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3104028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6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 1 篇第 2 篇第 3 篇第 4 篇第 5 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 第二篇: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第三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第四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计划书 第五篇:幼儿园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总结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教师专业发展研培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总结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 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 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

2、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在 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 。 校本培训中的校本,是“以学校为本” 、 “以学校为基础” 。它包含三个含义 : 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从这个解释中我们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指在学校中,充分利 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展利于学校发展、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 校本培训将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学校、学生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满足了不同层次专业发 展水平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利于教师走向动态的“实践十反思=教师成长”的成 长范式,利于教师既在教学实践中,又跳出教学实践来审视自己的教学,也利于教师之间、教 师与学生之间、教师

3、与专家学者之间形成合作与发展的关系。校本培训具有以下特点:(1)与生 活贴近。 (2)灵活性与经济性。 (3)利于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新课改需要我们加强校本培训,优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优化组织机制. 成立以省、市学科骨干、市、区学科带头人、实验教师为主体的课改 领导小组。并及时学习了新课标 、 新课标的解读等等,最终形成有利于学校可持续发展 的校本研培新模式。 二、培训内容系列化。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对教师进行各个方面的培训和提高。如 对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培训和提高, 对学习领会 课程标准 的培训、 课堂教学设计培训、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 (1)

4、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转变。 (2) 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培训。 (3) 课堂教学的设计与优化。 (4)现代教学技术培养。3、培训模式多样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可以 提高培训活动和实效性,也能进行教师在专业上得到最大的发展。 我们坚持做到三个结合。(1) 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2) 综合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3) 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本学期课题研究进入最后总结阶段,学校要求各实验教师认真整理课题实践中的收获,积 极完成参与课题过程所得所想, 总结反思自己、 完成研究报告, 是本项课题研究的目的落到实处。 首先对课题研究中的研究培训的形式的成功之处进行梳理,认为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的 培

5、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验证,教师对于培训已 经有更加深层次需求,除了常规的培训、研讨、反思之外,更注重实效性的研究,将培训注入 新鲜的生命元素,使研究工作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生命力。 研究模式的变化充分体现在一个转变、三个结合、四个形成之中。一个转变:转变培训活 动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的过程。三个结合:(1) 个体学习与集体培训相结合。(2) 综合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3) 理论培训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四个形成:促进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效绩(效果和成绩)的形成。 本学期的研究紧紧围绕区进修学校的工作重

6、点,聚焦有效教学构建生命课堂,从学校的实 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符合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采取问题式的培训模式,首先是发现问题 (困惑、疑惑、迷茫) ,这些问题的出现为我们的培训提供很好的素材,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理 论研究更加具有实效性,其次解决问题(课堂中体验) ,带着事先预设的问题走进课堂,走进学 生的世界, 了解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等, 这样利于深层思考, 第三是反思问题 (是否解决问题、 还有哪些问题等)只有深入研究才能找到解决的最佳思路,通过阶段的反思生成自己的独到的 见解。 案例(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是我们研究的内容,学生主动我们提出带着问题进入, 案例(二):如何把研究与实际教学

7、活动的结合点找准。有人认为平时的教学任务与研究 紧密结合,是研究的内容之一,问题在教学中发生,在教学研究解决的策略,是培训的主体, 经过一段时间培训,许多困惑能解决,自然增强教师的参与研究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也不断 提高。 不断丰富教师自身的内涵,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那么在新课改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 也就迎刃而解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逐步成为 21 世纪教师教育的主流话语。教师专业发展具 有自主性、阶段性、连续性、情景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目前教师的专业发展着重强调校本教师 教育、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以及形成性评价。我们将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科研、校本课 程开发与使用有机结合,促进教师的专业精

8、神、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专业效绩(效果和成绩) 的形成、发展和提高。最终教师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第二篇: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研究 摘要: 课题的研究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一、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知识专业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3、提升教师的课堂引导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问题的研究者,问题即课题,有志于参加研究的教育工作者,第一项工作 就是选题。为了选取有研究价值的课题,就需要学习,钻研教育理论,搜集与分析有关的教育 研究情报资料;需要对以往的教育工作经验进行回顾;对面临的

