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总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87782 上传时间:2019-07-05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神经病学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神经病学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神经病学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神经病学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总论.ppt(10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神经病学绪论,神经系统组成及功能,组成 1.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脊神经 功能,神经系统疾病,概念:是由多种原因引起CNS、PNS及骨骼肌损害而导致的疾病。 神经病学: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一、定位诊断,定位诊断:依据神经解剖学知识,以及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疾病损害的部位作出诊断。 是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特点。,一、定位诊断,一.定位诊断的注意事项: 1.一元化原则 2.病变的空间分布:局灶性 多灶性 弥散性 系统性 3.病灶的范围 4.重视首发症状 5.注意假性定位症状: 如颅内压展神

2、经麻痹,二、定性诊断,确定病变的性质或病因 根据起病缓急、病程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转归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分类,1.血管性疾病 2.感染性疾病 3.肿瘤 4.外伤 5.变性 6.自身免疫病(脱髓鞘) 7.遗传性、先天发育异常 8.中毒 9.营养缺陷和代谢障碍,学习方法及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基本检查方法 掌握神经系统损害常见的症状、体征 熟悉神经系疾病统定位诊断 熟悉神经系统疾病诊断的思维方法 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治 方法: 理解_解剖/功能 记忆_损害表现,第二节 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检查 颅神经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 感觉系统检查 反射检查,一般检查,1.意识状态 2.精神状态 3.脑膜

3、刺激症 4.头颈部检查 5.脊柱及四肢检查,(一)意识状态,1.意识水平下降的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痛刺激 自发动作 反射 生命体征 浅 无变化 中 重 稍变化 深 - - - 明显变化,意识状态,2.伴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谵妄状态:意识障碍,定向力、自知力障碍,注意力涣散,不能与外界正常接触。常有错觉、幻觉,形象生动逼真,可有恐惧、外逃或伤人行为。,意识状态,3.醒状昏迷(coma vigil) (1).去皮层综合征(decorticate) 无意识睁眼闭眼,光、角膜反射存在,无意识活动,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去皮层强直状态,病理征(+). 保持觉醒-睡眠周期. 可见于缺氧性脑病、

4、脑炎及外伤大脑皮质广泛损害CVD外伤等.,醒状昏迷,(2). 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无意识反应,四肢不动、不语。无目的睁眼或眼球运动,睡眠-醒觉周期保留。 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体温高、心跳或呼吸节律不规则、多汗、尿便潴留或失禁,无锥体束征。 脑干上部或丘脑网状激活系统及前额叶-边缘系统损害。,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多见于CVD引起脑桥基底部病变,是皮质核束和皮质脊髓束双侧受损引起。 表现几乎全部运动功能丧失(四肢和脑桥及其以下脑神经均瘫痪)。 不能言语、不能吞咽、不能活动,但意识清醒并能以睁闭眼或眼球的上下活动示意。 临床上需与昏迷及无动

5、性缄默症鉴别。,(二)精神状态,注意有无精神症状: 1.认知活动检查 2.情感活动检查 3.意志、行为活动检查 智能检查 定向力检查,(三)脑膜刺激征,1.颈项强直 2.克匿格征 3.布鲁金斯基征,(四)头颈部检查,头部: 头颅大小、形状、外伤、骨折、压痛、面部等 颈部: 有无强迫头位、斜颈、颈锥压痛、血管杂音等,(五)脊柱及四肢检查,注意脊柱、骨骼、四肢 有无畸形、强直、叩痛、压痛等,肌肉有无萎缩及疼痛,颅神经检查,(一)嗅神经: 让患者用每一个鼻孔闻不同气味并辨别 禁用刺激性气味,因为它可能刺激鼻孔内三叉神经痛觉纤维 除非怀疑颅前凹病变,否则临床上一般不检查此神经,颅神经检查 (二)视神经

