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96965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地基处理-强夯法.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强 夯 法,第一节 概 述,按现行规范(JGJ79-2002)强夯法可定义为两种: 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 强夯法:反复将夯锤提到一定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夯实的地基处理方法。,强夯置换法将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下落形成夯坑,并不断夯击坑内回填的砂石、钢渣等硬粒料,使其形成密实的墩体的地基处理方法。,第一节 概 述,法国Menard技术公司于1969年首创的一种地基加固方法,亦称动力固结法,迄今已为国内外广泛采用。通过一般1040t(最重为200t)的重锤和1040m的落距,对地基土施加巨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所出现的冲击波和动应力,可提高地基土的强度、降低土的压缩性、改

2、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同时,夯击能还可提高土层的均匀程度,减少将来可能出现的差异沉降。,第一节 概 述,当初仅用于加固砂土、碎石类土地基。 几十年的发展,已适用于加固从砾石到粘性土的各类地基土。我国常用来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粘性土、杂填土、素填土、湿陷性黄土等各类地基。 由于施工方法的改进和排水条件的改善,不仅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还能改善地基抵抗振动液化的能力,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还发展了预设的袋装砂井、塑料板排水的强夯法、夯扩桩加填渣强夯法,强夯填渣挤淤法,碎石桩强夯法等。,第一节 概 述,它是重锤夯实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与重锤夯实法迥然不同的

3、一项新技术。 强夯法与以往的机械夯实、爆炸夯实等比较有以下特点: 1. 平均每次夯击能量比普通夯法能量大的多。 2. 以往的夯实方法,能量不大,仅限于表层加固,而强夯法能根据地基的加固要求来确定夯击点间距及夯击方式,依次按需要加固的深度进行改良,使地基深层得到加固。 3.施工中,夯击能量可以分几遍进行夯击。 4.地基经过强夯加固后,能消除不均匀沉降现象,这是任何天然地基所不能达到的。,第一节 概 述,强夯法最适宜的施工条件: 1、处理深度最好不超过15m(特殊情况除外)。 2、对饱和软土、地表面应铺一层较厚的砂石、砂土等优质填料。 3、地下水位离地表面下23m为宜,也可采用降水强夯。 4、施工

4、现场离既有建筑物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一般大于10米),否则不宜施工。 5、夯击对象最好为粗颗粒土组成。,第一节 概 述,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同时应在设计前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加固原理 利用强大的夯击能给地基一冲击力,并在地基中产生冲击波,在冲击力作用下,夯锤对上部土体进行冲切,土体结构破坏,形成夯坑,并对周围土进行动力挤压。,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加固机理: 1.动力密实 2.动力固结 3.动力

5、置换 4.震动波压密理论 取决于地基土的类别和强夯施工工艺。,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1.动力密实 多孔隙、粗颗粒、非饱和土:用冲击型动力荷载,土体被破坏,土颗粒相互靠拢,排出孔隙中的气体、颗粒重新排列,土在动荷载作用下被挤密压实,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非饱和土的夯实过程,就是土中的气相(空气)被挤出的过程,其夯实变形主要是由于土颗粒的相对位移引起。,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2.动力固结 用强夯法处理细颗粒饱和土时,是借助于动力固结的理论,即巨大的冲击能量在土中产生很大的应力波,破坏了土体原有的结构,使土体局部发生液化并产生许多裂隙,增加了排水通道,使孔隙水顺利逸出,待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

6、土体固结。由于软土的触变性,强度得到提高。,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树枝状排水网路图,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动力固结理论 梅纳根据强夯法的实践,首次对传统的固结理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饱和土是可以压缩的新机理,归纳成以下四点: 饱和土的压缩性:土中存在一些微小气泡,含量约在1%4%,强夯时,气体体积压缩, 孔隙水压力增大,随后气体膨胀,孔隙水排出的同时,孔隙水压力减少。每夯击一遍,液相气体和气相气体都有所减少(40%)。这种现象使饱和土具有压缩性。强夯时,含气孔隙水不能立即消散而具有滞后现象,气相体积不能立即膨胀,可由动力固结模型的摩擦活塞来模拟。,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局部产生液化