9、各种教育现象细心观察、思索, 对大大小小的教育实际问题进行整理、 辩析 ; 还要对主客观条件作出正确的分析、 估价, 很明显, 选题就是教师自我提高的过程。 正确的选题形式不容易,形成一个适合个人长期研究的选题更不容易,最终形成自己关于 某些教育问题的系统观点,研究课题的逐步形成,必然会带来教师更加学习的新气象,其能促 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其促进下不断发展自身条件, 由生存阶段到关注情景阶段,再到关注学生阶段的间隔,不断充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才能专业化。 一、新课题促进教师的知识专业化发展 课题研究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基

10、础知识和教育学、心 理学知识。同时,要求教师要自觉培养实施综合课程的能力。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所拥有的学科 专业知识应当比他所教的学科基础知识更丰富、深厚;应当是一个一般科学文化的继承者和创 新者,能够自如应对和处理一般性社会事务,在学科知识的交叉、融会中寻找到突破口,创新、 丰富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应当是一个活的“大教育者” ,不仅能开展学科专业教育,而且能给 学生更广泛的影响,除了搞好教学之外,还必须了解教育活动的规律和学乍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掌握一定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另外,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 要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外语水平,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发展职 业道德,要

11、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学生有更细微的关心更充分的耐心和更强烈的爱心,有更高 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总之,新课程增强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观念。 一个教师走上岗位前只有具备了这七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新手教 师,才能为其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的能力专业化发展 教师的能力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外在表现。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在原有基本 能力(如:设计教学能力、教材呈现能力、反省能力、准确评价学生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 管理能力等)的基础上,还要提高并发展多种新的能力。 1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情境教学日益风行,现代信息技术对于教学过程的优化

12、作用更加明显。 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 学科课程知识的整合,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 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教师应提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为学 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增强教师的合作交流能力 在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的合作能力既是教师工作特点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的合作交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教师间合作交流、师生合作交流、 与家长交流交往、与专家合作、与管理者合作等。教师间合作指教师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

13、 备课、 合作指导及课后的合作说课、 评议、 反思等。 一方面 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加强课程的整合, 形成综合课程,这将消除教师之间相互争夺时间,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引发教师集体行 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教师要形成弹性化和多元 化的教学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使教师集体协调一致,教师之间 团结配合。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存在 着较大差异。通过交流,彼此得到心理支持,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从而强化反思,汲取力量, 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分担 繁重的工作压力,产生新的思想,使原有的观念更加完善和科学,

14、使每个人的优势整合为 集体的智慧,更是新课题研究的需要 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系统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真正有效的管理和教学来源于学生发 自内心自治、自主、合作与负责的良好习惯。如果教师能保持一种宽容、理解、接纳和支持的 态度,与学生实现平等和谐的沟通与合作就能由内而外地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反之,缺乏 良好师生关系的支持,再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施策略,都无法实现其初衷。为此,新课程从构 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的新思想和新策略出发,积极倡导师生形成交互性的“学习共同体” ,促使 教师把富有创造性的思维过程拿到课堂上现场展示给学生,师生共同合作探究和解决教学中的 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

15、积极主动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虽然教师与家长之间有着根本一致的利益关系。是共同教育好下一代的合作伙伴,但是, 在教育实践的活动中,由于许多主客观的原因,二者在思想观念、教育心理及行为上仍然存在 着不理解和对抗的可能,所以保持经常、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教育作为新课 程教育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力量和一员(家庭课程),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助手、推动师生形成交 互性的“学习共同体” 。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已成为家庭教育的需要,学校教育的需要,更是课题 研究的需要。 此外,教师还应加强与教育专家、社会、教育管理者等之间的合作。使课题研究落实在行 动上,形成教育的合力,最终运用集体的智慧及合作的力量顺利

16、地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3提升教师课堂引导能力 从课堂引导能力可以解释为,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遵循教学规律,以高 超精湛的技艺适时而巧妙地引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学会思考和言语表达。教师的 课堂引导能力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常用的引导方式主要 有:情感引导,即创设情境,通过情感启发学生产生情感反应,进而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兴趣引导,即根据学生的兴趣所在呈现知识,引导学生为满足其学习欲望而进行探究性学习: 游戏引导,即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引出学习内容,让学生主动、积 极地发现、掌握知识:提问引导,即教师用言语讲授、质疑问难

17、的策略向学生 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所学的知识,提问引导要做到所提问题富有鼓励性、开放性、序 列性(即递进性)和提示性:实物或模型引导,即教师在课堂上呈现教学用具或教学模型,吸引 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等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情境综合使用这些技巧。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很高的课堂引导能 力,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地选择引导方式、引导时间,并注意引导深度,充分体现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功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课题研究来源于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教师一定的投入(时间、人才、能力、财力) ,对样本 的选择、研究的可行性,以及人力、物力的配置

