层形成优势兴奋灶,并将其他

7、部位兴奋吸引过来,加强自己的兴奋度同时使其他部位处于抑制状态。处于优势兴奋灶的皮层去,具有最好的应激能力,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工作能力和效率都比较高。 (二)始动调节 始动调节是指工作或学习开始时能力较低,然后才逐渐提高。神经细胞和机体其它组织一样具有“惰性”,始动时需要时间来克服,另外,神经系统作为全身协调系统,对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调节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在工作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工作而增加了功能损耗会引起恢复过程加强,工作能力才逐渐上升。,(三)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 兴奋和抑制过程起初发生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继而向邻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播,在扩散到一定限度以后,又逐

8、渐向原来的部位聚集。强弱不同的神经过程的兴奋与抑制的扩散和集中运动是不相同的:弱的神经过程倾向于扩散;中等强度的神经过程倾向于集中;而极强的神经过程则又倾向于扩散。 (四)动力定型 当各种外部和内部的条件刺激,按一定的次序重复多次以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关系就固定下来,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和抑制区按一定的排列顺序作出的反应越来越精确和恒定。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按照一定先后次序和强弱配置而构成的暂时的神经联系称为动力定型。动力定型的建立需要花费很大神经劳动和很多时间的重复训练才能形成,它形成以后,神经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损耗收到最大的学习和工作的效果。,(五)镶嵌式活动 大脑

9、皮层的不同部位执行着不同的任务,有很细的分工,在学习和工作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部分的细胞群兴奋或工作状态,而其它部分则处于抑制或休息状态。在工作区中,有些神经元处于兴奋过程,而另一些则处于抑制过程,形成兴奋区与抑制区或工作区与休息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 (六)保护性抑制 人们从事任何劳动时,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都逐渐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都增加,劳动开始时,由于大脑皮层的恢复过程大于损耗过程使得工作能力逐渐提高,如果劳动长时间持续下去,机能损耗过程超过了恢复过程,工作能力则逐渐下降,进而出现保护性抑制。,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特点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一)优势兴奋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1 优势

10、兴奋灶不是生来就具有的,而是随着生物的适应性和生活的目的性而形成的,因此,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增加对所学的课程的兴趣,加强它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在教学过程中应由一定的休息时间,以避免大脑皮层抑制的扩散,使皮层经常处于一定的兴奋状态。因为,儿童的优势兴奋灶不能持久,比较容易消失,而且年龄越小表现的越明显。 (二)始动调节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1在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学习和工作的难度。在安排活动时将难度大的放在神经活动的兴奋高潮进行,使之符合大脑皮层活动能力逐步提高的特点,可以获得较大的效果。 2 由于受始动调节的影响,每学期刚开学的一段时间内,学生学习时大脑皮层

11、的活动能力比较低,以后才逐渐上升。因此,在刚开学时,不应安排一些难度相对较大的新课,而应带领同学们从简单的开始,使其慢慢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再安排难度大的新课。 3 经过双休日的休息之后,学生的疲劳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但受始动调节的影响,星期一的学习能力并不高,星期二才开始升高,到星期三或星期四达到最高峰,星期五有持续下降。 因此,在安排一周的课程时,星期一的学习任务不宜太重,星期五也应安排较轻的学习任务,而星期三和星期四则可安排难度和强度较大的课程。,(三)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1在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时,应注意教学难度与分量的适中,以利于兴奋和抑制的集中。因为强弱不同的神经

12、过程的兴奋和抑制的扩散与集中的运动是不同的:弱的神经过程倾向于扩散,中等强度的神经过程倾向于集中,而极强的神经过程则又倾向于扩散。 2儿童少年的注意力有限,应在每堂课后有一段休息时间,或在教学过程中变换教学形式,有利于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避免抑制过程的扩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四)动力定型对教学活动的要求 儿童年龄越小,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应从小引导他们养成有规律的良好生活、学习和卫生习惯,而且不要轻易地改变他们已经形成的或习惯的生活学习次序,以免破坏已经建立的动力定型。 (五)镶嵌式活动特点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1在编排课表时不宜连续安排两节或两节以上性质相同的

