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96834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2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4-5沟渠工程 水平沟.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3.4 山边沟渠工程,一、沟渠工程的定义与功能,1、定义 为防治坡面水土流失而修建的截排水设施,统称山坡沟渠工程。山坡沟渠工程是坡面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功能 (1)拦截坡面径流,引水灌溉; (2)排除多余来水,防止冲刷; (3)减少泥沙下泻,保护坡脚农田; (4)巩固和保护治坡成果。,二、沟渠工程的类型,(1)截水沟。水平沟、沿山沟、拦山沟、环山沟、山圳以及梯田内的边沟、背沟; (2)排水沟。撇水沟、天沟、排洪沟; (3)蓄水沟。水平竹节沟; (4)引水渠。堰沟; (5)灌溉渠,三、沟渠工程规划与设计,(一)、规划原则 (1)坡面沟渠工程应与梯田、耕作道路、沉沙蓄水工程同时规划,并以沟渠

2、、道路为骨架,合理布设截水沟、排水沟、蓄水沟、引水渠、灌溉渠、沉沙池、蓄水池等工程,形成完整的防御、利用体系。 (2)根据不同的防治对象,因地制宜确定沟渠工程的类型、数量,并按高水高排或高用、中水中排或中用、低水低排或低用的原则设计。,(3)在坡面上一般应综合考虑布设截、排、引、灌溉渠工程,截水沟、排水沟可兼做引水渠、灌溉渠。 (4)截水沟一般应与排水沟相接,并在连接处前后作好沉沙、防冲设施。 (5)梯田区域内承接背沟两端的排水沟,一般垂直等高线布设,并与梯田两端的道路同向,呈路边沟或路代沟(为凹处)状,土质排水沟应分段设置跌水,一般以每台梯面宽为水平段,每台梯坎高为一级跌水,在跌水处作好铺草

3、皮或石方衬砌等防冲消能措施。,(6)截水沟和排水沟、引水渠、灌溉渠在坡面上的比降,应视其截、排、用水去处(蓄水池或天然冲沟及用水地块)的位置而定。当截、排、用水去处的位置在坡面时,截水沟和排水沟可基本沿等高线布设,沟底比降应满足不冲不淤流速;沟底比降过大或与等高线垂直布设时,必须作好防冲措施。,(7)一个坡面面积较小的沟渠工程系统,可视为一个排、引、灌水块。当坡面面积较大,可划分为几个排、引、灌水块或单元,各单元分别布置自己的排、引、灌去处(或蓄水池或天然冲沟或用水地块)。 (8)坡面沟渠工程规划还应尽量避开滑坡体、危岩等地带,同时注意节约用地,使交叉建筑物(如涵洞等)最少,投资最省。,(二)

4、设计,1、暴雨径流的设计 (1)设计标准 根据水土保持国家标准GBT 16453.l16453.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1996,小型蓄排水引水工程中规定,防御暴雨标准,按10年一遇24h最大降雨量设计。,(2)坡面径流量、洪峰流量与土壤侵蚀量的确定。目前,长江流域各地均用了大量中小河流实测资料的小区径流观察资料,编制有水文手册,应查阅当地水文手册介绍的不同的暴雨径流量与土壤侵蚀量。以一次暴雨径流模数Mw(m3/km2)、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最大径流量(或设计洪峰流量)Q(m3/s)和年均土壤侵蚀模数Ms(t/km2)表示。,2、截水沟的容积尺寸,每道截水沟的容量(V)按下式计算: V= Vw

5、 十 Vs 式中: V截水沟容量, m3 ; Vw 一次暴雨径流量, m3 ; Vs 13年土壤侵蚀量, m3 ; Vs 的计量单位,应根据各地土壤的容重,由吨折算为m3 。 上式中Vw 和Vs值按下式计算。 Vw=MwF Vs= 3MsF 式中: F截水沟的集水面积, km2; Mw一次暴雨径流模数, m3/km2 ; Ms年均土壤侵蚀模数, tkm2 ;,根据V值按下式计算截水沟断面面积。 A1= VL 式中:A1截水沟断面面积,m2; L截水沟长度,m。,参考尺寸,截水沟一般采用半挖半填作为梯形断面,其断面要素、符号、常用数值如下: 沟底宽(Bd): 0.30.5m; 沟深(H): 0.

