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

上传人:无敌斩 文档编号:3073135 上传时间:2019-07-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01707270368.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玉山县2017届高三历史考前模拟试题24山西省因历史上有韩、赵、魏三国而被称为“三晋之地”,但山西省的简称是晋,而不是韩、赵或魏。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晋国的历史更为悠久 B.晋国代表统一的潮流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 D.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25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A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 B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C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26东汉末年初行州郡县三级制时,一州往往辖有十来

2、个或七八个郡,每郡领十几个县不等。可是到了南北朝后期不少的州只辖一二个郡,一郡只辖二三个或一二个县。有的州竟无县可领,有的仅存名目。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政府管理不力B地方割据势力强大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社会局势动荡不安27据新唐书选举志记载,开元十七年时,天下明经、进士及第每年不过百人,而两监(指长安、洛阳的国子监)仅一二十人,而“流外入仕(即未被编入正式官职,但任满一定年限之后,经过考试合格,授予官职)诸色人等”,则有两千人之多,又是明经、进士的二十倍。唐朝政府的这些做法A说明明经、进士是当时科举考试最重要的科目B标志着等级秩序森严的贵族政治趋于瓦解C客观上有利于封建政府吏治的状

3、况的改善D表明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有浓厚的儒家特色28以下图表内容为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科技类名录项目(部分)。它反映出我国古代科技的重要特点是遗产项名称批准时间传统桑蚕织技艺2009年10月宣纸传统制作技艺2009年10月雕版印刷技艺2009年10月中医针灸2010年11月中国珠算2013年12月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A技艺先进 B实用性强 C体系完整 D注重实验29明清时期永佃制盛行,佃农在不拖欠地租的条件下,有权“不限年月”“永远耕种”,地租率 相对稳定农民获得相对独立的、长期的土地使用权,地主则失去了和土地的直接联系。这一现象A减少了政府的财政收人B加速了土地所有权

4、与经营权的分离 C瓦解了地主土地所有制D说明农民摆脱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30海外网中的教材改为“十四年抗战”,原因可不简单一文提到:“国民党为什么不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国民党根本就没法儿纪念之前那六年抗战。因为东北三省的沦陷即是国民党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导致的,从1931到1937年,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屡次“局部抗战”,都不是当时的国民党当局想看到的。一直到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迫于兵谏之形势,蒋介石才同意抗日。所以,国民党没法儿纪念“十四年抗战”。对此理解最为恰当的是A国民党对自身酿成的严重政治错误深刻反思。B国民党主动承担由于决策失误而导致日本侵华的责任。对国民党来说,抗战起始的时

5、间选择既是历史记忆的选择问题,也是政治取舍的问题。D国民党认为八年抗战更能客观地反映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历史。311982年,我国农副产品中油料产量超过1100万吨,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肉类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1978年增加494 5万吨;农村集市发展到41184个。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 C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32有学者认为,“雅典民主政治与以选举为原则的现代民主政治有着根本的不同。在雅典人的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分析里,选举所代表的不是民主政治,而是贵族或精英政治,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是平等。

6、”这一平等原则在雅典政治生活中主要体现为A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B实行抽签和轮流执政C定期召开公民大会 D全面推行陶片放逐法33英国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以后,在1600 1800年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都出现了转折。1700年后谷物和面粉的出口大幅上升,到1750年总数达20方吨,是当时的“欧洲粮仓”。英国成为“欧洲粮仓”的根本原因是A工业革命对农业的有力推动 B农业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C谷物和面粉大幅出口的刺激 D新的生产关系对农业的促进341865年美国非洲裔第一次参加林肯总统第二任期就职典礼的游行;1917年妇女第一次参加威尔逊总统就职典礼的游行;1963年

7、第一次由一名女法官主持约翰逊总统宣誓仪式;1981年里根总统就职典礼电视转播第一次为有听力障碍者提供闭路字幕。这些“第一次”折射出美国A民主制度在发展中逐渐完善 B总统就职宣誓仪式能与时俱进C妇女的政治地位在不断提高 D总统就职典礼缺少统一的仪式35美国学者福勒认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 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材料旨在强调 A权力、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较普遍B世界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 C宗教冲突在当今世界已基本消除D文化的冲突只是表达冲突的载体40(25分)阅读材料,并下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世

8、纪中英小麦价格 (单位:每公石公分银)年代中国的小麦价格英国的小麦价格17011710171117201721173017311740174117501751176017611770177117801781179017911800252024172334261629884274449629734201512965206821616055764608630573448419882113856材料二材料一、二均摘自中英经济对比(1)根据材料指出,18世纪后50年间,中、英两国的小麦价格变化各呈现出怎样的趋势(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中英两国的社会实际,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

9、,指出中、英两国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趋势(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对中英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12分) 41(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明末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不论是西学东渐,还是中学西渐,都有一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跨文本的误读。无论是传教士或中国的儒者基督徒将天主教的天主理解为古儒家经典中的上帝,或是徐光启将欧洲描绘成理想的乐土,还是后来的启蒙思想家将中国文化理解为一种完全遵守自然法的思想体系,或认为中国人的行为充分体现了自然权力等等,都很难说是一种切近天主教或中国儒学本来面目的准确理解。结合所学 知识,选择一个角度,对这一时期中西文明交流中“跨越文本的误读”

