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62513 上传时间:2019-07-02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4.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原子结构.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原子结构,atomic structure,重点掌握: 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近代概念、原子能级、波粒二象性、原子轨道(波函数)和电子云概念以及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2、四个量子数 3、s、p、d原子轨道图形,“结构决定性质”。不同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是由于物质内部结构不同而引起的,对化学变化而言,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只涉及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因此要了解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首先必须了解原子的内部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原子 结构,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简史 一、古代希腊的原子理论 二、道尔顿(J. Dolton)

2、的原子理论- 19世纪初 三、卢瑟福(E.Rutherford)的行星式原子模型-19世纪末 四、近代原子结构理论-氢原子光谱,1.1 Bohr的氢原子模型,自然光,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所有原子发射光谱中最简单的,发出紫外和可见光。,氢原子光谱特征:,不连续的、线状的, 是很有规律的.,Fe在电弧中发光,无论何时、何地,测得的谱线位置和强度完全吻合!,连续光谱和原子发射光谱(线状光谱)比较,经典电磁理论不能解释氢原子光谱,经典电磁理论: 电子绕核作高速圆周运动,发出连续电磁波 连续光谱,电子能量 坠入原子核原子湮灭。 事实: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而不是连续光谱); 原子没有湮灭。,二、玻尔(N.B

3、ohr)原子结构理论,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N.Bohr提出.,(1) 定态假说 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绕核做圆形轨道运动时既不辐射也不吸收能量,称为原子的定态(stationary state) ,每一轨道上的电子有特定的能量值,称之为能级。 原子在正常或稳定状态时,电子尽可能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基态(ground state)。其他能量较高的状态称为激发态(excited state)对于氢原子,电子在n = 1的轨道上运动时能量最低基态,其能量为: E = - (RH / n2) ,n=1 则E = -2.18 10-18 J 相应的轨道半径为: r = 52.9 pm

4、 = a0(玻尔半径),Bohr理论的三点假设,(2)量子化条件假说 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角动量(L)量子化(而不是连续化): L = mvr = nh / 2 (n = 1, 2, 3, 4 )h为普朗克常量 (3)频率假设 一定轨道中的电子具有一定的能量(定态)离核越近,能量越低,当电子在不同轨道之间跃迁(transition)时,会吸收或幅射光子,其能量取决于跃迁前后两轨道的能量差: E 光子 = E2 E1 = h = hc/ Emin: 基态 其余的:激发态 正常情况下:各电子尽可能处在 离核最近的轨道上 基态 吸收E 激发态 发射光,能量量子化模拟示意图 上:能量连续变化; 中、下:

5、能量量子化,n2 = 3 n1 = 2,n2 = 4 n1 = 2,优点: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不连续光谱 缺点:不能解释多电子原子光谱,甚至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原因:没有考虑微观世界粒子的特性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小黑点代表电子 小黑点的疏密代 表电子出现的概率,外空间找到电子的可能区域,电子在某些界面出现的概率90%,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二、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的描述,波函数 ,Schrndinger 方程 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状态,-波函数 E-系统的总能量 V-体系的总势能 m-电子的质量,Schrndinger 方程的限制条件,四个量子数

6、,主量子数,可取的数值: 主量子数n: 1、2、3、4等正整数, 电子层顺序:1、2、3、4 电子层符号:K、L、M、N、O、P、Q,物理意义: 决定电子离核远近和能量高低的主要因素。单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完全由主量子数决定。,角量子数,可取的数值: 角量子数l: l = 0, 1, 2, 3, , n-1 表示: s p d f 形状: 球 双球 花瓣,物理意义: 表示原子轨道(电子云)的形状 ;表示同一电子层中电子能量高低不同分为若干能级(电子亚层),可取的数值:0 n-1的整数(n个取值),f,磁量子数,可取的数值: 磁量子数m=: 0、1、2l 等整数 表示:该形状的轨道有(2l1)个

7、,物理意义:决定原子轨道在空间的取向,每层中原子轨道数,自旋量子数,可取的数值: +1/2、-1/2。,物理意义:电子自旋方向,小结:,n:决定电子云的大小,l:决定电子云的形状,m:决定电子云的伸展方向,一个原子轨道可由n,l,m 3个量子数确定。,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必须用n,l,m,ms 4个量子数描述。,1.Pauling近似能级图,能级交错,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 Pauli不相容原理,2.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基态原子电子排布总是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当低能量轨道占满后,才排入高能量的轨道,例,用s,p,d,f等符号写出下列各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层结构。 16S 12Mg,解:

8、16S:1s22s22p63s23p4 12Mg:1s22s22p63s2,3.洪特规则,在简并轨道(原子中能级相同的轨道)上电子的排布,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简并轨道,且自旋平行(方向相同)。,例:24Cr:1s22s22p63s23p63d44s2 29Cu:1s22s22p63s23p63d94s2 24Cr:1s22s22p63s23p63d54s1 29Cu:1s22s22p63s23p63d104s1,例、下列各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写法各违背了什么原理?写出正确的电子层结构式。 (1)5B:1s22s3 (2)7N:1s22s22px22py1 (3)4Be:1s22p2,重点

9、掌握: 20号以内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则 特别是C、N 、O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则!,共享电子,达到稀有气体的电子构型,第五章 分子结构,简化的Lewis结构式:,Lewis 结构式,二、现代共价键理论基本要点,一个原子含有几个单电子, 就能与几个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形成共价键,自旋方向相反的单电子相互配对降低了两核间正电荷的排斥力,共价键总是尽可能地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方向形成,三、碳的杂化轨道 (hybridization orbitals),碳原子的6个核外电子运动于各自的原子轨道中:,C:1s2 2s22p2,价电子层:,基态:,先杂化后成键,四、共价键的属性,成键原子的核间距离。键长越长

10、键越稳定还是相反?,两共价键之间的夹角。可由键角判断杂化方式?,离解能或平均离解能。键能越大键越牢固还是相反?,成键原子间的电荷分布。极性越大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还是相反?,共价键的极性,电负性:键合原子拉电子能力不同,键的极性大小取决于成键原子的电负差.两个元素的电负性差值1.7为离子键,1.7为共价键,0.71.6为极性共价键,第三节 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所有化学键极性的向量和,极性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就越大.故极性大小直接影响其bp、mp、s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越大,分子的极性越大,反之,极性越小。=0 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极性分子的一般在13D范围内。,二、 分子间的作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