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踝、足的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47846 上传时间:2019-06-30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6.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腿、踝、足的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小腿、踝、足的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小腿、踝、足的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小腿、踝、足的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小腿、踝、足的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腿、踝、足的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腿、踝、足的骨.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腿、踝、足的骨科检查评估,李敏,目录,应用解剖 病史 视诊 体格检查,骨骼,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和腓骨并列,胫骨粗大,位于内侧,胫骨下端粗大,内侧部向下凸起形成内踝,与足跟骨相连,形成内踝关节。腓骨细长,位于外侧,下端粗大略扁,称为外踝,与足跟骨相连,形成外踝关节。,足部包括趾骨14块,跖骨5块,楔骨3块,足舟骨1块,骰骨1块,距骨1块,跟骨1块。共计26块骨头,关节达33个之多。,关节,(一)后足 1. 胫腓关节 2.距小腿(踝)关节 3 .距下(距跟)关节 (二)中足(跗骨间关节) 1.距跟舟关节 2.楔舟关节 3.骰舟关节 4.楔间关节 5.楔骰关节 6.跟骰关节 (三)前足 1

2、.跖跗关节 2.跖间关节 3.跖趾关节 4.趾间关节,踝穴,踝穴是胫腓骨下端(内、外踝)形成的空隙,容纳距骨。 踝穴结构至关重要,距骨体呈楔形,与踝穴相适应,且宽的一端在前,可有效地防止距骨后移和向侧方移动。,足弓,由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关节 连结而成,分为: 内侧足弓:由跟骨、距骨、 足舟骨、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 及其连结共同构成。 特点:弓高,弹性好,有缓冲作用,又称弹性足弓。 外侧足弓:由跟骨、骰骨、第5跖骨及其连结而成。 特点:弓较低,弹性差,主要作用是支载重力,又称支撑足弓 横弓:由骰骨、第1-3楔骨、第1-5跖骨基底部及其间的骨连结而成,韧带,1.踝部 内侧副韧带(三角韧带) 作用:限

3、制足外翻 外侧副韧带 距腓前韧带:在踝关节跖屈时可限制足内翻活动,在踝关节中立时,防止距骨向前移位。 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伸活动。 距腓韧带:在踝关节中位限制足内翻活动,2.足部,距舟跖侧韧带 跖长韧带 跖骨头短韧带 跖骨头横韧带等,跟舟跖侧韧带 亦称弹簧韧带或跳跃韧带,其结构宽而厚,坚强有力,为足部最重要的韧带。 形成足弓最重要的距骨主要依靠此韧带的支持。 跖长韧带 亦称足底长韧带,呈带状四边形,强而有力,主要作用是协助维持足的纵弓。 跖骨头短韧带 此韧带紧连五个跖骨头,位跖侧。 支持诸跖骨形成的横弓,防止跖骨头分离。,肌肉,小腿三头肌(人体少有的省力杠杆) 位于小腿后群,主要由腓

4、肠肌及比目鱼肌构成。 形态:它的二个头,位于浅层,称腓肠肌,另一个头位置较深是比目鱼肌。 作用:屈小腿和上提足跟,在站立时,能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以防止身体向前倾倒。 神经支配:主要由胫神经(L4S3)支配。 跟腱 跟腱长约15cm,是人体最粗大的肌腱,跟腱的主要功能是屈小腿和足跖屈,此外,跟腱还影响人的直立。,膝踝部肌肉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小腿、踝部肌肉,足部固有肌肌肉起止点、作用和神经支配,踝管,小腿深筋膜在胫骨内踝下后方形成屈肌支持带,张于内踝与跟骨结节间,形成的管状结构即为踝管。 其内被三个纤维隔分为四个骨纤维管,由前向后依次通过: 胫骨后肌腱及腱鞘; 趾长屈肌腱及腱鞘; 胫后动、

