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4840 上传时间:2019-07-08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20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直接投资理论.ppt(1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引导案例】,日本一桥大学教授、经济学家小岛清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根据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状况研究出来的理论无法解释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他认为,日本对外投资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由于对投资企业能够利用国际分工原则,把国内失去优势的部门转移到国外,建立新的出口基地;在国内集中发展那些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国内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他总结出“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即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概括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可突出以下三方面内容:摒弃了“市场不完全竞争”的观点,提出了从投资国的具体情况

2、出发,据以制定切实可行的对外投资策略;摒弃了“垄断优势”的观点,强调了比较优势的原则,继续维护传统的国际分工原理;摒弃了“贸易替代型”的观点,提出了“贸易创造型”的发展战略。,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从国际分工角度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其他理论相比显然有其独到之处,对传统的国际直接投资无疑是一种冲击。小岛清在区别日本式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式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方面、在阐述边际产业向外转移方面、以及在提出的政策主张方面,都只是反映和解释了20世纪6070年代尚处于初期阶段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状况。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当时处于鼎盛阶段的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也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

3、迅速崛起的新的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可以说,这种理论具有较强的时代特色。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仅仅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的一种,各国进行对外投资以及接受国外直接投资都应该根据各国的国情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研究主要以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分析和解释不同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与决定因素,如垄断优势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可以称之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第二阶段从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重点由对外直接投资转向研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因此可称之为跨国公司的理论,如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4、。 第三阶段,8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促使理论研究的重点从解释跨国公司的存在机制转向解释发展机制。除了对以前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进行局部修正以外,更多的研究围绕着环境、战略和组织结构的动态调整而展开。此外,许多学者还另辟蹊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特点,纷纷提出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的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等。,本章主要内容:,垄断优势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 内部化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其他直接投资理论,第一节 垄断优势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 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 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一、垄断优势理论的提出,美国

5、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先驱者。 1960年,海默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后经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 Kindle Berger)的发展而形成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的重视,成为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最早、最有影响的独立理论。 西方学者常将金德尔伯格和海默并列为垄断优势理论的创建者,并将这一理论称之为“海默金德尔伯格学派”。,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首先,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海默指出,现实的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 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根本原因。 海默认为,至少存在4种

6、类型的市场不完全:产品和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由规模经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由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以及由税赋和关税导致的市场不完全。,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其次,海默指出,投资者去东道国办企业,相对当地企业具有先天上的困难,它主要表现在经济、政策、法律环境的不同和社会、文化、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这些因素将可能会增加企业在当地经营的成本。 此外,投资者还要承担“距离上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国际差旅费、通讯费以及信息传递费用及决策所需要多耗费的时间等。 上述种种,可以归纳为投资者对外直接投资要承担的海外风险。因此,只有当投资者有能力在东道国赚取比在母国企业更高的收益率和利润率时,才可能

7、去在该东道国投资。,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再次,通过对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证分析,海默认为,进入东道国的投资者不采取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等进行间接投资,而是通过办企业进行直接投资,其原因是在非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投资者拥有东道国当地竞争者没有的企业优势,这些优势可以保证投资者获得高于在母国企业的收益率和利润率。这些优势表现在以下方面:,1、资本优势 2、货币优势 3、管理优势 4、技术优势 5、营销优势 6、获取资源能力方面的优势 7、规模经济优势 8、政治力量优势,二、垄断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垄断优势理论强调,企业只有在具备一些特有的优势,足以抵消企业对外经营的明显不利条件时

8、,才可能对外直接投资。 这些优势中,最关键的是营销优势和技术优势,其他优势则只起配合作用。,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1、核心资产论 在对外投资者所拥有的垄断优势中,最重要的是技术和知识,即核心资产。对外投资者通过对核心资产的占有,形成垄断优势,并发展对外投资,在东道国获取高额利润,此即核心资产论。 这一理论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以约翰逊提出的“占有能力论”,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专有性,即企业对信息所产生的成果的占有能力为代表;二是以凯夫斯为代表的“产品差异能力论”,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即企业创造差异产品的能力。,占有能力论,约翰逊在1970年发表的论文国际公司的效率和福利意义中指出:“知识的

