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72735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吊运指挥信号.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起重工,1、般要求 11 起重工必须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2 作业前,应按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等。工作前严禁饮酒。 13 工作前检查起重所用的一切工具、设备是否良好,如不符合规定,必须修理或更换,不得凑合使用,机具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试车,加润滑油。 14 工作前应了解吊物尺寸,重量和起吊高度等,安全选用机械工具,不得冒险作业,不得超负荷操作。 15 事先应看好吊车通道,吊运方向和地点,如有障碍必须清理。,1、般要求 16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 17 对重大吊装项目,作业前应详细讨论其吊运方法,明确分工,

2、互相协作,防止混乱。 18 禁止在有雾、雨天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安装和吊装重物。 19 禁止在风力达6级以上时吊装作业。,110 严格执行“十不吊”。 1101 超过额定负荷不吊。 1102 指挥信号不明,重量不明不吊。 1103 吊索和附件捆绑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 1104 吊车吊重物直接进行加工的不吊。 1105 歪拉、斜吊不吊。 1106工件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着活动物不吊。 1107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危险物品无安全措施不吊。 1108带棱角、刃口物件未垫好(防止钢丝绳磨断)不吊。 1109 埋在地下的物件不拨,不吊。 11010非起重指挥人员指挥时不吊。,111 吊运物品坚持“三不越过

3、”: 1111 不从人头上越过。 1112 不从汽车、火车头上越过。 1113 不从设备上越过。,起 重 案 例 分 析,案例一 2003年12月7日上午,上海电建一公司在石洞口基地拆除30T/42M桁架式龙门吊,当150吨汽车吊就位后其主钩尚未与桁架梁挂钩状态下,起重工已完成西侧挠性腿5根揽风绳设置,东侧刚性腿揽风绳已连接正在收紧过程中,同时钳工已进入桁架梁上,对桁架和挠性腿、刚性腿连接部分螺栓进行切割。一会儿,龙门吊向东侧倾覆倒地,8名拆除人员随桁架梁从17米高度坠落至地面,造成2死6伤的重大事故。,起 重 案 例 分 析,案例一因故分析,起 重 案 例 分 析,事故防范措施: 1、加强起

4、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进行重要工序施工前,一定要制订好有关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贯彻执行。 2、做好每日作业的危险源分析,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危险源分析,向施工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做好预控工作。 3、认真执行施工作业指导书,严格按指导书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坚决反对脱离指导书、凭经验施工。 4、杜绝“三违”使施工处于健康、有序的作业环境中。 5、加强对现场监护人员的责任心教育和考核,现场监护人员必须认真履行监护人职责。,起 重 案 例 分 析,事故结论: 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按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要求进行施工,在多工种施工的情况下,现场统一指挥不力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 由于人的行为不当,如违

5、章作业、违章指挥、管理不善、不遵守劳动纪律等原因造成的事故。,起 重 案 例 分 析,案例二 年月日,在某一电建扩建工程,90吨汽车吊(桁架式臂长39米)由技术员办理完起重机械移位工作票后,在起重机械移位负责人(起重指挥)的指挥下,驾驶员起动该吊机,前往施工地点。当车辆行驶到电厂经二路与纬一路交叉口时,汽车吊起重臂与路口上方10Kv高压线接触,造成高压线相间短路跳闸,整条线路停电四小时,汽车吊一根变幅拉索(长度为9米)被电弧灼伤报废。,起 重 案 例 分 析,案例二因故分析,起 重 案 例 分 析,事故防范措施: 1、作业前必须了解工作环境,熟悉机械结构和性能,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进行识别,并制订

6、可控制措施方法。 2、严格坚持工作票制度,明确指挥人员、司机的岗位职责,并对参与人员要进行交底。 3、平时加强班组安全教育,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4、加强作业过程的监护,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在实施后必须进行验证确认。 5、损伤拉索调换,确保机械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第一节 起重指挥信号(GB508285) 本标准对现场指挥人员和起重司机所使用的基本信号和有关安全技术作了统一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以下类型的起重机械: 桥式起重机(包括冶金起重机)、门式起重机、装卸桥、缆索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门座起重机、汽车起重机、轮胎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浮式起重机、桅杆起重机、搬用起重机等