6、:,视力 视野 眼底检查,颅神经检查,(三)动眼、滑车(上斜肌)、外展神经 1.外观:眼裂的大小、眼睑下垂、眼球有无突出与凹陷、有无斜视等。 2.眼球运动运动、有无震颤 3.瞳孔:形状、大小、光反射、调解反射等,动眼神经麻痹,复视 麻痹性斜视,颅神经检查 (四)三叉神经,检查颞肌和咀嚼肌力量 检查三个分支区域的痛觉 检查角膜反射,颅神经检查 (五)面神经:,观察是否存在口角歪斜 检查舌前2/3味觉 叫病人做下列动作: 皱眉、皱额 抵抗阻力闭眼 鼓腮 示齿,颅神经检查 面神经:,中枢性面瘫 病变一侧皮质核束损害所致 表现病变对侧眼裂以下面瘫 周围性面瘫 病变一侧面神经受损 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口

7、角低垂、鼻唇沟变浅、皱额、闭目、鼓颊、露齿动作均不能,颅神经检查 (六)位听神经:,听力检查 Weber 试验 Rinne 试验 前庭神经检查,颅神经检查 (七)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1.运动检查: 患者声音是否有鼻音或声音嘶哑? 让患者作吞咽动作 让患者发“啊”的音,并观察软颚上抬度。 2.感觉:软腭、咽后壁、舌后感觉 3.测咽反射,颅神经检查 八.副神经,抵抗阻力耸肩 抵抗阻力转头,颅神经检查 九.舌下神经,观察患者是否有构音障碍 让患者伸出舌头,观察是否有偏斜、舌肌萎缩及震颤 核上瘫时,伸舌偏向病灶的对侧(健侧),但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时,伸舌偏向患侧,时间长久时,就会出现舌肌萎缩。,运动

8、系统检查,(一)肌外形及萎缩 (二)肌张力 检查方法 肌张力增高的类型: 1.折刀样 - 锥体束系统受损 2.铅管样 - 锥体外系统受损 3.齿轮样 - 锥体外系统受损伴震颤,运动系统检查 (三)肌 力,嘱患者抵抗阻力活动肌肉,检查肌力。 检查时需双侧对比。 肌力分级从05级。 重要肌肉的检查方法。,运动系统检查 (三)肌 力,肢体轻瘫的检查方法: 上肢:双上肢手心向下平举,病侧上肢会逐渐旋前(掌心偏向外侧),小指常轻度外展。 下肢:仰卧时下肢常处外旋为(脚尖朝外);俯卧位,双膝屈曲维持90姿势,病侧小腿会逐渐下落。,运动系统检查 (四)共济运动,快速轮替运动 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验 昂伯氏征,

9、感觉系统检查,每一步检查前向病人解释检查目的和方法 检查过程中始终要求患者闭上眼睛 左右对比 肢体近端和远端对比 检查感觉障碍时,尽量勾勒出感觉障碍范围,感觉系统检查 1. 浅感觉,痛觉 轻触觉 温度觉,感觉系统检查 2. 深感觉,运动觉: 握住病人大脚趾的两侧,并上下活动.分别演示上、下的位置 嘱病人闭眼,再次上下活动其大脚趾,让其判断上或下。 位置觉: 嘱病人闭眼,将其某肢体摆成某种姿势,让其描述或用对侧肢体模仿。 振动觉: 将振动的音叉头放在病人中指或大脚趾的关节处。让病人判断是否有振动感。,感觉系统检查 3.复合(皮质)觉,定位觉: 嘱病人闭眼,用手指或棉签轻触病人皮肤,让起指出部位.

10、 两点辨别觉: 指尖24mm 手背2cm 躯干cm 图形觉: 实体觉:,反射检查,检查原则 检查前病人必须保持放松,肢体自然放置。 腱反射的强度和敲击的力量有关,因此敲击力量要适中。 病人紧张影响腱反射的检查时可以嘱其同时用力收缩其他肌肉以转移注意力,有利于顺利引出腱反射。,反射检查,(一)深反射检查: 深反射:刺激骨膜、肌腱引起的反应,通过深部感觉器完成,故称深部反射。,1.肱二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病人屈曲的肘部,并将拇指置于肱二头肌肌腱上,然后以叩诊锤叩击拇指,正常反应为肱二头肌收缩,前臂快速屈曲。 传入、传出均为肌皮神经。 反射中枢在颈髓56节。,2. 肱三头肌反射,医师以左手托扶