9、转移是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这里说的知识包括技术、专有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 约翰逊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知识资产与其他资产不同,它的生产成本很高,如果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利用这些资产,能够降低它的边际成本。而知识资产的供给又极富有弹性,可以在若干不同的地点同时使用。跨国公司的子公司可以利用总公司的知识资产,创造更高的利润,而东道国当地企业则无此优势。,产品差异能力论,凯夫斯提出,拥有使产品产生差别的能力是跨国公司的重要优势。他认为,跨国公司为了扩大产品的销售量,适应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可以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使其产品在实物

10、形态上与其他生产者的产品发生差异。 跨国公司也可以通过独特的推销技能使其产品在消费者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所有这些都可以使跨国公司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对产品价格和销售额的控制。,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2、寡占反应论 美国学者尼克尔博克在1973年发表的论文寡占反应与跨国公司中主张从寡占市场结构中的企业行为来解释对外投资的动机,并提出了寡占反应论。 尼克尔博克认为,在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的寡占市场结构条件下,他们互相警惕地注视对方的行为,如果一家厂商率先到海外去投资建厂,其他几个对手就会相继效仿,采取跟进策略,追随带头的厂商也到海外去投资,这固然由于海外投资的利益诱人,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

11、衡,巩固竞争地位。,三、垄断优势理论的发展,2、寡占反应论 寡占反应行为导致了美国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批性,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 尼克尔博克还将对外直接投资划分为两大类:一是进攻性投资,即在国外建立第一家子公司的寡头公司所进行的投资;二是防御性投资,即同一行业的其他寡头公司追随进攻性投资,在同一地点所进行的投资。尼克尔博克认为,前者的动机可以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解释,后者可以用寡占反应论来解释。,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意义: 开创了国际直接投资研究的先河,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突破了国际资本流动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的传统理论框架,从微观经济理论出发,采

12、用静态分析方法来论述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并把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奠定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四、对垄断优势理论的评价,局限性: 垄断优势理论主要是对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的成果,并且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实力雄厚、独具对外扩张能力的大型跨国公司。 垄断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及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没有进行分析。而实践中出现的情况则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也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也加入到了对外国际直接投资的行列中来。垄断优势理论显然对这些新现象无法做出科学解释,这些局限性使它失去了普遍的意义。,第二节 产

13、品生命周期理论,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 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形成,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在1966年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一文中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直接投资理论。 所谓产品生命周期是指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地位的变化过程,第一步产品向市场推出,第二步产品逐步扩大销路,以至充斥市场,第三步产品由盛而衰,最终逐渐被新一代产品所替代甚至退出市场。 弗农认为,美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是企业在产品周期运动中,根据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变动而做出的决策。,(一)产品创新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新产品刚刚被导入市场,在创新企业所在国家及其他工业发达国

14、家里产生逐渐增加的需求。这时期,创新企业占据着技术垄断地位,新产品在发达国家的创新企业产生并开始逐渐进入大规模生产,这一时期产品主要满足本国市场的需求,销售量不断上升,只有少量的产品出口到较发达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创新企业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因此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基本上控制了市场份额,而且对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在国内生产将更为有利。所以在这一阶段生产未发生转移,国际直接投资也未发生。,(二)成熟产品阶段,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产品销售量上升,利润迅速增加,外国生产者开始仿制这种新产品,出现垄断竞争局面,但成功的仿制者不多,尚未构成对创新企业的威胁。这一阶段新技术日趋成熟,产品基本定型,

