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89881 上传时间:2019-07-0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2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思想政治:模块教学的立意.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常识模块教学的立意,“文以意为先”。在课堂教学中,“立意”,就是提炼和 确立教学内容的主题。古云:“意犹帅也”。“意”是教学 的统帅、灵魂,它决定着课堂教学品质的高低和教学效 果的好坏。教学中的材料选取、谋篇构局、表达方式、 语言修辞等,也须根据“立意”的需要来确定。,明确立意清晰思路筛选素材,“为实现拓展现有学科的育人价值,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本学科对于学生而言独特 的发展价值,而不是首先把握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叶澜,从育人价值的角度构思教学是通过求知和知识的运用来促 进人的发展,对于具有丰富育人价值的政治(人文)学科来 说,占领这个制高点极为重要。常识教学

2、不能仅局限于 知识点的落实,应重视挖掘模块教学内容的价值意义,以多 元的视角,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政治智慧,从这个 层面上立意,围绕这个立意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立意 的有无与高下,直接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有效性。,“立意”的价值取向,“本课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比较分析现代国家形式的异同,使学生知道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包括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国家观和历史观;尤其是通过我国与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比较,进一步阐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决不能照抄照搬西方的政治制

3、度模式。这是教程对课程核心价值的把握。”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常识的核心价值,常识教学应以“价值立意”指导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比较、鉴别、分析形成正确的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三维目标的整合)。,通过常识学习,应引领学生对下列两个问题有较为明晰的把握: 其一,从我国国情出发,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这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绝不照搬的前提是认清自己,又虚心学习) 其二,维护世界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提倡各种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彼此相互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我国发展对外关

4、系的明确主张。 教师教学用书.前言,关注两个问题,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指导下,逐步学会以深邃 的历史眼光和宽阔的世界眼光,正确认识国内外大事和大势,坚定走中特 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北师大张宏毅教授谈谈选修3,历史意识与世界眼光,学习这门课程,有助于我们以深邃的目光,开放的心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批判地继承、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 常识.致同学们,1、历史意识中国历史的走向 从专制走向民主,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我国近代从极高度,甚或是已入化境的帝国制度,要转入一个超英越美的, 国家、社会两得其平的后西方民主制度。则此项转变,非有两百年以上慢慢 磨练不可。

5、” 唐德刚,历史意识与世界眼光,唐德刚将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 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共出现两次转型。第 一次大转型,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 昭帝之间,实现了从封建转帝制,历时约三百年。此 次转型是自动的,内部矛盾运行的结果。第二次大转 型,发端于鸦片战争之后的辛亥革命,此一转型时间 至少为二百年,顺利的话,到本世纪中叶方能基本完 成。此次转型是受外来刺激而行,是被迫的。,以大历史的角度观察,认识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的变革-在政治上是从专制走向民主,从独裁走向共和的历程,今天的时代仍然处在这个进程之中。,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在中共成立一百年 时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国古代社会的转型(发生在古代的便 是历时130余年的“商鞅变法”),确如马 派史学所说的,那是我国社会发展内因演 变的结果,转型是自动的。而发生在近代 的始自“鸦片战争”的变革转型程序,则是 如汤派史学所说的,那是外因“挑战”的“反 应”(汤因比的“挑战反应论”)。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P222,1842年之后的中国近代史,便是一部“汉族中心主义”向“欧洲中 心主义”的不断让位史也就是由传统的中国社会模式,向现 代欧洲社会模式让位的“转型史”。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P40,第二次转型,它不是自发的、渐进的,它是西

7、方 帝国主义欺逼之下,突发的激烈的民族运动和社会 运动。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P38,观点,中国社会两次转型之不同,12年高考新课标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 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 剧烈变化。有人据此 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 迁(见图10)。根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析“冲击反应” 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 成、反对或另有观点 均可,观点明确;运 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 评析,史论结合。),关注,参考答案,“冲击反应”模式认为中国传统历史

8、发展模式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无法产生进入现代社会的动力,所以中国要进入现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的“冲击”。中国“反应”需要外部的“冲击”,这种模式突显了外部“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仍然引不起足够的反应,于是有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冲击下,洋务派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而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制度”变革,再到五四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的巨大压力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

9、的轨迹可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西方)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所以这种模式(对于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变革)还是具有重要的意义。,赞成模式的评析,1】总观点: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观点正确。 2】分观点一:冲击使中国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 3】分观点二:冲击使中国政治发生了重大变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 4】分观点三:冲击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等。 5】总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被迫开始近代化进程,由古代社会向近代 社会转型。,2、世界眼光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 从专制走向民主,在立足

10、国情的基础上,必须向西方学习。,历史意识与世界眼光,(1)马克思把民主制度作为和专制制度的对立物来充分肯定。 “在君主制中是国家制度的人民,在民主制度则是人民的国家制度。国 家制度在这里表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即人的自由产物。人民是否有权来 为自己建立新的国家制度呢?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绝对肯定的。”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2)“一切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大概要经过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西方化引领现代化,第二个阶段是去西方化, 回归传统文化,继续引领现代化。”塞缪尔.亨廷顿,历史意识与世界眼光,“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特有,而 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

11、程中共同追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温家宝,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的变化: 十六届六中全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 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 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 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 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