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T-T改变的分类与临床意义1 一、根据病因分类一、根据病因分类2 二、根据发生机制分类二、根据发生机制分类1.原发性原发性ST-T改变改变 由于由于心肌本身原因心肌本身原因使心室复极异常使心室复极异常而引起的心电图而引起的心电图ST-T发生改变发生改变2.继发性继发性ST-T改变改变 因因心室除极异常心室除极异常继而造成心室复极继而造成心室复极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异常所引起的心电图ST-T改变改变 主要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主要见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动、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室内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等3 三、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三、根据心电图形态特征分类4 (一)特异性(一)特异
2、性ST-T改改变1.缺血型缺血型ST段下移段下移心心电图特点:特点:STST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呈水平型或下斜型下移0.05mV0.05mV STST段与段与T T波有明确的分界点波有明确的分界点 下移的下移的STST段持续时间段持续时间0.08s0.08s1.1.多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多见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5 6 2.缺血型缺血型T波改变波改变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表现:双肢对称双肢对称 底部变窄底部变窄 不论直立还是倒置,顶端变尖不论直立还是倒置,顶端变尖 T T波与波与STST段分界明显段分界明显多见于心肌缺血、亚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心肌缺血、亚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冠状T波:波:双
3、肢对称、底端尖锐的倒置双肢对称、底端尖锐的倒置T波波多见于冠心病多见于冠心病7 8 3.损伤型型ST段抬高段抬高 ST段呈弓背向上段呈弓背向上显著抬高,著抬高,见于于变异型心异型心绞痛痛、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梗死急性期9 4.单向曲向曲线 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与其后的段弓背向上抬高,与其后的T波波相融合,似相融合,似红旗招展,旗招展,见于心肌梗死于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期较早早阶段段10 11 5.ST-T鱼钩状改状改变 以以R波波为主的主的导联ST呈下斜型下降,呈下斜型下降,T波呈波呈负正双向或倒置,正双向或倒置,Q-T间期期缩短,短,见于洋地黄于洋地黄类药物作用物作用12 6.帐篷状篷状T波波
4、T波双肢波双肢对称基底部称基底部变窄波窄波顶变尖,尖,似似帐篷篷样,见于高血于高血钾13 7.继发性性ST-T改改变 QRS波群形波群形态有异常改有异常改变同同时,出,出现ST-T改改变:u以以R波波为主主导联ST段下移段下移T波低平波低平、负正双向或者倒置正双向或者倒置u以以S波波为主主导联ST段抬高段抬高、T波直波直立立见于左室肥厚于左室肥厚、室性异位激室性异位激动、室内室内传导阻滞及阻滞及预激激综合征合征14 15 (二)非特异性(二)非特异性ST-T改改变 ST-T改改变超出正常范超出正常范围,但其形,但其形态不具不具备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某种疾特异性,不能据此判断某种疾病的病的ST-T改改变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