15、国内外需求急剧增大,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强,产品价格的需求弹性升高,价格竞争开始成为主要竞争手段。虽然厂商可以通过新产品的异质化来避免直接的价格竞争,但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企业考虑的首要因素,产品的成本优势远比差异优势更为重要。在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时,企业将日益重视国外市场,当出口产品的边际成本加上运输成本等其它费用高于在国外生产的边际成本时,企业会考虑对外直接投资。,(二)成熟产品阶段,尽管此阶段新产品已趋于成熟,价格却仍然很高,所以厂商仍选择在人均收入水平高、技术先进、与本国需求类似的其他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同时,较发达国家的竞争厂商开始仿制创新企业的新产品,这些国家政府也可能采取限制进口

16、的政策,以支持本国企业发展新产品,替代进口。这时期,其它跨国企业也开始进入市场。创新企业为维持国外市场份额,以对外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由于技术垄断局面完全打破,创新企业也可能以有限扩散技术方式(许可证方式)获取收益。新产品产业形成垄断竞争。这时期,发达国家出口和较发达国家进口开始减少,厂商转向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三)标准化产品阶段,这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产品的生产技术、规模及样式都已完全的标准化,更多的厂商进入新产品市场,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降低,成本在竞争中占主要地位,厂商间展开了激烈竞争,最初的创新企业的优势完全丧失。本国的市场已经饱和

17、,其他发达国家该产品的出口量也急剧增加,创新厂商所拥有的垄断优势已经消失。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价格与成本,这时企业最关心的是寻找低成本的产品生产区位,于是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选址的最佳生产区位。这样,在发展中国家里发生较发达国家在前一阶段已经历过的过程。这一阶段发达国家和较发达国家厂商都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发展中国家由此获得生产这种产品的能力,从而净进口量开始减少。,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一)弗农对产品周期理论的修正 弗农引用了“国际寡占行为”来解释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他将产品周期重新划分为“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成熟的寡占”和“老化的寡占”三个阶段。在

18、各个阶段中,跨国公司根据不同类型的进入壁垒来建立和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不同的进入壁垒对跨国公司在选择国内和国外生产区位时具有重要意义,公司根据寡占产品的竞争情况,利用对外投资使其寡占利润最大化。,1以创新为基础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仍在国内市场开始,并受国内生产要素禀赋状况的影响。跨国公司为了保持垄断优势需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力量,扩大现有产品的差别,以加强对新产品和技术的垄断。 当产品进入国外、出现竞争者和进入标准化阶段时,跨国公司就会把生产移往国外,以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占领国外市场,维持和延续以创新为基础的优势。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结构各异,因而在

19、进行对外投资时区位选择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国公司大多选择西欧或日本进行直接投资,生产较多劳动成本的新产品,而西欧或日本则一般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来生产该类产品。,2成熟的寡占,这一阶段创新产品的生产技术开始扩散,跨国公司以创新为基础的优势消失。弗农认为,这一阶段,规模经济成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基础。它们可以利用生产、销售与研制的规模经济来代替创新因素,排斥竞争者的进入。各国主要采取相互牵制战略或盯住战略来维持各自的市场份额。相互牵制战略指的是为了在竞争中争夺市场,各国跨国公司到对方的主要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削弱对方的竞争能力。盯住战略指当某个跨国公司率先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时,其他的跨国公

20、司就紧随其后,采取跟进战略,以维护寡占均衡。这两种战略的目的都是要稳定寡头成员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避免竞争失利。,3老化的寡占阶段,在这一阶段,规模经济也不再是阻碍竞争者进入的有效手段,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跨国公司力图组成卡特尔,或通过商标、广告宣传等使它们的产品互有差别,以建立新的垄断优势。但由于竞争者不断的进入,成本和价格的竞争日趋严峻,成本高的公司将被迫退出该行业。这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成本的差异,市场距离和寡占反应成为次要因素,所以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广阔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成为跨国公司的理想投资地。,(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1劳动力成本 由于大多数国家实行移民管

21、制,不同国家实际工资成本差异很大,造成了国际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创新和成熟阶段,要求高素质的劳动力与高技术的生产过程相结合,这时只能利用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一旦产品生产进入标准化阶段,企业迫于成本和价格竞争的压力,就趋向于把生产活动转移到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2市场需求 有利的东道国市场也是吸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新产品研制出后,厂商最关注的是能不能找到市场。处于创新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产品,价格相应较高,只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才能负担,所以新产品都首先在这些国家生产和消费。当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也为越