13、课程,尤其是小学生更不能这样安排,因为除了教师的形象、语言、动作所形成的单一刺激外,教学内容相同一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抑制,降低学习效率。而不同性质课程的转换对提高学习效率有良好的作用。 2课间休息有利于学生消除疲劳,恢复学习工作能力,保证学生在下一节课中取得较高的学习效率。根据大脑皮层镶嵌式活动的特点,课间易采用活动性休息,让学生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在学校操场散步、自由活动和做活动性游戏。 3要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交换。在一周的中间安排一次劳动有利于下半周大脑皮层继续保持较好的学习工作能力。,(六)保护性抑制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疲劳的早期表现,适时组织休息,防止过度

14、疲劳的发生和工作的协调性破坏。 1过多地学习时间回使学生出现疲劳,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小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一般不超过7小时,而高等学校则不超过8小时。 2作为教师在安排作业时,作业量不宜过多,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一般上午布置的作业不应下午交,那样会占用学生中午的休息时间,影响下午的学习效率。时还要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否则会影响下节课的效率。 3双休日不应在安排课堂教学,可布置适量上午作业让学生自学。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双休日适当的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学习与记忆,结构,过程,根据信息加工模型所假使的结构学

15、习,学习阶段,教学事件,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的关系,三、严明的校纪校训,严明的校纪校训能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这是个体和群体健康成长的保证。 学校纪律对学生行为的制约以及学校对学生行为的训导并不意味着惩罚学生,学生需要在校纪校训的规制下最终达到自律,使自我控制水平趋于成熟稳定。,第二节 合理的学校作息制度,学校作息制度是指一昼夜、一学周和一学年学校内学习、课外活动、劳动、进食、休息和睡眠的时间分配和顺序。合理的学校作息制度可以保证学生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趋于合理。合理的学校作息制度的制订是创设健康的学校环境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一、学习中的疲劳、过度疲

16、劳及其预防,疲劳是指一定的紧张程度或一定连续时间的学习和工作而引起的机能减退,它使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处于不能继续学习的状态。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疲劳程度,是对学生学习生活负担进行卫生学评价的基本指标。,(一)疲劳的性质,对于疲劳的本质是什么,至今尚不完全清楚。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学说,如疲劳物质积蓄说、能量消耗说、调节功能失调说(中枢说)、物理化学性质异常说(矿物质移动说)等。 日本学者大岛正光综合了关于疲劳出现程序的许多种学说,提出了疲劳产生的机制的新看法。他认为,活动越加强,就越能引起能量消耗、疲劳物质积累以及由局部物理化学性质异常引起的电解质失调,从而导致综合的调节程序

17、都陷于紊乱,于是产生了疲劳。(参见课本P225,图6-1疲劳产生的机制),(二)学习疲劳的表现,判断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产生的疲劳的程度,一般以各种器官系统,首先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的变化为依据,它明显地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效能上,而学习效能则又反映在他们作业时的速度和准确性上。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疲劳,首先表现为第二信号系统内引起了保护性抑制。 疲劳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两个阶段表现,第一阶段,学生作业的速度增快而准确性下降,有的学生注意力分散,显得烦躁不安,不听教师讲课,做些与上课不相干的事,甚至影响教学秩序。第二阶段,学生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都下降,动作不协调,感知觉、注意、记忆、理解和

18、思维等心理机能减弱,情绪低落、不安或烦躁,甚至进入瞌睡状态。 注:对学生的学习负担作卫生学评价时,是以疲劳为客观指征的,而不是疲倦(疲倦时一种主观感受,它是由一种由于机体的软弱而感到无力或不愿工作的现象)。,(三)疲劳的消除和机能状态的恢复,疲劳可以通过休息而得到消除,机体便可恢复到正常的协调状态。 休息与机能状态恢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日本学者田中宽一研究,如果作业时间以算术级数增加,机能恢复所需要的休息时间则以几何级数增加。如,30分钟作业产生的疲劳需要10分钟的休息,那么一小时的作业则需20分钟休息,一个半小时就需要40分钟休息。 关于休息时间安排效果的各种研究的一致结论:休息对疲

19、劳的消除和机能状态的恢复,规律是先快后慢,即休息的时间应按学习和作业的顺序而逐渐增加。但是,长时间的休息会减退注意的顺应而影响学习效率。所以,多次的短时间休息比一次长时间的休息效果要好。,二、学校作息制度的卫生要求,学校在一学年中学习、劳动和假期的分配,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能力变化规律以及教育、教学的要求而决定的。 学生在整个学年中的学习能力是不相同的。例如,调查材料证明,一学年分为四个学季,每个学季作业量大致相等时,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第二学季末和第三、第四学季中都显著下降。因此,根据学生的变化规律,特别在第四学季,不但学习能力显著下降,而且正值备考阶段,更要少安排新课内容而多加复习。再比