10、进行探讨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隋文帝在位的23年中共推行过两次均田制改革,对农民的永业田和露田最初的规定是:永业田基本上属于私有,可以世代相传,不再收回,露田属于国有性质,必须收还。隋文帝在继承前代税制基础上,对农民的赋役作经常性和临时性的减免。不仅免除了正租以外的一些杂税,又减调绢一匹为二丈。隋文帝对国家户口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整顿,并且把整顿户口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政策。他还下令改铸五铢钱,每枚铜钱重五铢。新钱的样钱铸成后隋王朝流通的钱币统一起来了,适应了统一后南北交流与全国商业的发展。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1)依据材料,概括隋文帝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2)依据材料并

1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文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日本,根据政治立场与历史观的不同,对参与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差距很大。以致出现多种称呼,如大东亚战争、中日战争、太平洋战争、十五年战争、美日战争、远东战争等。日本的学界和教科书较多采用太平洋战争这一名称。这一名称起源于1945年底在日本报刊连载的太平洋战争史。驻日盟军司令部试图通过太平洋战争史观的历史叙事,以获得日本社会对处理战犯问题以及民主改革问题土的支持,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日本保守派偏爱使用的名称是大东亚战争,这一称呼在1941年的日本大本营会议中首次确定,声称日本为了解放

12、亚洲而驱逐欧美势力,通过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投降后,驻日盟军司令部曾明令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但在1951年签订的旧金山和约生效后,该命令失效,同时,日本政府至今也没有禁止使用大东亚战争一词。摘编自周俊八年抗战还是十四年抗战?日本视角下的战争认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对近代侵略战争认识出现差距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平洋战争”和“大东亚战争”名称存在的问题。(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鲁迅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

13、,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他还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摘编自鲁迅文集材料二 为了改造国民的精神,鲁迅一方面批判封建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奉行“拿来主义”,当然,他所倡导的“拿来”也并非没有选择的“全盘西化”,在“拿来”的时候,他也还要“看一看”。摘编自刘晓华论鲁迅的国民性思想(1)据材料一归纳鲁迅的国民性思想。(6分)(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鲁迅的国民性思想。(9分)考前模拟文综历史

14、答案24-28:DADCB 29-33:BCCBD 34-35:AB40(25分)(1)(10分) 趋势(2分):中国:小麦的价格变化比较平稳,英国:持续上升。(2分) 原因(8分): 中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政治经济的相对稳定;政府的经济政策。(共4分,任选答出2点即可满分4分)英国:农业结构的调整;圈地运动和殖民扩张扩大了国内外市场;农业商品化程度高;城市化进程加快。(共4分。任选答出2点即可得到满分4分)(2)(15分) 趋势(3分):中国人均收入没有明显变化,英国人均收入急剧上升,增长速度远超中国。(3分) 影响(12分):(1)中国:固化了农耕经济的基础;维持了封建

15、政权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转型);限制了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制约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6分。)(2)英国:扩大了国内外市场;促进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兴力量的壮大;加速了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共6分,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6分。)41.(12分)答案:示例一:确实是误读。(2分)理由:古代东西方很少交流,双方都充满各种想象的空间;传教士和中国的儒者基于中国人“天命”“天道”“天子”等信仰,将天主教的天主理解为儒家经典中的上帝;西方启蒙思想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均未到过中国实地考察,他们主要借助传教士传回欧洲的

16、中国文献经典来了解中国,确实充满了误读。(10分)示例二:有意的误读(2分)理由:古代中国以儒学为主流思想,传教士将天主教的天主理解为儒家经典中的上帝,是为了在中国传教的需要;徐光启等中国基督徒将欧洲描绘为理想的乐土,除了受到欧洲近代先进自然科学影响外,主要是基于对明末政治黑暗的不满;西方控启蒙思想家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因素,通过宣扬科学与理性,来抨击欧洲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宗教专制。(10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背景:财政困难;商贾膨胀,破坏社会秩序,威胁中央集权。(7分)(2)实质:官营长途运输业与官营商业。(2分)作用:稳定物价;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打击商人的投机

17、行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西汉统治。(6分)45(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原因:二战后在美国的庇护下,日本的战争责任并没有清算,对历史缺乏深刻反思,导致历史观的混乱;受美国主导的二战观念的影响;日本右翼势力欺骗性宣传和政府的纵容。(6分)(2)问题评析:“太平洋战争”名称,将战场主要定义在太平洋,忽视了中国战场与东南亚战场的地位和作用;反法西斯国家只定义为美国,忽视了中、苏、英等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作用;“大东亚战争”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和美化战争的特质,模糊了战争责任,且是日本法西斯最早使用。(9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思想:抨击中国国民的劣根性;盛赞“中国的脊梁”和“真的猛士”。(6分)(2)评述:鲁迅对国民性的扬弃,是19世纪末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情怀;他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是相对客观的,改造国民精神的方法也相对合理;鲁迅的国民性思想,对当今中国践行社会主义棱心价值观、培养合格公民有一定的借鉴意义。(9分)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