22、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所接受。随着发展中国家市场规模的扩大和迅速增长,一些企业转向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以形成和利用其生产和销售的规模经济。,(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3贸易壁垒 在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其他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新产品的仿制者,同时这些国家为了保护和发展本国工业,纷纷利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进口。创新企业为了绕开这些贸易壁垒、占领海外市场,只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二)约翰逊对产品周期理论的发展,4政府政策 不同国家政府会在一定时期内向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优惠措施和激励政策,以借助外国资本实现本国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目标。有利的投资政策环境也是吸引外国企业进行国际直接投

23、资的又一重要因素。,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主要贡献: 第一,引进了从动态分析的角度研究跨国公司行为的方法; 第二,较好地解释了美国战后对西欧各国大规模直接投资的原因; 第三,通过对生产区位决策的论证,说明了区位因素在跨国公司理论中发展的重要性; 第四,把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和国际贸易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以后形成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迪。,三、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评价,局限性: 第一,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也在国外生产非标准化产品,或者,将其原创的新产品进行改进或多样化,以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显然不符合产品周期理论的结论; 第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无法对有

24、些跨国公司在国外原材料产地进行的直接投资行为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第三,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也无法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 第四,该理论也无法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发达国家双向投资现象。,第三节 比较优势理论,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 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 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 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一、比较优势理论的形成,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通过研究分析日本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在其代表作对外直接投资论(1979年)、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论(1981年)中,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海默的垄断优势论提出了质疑,并阐述了自

25、己的观点,即比较优势论。 小岛清利用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原理,详细分析和比较了日本型对外直接投资与美国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不同,提出了解释日本对外投资的理论模型。该理论以国家为基本考察单位,进行了国际间优势比较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是有代表性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也被称为“小岛清模型”。,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贸易导向型的直接投资: 这种投资是对东道国在比较成本上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的产业部门(而对投资者来说,则是在其母国比较成本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部门)投资。 投资者通过在东道国建立这种类型的生产线,把自己的经营资源转移到东道国,东道国的产业因这种投资而逐步走向高级化,而投资者母国在这些部

26、门生产的比较成本的差距则进一步拉大。于是,投资者可以用廉价的成本生产产品,然后向其母国及第三国市场销售这种产品,从而为双方创造出更多的贸易机会,并满足投资者母国产业发展对原材料、半成品等资源的需要。,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逆贸易导向型的直接投资: 即把投资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也可以说是主要出口产业)通过直接投资转移到东道国处于相对劣势的产业部门。东道国该产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改善,与投资国的原出口产品的比较成本的差距缩小,投资国的出口(即东道国的进口)减少了。这样,投资国的直接投资实际上起到了出口替代的作用,所以称为逆贸易导向的直接投资。 小岛清认为此种对外直接投资是“不理想”的。,二、比

27、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部门(即边际产业部门)依次进行,而这些产业正是东道国具有明显或潜在比较优势的部门,投资国的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等条件而没有显现的潜在比较优势显现出来,并充分利用。也就是说,本国所有趋于比较劣势的生产活动都应通过直接投资依次向国外转移。,二、比较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以从趋于比较劣势行业开始的原则进行,因此可以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使双方实现利益更大、数量更多的贸易。 另外,边际产业的概念还可以扩大,不仅包括已趋于

28、比较劣势的劳动力密集型部门,还包括某些行业中装配或生产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型生产过程或部门。日本的传统工业部门之所以能够比较容易地在海外找到有利的投资场所进行国际生产,就是它向该部门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结果。这种投资是“日本式的、顺贸易的对外直接投资”。,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中心是自然资源开发与进口、纺织品生产、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这些行业在日本国内属于已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投资按照这些行业比较成本的顺序依次进行。这些行业在东道国内正在形成优势或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日本对这些国家的投资正可以促进它们的比