20、如,学生在寒暑假经过一段长时间的休息后,学习工作能力恢复了,经过短时期的始动调节,可望具备较高的学习效率,这时可多安排新课,适当多安排分量和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一)学年安排,(二)学周安排,学生在一周内每天的学习工作能力是不同的。国内外的大量研究,都反映了工作能力变化的这种规律:星期一学习工作能力并不高,星期二开始升高,星期三或星期四达到最高峰,星期五又持续下降。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来安排学习任务量。,(三)学日安排,国内外大量研究都已证明,学生在学习日的一天中学习工作能力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一般,学生在学日中第一节课开始,经过始动调节,学习工作能力逐渐上升,第二节课达到最高峰,第三节课还能保

21、持较高水平,此后即显著下降。经过较长时间的午休后,下午第一节课有回升,第二节课又迅速下降,或由于“终末刺激”而略有回升。 故根据以上规律,安排教育教学活动时,应把难度较大的课尽可能安排在上午第二、三节,最容易的课安排在上午第四节和学日末。早晨第一节课安排一段短时间的早读,能使大脑皮层的机能活动克服“惰性”,从而提高第一节课的学习效能。,第三节 符合卫生标准和要求的学校建筑和设备,一、校址和场地,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址应选择在无污染的清洁地段,学校与化学、物理和生物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校址不得选择在架空高压线影响的范围内

22、,建校后也不得在校园内敷设过境架空高压线,以保证学生安全。 校址的选择还应考虑当地的人口数、人口密度、人口构成以及学校的服务半径等。,(一)校址的选择,学校的校址、场地、建筑物和设备等是学生进行学习和活动的客观环境。适宜的校址和场地,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的教室和活动室,符合学生身材的课桌椅和其他家具、教具等,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工作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保护学生的安全,都是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和增进健康的重要条件。,(二)学校用地,学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学校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最好占校地面积的10%左右,学校的楼房建筑层数,一般小学不超过3层,中学不超过4层,农村以平房或二层楼房

23、为好。教学用房的方向以南向为最好。 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如果它位于教学论一侧,则教学楼和运动场地的朝向都好,功能关系也较好,运动场的噪声对教室的干扰小。运动场地不得铺设无弹性地面和少弹性地面,如沥青地面等。中小学至少应分别设有100m和60m的直跑道,并都设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环形跑道和球场。 学校应有一定的绿化地带,面积以占校园地面积40%50%为宜。,二、校舍配置,学校用房一般可以分为三类: 1、教学用房,如教室、实验室、室内运动场和劳技室等; 2、教学辅助用房,如阅览室、教研室、行政办公室等; 3、生活用房,如宿舍、食堂、休息室、厕所等。 以教室为主的教学大楼应建在学校最佳位置,以深

24、入校园,不受外界干扰为原则。 其他教学用房、辅助用房和生活用房都应设在最方便的地方。如化学实验室应有防晒设备,防止化学药品变质,并应设在楼的最上层,以免有害气体污染其他各室。 校办工厂的设置应以不干扰教学为原则。,三、教室,教室的大小和长宽之比除了考虑所容纳的学生人数外,还要依据相应的课桌椅数及一定的活动面积进行安排,考虑学生视、听觉的要求。,(一)教室的大小,(二)教室的通风和采暖,(三)教室的采光和照明,1、通风。教室一般采用自然通风的形式,即通过教室的窗口和外壁材料的孔隙进行气体交换。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所需新鲜空气量和保持教室内的新鲜空气,学校应该建立合理的通风换气制度,如课间休息时,组织

25、学生离开教室到室外活动,打开教室窗户通风换气等。 2、采暖。寒冷季节,要维持教室内合适的气温,同时又保持空气新鲜,必须在加强通风的同时实行合理的采暖。,1、自然采光。按照卫生要求,教室内的光线要使各课桌面和黑板面上有足够的照度;照度分布比较均匀;避免发生较强的眩光作用。 2、人工照明。装设人工照明以辅助教室内采光的不足。其主要卫生要求与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基本一致,但要保证安全卫生(电池电灯电源的使用),四、教室设备和教具,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坐在课桌椅上的。课桌椅与学生近视眼的发生发展及脊柱弯曲异常有一定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身体机能状况的一个因素。 对课桌椅的基本卫生要求:要适