11、病人的肘部,嘱病人肘部屈曲,然后以叩诊锤直接叩击鹰嘴突上方的肱三头肌肌腱。 反应为三头肌收缩,前臂稍伸展。 传入、传出均为桡神经。 中枢在颈髓68节。,3.桡骨骨膜反射,医生左手轻托腕部,并使腕关节自然下垂,然后以叩诊锤轻叩桡骨茎实。 正常反应为前臂旋前,屈肘。 传入为桡神经,传出为正中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 反射中枢在颈随5节。,4. 膝反射,坐位检查时,小腿完全松驰,自然悬垂。 卧位时医师用左手在腘窝处托起两下肢,使髋、膝关节稍屈、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髌骨下方的股四头肌腱。 正常反应为小腿伸展。 传入、传出均为股神经, 中枢在L2-4。 有些病人精神过于紧张, 反射引不出,可分散病人 的注

12、意力,再试即可引出。,5. 跟腱反射,方法:仰卧,髋、膝关节屈曲、下肢外旋外展位,医生用左手托病人足掌,使足呈过伸位,然后以叩诊锤叩击跟腱。 反应为腓肠肌收缩,足向跖面屈曲。 传入、传出均为股神经,中枢在L5、骶1、2 。,6.阵挛,阵挛:是在深反射亢进时,用一持续力量 使被检查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则该深反 射涉及的肌肉就会发生节律性收缩。,髌阵挛,患者仰卧,下肢伸展,检查者拇指和食指捏住髌骨上缘用力向足尖方向快速推动数次,然后适度压住不放。 髌骨上下来回颤动,股四头肌节律收缩为阳性。,踝阵挛,患者仰卧,检查者左手托起掴窝,右手握住足前端突然向背屈推动,并持续压住组底。 出现跟腱节律性收缩为阳

13、性。,(二)浅反射,浅反射: 刺激皮肤和粘膜引起 1.角膜反射: 被检查者向内上方 注视,医师用细棉签 毛由角膜外缘轻触病 人的角膜。正常时,被检者眼睑迅速闭合, 称为直接角膜反射。 刺激一侧角膜对侧出现眼睑闭合反应间接角膜反射。,2. 腹壁反射,方法:病人仰卧,两下肢稍屈,腹壁放松,然后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按上、中、下三个部位轻划腹壁皮肤。 反应:受刺激的部位可见腹壁肌收缩,腹壁反射,上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78节 中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910节 下部腹壁反射消失病损定位于胸髓1112节 上、中、下腹壁反射消失见于昏迷或急腹症、肥胖、老年人,经产妇。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同侧锥体束病

14、损。,3. 提睾反射:,用火柴杆或钝头竹签由下向上轻划股内侧上方皮肤,可引起同侧提睾肌收缩,睾丸上提。 双侧反射消失见于:见于腰髓1 节病损。 一侧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锥体束损害、老年人及局部病变(腹股沟疝 、阴囊水肿、睾丸炎)。,4.跖反射,跖反射,又称为巴宾斯基反射阴性。 方法:以钝器或者牙签划足跖面外侧,自足跟向前划动, 反应:各指皆向足跖面屈曲,即为巴宾斯基反射阴性。 骶12,胫神经。,5.肛门反射,方法:以竹签轻划肛门周围的皮肤。 反应:肛门外括约肌收缩。,(三)病理反射,椎体束病损时,失去了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功能而释放出的足和趾背伸的反射。 1岁半的婴幼儿由于锥体束尚未发育完善,可

15、以出现上述反射现象。 成人出现为病理反射。,.Babinski 征,病人仰卧,髋及膝关节伸直,医生手持病人踝部,用钝头竹签由后向前划足底外侧。 阳性反应为拇趾缓缓背伸,其他四趾呈扇形展开。 见于锥体束损害。,.Oppenheim征,拇指及示指沿病人胫骨前缘用力由上向下滑压。 阳性同Babinski征。,.Gordon征,拇指和其它四指分置腓肠肌部位,以适度的力量捏。 阳性同babinski征。,.Chaddock征,竹签在外踝下方由后向前划至跖趾关节处为止。 阳性同babinski征。,. Hoffmann 征:,医生左手持病人腕关节,右 手中指及示指夹持病人中指, 稍向上提,使腕部处于轻度