29、较优势产业,扩大两国的比较成本差距,补充、创造和扩大两国贸易。同时日本也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实现直接投资对本国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转化。 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恰好相反,从本国最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即逆贸易导向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导致对贸易的替代。另外向东道国转移本来具有较高比较优势的行业,可能会缩小本国与其他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的差距,使本国丧失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后果十分严重。,三、日美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2),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因而其投资企业规模远比欧美国家小的多。小岛清认为,日本的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一般会更趋于比较劣势,但它们与东道国的技术等方面

30、的差距较小,且转让的技术也多为适用技术,符合当地生产的要素结构及水平,投资也多采用合资形式。这样的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大,不但促进了当地劳动力密集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出口,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和培训机会。 而美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多为技术密集行业的寡头垄断公司,目的在于通过海外扩张维护其垄断地位,争夺东道国市场。直接投资所转移的技术多为高级技术,投资方式也多选择独资形式。这种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波及效应较小。,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 1自然资源导向型 这种投资是向资源丰富的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增加国内已失去比较优势或国内根本不能生产的产品的进口,属贸易导向的投资

31、。 结果:促进制造品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垂直化专业分工。,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 2劳动力导向型 这种投资是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提高,因此将标准化的传统劳动力密集产品或密集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新产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国家的一种投资方式。 目的:建立本国及第三国出口的生产基地,而不是为了占领东道国市场。 结果:加速了国家间的产业调整和资源配置,增加了投资国与东道国之间的贸易。,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 3市场导向型 (1)为了绕过东道国的贸易壁垒而进行的直接投资。在东道国生产并销售,从而将出口成品改为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的转换。这类投资一般符合东道国的进口替代政策

32、,也属贸易导向型投资。 (2)寡头垄断性质的对外直接投资。例如美国对外直接投资基本由新兴制造业即技术密集行业的大寡头公司控制,这种对外直接投资则是反贸易导向型的。,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一)投资分类 4生产与销售国际化型 这类直接投资是由大型跨国公司的水平或垂直一体化实施的。它是否属于反贸易导向型取决于这类投资是否是垄断性质的直接投资。,四、比较优势理论的推论,(二)交叉投资 小岛清还对发达国家间的交叉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发达国家间的交叉投资大多数是由于各种贸易和非贸易壁垒引起的,投资往往流向东道国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既然交叉投资是在双方比较成本差距很小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它就

33、很难产生任何经济效益。所以发达国家之间应该停止对东道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行业进行直接投资,而应当采用在产业内部,寻找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领域进行直接投资,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意义: 小岛清教授从与欧美学者对立的全新角度立论,在分析和总结“垄断优势论”的基础上,以国际分工为首要原则,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他认为只有比较利益原则才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投资国和东道国都不需要拥有垄断市场,因而并非拥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进行国际投资,具有比较优势或者寻求比较优势的企业都可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 比较优势论重视从国际分工的比较成本

34、原理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并且强调对外直接投资应当促进投资双方比较优势的发展,扩大两国的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的关系是替代的而不是互补关系。,五、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局限性: 小岛清的理论分析及结论虽然符合日本早期大量向发展中国家投资的情况,但它无法解释80年代后日本向欧美国家大量投资的实践。根据这一理论,发展中国家只能跟在发达国家后面调整产业结构,但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已经逐渐意识,并试图通过吸引直接投资、利用后发优势来发展本国较高技术层次的产业结构。 另外,还有一些现象是利用这一理论不能解释的,例如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领域已经扩展到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三产业,发展中国家也

35、开始向发达国家投资等等。因此,小岛清教授的理论只能说反映了日本在战后某个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并非具有普遍意义。,第四节 内部化理论,一、内部化理论概述 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一、内部化理论概述,(一)内容 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是市场内部化过程的产物,而中间产品市场上的不完全则是导致企业内部化的根本原因。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通过外部市场进行中间产品的交易,会面临许多障碍,从而提高了交易成本。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方式在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将各种交易不经过外部市场而在公司所属的企业间内部市场内进行,从而可以弥补外部市场机制的缺陷。当这种内部化跨越了国界,跨国公