7、 在重复夯击作用下,施加在土体的夯击能量,使气体逐渐受到压缩。当气体按体积百分比接近零时,土体便变成不可压缩。相应于孔隙水压力上升到覆盖压力相等的能量级,土体即产生液化。此时,吸附水变成自由水,土的强度下降到最小值。一旦达到“饱和能”而继续施加能量时,除了使土起重塑的破坏作用外,能量纯属是浪费。,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局部产生液化 强夯时,土体被压缩,夯击能越大,沉降越大,孔隙水压力也不断增加,当孔隙水压力达到上覆土压力时,土体产生液化,土中吸着水变为自由水,土的强度降低到最小。表明土体压缩模量是可变的。,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渗透性变化 :在很大夯击能作用下,地基土体中出现冲击波和动

8、应力。当所出现的超孔隙水压力大于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致使土颗粒间出现裂隙,形成树枝状排水网路,形成排水通道。此时,土的渗透系数骤增,孔隙水得以顺利排出。,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渗透性变化 在强夯冲击能量作用下,土中超孔隙水压力大于土颗粒间的侧向压力时,土颗粒间会出现裂隙并形成树枝状排水通道,使土的渗透性变好,孔隙水顺利排出。,ai:临界液化度 当液化度超过ai时,渗透系数剧增,夯坑周围出现冒气冒水现。,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触变恢复:在重复夯击作用下,土体的强度逐渐减低,当土体出现液化或接近液化时,使土的强度达到最低值。此时土体产生裂隙,而土中吸附水部分变成自由水,随着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9、,土的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时自由水重新被土颗粒所吸附而变成了吸附水,这也是具有触变性土的特性。,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触变恢复: 土体在夯击能量作用下,结构被破坏,当出现液化时,抗剪强度几乎为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的结构逐渐恢复,强度逐渐增长,此过程称触变恢复(时效)。,地基土强度增长与孔隙水压力有关。 液化度为100时,土的强度为零;随着孔隙水的消散,土的强度逐渐增长,即存在一个触变恢复阶段。,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鉴于以上强夯法加固的机理,Menard 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弹簧活塞模型,对动力固结的机理作了解释。 静力固结和动力固结理论模型对比,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

10、的机理,静力固结和动力固结理论对比,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3.动力置换 动力置换是指在冲击能量作用下,强行将砂、碎石等挤填到饱和软土层中,置换饱和软土,形成密实的砂、石层或桩。,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3.动力置换 整式置换:采用强夯将碎石整体挤入淤泥中,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换土垫层。 桩式置换:通过强夯将碎石填筑土体中,部分碎石桩(或墩)间隔地夯入软土中,形成桩式(或墩式)的碎石墩(或桩)。 其作用机理类似于振冲法等形成的碎石桩,主要是靠碎石内摩擦角和墩间土的侧限来维持桩体的平衡,并与墩间土起复合地基的作用,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目前强夯置换中常用的三种情况:

11、 1)当地基表层为具有适当厚度的砂垫层、下卧层为压缩性的淤泥质软土时,采用低能量夯,通过强夯将表层砂挤入软土层中,形成一根砂桩,这种砂桩的承载力很高,同时,下卧的软土也可通过置换砂桩加速固结,强度得以提高。动力置换砂桩 2)同上,软地基的表面也常堆填一层一定厚度的碎石料,利用夯锤冲击成孔,再次回填碎石料,夯实成碎石桩。动力置换碎石桩,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3)在厚35米的淤泥质软土层上面抛填石块,利用抛石自重和夯锤冲击力使石块坐到硬土层上,淤泥大部分被挤走,少量留在石缝中,形成强夯置换的块石层。利用石块之间的相互接触,提高地基承载力。亦类似于垫层中的“抛石挤淤”法,同时下卧层的软土也得以快

12、速固结,提高了下卧层的强度。动力置换挤淤,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4.震动波压密理论 强夯时,重锤由高处自由落下,产生强大的动能(振动源)作用于地基土中,动能变成波能,从震源向深层扩散,能量释放于一定范围的地基中,使土体得到不同程度的压密加固。强大的夯击能,使土体表层产生剪切压缩和侧向挤压等,而横波的存在,使土体表层松动,当达到一定深度范围时,只有压缩波(纵波)才对土体起压密加固作用。随加固深度的增加,纵波强度衰减,而压密作用逐渐减少。,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地基压密固结模式图,松动区,加固区,弹性区,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地基土压密状态的模式 第一层是地基土因冲击力而受扰动,主要是