5、静脉及胫神经; 长屈肌腱及腱鞘。,神经,小腿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胫神经 隐神经,足底内侧神经: 支配足底内测部、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内侧内侧三个半趾足底面的皮肤。 足底外侧神经: 支配足底外侧部肌、关节、足底内侧半及外侧一个半趾足底的皮肤。,足的运动,足主要有背伸、跖屈、内翻、外翻、外旋等运动,其中某些关节可另有不同运动如跖外展内收,趾屈伸等。 实际上,跖屈背伸运动发生在踝关节,足的内外翻则在距下、距横等关节发生,必伴随有内外旋。,足的功能,在站立行走时为胫骨和腓骨提供充当支撑的基础,它能以最小的肌力提供直立姿态必需的稳定性。 旋转结构。 提供灵活性以适应不平坦的道路。 提供弹性以减轻震荡。

6、在行走时充当杠杆。,足稳定性的维持,二、病史,职业? 受伤的机制? 有无肿胀擦伤瘀斑 疼痛 感觉异常畸形? 疼痛或感觉异常的性质、程度、位置和界限是? 伤后是否处理或继续活动? 症状是改善?恶化?没有变化? 运动或活动方式? 穿鞋 受伤史或疼痛史,三、视诊,患肢所呈姿势、步态,有无跛行,是否扶拐,患部有无皮下静脉怒张。 小腿:观察下肢的轴线,有无肿块、窦道和 肌萎缩。 踝、足:有无肿胀,局限性隆起,畸形(马蹄足、足内翻、足外翻、高弓足、扁平足),前面观,侧面观,后面观,四、体格检查,(一)主动运动 非负重 1.跖屈 50 2.背伸 20 3.旋前/内翻 30 4.旋后/外翻 20 5.趾伸 6

7、.趾屈 7.趾外展 8.趾内收,四、体格检查,(一)主动运动、负重 1.跖屈 2.背伸 3.内翻 4.外翻 5.趾伸 6.趾屈,(二)被动运动 1.踝关节跖屈 2.踝关节背伸 3.距下关节内翻 4.距下关节外翻 5.跗骨间关节内收 6.跗骨间关节外展 7.趾屈 8.趾伸 9.趾内收 10.趾外展,(三)等长抵抗运动 目的:用来检测围绕小腿、踝、足的可收缩组织。 1.屈膝 2.跖屈 3.背伸 4.旋前 5.旋后 6.趾屈 7.趾伸,(四)功能运动 小腿、踝和足的功能运动,蹲(双踝对称背伸) 脚尖站立(双踝跖屈) 尽量下蹲后站起 单腿足尖站立一定时间 直线跑 跑步、扭动和交叉走 跳 青蛙跳,意义:

8、 平衡时间的差异或保持平衡困难都提示本体感觉能力的异常。 踝关节有丰富的本体感受器,在维持平衡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踝关节损伤可导致本体感觉下降,而本体感觉下降又可反过来增加踝关节损伤的几率。 踝关节的稳定性与本体感觉密切相关。,本体感觉可分为三个等级,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 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缺失,运动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一级、二级缺失;神经损伤病人的本体感觉缺失主要是三级缺失。,五、特殊检查,踝关节背伸试验 本试验以鉴别腓肠肌与比目鱼肌挛缩。 若伸膝或屈膝时,

9、踝关节均不能背伸, 说明比目鱼肌挛缩。 若屈膝时踝关节能背伸,伸膝时踝关节 不能背伸,说明腓肠肌挛缩。,小腿、踝和足常用的特殊检查,距骨中立位(负重和不负重的情况下) 小腿足跟力线 前足足跟力线 胫骨扭转试验 踝的前抽屉试验 距骨倾斜 腿长度 Thompson试验,距骨中立位,距骨中立位是足在平衡或静息位 置时距骨所处的位置。 中立位的作用是作为起始位置来判断足和小腿的异常。在正常站立时可以看到下肢的功能性不对称,检查者需要将距骨置于中立位来判断这个不对称是否真的存在。,仰卧位,站立(负重),俯卧位“4”字姿势,力线,胫骨扭转,韧带不稳性,踝关节前抽屉试验 俯卧位前抽屉试验 距骨倾斜试验 小腿