26、合就座学生的身材,为他们提供良好坐姿的外部条件,少产生疲劳,保护视力。国际标准组织(ISO)还提出了一个国际课桌椅标准(参见课本P241表6-1中小学课桌椅尺寸表),课桌椅,第四节 平衡的学校供膳方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高级研究员莱文杰通过研究分析,就学校供膳方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等问题作了考察:1、轻度以至一般性的营养不良虽不一定引起初等学习损失,但看来确会改变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各种进程。如注意力时限缩短、短期记忆力下降等机能障碍。2、轻度至一般性的营养不良是与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3、一个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对于其学习成绩可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饥饿似乎会引起注意力分散和心不在焉

27、的现象,因而很可能会影响学业成绩和学习效果。,学校膳食的基本卫生要求是:1、膳食的营养成分能满足学生生长发育的要求。2、食物必须新鲜,对人体无毒害。3、食物的运输、储存、选配加工过程要符合卫生要求。4、膳食要多样化,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和进食环境。,学校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发育特点,制定合理的学校膳食制度,保证各种营养素和热量的摄入,使之既能满足学生对营养的一般需要,有能满足学生体育活动、考试活动等的特殊营养需要,使学校供膳做到既合理又平衡。,学校供膳方案除了供给学生每天的部分营养需求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膳食方面的教育经验和正确的营养学原理:1、结合餐前洗手的监督,教给学生

28、个人卫生的道理。2、适合的食物选择。3、学生自己计划食谱。4、示范和解释午餐和食品的贮藏。5、鼓励学生尝试新食品。6、要求学生摆放餐桌、餐前服务、传递食品、控制用餐噪声等。,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必需营养素 我们知道,不管制造什么东西都要用材料,做衣服要用布,造机器要用金属,做家具要用木料等。那么,人体的成长需要用什么材料呢?从哪里能得到这些材料呢?这就是我们每日所吃的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营养素是构成人体的基本材料,是食物中能维持人的生命、生长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各种有效成分。在食物中,营养素的种类很多,通常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多种维生素和水。 如果对食物进行化学分析,会发

29、现谷类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其次为蛋白质;豆类和肉类主要含水分及蛋白质和脂肪;蔬菜和水果则主要是水分,如菠菜,大约含水95%,其他固体物质是一些有机化合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还有极少量无机盐和维生素。如果对人体进行化学分析,将会发现人体也含有这些种类的营养成分。,人体时时刻刻都在活动,不仅走、跑、跳、说话、写字、动脑筋思考问题和劳动等是人体的活动,呼吸、心跳和消化过程也是人体的活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气力”,科学上把这种“气力”叫做能量(或称热能)。 能量并不是一种营养素,它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代谢时释放出来的。由此,这三者统称为生热营养素

30、。人体对于能量的需要,仅次于对空气和水的需要。供给能量的营养素和水加在一起,几乎占人体每日膳食的全部重量。人体的能量消耗用于以下5个方面。 1基础代谢 当人体处在静卧、完全休息的状态,无任何体力活动和紧张的思维活动,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如心脏跳动、肺呼吸及其他一些基本生理活动的基础代谢的能量。 2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 体力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取决于活动的类型、持续的时间和强度。 3.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由于进食而引起的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高,称为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只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并不增加能量来源。 4供给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需要的能量是婴幼

31、儿、儿童、青少年所特有的,主要包括机体生长发育中形成新的组织所需要的能量,以及新生成的组织进行新陈代谢所需要的能量。 5排泄的能量消耗 每天摄取的食物不能完全被吸收,有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就被排泄到体外。,一、能量人体生存和活动的动力来源,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组成一切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基本材料。对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蛋白质不仅用于补充日常代谢的丢失,还用于供给生长发育中不断增加新组织的需要。蛋白质有如下生理作用。 1维持组织的生长、更新和修补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器官和细胞不断更新的原料。估计如果人体丢失体内蛋白质的20%以上,生命活动就会被迫停止。对于处于

