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第三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581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第三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第三章.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世界市场与世界市场价格,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形成与构成 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 第三节 贸易条件,第一节 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与运行,(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 (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1.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世界市场的萌芽和扩大; 时间:16c初 19c,70s; 地理大发现、产业革命; 商业资本 产业资本 (2)世界市场的形成 时间:19c末20c初 (自由垄断) 第二次产业革命,(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形成标志: A. 形成了多变贸易和多变支付体系; B. 确立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及黄金的世界货币地位; C. 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市场运行机制/统一

2、的世界市场价格; D. 商品种类多样化,大宗贸易增长,销售渠道日益健全 大宗商品(Bulk Stock)是指可进入流通领域,但非零售环节,具有商品属性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使用的大批量买卖的物质商品。在金融投资市场,大宗商品指同质化、可交易、被广泛作为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商品,如原油、有色金属、农产品、铁矿石、煤炭等。包括3个类别,即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和农副产品。,2.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 国家构成 地区构成:西欧(欧盟)、北美、中东、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 主体:订约人 (企业及企业组联合组织,政府、国际机构等) 进口:进口商、进口代理商、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 出口:出口商、出口代理商、厂商

3、自设出口机构,(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客体:交易对象/商品构成 10大类、67章、1032分组、3188基本项目,(一)世界市场的发展与构成,1. 单边进出口/单纯的商品买卖交易 买卖双方直接通过函电往来或面谈洽商而签约成交的一种国际贸易方式。(p85) 2. 包销 (Exclusive Sales) 又称独家经销,指卖方在特定地区和一定期限内,给予国外客户独家销售指定商品的权利。(售定性质),(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3. 定销 (Fixed Sale) 它是指对某些不宜采用包销方式独家经营,也不宜过于分散经营的出口商品,在同一市场内分别同选定的几家客商签订一定数量的合同,除此之外不再与

4、其他客户成交。(售定性质) 4. 代理(Agency) (1)总代理(General Agent) (2)独家代理(Exclusive Agent) (3)一般代理(Agent),(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5. 寄售(Consignments) 卖方将货物运往国外,委托国外客户按双方签订的寄售合同中规定的条件和办法,在当地市场上代为销售的一种经营方式。 特点: (1)先出运,后成交,成交前货物的所有权仍属寄售人; (2)代销人凭寄售人指示处之货物,不承担寄售过程中的任何货损、不承担销售风险、无需垫付资金; (3)现货交易,看货成交。,(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4)有利于出口方直接与当地零售、

5、批发商及客户建立关系、开辟市场; (5)出口方资金周转期限长、增加了出口费用; (6)收汇风险,(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6. 拍卖(Auction) 拍卖师由专营拍卖业务的拍卖行接受货主的委托,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的章程和规则,以公开叫价竞购的方法,组后由拍卖人把货物卖给出价高的买主的一种现货交易方式。 (1)增加拍卖(British Auction); (2)减价拍卖(Dutch Auction); (3)密封递价拍卖(Sealed Bids),(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7.招标与投标(P87) 三个环节: 招标(Invitation to Tender) 投标(Submissio

6、n of Tender) 开标(Opening of Tender) 8. 商品交易所(Commodity Exchange) 专门从事大宗商品交易的场所。它是由特定的人员(会员或经纪人)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按照一定规章和方法进行特定商品买卖的有组织的市场。,(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9. 补偿贸易(P88) 10.加工贸易 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 11. 租赁贸易(Leasing Trade),(二)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第二节 世界市场价格的基础,商品的国别价值 商品的国际价值及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 世界市场价格,商品的国别价值(1),劳动价值论 (1)商品价值由人类抽象社会劳动形成

7、,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商品价值通过市场交换而表现。 (3)生产部门内部的竞争,导致生产同类商品的不同企业耗费的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国别价值(2),国别价值&国别价值量 当各国的经济由分散的个体、自然经济发展成统一的、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地方市场联结成全国市场,在各国范围内生产的商品的价值称为商品的国别价值。 国别价值量由各国范围内生产各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国别价值(3),国别价值 VS 国际价值 (1)商品的

8、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基础上形成的。 (2)两者作为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物,在本质上完全相同,只在量(价值量)上有所不同。国别价值量由各国范围内生产各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国际价值量由世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特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表现形态:国别价值 该国货币 国际价值 世界货币(黄金或美元世界普遍接受的国际货币),商品的国际价值及影响国际价值量变化的因素(1),(1)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即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或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必然引起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改变。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主要因素:a)科技发展水品及劳动者的熟练程

9、度;b)生产资料的规模与效能及供应状况,商品的国际价值及影响国际价 值量变化的因素(2),(2)劳动强度 (3)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贸易参加国的贸易量),世界市场价格(1),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1.国际生产价格&世界市场价格 在一国范围内,国内市场的形成,资本在部门和地区间自由流通的结果产生了等量资本取得等量利润的要求,使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平均化;使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因此国内市场交换不是按国别价值,而是按各国的生产价格。世界市场价格亦是如此。 商品的国际生产价格是国际价值的转换形态,世界市场价格(2),2. 世界市场价格与供求关系 国际商品的供需关系由于种种因素