7、。,一、名词术语 通用手势信号指各种类型的起重机在起重吊运中普遍用的指挥手势。 专用手势信号指具体特殊的起升、变幅、回转机构的起重机单独作用的指挥手势。 吊钩(包括吊环、电磁吸盘、抓斗等)指空钩以及负有载荷的吊钩。 起重机“前进”或“后退”“前进”指起重机向指挥人员开来;“后退”指起重机离开指挥人员。 前、后、左、右在指挥语言中,均以司机所在位置为基准。 音响符号: “”表示大于1秒钟的长声符号。 “”表示小于1秒钟的短声符号。 “”表示停顿的信号。,二、指挥人员使用的信号 (一)手势信号 1通用手势信号 (1)预备(注意) 手臂伸直置于头上方,五指自然伸开,手心朝前保持不动。 见图1,(2)

8、要主钩 单手自然提拳,置于头上,轻触头顶。,(3)要副钩 一只手握拳,小臂向上不动,另一只手伸出,手心轻触前只手的肘关节。 见图3,(4)吊钩上升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自然伸开,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转动。,(5)吊钩下降 手臂伸向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五指自然伸开,以腕部为轴转动。 见图5,(6)吊钩水平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伸直,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向下挥动到与肩相平的位置。,(7)吊钩微微上升 小臂伸向侧前上方,手心朝上高于肩部,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上摆手掌。,(8)吊钩微微下降 手臂伸向侧前下方,与身体夹角约为30,手心朝下,以腕部为轴,重复向下摆动手掌。,(9)吊钩

9、水平微微移动 小臂向侧上方自然伸出,五指并拢手心朝外,朝负载应运行的方向,重复做缓慢的水平运动。,(10)微动范围 双小臂曲起,伸向一侧,五指伸直,手心相对,其间距与负载所要移动的距离接近。,(11)指示降落方位 五指伸直,指出负载应降落的位置。,(12)停止 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水平挥向一侧。,(13)紧急停止 两小臂水平置于胸前,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同时水平挥向两侧。,(14)工作结束 双手五指伸开,在额前交叉。,2专用手势信号 (1)升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上,余指握拢,小臂向上摆动。,(2)降臂 手臂向一侧水平伸直,拇指朝下,余指握拢,小臂向下摆动。,(3)转

10、臂 手臂水平伸直,指向应转臂的方向,拇指伸出,余指握拢,以腕部为轴转动。,(4)微微升臂 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下,保持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5)微微降臂 一只小臂置于胸前一侧,五指伸直,手心朝上,保持不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着前手手心,余指握拢,做上下移动。,(6)微微转臂 一只手臂向前平伸,手心自然朝向内侧。另一只手的拇指指向前只手的手心,余指握拢做转动。,(7)伸臂 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上,拇指分别指向两侧,做相斥运动。,(8)缩臂 两手分别握拳,拳心朝下,拇指对指,做相向运动。,(9)履带起重机回转 一只小臂水平前伸,五指自然伸出不动

11、。另一只手小臂在胸前做水平重复摆动。,(10)起重机前进 双手臂先向前伸,小臂曲起,五指并拢,手心对着自己做前后运动。,11起重机后退 双小臂向上曲起,五指并拢,手心朝向起重机,做前后运动。,(12)抓取 两小臂分别置于侧前方,手心相对,由两侧向中间摆动。,(13)释放 两小臂分别置于侧前方,手心朝外,两臂分别向两侧摆动。,(14)翻转 一小臂向前曲起,手心朝上。另一只手小臂向前伸出,手心朝下,双手同时进行翻转。,15微速起钩 两小臂水平伸向侧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上,以腕部为轴,向上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起升时,指挥起升速度快的一方,手要高于另一只。,3船用起重机(或双机吊动)专用手势信

12、号 (1) 慢速起钩 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上,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上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速度起升时,指挥起升速度快的一方,手要高于另一只。,(3)全速起钩 两臂下垂,五指伸开,手心朝上,全臂向上挥动。见图31,(4)微速落钩 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手以腕部为轴向下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5)慢速落钩 两小臂水平伸向侧前方,五指伸开,手心朝下,小臂以肘部为轴向下摆动。当要求双机以不同的速度降落时,指挥降落速度快的一方,手要低于另一只手。,(6)全速落钩 两臂伸向侧上方,五指伸出,手心朝下,全臂向下挥动。,(7)一方停止,一方起钩 指挥停止的手臂作“停止”手势;指挥起钩的手臂则作相应速度的起钩手势。,(8)一方停止,一方落钩 指挥停止的手臂作“停止”手势;指挥落钩的手臂则作相应速度的落钩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