32、生长发育快速时期的婴幼儿,蛋白质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调节生理功能 蛋白质在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蛋白质还起到调节和控制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作用。 3增强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人体防御流行性感冒、麻疹、传染性肝炎、伤寒、白喉和百日咳等疾病的抗体,都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 4提供必需氨基酸 人体内不同组织中的蛋白质虽然各不相同,但各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氨基酸。组成各种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虽然对人体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都需要直接由食物提供的。 5供给能量 蛋白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3种物质之一,但是蛋白质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并不是供给能量。,二、蛋白

33、质生命的物质基础,脂类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产能的三大营养素。脂类包括脂肪和类脂。通常的脂肪是动植物储存脂类的主要形式,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在室温下为液态的称为油,如各种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少,在室温下为固体的称为脂,如动物脂肪。类脂则包括磷脂和胆固醇。脂类有如下的生理作用。 1贮存和供给能量 脂类是产热能最高的一种营养素。人类合理膳食的总能量约有20%30%是由脂肪供给的。 2细胞膜和体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必需组成成分 脂类,特别是磷脂,是组成所有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细胞膜是由磷脂、糖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 3脂肪在脂溶性物质的吸收和转运上的作用 脂溶

34、性物质的吸收、转运往往是与脂肪的吸收、转运联系在一起的。膳食中含有一定数量脂肪,可以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供给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的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为生长发育所必需,是合成前列腺素不可缺少的物质,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尤其重要。 5保护作用及保持体温 内脏周围的脂肪组织对内脏起着固定和保护垫的作用,对机械摩擦、移位和撞击有缓冲作用,使内脏和肌肉免受损伤。脂肪不易导热,有防止热量散失、保持体温的作用。 6脂肪能改善食物的色、香、味,给人以饱腹感,三、脂类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人体如同一台机器,要靠动力运转。机器的动力来源是燃料,而人体活动的

35、能源是食物。目前,在我们的生活中,最主要的能源是碳水化合物,它又叫做糖类。人们一提到糖,往往联想到的是红糖、白糖、水果糖等,其实这些只是糖类中的一种。碳水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几乎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体内都含有它,其中以存在于植物界的为最多。因为植物细胞的固体成分主要由碳水化合物构成,约占其干重的80%。根据碳水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点,可分为单糖(葡萄糖、果糖等)、双糖(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等)、多糖(淀粉和糖原、纤维素和果胶等).以上各种糖类,除纤维素和果胶不能被人体消化和吸收外,其他都可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碳水化合物有如下的生理意义。 1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人

36、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人类膳食中约40%80%的能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 2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物质 碳水化合物是构成人体组织的一种重要物质,参与了许多生命过程。 3.节约蛋白质的作用和防止酸中毒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三者在体内氧化虽然都能产生能量,但是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量的来源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4其他功能 体内肝糖原丰富时,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解毒作用增强;肝糖原不足时,机体对酒精、砷等有害物的解毒作用显著降低。,四、碳水化合物(糖)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虽然仅占体重的4%左右,但种类较多。无论其存在形式如何、含量多少,统称为矿物质。其中含量较多的有钙、镁

37、、钾、钠、磷、硫、氯七种常量元素,体内含量极少的有铁、铜、碘、锌、氟、锰、硒等微量元素。它们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和构成组织细胞必不可少的物质。 比如大家最熟悉的钙物质,它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是构成骨骼、牙齿的主要成分,在骨骼发育和牙齿形成的关键时期,钙缺乏所导致的损害将是不可逆转的。通常,成人体内的含钙总量约药为1200克,其中约99%集中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约1%的4钙以游离或结合的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及血液中。游离钙与骨骼钙维持动态平衡,就是骨骼中的钙也在不断地从破骨细胞中释放出来,而游离钙也不断地沉积于成骨细胞内,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钙的更新,以保证骨骼、牙齿的正常生长。

38、男性到18岁以后,女性则更早些,骨的长度开始稳定,但骨的密度仍继续增加若干年,这时期应特别注意钙的摄入。钙的另一个功能,是维持正常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如心脏的正常搏动,肌肉、神经正常兴奋性的传导和适宜感应性的维持,都必须有一定量的钙离子存在。钙还帮助血液凝集和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压,对体内许多酶有激 活作用。,钙,五、矿物质构成人体的重要原料,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就会引起疾病(如坏血病、脚气病、恶性贫血等),甚至导致死亡。对于儿童,要保证从膳食中摄取适量的维生素,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目前已知的维生素有20多种,它们在人体内不提供能量,也不构