10、出现不一致,使得世界市场价格偏离国际生产价格。 供不应求:世界市场价格 国际生产价格 (供给商利润增加,扩大生产、增加供给,需求下降,供求平衡,市场价格向生产价格回落) 供过于求:世界市场价格 国际生产价格 (相反情形),世界市场价格(3),影响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 (1)经济周期 (2)垄断 (3)商品销售各环节中诸因素 (4)自然灾害、政治动轮、投机、战争等 (5)商品的质量与包装 (6)各国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世界市场价格(3),3. 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1)自由市场价格 是指在不受私人垄断或国家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买者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特点: 固定地点

11、公开竞争 大宗初级产品 反应供求关系,世界市场价格(3),3. 世界市场价格的种类 (2)封闭市场价格 是受私人或国家垄断力量的制约,买卖双方在某种特殊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特点: 不完全反应供求关系,甚至完全脱离外部市场力量。 类型:a)调拨价格或转移价格;b)垄断价格; c)保护性价格(区域经济组织内部); d)协定价格(国际商品协定),第三节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 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 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一)贸易条件的定义 贸易条件一般指一个国家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比。这里的贸易条件是所有出口商品价格与所有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现实中的贸易

12、条件计算一般采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直接进行比较的做法。,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2),1.净贸易条件(商品贸易条件) 净贸易条件是以一国一定时期的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同期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来反映。具体计算方法为: 式中:N净贸易条件 Px=出口商品价格指数, PM=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3),例1: 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4),例2: 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那

13、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5),结论: 净贸易条件大于1说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超过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小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上涨),或出口商品价格在上升,而出口商品价格在下降,三种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得到改善,有利于该国进口能力的提高。,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6),净贸易条件小于1说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上升幅度低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升幅度,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大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幅度(既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在下降),或出口商品价格下降,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这些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会恶

14、化,进而进口能力受到削弱。,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7),2.收入贸易条件(购买力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共同考虑出口规模的变化与进出口商品价格相对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的影响。 计算方法为: Qx: 出口商品数量指数,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8),收入贸易条件I的上升意味着该国一年的出口销售能达到比基期更大的进口量,因此,I 反应的是以出口为基础的进口能力。,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9),例1: 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出口商品数量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20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0),例2:

15、假定某国以1990年价格、出口商品数量为基期,1995年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70%,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20%,出口商品数量指数为120%,那么该国1995年净贸易条件为 I= 70%/120%120%100%=70% 若单纯动贸易条件看,即出口数量指数不变,则 I= 70%/120%100%100%=58.3%,那么相对于1990年的基期收入贸易条件为1来讲,1995年的收入贸易条件下降了1-58.3%=41.7%,即进口能力削减了41.7% 而实际上,因为出口量指数超出了120%-1=20%,所以进口能力削减度由41.7%降到了30%,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1),3.单因素贸易条件 单因素

16、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 上,考虑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该国 贸易利益的影响。计算方法为: S的上升意味着该国出口中每单位生产要素比基年得到了更多的进口商品,反之,则更少。,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2),例1: 我们仍然以1990年为基期,1995年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20%和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50%,计算的结果,净贸易条件为58.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为87.45%,这说明尽管净贸易条件在恶化,但由于此期间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抵消了一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利,使单项因素贸易条件向好的方向发展。,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3),4.双

17、因素贸易条件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不仅考虑到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且考虑到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其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4),例: 仍然以1990年为基期,1995年的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分别为120%和70%,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为15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为170%,双项因素贸易条件等于48.58%,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5),结果说明虽然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抵消部分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的不利,但是进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也在提高,并且进口商品价格不但没有下降,却在上涨,而且上涨幅度还超过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幅度,从而导致出口国的贸易条件进一步恶

18、化。在这种条件下,只有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指数高于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方可缓解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变化不利而对该国贸易条件带来的不利影响。,贸易条件的定义与类型(16),结论: 任何一种贸易条件形式,其结果大于1 时,表明该国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小于1 时,则表明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1),相互需求原理又称为国际需求方程式说,是由19c中后期的英国经济学家穆勒(John Stuart Mill1806-1873)提出的。 注:单位劳动投入下英、德两国生产毛呢和麻布的数量,穆勒的相互需求原理(2),根据比较优势说,英国生产毛呢,德国生产麻布 10码毛呢换15码麻布

19、,则利益全归德国(还节省了生产5码麻布的劳动时间); 10:20,利益又全归英国 10:17, Ok,因为两国的出口恰好可满足进口支付的要求;如果需求发生变化,交换比率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比如德国对毛呢需求增大,则毛呢价格将上升,交换比率向有利于英国方向发展,可能是10:18,马歇尔的提供曲线(1),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运用相互需求曲线来确定两国进行贸易的均衡贸易条件。 相互需求曲线又称提供曲线,它是用来表示在各种贸易条件或交换比价下,一国愿意为换取或进口一定数量外国商品而提供或付出的本国商品的数量。因而提供曲线可以看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交合。,马歇尔的提供曲线,提供曲线表明出口产品将随着相对价格的上升而将会有所增加,从另一个角度看则表明进口产品的数量将随着相对价格的降低而有所增加。在这里一种产品的相对价格是以它所交换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来表示。,马歇尔的提供曲线(2),马歇尔的提供曲线(3),马歇尔的提供曲线(4),马歇尔的提供曲线(5),马歇尔认为,需求变化导致提供曲线位置的移动,从而贸易条件发生变化。这一结论与穆勒的相互需求强度决定交换比价的论点相同,只是理论上的推导使结论具有更强的说服力。 提供曲线同时也证明了贸易条件越接近对方国家国内交换比率,本国分享的贸易利益就越大,它是通过等量本国商品换取的外国商品数量不断增多来体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