13、横波和面波的干扰。横波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垂直,瑞利波、乐甫波分别按椭圆形运动和按地面水平向运动,在地表层传播使土体产生上下运动,土体松动而形成松弛区域。 第二层是压缩波的反复作用,使地下应力超过了地基的破坏强度L的区域,因土中吸收纵波放出的能量最多,所以这一层的固结效果最好。,第二节 强夯法加固的机理,地基土压密状态的模式 第三层是压缩波渐减,也就是地下应力在L与屈服值y之间,是固结效果迅速下降的区域。 第四层是地下应力处于地基的弹性界限内,能量消耗已无法克服土体的塑性变形,此层基本上没有固结作用。如图中的By、ZY是一个夯击点的加固范围,即纵波传播的有效距离。,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强夯

14、设计任务 对于不同土类强夯法的作用不同: 1. 软土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 2. 饱和砂土和粉土,消除液化趋势; 3. 黄土和新近堆积黄土,消除湿陷性、提高承载力。,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强夯参数选择 一、有效加固深度 二、夯击能 三、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四、夯击遍数 五、间歇时间,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一、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法的有效加固深度是指起夯面算起的强夯有效影响地基深度,该深度范围内,土的物理力学指标已达到或超过设计值。该土层强度和变形等指标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土层范围。 它是选择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依据,反映处理效果的重要参数 。,有效固结深度可按修正的Menard公式估算:,a

15、.修正的Menard公式,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a.,式中:H有效加固深度(m) M锤重(kN) h落距(m) 为小于1的修正系数,其变动范围为0.350.7。 一般对粘土取0.5,对砂性土取0.7,对黄土取0.350.5。,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影响有效加固深度的因素: 除锤重和落距外,还有地基土的性质,不同土层的厚度和埋藏顺序,地下水位以及其他强夯的设计参数等都与有效加固深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或当地经验确定。,b.规范估定加固深度 在缺少经验和试验资料时,可预估。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强夯有效加固深度(m),

16、强夯的有效加固深度应从起夯面算起,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C.统计经验公式法 考虑单位面积夯击能及多遍夯的加固影响,得下列统计经验公式: H=5.102+0.00086Mh+0.00094E 式中:E为单位面积夯击能(KJ/m2),不计满夯。,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二、夯击能 单击夯击能 单位夯击能(平均夯击能) 最佳夯击能,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1、单击夯击能 单击夯击能为夯锤重M与落距h的乘积。单击夯击能越大,加固效果越好。应根据加固土层的厚度、土质情况和施工条件确定。 由下式确定: E=Mgh E=(H/)2g 式中:E单击夯击能(kj) M锤重(kN) G重力加速度

17、(g=9.8m/s2) h落距(m) H加固深度(m) 小于1的修正系数,其变化范围为0.350.7,(一般粘性土、粉土取0.5,砂土取0.7,黄土取0.350.50),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2、单位夯击能 整个加固场地的总夯击能量(即垂重落距总夯击数)除以加固面积为单位夯击能,也称平均夯击能。 单位夯击能应根据基土类别,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和要求处理的深度等综合考虑,并可通过试验确定。 单位面积夯击能过小,难以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单位面积夯击能过大,不仅浪费能源,而且对饱和粘性土来说,强度反而会降低。,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对粗颗粒土可取10003000kNm/m2,对细颗粒土可

18、取15004000 kNm/m2。 国内夯锤一般为1025t,最大为40t 。 夯锤确定后,根据要求的单击夯击能量,就能确定夯锤的落距。国内通常采用的落距为825m.对相同的夯击能量,常选用大落距的施工方案。,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锤重与落距 对于某一单击夯击能,夯锤在接触土体瞬间冲量的大小是影响土体压缩变形的关键因素,冲量越大,加固效果越好。 夯锤着地时的冲量,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夯锤越重,冲量越大,加固效果越好。,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3、最佳夯击能(最佳夯击次数) 能使地基中出现的孔隙水压力达到土的覆盖压力时的夯击能为最佳夯击能。 最佳夯击次数: 当单击夯击能一定时,与最佳夯击能相对应

19、的夯击次数称为最佳夯击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粘性土地基:由于孔隙水压力消散慢,随着夯击能的增加,孔隙水压力可以叠加,可根据有效加固深度孔隙对压力的叠加值来选定最佳夯击能。 砂性土地基:由于孔隙水压力的增加和消散过程很快,孔隙水压力不能随夯击能增加而叠加,当孔隙水压力增量随夯击次数的增加而趋于稳定时,可认为砂土能够接受的能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可用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曲线或有效压缩率与夯击能的关系曲线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最佳夯击能和单击夯击能的比值即可作为控制夯击次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最佳夯击能(最佳夯击次数)的确定,由孔隙水压力确定 a.对于粘性土地基,可根据有效影响深