36、司和国际直接投资就产生了。因此,内部化动机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二)内部化理论中的市场不完全,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的不完全不仅仅表现在由规模经济、寡占或关税壁垒等带来的最终产品的不完全,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知识等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中间产品是相对于最终产品而言的,是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它不仅包括半加工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更重要的是包括各种技术、专利、管理技术等知识产品。而知识、技术形态的中间产品,由于其自身所具备的整体性、共享性、质量不确定和不可检验性等特性,对市场的完善程度有很高的要求。一旦外部市场难以保障中间产品市场交易有效进行,交易成本和市场失效,就会迫使企业进行内部化。

37、 内部化就是建立企业内部市场,利用管理手段来协调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与产品交换,使中间产品在企业内部网络中自由转移,以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样既避免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率,又能防止技术优势流失,维护了企业的特定优势。,(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1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按照内部化理论的观点,由于知识产品的特殊性质、知识市场结构以及知识产品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知识产品市场内部化的动机最强。这是因为: (1)知识产品的形成耗时长、费用大; (2)知识产品的“共享性”决定了其价格很难经过市场来决定; (3)知识产品在一定时间内具有的“自然垄断性”可以给企业带来丰厚的

38、利益; (4)知识产品的过早外溢会给其拥有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所以企业必须对知识产品实行内部化,控制在企业内部使用。,(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1市场内部化的动机 此外,内部化意愿还取决于以下一些因素: (1)地区特定因素,如地理上的距离、文化、差异、社会特点等; (2)国家特定因素,如国家的政治、金融制度等; (3)企业特定因素,即组织结构、管理知识和能力等。,(三)市场内部化的动机和实现条件,2市场内部化的实现条件 市场内部化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内部化本身的收益,但内部化过程也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因此只有在内部化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内部化才会变为现实。内部化的实现取决于企业对内

39、部化的收益与成本的比较。,(1)内部化成本,从内部化的成本来看,它主要包括: 资源成本 通讯成本 国际风险成本 管理费用,(2)内部化收益,从内部化的收益来看,它主要包括克服下述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收益: 消除外部市场供求的“脱节”现象。 企业可以利用差别价格来充分享受它在中间产品上的市场势力,这是通过外部市场定价方式难以达到的。 消除外部市场因买方或卖方垄断而形成的不稳定。 促使卖方和买方在产品性质及价格方面的信息达到均等,消除买方不确定性。 有效规避政府干预造成的市场不完全。,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意义: 标志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研究的重要转折; 研究和解释了跨国公司行为,区分了中间

40、产品与最终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并将理论基础放在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上,使其更接近国际生产的实际; 不仅很好解释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且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行为的原因; 以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换形式,研究了企业国际分工与生产组织形式,认为跨国公司才是企业国际分工的组织形式; 不是静态地强调企业已拥有的特定优势,而是强调企业将既有优势跨国界内部化的特定能力,从而使其分析更具动态性。,二、对内部化理论的评价,局限性: 内部化理论强调的内部化能力从本质上看是垄断优势,所以它与垄断优势理论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一致的,都是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来寻找其对外投资的动因和基础; 内部化的决策过程完全取决

41、于企业自身特点,忽视了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市场结构、竞争力量的影响等; 内部化理论仅说明了跨国公司是对国际市场的替代,而没有讨论企业管理层级制度形成于发展的原因,没有讨论跨国公司在替代国际市场后其内部分工体系形成与发育的过程。,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形成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 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一、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形成,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运用折衷主义方法对各种跨国公司理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分析,于1977年发表了其代表作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

42、探索,提出在研究跨国公司和国际生产活动中,应吸收区位理论、并融入俄林的要素禀赋论和巴克利与卡森的内部化理论,形成了一个更一般和广泛适用的理论模式,即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该理论吸收了原有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区位理论,对各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做出了解释,同时分析了各国在国际贸易、资源转让及对外直接投资中选择直接投资的原因。,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是“三优势模式”(O.I.L Paradigm),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跨国企业的这三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国际经济活动的方式,而且这三项优势是不分主次的。,该理论假定企业在以下三个条