6、40.6m; 内坡比(mi):1:1; 外坡比(mo):1:1.5。,补充:两条蓄水沟间距离确定,式中:Vk土壤发生流失作用的流速,m/s; m流速系数,据地形切割度大小而定,1m2; C据坡降i和地面粗糙率n决定的系数, L临界沟间距离(斜距)m; h降雨强度,m/s; 径流系数。,举 例,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地区,当地表径流流速为0.16m/s时,最细的粘土粒就会流失,若m=2,C=30i1/2,h为2mm/分,径流系数=0.8,则当坡度为30时,沟间沿斜坡的最大距离为多少?最大水平距离为多少?,提示,若截水沟只为蓄积径流泥沙,断面设计满足容积水、沙即可;但若还有排除径流泥沙的目的,则

7、断面尺寸需要按渠道设计程序,满足Q和V的要求。,3、截水沟断面设计,(1)截水沟断面设计公式 截水沟断面积A2,根据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汇流洪峰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A2Q /V 式中:A2截水沟过水断面面积,m2 ; Q设计坡面汇流洪峰流量,m3 /s; C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m; i截水沟沟底比降。,Q值的计算:坡面小汇水面积的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常采用区域性经验公式。 Qp=KIm Fn (适用于 F=10km2的小流域) Qp=Cp Fn (适用于1km2F10km2 的小流域) Qp= Cp F(适用于F=1km2 的小流域) 以上3式中:Qp设计频率暴雨产生的洪峰流量,m3

8、s; K综合系数(反映地面坡度、河网密度、河道比降、降雨历时及流域形状等因素); I设计频率暴雨净雨深, mm; m峰量关系指数; F小流域面积或坡面排水块汇水面积,km2 ; n随汇水面积的增大而递减的指数; Cp与流域自然地理、下垫面因素有关的系数。,这些区域性经验公式,主要因子是地面坡度和设计暴雨下的下垫面因素,用主要因子建立查算表,使用十分方便。 将地面平均坡度划分为5、10、15、20、25、30以上6级,使每个级差的设计洪峰流量均有一定差异。在野外可以测算梯田、林草地、坡耕地、荒坡以及裸露土石山坡等不同下垫面排水块的汇水面积及其各排水块的平均地面坡度。 下垫面因素,可用暴雨径流系数

9、表示,暴雨径流系数可参考下列情况取用:梯田、林草地面积占70以上取0.70;梯田或林草地、坡耕地面积各占50左右取 0.80;坡耕地、荒坡面积占 70以上取 0.90;基岩裸露面积占50左右的瘠薄坡耕地取0.95。,确定了地面平均坡度和暴雨径流系数后,可根据排水块汇水面积,查出设计洪峰流量。P118表43为四川及重庆地区小汇水面积10a一遇设计洪峰流量查算表。,R值的计算: R= A2 /x 式中:x截水沟断面湿周,m,系指过水断面水流与沟槽接触的边界总长度。 矩形断面:X=b2h 梯形断面:X=b2h 式中:b沟槽底宽,m; h过水深,m; m沟槽内边坡系数。,C值的计算:一般采用满宁公式。

10、 式中:n沟槽糙率。与土壤、地质条件及施工质量等有关,一般土质截水沟取0.025左右。,i值的选择:截水沟沟底i值与断面设计是互为依据、相互联系的,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确定,而应交替进行,反复比较,最后确定合理的方案。 i值主要决定于截水沟沿线的地形和土质条件,一般i值与沟沿线的地面坡度相近,以免开挖太深;同时还应满足不冲不淤流速的要求。长江流域的山地、丘陵区土质i值一般选择1/300比较适宜,最大不超过1/100,最小不小于1/500。为了施工方便,同一条沟(跌水除外)最好采用一个i值。为了防止泥沙淤积,不淤流速(最小允许流速)一般采用0.200.50m/s,见P121表44 。,表44 截水

11、沟不淤流速 m/s,也可根据水流中泥沙的类别按下式计算。 Vk = R1/2 式中:Vk最小不淤流速,ms; R水力半径,m; 系数,可在表45中选用。,表45不同泥沙值,补充:不冲流速,表1 均质粘性土不冲流速 (R=1),表2 均质无粘性土不冲流速 (R=1),当渠道水力半径R1m时,表中数值应乘以R,即得相应的V不冲值。 值的确定: 对于砂砾石、卵石及疏松的砂壤土、壤土、粘土,=1/31/4; 对于中等密实和密实的砂壤土、粘土, =1/41/5。,黄土地区浑水渠道可按陕西水科所提出的公式计算:V不冲=CR0.4 式中:C系数,粉质壤土C=0.96; 沙壤土C=0.7。,m值的确定:截水沟