18、与保证等方面予以推敲,斟酌,就需要老师建 立人本化的管理机制:科学、民主。参考文献: 河南教育 郑州教研 第三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自从有了学校教育就产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人们对教学管理规律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生 产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变革而逐步发展完善的。我国的学校教育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教学 管理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早在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学记中,就提到了如何考核、 如何管理学生等教学管理问题。后来的许多教育学家对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到了近现代,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校教学内容的丰富

19、,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不再局限 于维持教学秩序、编排学校课表、确定几门学科等单项活动,而逐渐趋向于对教学计划、考核 评价、教学方法、教材建设等进行全方位统筹并实施系统化管理。 虽然许多人意识到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并已采取行动进行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管理改革 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使得目前教学管理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是对教学 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领导教学工作中没有把教学管理摆到应有的重要地位,往往忽 视管理,甚至放任管理,直接影响了培养人才的质量。其次是重视教学过程,轻视管理环节, 不注重教学管理的研究与探索。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往往只注重教师是否按时上课,学生是否认 真听讲

20、,忽视了对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检查与评价。部分教学管理者本身也只是凭自己的经验 指导教学,常常自我满足,不善于学习国内外的管理新模式、新手段,不善于结合本身的特点 创造适合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久而久之就使得教学管理模式趋于单一化,教学方式趋于 呆板、僵化,一旦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就束手无策。这种缺乏研究的管理和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的管理模式,只会造成管理上的混乱无序、教学上的不思进取、僵化落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传 统教学管理模式所培养出的职业技术人才很难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依据是毕业生吃苦耐劳 精神差、社会竞争意识不强、实践操作水平

21、低、创新能力差、现代高新技术掌握少,造成有一 部分学生毕业后只能转行,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找不到工作而呆在家里当无业游民,严重影响 了职校毕业生在社会上的地位,导致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年比一年少。要改变这种局面,职 业学校必须寻找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来培养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高,适应市场经济竞争力 的专业技术人才。为此,我们设计了“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制订专业指导计划。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优化各专业 课程开设秩序,确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确定项目教学中的各项目任务。 2、创新校本教学内容。

22、从农村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出发,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手段,根 据学校自身特色,精心编写两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认可、学生满意的适合农村职业教育教学的 校本教材。 3、建立健全职校生实习考核评定机制。根据不同工种、不同专业、不同阶段等来制定实习 成绩评定的标准;考核评定兼顾及时性和经常性,定量与定性,统一和灵活等原则;采用多样的评 定法,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建立测评体系。通过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教学成果的检测考 评,建立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各个项目学习评价、学期的成绩测 评等环节,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学生政治思想评价体系,完成对农村职业

23、学校机 电类专业的综合测评体系的优化工作。 (二)研究内容 1、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新旧大纲对比研究、职业学校大纲与普通高中大纲的对比研究,编制 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文化课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探索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评 价体系。 2、以项目驱动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制、目标任务(项 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则,构建适合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 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计划编制时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注意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项目确定时注意考 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所学内容的

24、综合运用、对所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 容力求切合学生实际。 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区分学生层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确定不同小项目、 小目标,并逐步缩小目标差异,最终全部实现整体目标。 我们将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分为平时考 核(含学习态度考核,小项目完成情况)、期末测试(理论测试在试卷库中抽取,组织集中考试; 实习测试采用工厂生产模式测试,要求完成成型的综合产品)。 3、 针对学校目前实习工场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患, 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 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根据新大纲要求,调 整

25、学生专业课与文化课比重,优化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加大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校 外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创造学生实践良好环境,进一步突出实习实践。 三、研究策略与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上网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实习实训操作流程;学习和借鉴有关项目 驱动教学的实录案例的方式方法;补充质量测评体系的漏洞;完善指导性计划的内容等。 2、问卷调查法:设计制定面向全校师生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存在的不足;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过调查和 分析,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 3、行动研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

26、进教学 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 行动紧密相连。 (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的变化,找到适 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 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四、研究步骤 1、前期准备与开题阶段: 时间为 2014 年 6 月至 2014 年 11 月。 内容为项目申请书、 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 相关文件的出台、专家讲座、教师培训及问卷调查。 预期成果:各种方案、文件的制订;分析综合问