16、过伸位。 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如其余四指的轻微 掌屈反应,称为阳性 为上肢锥体束征,多见于颈髓病变。,第三节 昏迷病人的检查,意识定义:是大脑高级神经中枢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察觉能力 意识组成: 意识内容: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皮层功能) 开关系统:维持觉醒状态(投射系功能),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广泛的大脑皮质完整性,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一.病史采集,昏迷患者病情危重,应尽快明确病因,必须重视昏迷患者的病史采集。 病史采集时注意以下事项: 1.起病的急缓及发病过程。 2.是否为首发?要注意昏迷前的病症。 3.有无外伤和中毒史? 4.注意对易引起昏

17、迷疾病病史的询问。 5.对短暂昏迷者要询问癫痫史,注意与晕厥的鉴别。,二.一般检查,重点注意生命体征 1.体温: 发热:提示感染性、中暑或中枢性高热如脑干或下丘脑损害。 体温过低:提示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低下、休克、冻伤或镇静安眠药如巴比妥类过量。,二.一般检查,2.脉搏 脉动不齐:提示心脏病; 微弱无力:可能为内出血或休克等; 过速:提示心力衰竭、高热、休克或甲亢危象; 过缓(40次/分左右)可能为房室传导阻滞或阿-斯综合征; 缓慢而有力:提示颅内压增高。,二.一般检查,3.呼吸 (1)规律性呼吸:深而快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浅而速的呼吸见于休克、心肺疾病或药物中毒。 (2)脑的不同部位损害

18、出现特殊的呼吸类型 潮式呼吸:表现为或大或小的过度呼吸,间以短暂的呼吸暂停,提示大脑半球广泛损害 中枢性过度呼吸:中脑被盖部病变,长吸式呼吸:吸23次呼1次或吸足气后有一停顿,脑桥上部病变; 丛集式呼吸:45 次呼吸后呼吸暂停,提示脑桥下部病变; 共济失调式呼吸:呼吸频率和幅度均不时改变,间以不规则的呼吸暂停,提示延髓损害。,二.一般检查,4.血压: 高血压见于脑出血、高血压脑病或颅内压增高等; 过低可能为休克、心肌梗死、脱水、镇静安眠药中毒等。,二.一般检查,5.皮肤黏膜: 心肺疾病等引起缺氧可致皮肤发绀; 肝昏迷或药物中毒可致皮肤黄染; 有机磷中毒、低血糖或甲亢危象可出现多汗; 休克、贫血

19、或低血糖出现皮肤苍白; 高热、阿托品类药物或CO 中毒等可见皮肤潮红;,二.一般检查,6.头颅外伤表现: 有无颅脑损伤、头皮外伤和血肿、眶周疲斑: 有无脑脊液鼻漏或耳漏:脑脊液自鼻或耳漏出,提示颅底骨折。 触诊是否可扣及凹陷性颅骨骨折或软组织肿胀。,三.神经系统检查,1.瞳孔: 双侧瞳孔散大:见于脑缺氧、严重的中脑损害或抗胆碱能药物中毒 双侧瞳孔缩小:见于桥脑损害、有机磷中毒等 一侧瞳孔散大:见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动眼神经麻痹,提示小脑幕切迹疝 一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和面部无汗(Horner 征):提示延髓外侧部病变及同侧颈内动脉血栓形成,三.神经系统检查,2.角膜反射: 特别注意是否对称。 如果

20、高位脑桥和中脑受累,刺激角膜会引起眼球向上活动 一侧角膜反射消失见于同侧三叉神经或桥脑病变 双侧角膜反射消失表明昏迷程度较深,三.神经系统检查,3.脑膜刺激征: 提示颅内感染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脑膜刺激征伴发热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不伴发热合并短暂昏迷可能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乳幼儿病人脑膜刺激征难于判断,前自膨出可作参考。 深昏迷时脑膜刺激征不明显或呈阴性。,三.神经系统检查,4.运动功能:判断是昏迷患者否存在肢体瘫痪的方法 肢体坠落试验:瘫痪侧下落速度较快; 下肢外旋征:患者仰卧,双下肢伸直,瘫痪侧下肢外旋; 痛刺激试验:针刺肢体皮肤,健侧可见回避动作,瘫痪侧回避动作消失或明显减弱; 肌张力