10、挤压试验 外旋加压试验 Contton试验 Kleiger试验,踝的前抽屉试验,病人坐位,足自然下垂。检查者一手固定胫骨远端,另一手握住足跟部,向前用力试图使距骨前脱位,与健侧比较,出现松动或活动度加大为阳性,若前移超过5mm表示距腓前韧带撕裂。踝关节扭伤时多出现踝关节前抽屉试验阳性。,俯卧位前抽屉试验,患者俯卧,足伸出床沿。检查者用一只手平稳地向前推足跟。若出现过度的前向移位和跟腱两侧皮肤内陷,则试验为阳性,提示距腓前韧带不稳。,距骨倾斜试验,患者坐位,踝关节自然跖屈1020,检查者一手稳定胫骨下端内侧(内踝区),另一只手于后足应用内翻压力使踝关节内翻,出现内翻较健侧明显加大则为阳性。 距骨

11、倾斜试验是检验跟腓韧带与前距腓韧带完整性的试验,握住足跟部内翻距骨,正常人距骨倾斜不超过5度,大于10度为阳性。,外旋加压试验,患者坐位,小腿伸出床沿,保持膝关节屈曲90。检查者面对患者,保持其距小腿关节屈曲90,对足和踝施加一个被动的外旋力。如果前后胫腓韧带和骨间膜出现疼痛,则为试验阳性。,Cotton试验: 距骨有内外方向的过多活动为Cotton试验阳性,检查者一手固定胫骨远端,一手推移足跟部,如果向外过度移位超过3mm为阳性。见于下胫腓联合损伤。,Kleiger试验 患者坐位,膝关节屈曲90,足部放松不负重。检查者轻轻抓住足部并外旋。如果试验阳性,则会出现内外侧的疼痛,并且检查者会感觉到

12、距骨从内踝脱位,提示内侧副韧带撕裂。,其他,功能性腿长度检查 Thompson试验 踝部肿胀的“8”字测量 腓骨肌腱脱位试验 Patla胫后肌长度试验 胫距关节后侧半脱位的摇摆试验 Feiss线,Hoffa试验 踝部Tinel征 Duchenne试验 Morton试验 Homans征 Buerger试验,Thompsons test (挤压小腿三头肌试验),病人俯卧,足垂于检查床边,检查者用手挤捏病人小腿三头肌,引起足踝跖屈为正常,若无跖屈活动,提示跟腱断裂。,伸踝试验,又称霍曼斯(Homans) 试验 检查时嘱患者伸直小腿,然后用力背伸踝关节,如小腿肌肉发生疼痛,则为本试验阳性。提示小腿有深

13、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前足挤压试验 医者用手握住患者前足部横向挤压,若出现剧烈疼痛为阳性征,提示有跖骨骨折。,跟轴线测量 患者站立位,若小腿正中线与足跟纵轴一致为正常,若跟骨轴线向小腿正中线外侧或内侧偏斜;表明有足内翻或外翻畸形。 足长轴与两踝连线的测量 患者仰卧位,从足跖面检查,足长轴与两踝连线相交,正常时足长轴向胫侧倾斜5,因此两线相交的外上角正常应为95。若两线相交成直角者,即为前足外展畸形。 足指数测定 足平放桌上,自足最高处到桌面的距离为足弓高度;自足跟到第2趾尖的长度为足长度。 正常足指数=足长度足弓高度1002931 扁平足指数小于29,严重者指数在25以下,高弓足指数大于3l。 足顶角测定 把第l跖骨头、内踝、跟骨结节三点连成1个三角形,顶角95为正常。,跟轴线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