27、卷调查得出结论。 2、专题研究阶段: 时间为 2014 年 11 月至 2014 年 9 月。阶段工作为:(1)2014 年 11 月至 2014 年 4 月:编 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 优化各专业课程开设秩序 ; 以项目驱动式教学为手段, 编写教材初稿, 同时在 09 级各专业中的电子技术基础 、 c 语言 、 作文教学 、 静物色彩 、 职业生涯 课程中试用;制定测评体系的有关文件。 (2)2014 年 5 月至 2014 年 9 月:建立健全职校生实 习考核评定机制,在家电和机电两大专业中试用。 预期成果:机电类教学指导计划确定;编成校本教材初稿;评价体系方案与考核评定机制 出台;完成

28、若干篇论文。 3、综合研究阶段:时间为 2014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1 月。分析机电类新的指导计划在实践 中的意义;完善校本教材;分析测评体系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完善实习考核机制。 预期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 4 篇,教学论文 2 篇,教材出版。 4、课题结题阶段:2014 年 12 月 五、预期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完善,机电专业教学指导计划的完善,课程 项目的确立及开课规划的形成,校本教材的开发,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次 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过程评估体系、效 (请收藏好

29、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果评价体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成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相关 校本教材,包括机械加工 、 电力拖动 ;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及教育教学论文 10 篇以上。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先在校内机电专业进行实践,然后进一步向校内和校外相关专业进 行推广,取得预期效果后进一步申请成果并争取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课题的应用范 围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项目受益面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于社 会而言,为国家终生教育体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且能以此进行 扩展,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职业教育类学

30、生也有了技能终生发展 的道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快更好地培养 各层次技能人才;(2)其次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由于确定了专业指导计划,明确了各项目培养 目标,合理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设置方法,对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 提升作用,促进各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最 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有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根据情况,能随时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不断提高职业技能 水平;(4)最后企业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更多的高素质

31、的劳动者将促进企 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六、课题保障 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2 万元,其中,图书资料、材料费:0.8 万元,教材出版费:0.4 万元, 学习考察活动费:0.8 万元。 第四篇: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计划书 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课题计划书 一、研究题目 职业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二、目的和意义 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紧密结合本校教学实际 ,经过调查、统计、分析、实践 ,研究出各 门课程的教学标准,技能考核标准、考试考核模式等能指导教学实际的方法 ,对本校的教学工 作能起到一种指导、推动作用,而要达到教研目的。开展本课题研究,可以提出一些先进的教 学管理思

32、想和考试考核模式、基本措施、基本方法,丰富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为全面推行职业 学校学生毕业标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办学体 制改革,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运 行机制和具体模式;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就业前教育与就业后 培训、不同类型教育之间、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习 型社会的形成;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 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本课题研究,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整体素 质和科研能力;开展本

33、课题研究,有利于职业教育教学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 、具体研究内容: 1、通过公共文化课程新旧大纲对比研究、职业学校大纲与普通高中大纲的对比研究,编制 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文化课程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探索教学模式改革,制定相应的评价体 系。 2、以项目驱动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专业课程教学计划编制、目标任务(项 目)的一般性方法和原则,构建适合农村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内容,实 现对学生的分层次教学,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在计划编制时注意各课程之间的整体协调,注意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项目确定时注意考 查学生

34、对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对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对所学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内 容力求切合学生实际。依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区分学生层次,针对各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确定不同小项目、小目标,并逐步缩小目标差异,最终全部实现整体目标。 为配合项目驱动教育的实践,正确引导师生的“教”和“学” ,使学生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的 全面素质,我们将对传统的考试方法和内容进行改革,构建一个新的多元评价体系。具体分为 平时考核(含学习态度考核,小项目完成情况)、期末测试(理论测试在试卷库中抽取,组织集中 考试;实践测试采用工厂生产模式测试,要求完成成型的综合产品)。 3、 针对学校目前实习工场出现的一系列安全事故隐

35、患, 进一步明确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责任, 规范管理制度,强化学生安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根据新大纲要求,调 整学生专业课与文化比重,优化实践课与理论课比例,加大硬件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扩大校外 社会实践基地范围,创造学生实践良好环境,进一步突出实习实践。 (二)研究目标 1、制订专业指导计划。根据新大纲的要求,重新编制机电类的教学指导计划,优化各专业 课程开设秩序,确定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完成的教学任务,确定项目教学中的各项目任务。 2、创新校本教学内容。从农村市场对职业学校的需求出发,根据学校自身特色,精心编写 一到二本具有特色并被同行认可、学生满意的适合农村职业教育项目驱动教