21、比较:瘫痪侧肢体肌张力异常改变。,三.神经系统检查,5.脑干功能检查:脑干反射对于判断意识障碍的部位具有重要价值。 睫脊反射:给颈部皮肤以疼痛刺激,正常反应为同侧瞳孔散大。 强直性颈反射: 患者头部转向一侧,面部所向一侧的上下肢出现强直性伸展,枕部所向一侧上下肢屈曲。 大脑广泛病变或中脑病变累及双侧锥体束时出现。,5.脑干功能检查:,眼头反射:又称玩偶头试验,将患者头部向左、右、上下转动时眼球向头部运动相反方向移动,然后逐渐回到中线位; 婴儿为正常反射,随着大脑发育而抑制; 大脑弥漫性病变导致昏迷而脑干功能正常时出现此反射 脑干病变时反射消失,如一侧脑干病变,头向该侧转动时无反射,向对侧仍存在

22、;,5.脑干功能检查:, 眼前庭反射: 用注射器向一侧外耳道注人1ml冰水,正常反应是出现快相向对侧的两眼震颤。 大脑半球弥漫性病变而脑干功能正常时出现双眼向灌水侧强直性同向运动; 如昏迷是由于脑干弥漫性病变引起,则无反应。,第四节 言语及运用检查,一、失语症: 概念:失语症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病损导致抽象信号思维障碍,而丧失口语、文字的表达和领悟能力的临床症候群。 不包括由于意识障碍、智力减退及听觉、视觉、书写、发音等感觉和运动器官损害引起的语言、阅读和书写障碍。,(一)失语的种类,1.运动性失语: (Broca失语) 特点: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语量少,电报式语言,语法差,口语理解相对好。 病变

23、:累及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相应皮层下白质、脑室周围白质及顶叶、岛叶损害。,(一)失语的种类,2.感觉性失语(Wernicke失语) 特点:不能理解他人的言语,虽有说话能力,但词汇、语法错误紊乱,常答非所问,讲话内容无法使人真正了解,但可模仿他人语言。 病变:位于优势半球Wernicke区(颞上回后部)。,(一)失语的种类,3.命名性失语症:(记忆缺失性失语症) 特点:患者言语、书写能力存在,但词汇遗忘很多,物体名称遗忘尤为显著。理解、复述正常 病变:多在优势半球颞中回后部或颞枕交界区。,(一)失语的种类,4.失写症 特点:患者虽能听懂别人语言,但自动书写能力丧失,默写和抄写亦不

24、可能。 单纯的失写症很少发生。 病变:一般认为是位于额中回后部的Exner氏区受损所致,,(一)失语的种类,5.失读症 特点:患者无失明,看到原来认识的文字符号却读不出字音,亦不知其意义,多伴有失写、失算、体象障碍、空间失认等。 常与失写同时存在,病人不能阅读,不能失写和抄写。 病变:优势半球顶叶角回,(一)失语的种类,6.完全性失语 (混合性失语): 特点:所有语言功能(口语、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均严重障碍。 病变:优势半球大范围病变,如大脑中动脉区大病灶。,(二)构音困难,构音困难:是指由于神经系统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构音障碍与

25、失语统称为言语障碍。,(二)构音困难,引起构音困难的常见的疾病: 1.肌肉病变: 发音不清随说话时间延长越来越重 见于肌营养不良、重症肌无力) 2.下运动神经元病变: 面瘫可出现唇音障碍,迷走及舌下神经麻痹时发音不清、无力、带鼻音 见于运动神经元疾病、延髓空洞、格林-巴利综合征、颅后窝肿瘤等,(二)构音困难,3.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椎体束受损引起发音不清,可伴失语 假性球麻痹、脑血管病、多发性硬化等 4.椎体外系疾病:可使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出现不随意运动而出现发音不清 5.小脑疾病:共济失调性构音困难,表现为发音僵硬(爆发性言语),音节停顿不当或停顿延长(吟诗状言语),(三)失用症,概念:即运用