12、内边坡系数m值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沟深和土质。土壤松散、沟槽较深,应采用较大的m值;反之,土质坚硬,沟槽较浅,m值可小。由于坡面暴雨径流的冲刷和截水沟洪水易涨易落及其渗透压等原因,土质截水沟边坡容易坍塌,因此,截水沟的m值一般应比灌溉渠的m值大。山丘区截水沟内边坡系数可参考表46确定。,表46 截水沟内边坡系数m值,(2)截水沟断面设计步骤,过水深h计算: A一般断面形式设计公式: 式中:h过水深,m; a常数,a=0.580.94,一般采用0.76 Q设计洪峰流量,m3/s。,B水力最优断面设计公式: 式中:h过水深,m; n沟槽糙率; Q设计洪峰流量, m3/s ; m截水沟内边坡系数; i

13、截水沟沟底比降。,宽深比计算确定底宽b: =N1Q0.10-m (Q1.5m3/s) = N2Q0.25-m (1.5m3/sQ50m3/s) 式中:宽深比系数,= b/h(或b=h) m截水沟内边坡系数; N常数,N1=2.353.25,一般采用2.8;N2=1.83.4,一般采用2.6。,用求得的h、b和已知的n 、m、i计算A2 、x、R、C等水力要素。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截水沟输水能力,并校核流量和流速。 截水沟输水能力应等于大于设计频率洪峰流量;流速应满足不冲不淤流速(即:QQ设,V不淤VV不冲)。 否则,应适当调整h、b值及其沟底比降i值,重新计算再校核,直到满足输水能力和流速条件

14、为止。,对采用一般断面形式和最优断面设计的计算结果,若均能满足校校要求的,应在施工布置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等因素选择其中之一。,堤宽B和安全超高 截水沟设计断面确定后,还应根据不同的建筑材料等因素,选择沟堤宽B和安全超高H(P123图419)。小型的截水沟土质沟堤B0.30m,安全超高一般视沟渠设计流量大小而定:Q1m3/s时, H =0.20.3m; Q= 110m3/s, H =0.4m。,3.5 鱼鳞坑、水平沟和水平阶,一、鱼鳞坑 鱼鳞坑是陡坡地(45)植树造林的整地工程,多挖在石山区较陡的梁峁坡面上,或支离破碎的沟坡上。由于这些地区不便于修筑水平沟,因而采取挖坑的办法分散拦截坡面径流。,

15、1 鱼鳞坑的布置,是从山顶到山脚每隔一定距离成排地挖月牙形坑,每排坑均沿等高线,上下两个坑应交叉而又互相搭接,呈品字型排列。鱼鳞坑水平间距m=1.53.5m(约坑径的2倍),上下排距n=l.5 m,月牙坑半径R=0.40.5m ,坑深H=0.40.6m。挖坑取出的土,培在外沿筑成半圆埂,以增加蓄水量。埂中间高、两边低,使水从两边流入下一个鱼鳞坑。表土回填坑内,坑内植树。,2 鱼鳞坑的两种状态,是当降雨强度小,历时短时,鱼鳞坑不可能漫溢,它起到了完全切断和拦截坡面径流的作用; 当降雨强度大,历时长时,鱼鳞坑发生漫溢时,使径流在坡面由上至下运动时不是直线或沿某一个方向运动,避免了坡面径流集中,冲刷

16、能力减弱。,3 鱼鳞坑设计标准,从暴雨频率和造林成活保证率两方面来考虑,选用多大合适,各地应因地、因时、因树种而定。,4 鱼鳞坑布置形式和数量,取决于:不同树种对造林密度的要求; 不同规格单坑所控制面积大小; 不同树种合理的株、行距 土壤抗冲的最大流速。 每树一坑,一般22503000个/hm2。,二、水平沟,在坡面不平、覆盖层较厚、坡度较大的丘陵坡地,采用水平沟。即沿等高线修筑,沟底用来拦截坡地上游降雨径流,使其变为土壤水。 其设计标准据坡面坡度、土层厚度、土质和设计雨量而定。原则是:水平沟间距和断面大小,应以保证设计频率暴雨径流不致引起坡面水土流失。,陡坡、土层薄、雨量大,沟距应小些;反之可大些。坡陡,沟深而窄;坡缓,沟浅而宽。一般沟距为35m,沟口宽0.71m,沟深0.51.0m。水平沟容积比鱼鳞坑大,故蓄水量也大。 为防止山洪过大冲坏地埂,每隔510m,设置泄洪口,使超量的径流导入山洪沟中。 为使雨水在沟中均匀,减少流动,每隔510m,留一道土挡,其高度为沟深的1/ 21/3。,三、水平阶,水平阶是沿等高线自上而下里切外垫,修成一台面,台面外高里低,以利蓄水,减少流失。其效果不如水平沟。在山石多、坡陡(1025)的坡面上采用。 水平阶的设计计算类同梯田,若采用断续水平阶,实际相当于窄式隔坡梯田。阶面面积与坡面面积之比为1:14。可应用梯田的设计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