36、学的校本教材。 3、 优化教学模式、 技术与方法。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运用 “模块式” 教学方法, 形成一个具有推广价值的项目教学模式。 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更新教学方法,使技术、手段、方法优化。在方法上改灌输式为启发式,改单一接受式为重视 发现式、导学式、分块式教学,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能力。 4、强化学生专业实践。 5、建立测评体系。通过对教师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过程的监控管理、教学成果的检测考 评,建立教师教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评价、各个项目学习评价、学期的成绩测 评等环节,建立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37、,同时建立学生政治思想评价体系,完成对农村职业学校机 电类专业的综合测评体系的优化工作。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校本教材的开发。 2、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 3、专业指导计划的修订。 4、学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查阅法:通过上网和查阅资料,了解有关实习实训操作流程;学习和借鉴有关项目 驱动教学的实录案例的方式方法;补充质量测评体系的漏洞;完善指导性计划的内容等。 2、问卷调查法:设计制定面向全校师生的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当前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存在的不足;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和学生的综合评价机制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等等。通过调查和 分析,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 3、行动研

38、究法: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教学 管理模式和方法 ,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 行动紧密相连。 (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 4、教育实验法:立足于自己的所在的教学班级,通过实验前、后学生学习的变化,找到适 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 5、个案研究法:结合课题研究目标,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计划,针对个性发展 的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五、研究进度 1、前期准备与开题阶段: 时间为 2014 年 6 月至 2014 年 11 月。 内容为实施方案的制订、 相关文件的出台、 专家讲座、 教师培训。预期成果:各种

39、方案、文件的制订。 2、专题研究阶段: 时间为 2014 年 9 月至 2014 年 8 月。阶段工作为:(1)2014 年 9 月至 2014 年 3 月:调研、 讨论优化教学内容。形成项目驱动教学新体系并完成项目驱动教学教材初稿,同时在 09 级各专 业中的机械加工 、c 语言 、作文教学 、静物色彩 、职业生涯课程中试用。推行“项目 教学法” 教学方法, 举办学生座谈会, 开展问卷调查, 总结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点及不足, 不断进 行完善,并推行到其它的课程中去。 (2)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8 月:完成各项目内容电子课 件制作工作,归纳、总结使用该方法在教学中的优缺点。预

40、期成果:过程监控体系方案、评价 体系方案出台,完成若干篇论文。 3、 综合研究阶段 : 时间为 2014 年 8 月至 2014 年 11 月。 阶段工作为 : (1) 2014 年 8 月 -2014 年 3 月:在 2014 级学生中试用教材并推行“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完善各专业项目教学 法而形成完整的教材。 (2)2014 年 3 月-2014 年 8 月:在 2014 级学生中继续试用新编教材。预 期成果: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科研论文 4 篇,教学论文 2 篇,教材出版。 4、课题结题阶段:2014 年 12 月 六、课题组人员分工 1、项目驱动教学法校本教材开发 负责人: 组成人员

41、: 2、项目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有机结合的探讨,学生心理教育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建 立完整的项目教学法过程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 负责人: 组成人员: 3、项目驱动教学法实践与成果推广 负责人: 组成人员: 七、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完善,机电专业教学指导计划的完善,课程 项目的确立及开课规划的形成,校本教材的开发,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分层次 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形成较为完善的项目教学过程评估体系、效 果评价体系。 成果形式主要有:完成机械加工等适合项目驱动教学的相关校本教材;形成一套 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完成课题研究报

42、告及教育教学论文 10 篇以上。编纂论文集职业 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3) 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各一份。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预期先在校内机电专业进行实践,然后进一步向校内和校外相关专业进 行推广,取得预期效果后进一步申请成果并争取在湖南省范围内的广泛推广。本课题的应用范 围主要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此项目受益面比较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首先对于社 会而言,为国家终生教育体系框架的建立奠定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并且能以此进行 扩展,优化了社会教育资源,职业教育不再是断头教育,职业教育类学生也有了技能终生发展 的道路,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同

43、时也能更快更好地培养 各层次技能人才;(2)其次对于职业学校而言,由于确定了专业指导计划,明确了各项目培养 目标,合理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设置方法,对于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 提升作用,促进各个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3)再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最 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更多有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 在就业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同时根据情况,能随时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不断提高职业技能 水平;(4)最后企业也是本课题研究成果的直接受益者,因为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将促进企 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八、经费概算 1、图书资料、材料费:0.8