20、度孔隙水压力的叠加值来确定最佳夯击能。 b.对砂性土地基,可根据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曲线来确定最佳夯击次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由夯沉量与夯击次数关系曲线确定 a.确定原则:夯坑的压缩量最大,而夯坑的隆起最小。 b.确定方法:当SN趋向趋于稳定,接近常数,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取相应夯击次数为最佳夯击次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最后两击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夯坑周围底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 .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三、夯击点布置及间距 1 夯击点布置 夯击点平面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进行布

21、置。夯点平面布置的合理与否与夯实效果和施工费用有直接关系。,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a.基础面积较大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布置夯击点; b.办公楼和住宅建筑等,可根据承重墙位置布置夯点。 c.砂性土或填石地基和土夹石填石地基,可用连夯法布点 .,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d加固深度较大的工程,可按土层厚度不同,分二遍以上进行夯击,最后普夯一遍(即锤印互相搭接地夯一遍)。 e强夯加固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边缘的宽度宜为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0m。,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2、夯击点间距 宜根据建筑物结构类型、加固土层厚度及土质条件通过试夯确定。 我

22、国目前工程上常用的夯间点距是39m。第一遍夯击点间距通常为5-15m。 间隔夯击比连夯好 。 以保证使夯击能量传递到深处和保护夯坑周围所产生的辐射向裂隙为基本原则。,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四、夯击次数和遍数 1.夯击次数的确定 国内外目前一般每夯击点夯4-10击 (1)最后两击的夯沉量不大于50mm,当单击夯击能量较大时不大于100mm。 (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隆起; (3)不因夯坑过深而发生起锤困难。,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非饱和土或填土,常以最后两击的下沉量平均值不大于40mm,来控制每点的夯击击数。 饱和粘性土,应以孔隙水压力上升到最大值等于土体自重(即ut=h,ut 为孔隙水压

23、力,为土的容积,h为土层厚度)或出现液化现象来控制夯击击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2.夯击遍数 一般情况下,对碎石、砾砂、砂质土或垃圾土,夯击遍数为3遍左右。粘性土为38遍,泥炭为35遍。在我国大多数工程中为25遍。 最后一遍是以低能量“搭夯”即锤印彼此搭接。 在夯击期间的沉降量达到计算最终沉降量的80%90%时夯击完毕,或根据设计要求以夯到预定标高控制夯击遍数。,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五、两遍夯击间歇时间 间歇时间取决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 可根据地基水的渗透性确定间歇时间,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粘性土地基的间隔时间,一般不少于34周,一般渗透性较好的粘性土12周,渗透性好的地基可连续夯击。

24、,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六、垫层铺设 垫层厚度随场地的土质条件、夯锤重量及形状等条件而定。一般为50150cm。 作用:a形成一覆盖压力,减小坑侧土隆起,使坑侧土得到加固。 b在夯击后能形成夯坑底易透水土塞,从而加大加固深度,并可作为坑底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通道,加快孔底土孔隙水压力的消散。 c防止坑底涌土,并利于施工机械行走 。,第三节 强夯法的设计,六、垫层铺设 宜采用粗颗粒的碎石、矿渣、砂砾石,粗颗粒粒径宜小于10cm。对处理土层为饱和砂、软土时,坑底易涌土涌砂,故垫层材料不宜用砂。,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一、强夯的施工机具和设备 1、夯锤 2、起重设备 3、脱钩装置,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1

25、、夯锤 国内常用的锤质量有8、10、12、16、20、25、30、40t等多档,国外大都应用大吨位起重机,夯锤质量一般大于15t,最大的达到200t。 夯锤材料 :可用铸钢(铁),也可用钢板为壳内填砂或浇灌混凝土 。我国使用钢筋混凝土锤较多。 夯锤形状 :圆形、方形。现多用圆锤。 我国多以1220mm厚钢板为底,以814mm厚钢板为周,内加34层16300方格钢筋网,与四周钢板焊牢,内浇C30混凝土制成。,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夯锤的平面一般为圆形,夯锤中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孔径可取250-300mm。 锤底面积宜按锤重和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压力值可取2540kPa。 砂性土和碎石填土,一