43、件得到满足时,将从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拥有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以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形式存在,此类资产至少在一定时期内为该企业所垄断;企业将这些所有权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内部化,比通过出口贸易、技术转让方式带给企业的收益会更大;企业在东道国结合当地区位条件利用其优势时,比利用本国区位条件更有利。 邓宁认为,这三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只有在具备全部三类优势时,企业才可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所有权优势,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

44、等。 邓宁认为,企业是否拥有所有权优势是决定其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但所有权优势并非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特定优势。 邓宁认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它拥有的各种所有权优势,还取决于它对这些优势实行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企业将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企业所拥有的各种优势可能会逐渐丧失,所以企业本身就存在对优势进行内部化的强大动力。邓宁曾强调内部化对跨国公司国际生产的重要意义,他认为,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时,不仅要拥有一定的所有权优势,而且还要通过直接投

45、资方式使之内部化。,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是指企业在投资区位上具有的选择优势。区位优势取决于:东道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要素禀赋;市场条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制度和相关政策等。 邓宁认为所有权优势只是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内部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保持和扩展垄断优势,而区位优势才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选址和国际生产布局的制约因素。只有国外区位优势较大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事国际生产。区位优势构成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关于国际生产方式选择的结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可用以解释跨国公司国际经营的三种主要方式,即出口贸易、国际技术转让和国际直接

46、投资。 企业所有权优势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条件,若企业对其技术等优势实行内部化有利可得,同时国外区位优势又有较大吸引力时,企业将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若国外区位优势吸引力不大,企业将选择出口方式。 当企业不须对其优势实行内部化,同时国外区位优势又无吸引力时,企业将选择许可证安排方式。,表21 企业国际生产方式选择,无,无,有,许可证安排,无,有,有,出口贸易,有,有,有,对外直接投资,区位优势,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方式优势,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邓宁1981年在投资发展周期一文中,说明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不同的,这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有着直

47、接的影响。该理论被称为投资发展周期理论,它从动态的角度解释各国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是邓宁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一)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内容,邓宁认为一国净对外直接投资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行为的发展变化,大体上符合这一趋势。 邓宁通过对67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671978年直接投资流入与流出量及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发现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与直接投资的流出和流入有关,他把这种关系称为投资与发展周期。,第一阶段(人均GNP低于400美元或等于400美元) 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量都很小,这

48、是缘于该国的企业还没有产生所有权优势和东道国各种条件的制约。 第二阶段(人均GNP在40015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量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东道国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凸显。此时东道国对外投资的流出量仍很少,主要原因是该国企业还没有形成较强的所有权优势,但还是有可能在周边国家进行投资实践。,第三阶段(人均GNP在200040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由于本国企业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增强,直接投资流出量上升,且速度可能超过流入量,这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国际直接投资已经发生质的变化。这类国家多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一些发达国家。 第四阶段(人均GNP在26

49、005600美元之间) 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很高,企业有着较强的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并具备发现和利用外国区位优势的能力,直接投资的流出量大大超过流入量。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全部都是发达国家。,通过实证分析,邓宁得到了以下的一般结论: 1、一国的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与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量呈正相关关系,与该国对外直接投资量呈负相关关系; 2、内部化优势不但可以促进本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还可以促进外国对本国投资; 3、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弱,这三种优势强弱的不同组合决定了一国的净对外直接投资额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二)对投资发展周期理论的评价,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从企业优势的微观基础出发进行宏观分析,将一国直接投资的行为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有机联系,描述了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广大国家投资行为的变迁,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做出了新的解释。 但邓宁描述的这种投资与发展周期的关系只是总的趋势,各国由于国情的差异,如经济结构、外资政策等不同,具体情况可能会不一样,会出现人均国民收入处于同一阶段的国家,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趋势并不一致,邓宁的这种研究方法也因此受到了诸多的批评。,五、对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