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097917 上传时间:2019-07-0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1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TO介入治疗的正向导丝技术,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 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韩 雅 玲,2011 东北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1.4.16 沈阳,倡导“绿色CTO介入治疗”的理念 以最少的风险和代价达到最高的成功率和最佳的远期效果 提高基本治疗技术水平是CTO成功的关键 提高CTO基本介入治疗技术必须遵循病人和病变个体化的原则 介入医生需要培养对器械独特的感觉 注重患者的安全是CTO病变介入治疗的底线 CTO病变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不容小觑 避免为了技术而操作的观点,注重患者全身安全性 强调将介入器材对患者血管的损伤减到最小,尽量通过冠状动脉真腔重建血管(假腔重建技术目前缺乏长期随访

2、资料),提高CTO介入治疗成功率的几点思考,韩雅玲 中华医学杂志 2011 4月,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CTO PCI的失败原因,导丝不能通过 63% 内膜下夹层 24% 穿孔 11% 球囊不能通过或者扩张 2% 血栓形成 1.2%,CTO PCI失败的最常见原因是导丝无法通过病变,Kinoshita I, et al. JACC 1995;26:409-411,了解导丝选择的原则,首选导丝 大部分病变选Miracle 34.5、Cross IT 100 200、Pilot 50150;如血管扭曲钙化宜选Pilot 150200 更换导

3、丝 不同手术步骤对导丝的需求不同,术中可能需用换导丝;普通导丝失败后建议换硬度更高弹簧圈导丝(Miracle 612, CrossIT 300400)或亲水滑导丝(Shinobi Plus, PT2MS, Pilot 200,Field 等),仍有50%以上成功率 专用导丝 CTO专用导丝Miracle 312, Conquest 及Conquest (pro)综合性能好,有经验者可作首选导丝,熟悉CTO常用导丝分类和特性,亲水超滑导丝 : Pilot 50200 , PT2 MS , Whisper, Fielder, Crosswire NT,疏水缠绕型导丝 : Cross IT100 4

4、00, Miracle 312g, Conquest (Pro) 912g,触觉反馈和头端控制好 易穿越纤维钙化病变 易穿透纤维帽 适合带桥侧枝的病变 锥型导丝易发生穿孔,高阻力和迂曲血管 适合穿越微孔道 易进入内膜下及假腔 触觉和头端控制较差,正确选择导丝-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大血管需要相对大弯,小血管相对小弯 病变处有分支尽量塑成小弯 根据导丝通过情况及阻力感随时重新改变弯度 越硬的导丝塑弯应当越小以防穿孔,导丝尖端塑形的原则,微导管配合下的导丝尖端塑形,为了提高通过性,第一弯应尽量小( 3045),最大

5、60 从尖端下方12mm处开始塑形,根据病变近端血管的直径和弯度决定第二弯的大小(1030) 可利用微导管的进退来改变导丝尖端弯度,第一弯30 从尖端1-2mm弯曲,第二弯10-15,Martin B. Leon, ACC 2010,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正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掌握正向导丝操作要领,精准细致:0.20.5 mm前推、510度双向旋转 双手操作:左手拇、食指司推送和回撤导丝,右手司导丝旋转器 导丝尖端:始终保持呈3050度角(被拉直提示在假腔) 导丝颈部:保持垂直(出现锯齿状或锐角提示进入假腔) 细心体会突破感:导丝前推速度非常缓慢,正向技术:

6、平行导丝技术,当导丝进入内膜下造成假腔后,保留导丝于假腔中作为路标,另插入的导丝以假腔中的导丝为标志,尝试从其它方向进入真 腔,以避免再次进入假腔,正向技术:导丝互参照技术,从平行导丝技术发展而来 使用2根微导管或者OTW球囊,容易进行导丝交换 多条导丝可互为参照直至其中一条进入真腔,主支OTW球囊锚定技术,正向技术:“锚定”技术,CCT 2003 , O Katoh,正向技术:边支技术,第一根导丝,第二根导丝,小分支,正向技术:接触导丝技术,导丝选择技术 导丝尖端塑型技术 前向导丝操作技术 IVUS指引下的导丝操作技术,IVUS指引下的CTO病变介入治疗,其它策略失败时,该技术可能奏效 IVUS探头进入假腔前要先用1.5mm球 囊预扩,但应防止穿孔并发症 特别适合在内膜下假腔未扩大前使用 对图像的三维识别非常重要 适合于放置于主支或边支口部,IVUS指导导丝技术:从边支查看前向主支导丝,IVUS探头,主支导丝,Diagnal,通过不同血管部位的IVUS影像可发现CTO病变的入口,指引导丝从假腔进入真腔,IVUS导管与导丝伴行,根据超声影像随时调整导丝位置,IVUS探头位置,指引导丝从假腔进入真腔,根据管腔是否有完整的血管壁结构分辨真假腔,IVUS影像证实导丝在真腔,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