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1345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慧-新文化运动-公开课.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文化运动,进才中学 李慧,“所谓新者无他,即外来之西洋文化也;所谓旧者无他,即中国固有之文化也。” 汪叔潜:新旧问题,青年杂志第1卷第1期,1915年9月,“他只用健全的理性在解说 他不炫惑世界而是开启心灵 他的讲话只是一个圣人 从不是一个先知 ” 伏尔泰,中国哲学家孔夫子 (巴黎,1687年),“孔子者,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也。 ”,1917.,“孔教本失灵之偶象、过去之化石 ”,1916.,陈独秀,李大钊,“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为历代君主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抨击孔子,乃抨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李大钊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辛亥后的中国:民族危机 时代逆流,1914,袁

2、世凯祭孔,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 “二十一”条,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 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陈独秀,“我符合人们的希望么?一般说来,祖父和父亲是满意的。我恬静、服从,上进,总之任随他们摆布,他们叫我演什么角色,我从来不拒绝,我觉得演这种角色是很自然的事情,犹如人必须穿衣吃饭才能生活一般自然。” 郑超麟回忆录,郑超麟(19011998),出身福建,留学法国,曾在法国与周恩来等人创建“少年共产党”,陈独秀: 敬告青年 (1915年9月) 一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是

3、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杂志第一卷1号,陈独秀(18791942) 幼学 四书、五经 17岁 考中秀才 18岁,未中举,接受家族包办婚姻 22岁 赴日留学 24岁 因伙同邹容等人强行剪他人辫子,被遣送回国, 创办学会、报纸,抨击时政 28岁,再次赴日留学 33岁,参加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协助章士钊 办甲寅杂志,使用笔名“独秀”发表文章 36岁,回国,创办新青年,上海市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 陈独秀故居 新青年 编辑部旧址,1916年,1915年,美国钢铁大王 “安德鲁卡内基”,法文“青年”,“有雇佣根性者,不可以成大业,即身为扫地贱役,亦当以主人自命。此余对于青

4、年第一之忠告也。” 卡内基,陈独秀: 敬告青年 (1915年9月) 一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是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是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四是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是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是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青年杂志第一卷1号,19151916年,新青年创办之初,月印刷量为一千份 1917年后,销量渐长。 1919年后,销量激增,一度重印至一万六千份,要民主,不要专制 要科学,不要迷信,要白话文,不要文言文 要新文学,不要旧文学,傅斯年 (18961950),罗家伦 (18971969),杨振声 (18901956),幼年接受私塾教育 16岁奉家长之命成婚 25岁入北大国文系,冯友兰 (1

5、8951990),徐志摩 (18971930),自小接受私塾教育,古文功底全班第一 20岁进入北大法科,次年留美;,读书世家 6岁入私塾启蒙 20岁进入北大法学科,后改文科哲学,2岁开始背古诗 4岁入私塾至15岁 21岁进入北大,生于举人家庭,书香门第 5岁入私塾读书 17岁进入北大,受胡适影响,尽弃旧学,接受新说。创立新潮社、新潮月刊。参与五四运动。,参与创立新潮社、新潮月刊。五四时期学生领袖之一。 1920赴欧留学;1926,参加北伐,1918年与进步同学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任编辑部书记。 1919赴美留学,1924回国,投身教育,1918年毕业,从事教育,1919创办心声月刊 19

6、20赴美留学,师从杜威,留美期间,最初主要学经济学、语言学、社会学等。 1919,受五四新思潮影响,改学文学,杨振声回忆道:“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五四运动回忆录,新青年,“新青年”!,“新青年新潮北京晨报副刊和后来上海出版的学灯青光都为好学的青年所注意,报刊、书籍,已经翻阅的破破碎碎了,还是邮寄来,邮寄去,有了新出的好书,如果不寄给朋友看,好像是对不起朋友似的。友谊往往建筑在书籍的借阅、赠送和学术的讨论上

7、。” 许钦文:五四时期的学生生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许钦文(1897-1984) ,作家,主要研究鲁迅著作。五四时期曾在北大旁听鲁迅的课程,与鲁迅交往密切,自称鲁迅的“私淑弟子”。,“船上三十三天的生活决定了我的命运。有一天,我借了一本流行的杂志来看,翻开第一篇文章是陈独秀写的,内容是关于孔子的学说之类。这日我写了一篇很长的日记,大骂陈独秀。 这一类杂志,渐渐吸引了我,愈有反感,愈想借来看,渐渐地对于线装书不敢兴趣了。十二月七日在马赛登陆时,我的外表虽同香港上船时一样,内心则完全改变了。能支配自己的命运,而潜伏的个人意识已经觉醒,从此我是自己的主人,我不再是父师及其他长

8、辈给我安排的家族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了。 同行的三十几个福建学生中,半年、一年之后,几乎全体都会写白话文,都会谈新思潮,甚至也有人走到共产主义来了” 郑超麟回忆录,郑超麟(19011998),出身福建,留学法国,曾在法国与周恩来等人创建“少年共产党”,丁玲 (19041986),郑超麟 (19011998),毛泽东 (18931976),张国焘 (18971979),傅斯年 (18961950),罗家伦 (18971969),巴金 (19042005),冰心 (19001999),夏衍 (19001995),“看书,看新青年;谈话,谈新青年;思考,也思考新青年上所提出的问题。” “我特别爱好胡适、

9、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毛泽东,蒋介石 (18871975),1919年五四运动,1922年的线装小学课本,“大狗叫,小狗跳, 大狗叫一叫, 小狗跳一跳。 叫两叫,跳三跳。”,1920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废除文言文的法令:“定本年秋季起,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先改国文为语体文。”,新青年,“新青年”!,“新社会”!,丁玲 (19041986),郑超麟 (19011998),毛泽东 (18931976),张国焘 (18971979),傅斯年 (18961950),罗家伦 (18971969),巴金 (19042005),冰心 (19001999),夏衍 (19

10、001995),蒋介石 (18871975),“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 毛泽东,1920,陈独秀(左)与胡适,1920年,新青年杂志编辑团队发生分裂。,1920,1923,“革命党自狱中庆祝革命之声”,1923年,新青年杂志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刊物。,当时,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娜拉在中国产生很大影响,女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不少人兴奋地赞扬为“女性的自觉”。 “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或者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东西之类。”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材料整理自:金冲及: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故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学术。” 郑师渠:思潮与学派: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