26、般锤底面积为24m2 粘性土建议用34m2; 淤泥质土采用46m2; 黄土采用4.55.5m2。 同时应控制夯锤的高宽比,以防止产生偏锤现象,如黄土,高宽比可采用1:2.51:2.8。,夯锤,15吨夯锤,25吨夯锤,40吨夯锤,夯 锤,夯锤,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2、起重设备 起重机 起重力大小: 起吊高度:,起重设备,国内外强夯用的起重设备大多是自行式、全回转履带式起重机。国外所用通常在100t以上。最低限度必须具备有15t以上履带式或16t以上轮胎式起重机。,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3、脱钩装置 主要有:转动吊钩式、杠杆式、钳式、蟹爪式。,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定高度索脱原理,夯点布置,夯点、夯坑

27、,强夯施工过程,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二、施工方案的制定 (一)施工前应取得的资料; (二)拟定初步施工方案; (三)试夯,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一)施工前应取得的资料 场地地层分布、土层的均匀性及承载力;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类型及埋藏条件; 场地周边环境以及各种地下管线情况。,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二)拟定初步施工方案 确定处理深度和单击夯击能 选择夯锤与落距 初步确定夯击点间距,布置方式及夯击次数、夯击遍数等; 确定强夯参数,并提出试验方案。,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三)试夯 设计时常采用工程类比法和经验法,为验证设计参数并符合预定目标,常在正式施工前作强夯的试验即试夯,以校正各设计、施

28、工参数,考核施工机具能力,为正式施工提供依据。,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目的 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有效加固深度,特别是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或地基的地震液化深度,以此根据土的类型、特征,选定单点夯击能、单位面积夯击能、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间距、间歇时间等,确定是否需要加设垫层及填料并确定其厚度。 试夯的目的就是根据选定的施工参数,进行试夯,并根据试夯后的检验结果,适当调整设计、施工参数,使其达到预想的处理效果。,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的步骤和程序 1、根据地质资料,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建筑规模和建筑类型,在拟建场地选取一个或几个有代表性的区段作为试夯区,试夯面积不小于

29、10m10m。每层虚铺厚度试验确定,试夯层数不少于2层。 2、在试夯区内进行详细的原位测试,采用原状土样进行室内试验,有条件时,可做室内动力固结分析,测定土的动力性能指标。,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的步骤和程序 3、试夯应有单点及小片试区,必要时应有不同单击夯击能的对比,以提供合理的选择。 单点夯击应布置测试地表位移(包括竖直、水平位移),记录每击夯沉量,测定夯坑深度及口径、体积,测定孔隙水压力增长消散值与时间的关系,振动影响值及范围,测定夯坑填料厚度。,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的步骤和程序 小区试夯面积应根据布点要求确定包括各批各遍夯击的作用,以使试夯区内部的检验有代表性,测试内容除单点夯内

30、容外,应记录计算各遍的填料量及各遍的场地下沉量,以便正式施工时,预留下沉量及校核加固效果。 测试应包括夯点及夯间距,最好能每遍夯后均匀进行,以便调整夯击遍数。,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的步骤和程序 4、夯击结束一至数周后(即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对试夯场地进行测试,测试项目与夯前应相同。如取土试验(抗剪强度指标 c、,压缩模量ES,密度r,含水量,孔隙比e,渗透系数k等)、十字板剪切试验,动力触探、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旁压试验、波速试验、载荷试验等。试验孔布置应包括坑心、坑侧,坑侧一般应在距坑心2.53D内布34个点,以测定加固范围,确定合理的夯点间距。,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试夯的步骤和

31、程序 5、根据夯前、夯后的测试资料,经对比分析,若试夯效果复合要求,则可确定强夯施工参数、否则应修改试夯方案进行补夯或调整夯击参数后重新试验。 6、根据试夯结果,在初步施工方案的基础上,编制正式施工方案,并以此指导施工。,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三、强夯法施工 (一)施工前场地准备工作 ; (二)施工步骤 ; (三)施工记录及数据整理 (四)施工注意事项,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一)施工前场地准备工作 1、强夯前应查明场地范围内地下构筑物、管线和其他设施的位置及标高等参数,并采取必要措施,以免强夯施工时造成损坏。 2、强夯施工所产生的振动对临近建筑或其他设施有影响时,应采取防震、隔振或其他必要措施。

32、 3、当场地地下水位高或夯坑内积水影响施工时,宜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或铺填一定厚度的松散材料,场地或夯坑内积水应及时排出。,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二)施工工艺 1、平整场地、放线、埋设水准点和各夯点标桩,标出第一遍夯击点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2、起重机就位,使夯锤对中夯点位置; 3、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将夯锤起吊到一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5、重复步骤4,按设计和试夯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1个点的夯击;,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二)施工步骤 6、重复步骤25,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7、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停歇规定的间歇时间,待土中超静孔