44、万元 2、教材出版费:0.4 万元 3、学习考察活动费:0.8 万元 第五篇:幼儿园骨干教师成长与发展有效途径的实践研究总结 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研究初探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薛娟 十一五期间,我申报了市级课题“幼儿园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研究” 。这也是我参加工 作以来第一次进行课题研究。通过这次课题研究,使我对课题研究有了深刻的理解。在促进骨 干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激发了骨干教师对课题研究的兴趣。同时这个研究过程,也是我和老 师们共同成长的过程。 下面就研究的内容和过程和老师们做一个交流。 为了使我区第一批幼儿园骨干教师脱颖而出,进一步发挥她们的示范作用,带动我区幼儿 园教师整体队伍

45、的建设,我们本着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和我区的现实需要,着力培养一批幼 儿园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开展骨干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研究的基本过程历时了三年半的时间, 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首先我们针对我区骨干教师队伍进行了现状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发现我区骨干教师群体所具备如下特征。 优势:2014 年我区共有骨干教师 33 人,其中市级骨干教师 3 人。都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 不仅教学经验比较丰富,而且爱岗敬业,是我区一线教学的强大力量。问题:通过对骨干教师的 问卷调查和认定考评工作反应出主要存在以下问 题:教科研的专题研究能力;家园共育工作;艺术领域教育及特殊儿童教育等方面的

46、能力 急需加强。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骨干教师的培养目标 第一,通过培训,使骨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技能、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 力有所提高。 第二,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培养后备干部。 三、培养方法与途径 (一)理论学习 1、 开展好书 (幼儿园教育 爬上豆蔓看自己 生成课程 ) 共读活动, 坚持写读书体会, 引领教师学以致用,并坚持定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活动。 2、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每月热点话题讨论活动,目前仍在进行。 (二)专题培训与教研 针对调研和现实需要,开展了以下专题培训 1、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网络教研。 2、如何以叙事研究为载体开展教科研活动。 3、

47、幼儿线描画。 4、奥尔夫音乐教学。 5、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工作。 6、儿童心理行为表现与师幼互动。 7、幼儿园环境的有效利用。 8、五大领域学科培训。 根据骨干教师的优势与兴趣,成立了五大领域学科研究小组,结合日常工作工作定期开展 小专题的实践研究。激发了骨干教师研究教学、研究幼儿的兴趣。 (三)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 1、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 2、每学年组织一次教育教学基本功评比。如:环境创设;领域教育活动;讲自己的教育故 事等丰富的评比活动。 (四)提高幼儿园业务园长的指导能力,促进骨干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园业务园长是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责任人,同时也担负着发现、培养优秀教师 的重要职责,她

48、们的专业能力及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影响着园内教 师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尝试通过以下方式,提高幼儿园业务园长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进 而促进教师不断成长与发展。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部分业务园长对教师预设课程的指导力度不够,影响幼儿园的常规 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组织进行了“如何做一名业务园长”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开展” “如何 批阅教师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专题培训,从如何指导教师完成半日计划的制定到审阅时应关 注的问题,再到怎样与不同特点的老师进行沟通的技巧,加强了指导的有效性,为教师的专业 成长提供支持。 经过研究与实践,幼儿园业务园长的素质与能力正在迅速提高,势必会对骨

49、干教师的成长 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五)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 1、一带一活动(即一名区级骨干带一名园级骨干的活动) 由骨干教师制定一带一计划,深入指导班级,在观摩半日活动的基础上,与带班教师进行 一对一的交流、研讨,被指导教师由于有同为来自一线的骨干教师 的指导,教育实践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骨干教师的观察教师和幼儿的能力、判断活 动的教育价值的能力、与带班教师有效沟通的能力、梳理思路和表述能力都得到锻炼,这项活 动使骨干教师和一般教师都得到了锻炼与发展,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2、开展了深受中心园喜爱的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其中亲子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农村学 前教育的空白。使广大农村的家长对幼儿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启蒙 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自豪的是,目前培养已有 12 位骨干教师走上了业务园长的工作岗位。成为了我区学前 教育的中流砥柱。 四、主要成果 在实践中老师们书写了 100 余篇教育故事,其中评出优秀教育故事 30 篇,并有多篇在现代 教育报启蒙专刊上发表。 虽然取得了一点成果。但目前我区骨干教师的培养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骨干教师专业 发展现状及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因素缺乏细致了解和分析;另外大多数骨干教师没有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