39、成人体的组织,主要与蛋白质合成多种酶,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过程中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它们多数不能在人体内合成,要由食物供给。通常人们按各种维生素发现的先后顺序,将其命名为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等,后来又按维生素的性质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后者包括B族维生素(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Bs、维生素B、尼克酸、叶酸等)和维生素C。,六、维生素参与体内物质代谢的重要成分,七、水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大的组成成分。成年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3%,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人体水是不能缺

40、少的重要物质,正如人体的生命活动不能缺少阳光、空气一样。人几天不吃饭,还可以生存,如果几天不喝水,就会危及生命。水有以下的生理功能。 1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输禾口排泄都离不开水,如摄入体内的食物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消化、吸收和运输。 2调节体温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水可以帮助人体维持恒定的体温。这是因为蒸发水分时能够散发大量的热,因而蒸发少量汗能带走大量的热。在血液循环中,水还可以把体内物质代谢产生的热迅速均匀地输送到全身体表,散发到环境中去,保持体温的恒定。 3维持脏器的形态 一部分水在体内与蛋白质、黏多糖和磷脂结合,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成胶冻状,使得体内某些组织含水

41、量虽多(如心脏含水量约70%以上),但仍具有一定的形态、硬度和弹性。 4滑润作用 唾液有利于吞咽;关节腔内的滑液能够减少关节活动时的摩擦;腹腔、腹膜的浆液以及呼吸道和胃肠道的黏液,都有良好的滑润作用。,科学饮食: 1、清晨醒来时多吃食物 早餐在饮食计划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处于睡眠状态时,新陈代谢的速度会达到最低。随着清晨的苏醒,新陈代谢会逐渐回复正常水平。 醒来后越快吃早餐,新陈代谢的速度就提高地越快。如果你是个晨练爱好者,运动前要保证吃一个香蕉,运动后再吃早餐。茶或咖啡不可代替早餐,燕麦片拌水果,或是一个熟鸡蛋和一碗粥、面包,都是早餐不错的选择。 2、一定吃早餐 来不及吃早餐应事先准备好

42、一个粗面粉面包、一点水果,如香蕉和一瓶酸奶带到办公室。一样,饿的时候,就能随手取到一份强力早餐,为工作及时“加油”。 3、和孩子一样喝奶 一天喝三杯酸奶的人,会比没喝酸奶的人多消耗60%的脂肪。是什么让酸奶变得如此之神奇,答案是酸奶里丰富的钙离子。它充当着催化剂,使身体能更快地燃烧脂肪。酸奶搭配豆腐,蔬菜,谷类食品食用,会更好地发挥效果。 4、蜂蜜人体细胞忠实的捍卫者 面包涂蜂蜜是不是你爱吃的早点?不妨用深暗颜色的蜂蜜,而不用浅色的蜂蜜。据美国一项研究发现,深暗色的蜂蜜?例如森林蜂蜜对人体细胞特别有效,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抗氧化作用的保护细胞的物质。并对血液大有好处,能预防心脏循环系统的疾病。,补

43、充:,5、饮食宜粗不宜细 一项最新的科学研究表明,如减肥中关键不是摄入纤维素的量,而是何种纤维素可在消化过程中起到最好的催化脂肪消耗作用。 科学家通过对被实验对象胰岛素指标的观测,来研究纤维素在减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是:经常吃健康,未经加工过的水果蔬菜、全麦面包比那些食用加工过的淀粉食品多消耗80%的热量,未经加工食品中的纤维是直接被人体所吸收,而加工过的纤维却是分解成糖分被人体所吸收。随着体内糖分的增加,也会使胰岛素吸附脂肪的能力增加,从而使体内的脂肪堆积。 6、餐前餐后多补充水分 饭前饭后都应补充大量的水分身体缺水时,新陈代谢的水平,会比原先降低减少2%。这时候避免喝茶、苏打水、咖啡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在咖啡因的作用下,身体只会吸收一半的水分。 7、精神食粮 谁想脑子灵,思维敏捷和工作效率高,谁就应多吃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品和补充维生素b。核桃、粗面粉面包和香蕉是你首选的壮脑品,因为它们供给你脑力劳动所必需的精神营养。 好了,最后来个五分钟完全放松。 当一个人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下,身体不会产生抗压激素,从而会感觉舒适宜人。人在这种放松状态下,紧张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受压的肌肤也获得了休憩感。因此,不妨时常提醒自己放松5分钟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