26、不能,是在无运动、感觉障碍或共济失调,能理解命令,但不能准确执行有目的的动作,不能按要求完成动作。 患者尽管能自发完成这些动作,但不能按他人的指令完成。,(三)失用症,目的性动作由优势半球(左侧)缘上回控制。 优势半球缘上回发出纤维至同侧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又发出纤维经胼胝体到达对侧半球运动中枢。 所以,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皮质下的病变引起两侧肢体的失用症。 病灶扩大到中央前回时,表现为优势半球支配侧上、下肢瘫和对侧肢体失用症。 胼胝体病变及对侧皮层病变时,引起支配侧失用症。,(三)失用症,失用的检查方法: 1.自发动作:有无错误 2.执行能力动作:由简单到复杂 3.模仿动作:观察有无困难 4.

27、结构性失用:用积木或火柴拼图,检查者先示范。,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辅助检查,一.脑脊液(CSF)检查: (一)常规检查: 1.压力: 成人侧卧位80180mmH20,大于200mmH20为颅内压增高;(CSF压力增高及降低的临床意义) 每次流出510ml,压力降低约10mmH20; 压颈试验:区分有CSF无梗阻,(一)常规检查,2.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 呈红色或血性 :蛛网膜下出血、脑室及附近出血 云雾状:见于化脓性脑膜炎 放置后有纤维蛋白膜:结核性脑膜炎,(一)常规检查,3.显微镜检查: 成人正常CSF白细胞数在0.01109个/L以下,主要为淋巴细胞。 脑膜有刺激性或炎性病变时,脑

28、脊液的白血球计数即可增多。 各种脑部肿瘤特别是临近脑膜、脑室或恶性者,也有白血球的增多。,(二)生化检查,1.蛋白质: 正常脑脊液蛋白含量在蛛网膜下腔为150-400mg/L。 蛋白增高多与细胞增多同时发生,见于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也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多见于颅内及脊髓肿瘤、椎管梗阻、格林-巴利综合症、糖尿病等。,(二)生化检查,2.糖: 正常含量为500-750mg/L,约为血糖值的1/2-2/3左右。 增高见于:血糖增高以及中枢系统病毒感染、脑外伤和高热等。 糖量减少:明显减少见于化脓性脑膜炎;轻度减少见于结核性脑膜炎、真菌性脑膜炎、脑膜癌等。,(二)生化检查,3.氯化物 正常含

29、量为70-75g/L(120130mmol/L。 增高:见于病毒性脑炎、高氯血症等。 降低:见于细菌性(特别是结核性)和真菌性脑膜炎、低氯血症等。,二.神经影像学检查,头颅平片、脊柱平片、脊髓造影、脊髓血管造影、DSA、CT和MRI等,三.常用其他辅助检查,脑电图、脑诱发电位、肌电图 经颅多普勒(TCD) 肌肉、神经和脑组织活体组织检查,常用其他辅助检查,3.神经电生理:EEG、EBM、EMG、NCV、VEP、BAEP、SEP 4.经颅多普勒(TCD):非损伤性颅内血流动力学检查 5.放射性同位素检查:SPECT、PET 6.免疫学及病毒学检测:如MBP、AChR和囊虫抗体、(HSV)PCR检

30、测 7.肌肉、神经和脑组织活体组织检查,谢谢,视力检查,数 指,指 动,光 感,全 盲,无,视 力 表,视野:眼睛固定不动,正视前方 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Weber 试验,取振动的音叉柄底置于前额或头顶正中,若两耳听力正常或两耳听力损害性质、程度相同,则感声音在正中,是为骨导无偏向; 由于气导有抵消骨导作用,当传导性耳聋时患耳气导有障碍,不能抵消骨导,以至患耳骨导要比健耳强,而出现声音偏向患耳; 神经性聋时则因患耳感音器官有病变,故健耳听到的声音较强,而出现声音偏向健耳,Rinne 试验,是比较同侧气导和骨导的一种检查方法。取 振动的音叉后置于乳突鼓窦区测其骨导听力,待听不到声音时记录其时间,立即将音叉移置于外耳道口外侧1cm外,测其气导听力。 正常人气导比骨导时间长12倍,为林纳试验阳性. 传导性聋则骨导比气导长,为阴性. 神经性聋气导及骨导时间均较正常短,且听到声音亦弱故为短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