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房标测与消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79627 上传时间:2019-07-0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左房标测与消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左房标测与消融.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步步为营 从容应对 CARTO指引下左房建壳,临床技术支持,内 容,左房解剖 肺静脉造影 左房建壳,左房的位置,左房的毗邻关系,右侧(前)壁: 右房 前壁: 主、肺动脉 后壁: 食道,降主动脉 后下壁: 冠状静脉 顶壁: 肺动脉 底部: 左室,左房的大小,UCG 四腔图:4.16.1cm ( 5.1cm ) 光滑部分:房顶、后壁 ( PV ) 厚度: 房顶:3.56.5mm 前壁:1.5-4.8mm; 后壁略薄,左房的组成,左房腔体 心耳 肺静脉 二尖瓣环,内 容,左房解剖 肺静脉造影 左房建壳,肺静脉造影,进行左右肺静脉选择性造影(LAO/RAO) 根据造影确定肺静脉开口 导管到开口处采点做

2、标记 沿着标记点进行肺静脉消融,右前斜(RAO30)肺静脉造影可见右侧上下肺静脉走行,导管在黄点处采点,确定右侧肺静脉开口,红线为右侧肺静脉前庭,同侧造影,显高低,左前斜(LAO45)肺静脉造影可见右侧肺静脉走行,导管在黄点处采点,确定右侧肺静脉开口,红线为右侧肺静脉前庭,对侧造影,显左右,左前斜(LAO45)肺静脉造影可见左侧肺静脉走行,导管在黄点处采点,确定左侧肺静脉开口,红线为左侧肺静脉前庭,右前斜(RAO30)肺静脉造影可见左侧肺静脉走行,导管在黄点处采点,确定左侧肺静脉开口,红线为左侧肺静脉前庭,内 容,左房解剖 肺静脉造影 左房建壳,房颤术中CARTO的设置,选用解剖图 特殊点做标

3、记: 肺静脉口部 二尖瓣环 心耳基底部 左房后壁,CARTO 体位变换原则,主副图正交体位 标测MVA: LAO; RAO 标测RPV: AP/PA; RL ( RAO; LAO) 标测LPV: PA; RL/LL/SUP 标测房顶:PA/AP; RL/SUP,导管操控基本要领,“左顺后,右顺前”; 导管出鞘的长度-支撑力和导管高低; 导管同鞘的轴向-多同向; 反弯房顶及SPV; 大弯RIPV; 位置的微调变化-导管的弯度变化及旋转; 鞘的旋转;,左房-“两线三环”,二尖瓣环 左肺静脉环 右肺静脉环 后外底部线 间隔线,标测1-构建MV,标测2-构建后外底部,标测3-构建间隔,标测4-构建RP

4、V,标测4-构建RPV,标测5-构建LPV,判断肺静脉开口,CARTO-MERGE 心内电图造影导管在移动过程中的坠空处 阻抗法 腔内超声Lasso标测,判断肺静脉开口,0,-2,-1,-3,-4,Beatbuffer有助于判定肺静脉开口,沿前庭分布双电位及碎裂电位,确定肺静脉前庭:电生理标测,标测4-构建RPV,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方法一:鞘撤回到IVC,大头导管送入RSPV,松弯,使导管头端变直,同时回撤导管,使导管头端到达肺静脉前庭,注意:在LA操作导管时,在下一步之前,建议导管回到“零位”,即鞘和导管同时指向左房左后下方。,RSPV顶部,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方法二:步骤一,导管头端

5、和鞘同时指向左房左侧,头端出鞘少许。,RSPV顶部,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方法二:步骤二,保持鞘管方向不变,同时逆时针旋转导管,使头端指向右侧,进入RSPV;松弯, 回撤,则导管头端紧贴顶部。,RSPV顶部,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RIPV 步骤一:鞘与导管回归“零位”,同轴同步顺时针旋转同时撤鞘。,RIPV,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步骤二:鞘与导管逆时针旋转,指向右,同步回撤,送导管,则进入RIPV,RIPV,标测4-构建RPV,标测5-构建LPV,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步骤一:首先将鞘和导管同轴送人左房,均指向左后方向。则此时鞘由于自然弯度,朝下弯曲;稍微送导管,使出鞘一点,打弯,同轴同步送导

6、管和鞘入LSPV。,LSPV顶部,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步骤二:保持鞘不动,同时逆时针旋转导管,头端指向上方,回撤,则到达LSPV顶部。 注意:左房顶部会存在一些小的憩室,导管前送的时候有可能突破憩室,造成左房穿孔。因此建议左房顶部操作最好只回撤导管,不要往前送,LSPV顶部,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LPV总体比较平坦,可以将鞘和导管多送入LPV一些。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导管,回撤,寻找导管落空感,找到LPV的前缘和后缘。,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LPV,导管和鞘放置在“零位”,同轴同步送人LPV,顺时针旋转鞘,同时逆时针旋转导管,同轴同步回撤,当手上有“落空感”或X-Ray下有“点头”运动时表明在导管刚离开嵴部。反复几次,找到导管回撤距离与嵴部最佳位置,顺时针旋转导管即可到达嵴部。,LPV嵴部,鞘与导管回归“零位”,撤鞘,使位于左房中部, 导管出鞘合适距离;导管打弯,回撤,使落入LIPV,导管旋转与肺静脉关系,LIPV,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