33、隙水压力的消散; 8、按上述步骤逐遍完成全部夯击遍数,再用低能量“满夯”一遍,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三)施工记录及数据整理 1、每个夯点的每击夯沉量、夯坑深度、开口大小、夯坑体积、填料量都需记录; 2、场地隆起、下沉记录,特别邻近的建、构筑物等; 3、每遍夯击后场地的夯沉量,填料记录; 4、附近建筑物的变形监测;,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三)施工记录及数据整理 5、孔隙水压力增长、消散监测,每遍或每批夯点的加固效果检测,为避免时效影响,最有效的是检验干密度,其次是静力触探,以及时了解加固深度; 6、满夯前应根据设计基底标高,考虑夯沉预留量并整平场地,使满夯

34、后接近设计标高; 7、记录最后两击的贯入度,看是否满足设计或试夯要求。,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四)施工注意事项 1、强夯的施工顺序是先深后浅,即先加固深层土,再加固中层土,最后加固浅层土。由于强夯的强大振动,亦会使周围已夯实的表层土有一定的振松,一定要在最后一遍点夯完之后,再以低能量满夯一遍。 2、在饱和软粘土场地上施工,为保证吊车的稳定,要一定厚度的砂砾石、碎石、矿渣等粗颗粒垫层。不宜用细砂。,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四)施工注意事项 3、施工中应经常性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和起重索具等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4、强夯施工必须实行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5、夯锤

35、起落过程中,除起重机司机外,所有人员均应退到安全线以外(一般为10m)。 6、六级以上大风、雪天或视线不清时,不准进行强夯施工。,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强夯置换法施工 强夯置换法与强夯法不同之处: 夯击能相同条件下,夯锤底面积较小时有利于提高置换深度。深圳机场停机采用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时,采用特制的异型锤,其横断面直径为1.0m,高2.5m,重150kN,落距为17m18m,比一般夯锤置换效果提高了4倍。 夯击点间距一般比强夯法大 。强夯置换法形成碎石墩复合地基,夯击点应根据设计复合地基置换率确定。深圳机场停机坪强夯置换法夯点正方形布置,点距分3m3m和3.2m3.2m两种。马鞍山钢厂原料堆场夯

36、点三角形布置,点距为3.5m。,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强夯置换法与强夯法不同之处: 夯击击数一般每遍取三夯,夯三遍,再满夯。 强夯置换法形成的碎石墩是良好的竖向排水体,间歇时间根据墩间土中超孔隙水压力消散确定。 强夯置换法施工步骤与强夯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夯击前垫层要用碎石垫层,厚度一般超过2.0m。每一夯击点夯完一击后,用推土机将夯点周围的碎石填平夯坑。 强夯置换法常用以加固软粘土地基,在满夯后有时铺土工布或土工隔栅,以加强复合地基碎石墩和墩间土共同作用。,第四节 强夯的施工,强夯置换法加固地基施工步骤 1、平整场地; 2、铺级配碎石垫层; 3、强夯置换设置碎石墩,墩间土中心处置塑料排水带,墩长

37、6m7m,间距分3m3m和3.2m3.2m二种; 4、满夯一遍; 5、找平,并铺土工布; 6、回填风化石碴垫层,用振动碾碾压八遍。,第五节 强夯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一)检验的数量 强夯地基检验的数量应根据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建筑物重要性来决定。 对于简单场地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地基检验点不少于3处。对复杂场地,应根据场地变化类型,每个类型不少与3处。强夯面积超出1000m2以内应增加1处。,第五节 强夯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二)检验时间 在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其间隔时间应根据土质的不同而各异。 碎石和沙土地基,间隔时间可取 12周, 低饱和度粉土和粘性

38、土地基可取24周。 其他高饱和度的土,测试间隔时间还应适当延长。,第五节 强夯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三)检验的方法 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方法,可以根据土性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方法。 常用的原位测试方法有:现场十字板、动力触探、静力触探、标准贯入、旁压、波速试验等,可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测试方法综合确定,对于重要工程应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现场大压板载荷试验。,第五节 强夯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 (四)查强夯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以及施工后的质量检验报告,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第五节 强夯的质量检验,强夯置换法质量检验 强夯置换法质量检验除了解墩间土的性状外,更需了解复合地基的性状。强夯置换法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采用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 采用强夯置换法处理,需要了解强夯置换形成的碎石墩的直径和深度,可采用雷达检测、斜钻检测来检查碎石墩的形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