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09746 上传时间:2019-07-09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878.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编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编 实践基础上的世界观,第二章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理解 第三章 意 识,第二章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理解,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第二节 运动、时间和空间,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二、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世界 三、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 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一、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一)自在世界 自在世界是与人类世界相对应的概念,又称天然自然。两重含义: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二)物质观的发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2、,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坚持和发展了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路线,坚决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第二,肯定了物质是可以认识客观实在,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区别开来了,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第四,给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我们坚持事实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提供了哲学基础。,二、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世界,(一)人类世界 两重含义: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人化自然”;人类社会。 人类世界或在实践中认识的物质

3、世界就是“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实践范畴 所谓实践,就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理想所进行的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这个定义,既把实践同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来了,又把实践同精神活动区别开来了。,实践的基本特征 客观现实性 自觉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物质生产实践 处理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和精神生产活动,三、物质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一)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含义 2.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分化 3.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 4.实践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现实基础。,(二)实践是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1.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对立: 自在世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具有主体性及对主题实践活动的依赖性,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统一: 第一,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第二,天然自然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并在人类世界中延续自己的存在;同时,人化自然又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 第三,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1.实践是人类世界和自在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2.实践是人类世界得以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在人类世界的运动中具有导向

5、作用。 3.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实际就是创造世界的过程。 4.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人类实践活动来反观世界,建构了一种新世界观,从而消除了精神的历史与物质的自然对立的神话。,四、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分化于自然的决定因素。 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 实践活动贯穿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劳动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第二节 运动、时间和空间,一、运动 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一、运动,(一)什么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运动是一般的变化。,(二)运动和物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

6、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没有的。,(三)相对静止及其意义,1.什么是相对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静止是指: (1)就机械运动而言, 相对于特定参照系物体没有发生位移; (2)某物没有发生质变。,2.静止和运动的关系 (1)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2)绝对运动中存在着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存在着绝对运动,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 (1)相对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是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基础。 (2)相对静止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3)静止是衡量运动的尺度。,二、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一)时间 1.

7、什么是时间?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和间隔性。 2.时间的特点。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二)空间,1.什么是空间 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客体的广延性和并存的秩序。 2.空间的特点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三)时间和空间同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物质运动的属性,时空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1.物质运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2.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四)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时间、空间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具体特性的可变性。 时空的绝对性首先表现为时空的客观性及其无条件性上。 时空的

8、相对性的首要表现是时空具体特性的可变性。,(五)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统一,时空的有限性:具体事物在时间上的有限性;具体事物在空间上的有限性。 时空的无限性:整个物质世界在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整个世界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 时空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第三章 意 识,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物质的一般反应特性生物刺激感应性,岩石风化,葵花向阳,生物刺激感应性动物心理,动物心理人的意识,动物心理,人类意识,二、意识是社会

9、的产物,(一)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 劳动不同于动物的特征是“改造世界”。 劳动作为“改造世界”的活动为“理性”(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 劳动使“自我意识”和“理性”的产生具有了可能性。,(二)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语言推动了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实践创造了语言,(三)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意识的生理基础“人脑”的形成。,现代原始人 -狼孩卡玛拉,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大脑机能定位,人脑的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就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第一,一方面,意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另一方面,意识的内

10、容具有客观性 第二,一方面,意识具有主观差异性,另一方面,主观差异具有客观根源。 第三,一方面,意识具有主观特征,另一方面,意识的主观特征有物质基础。,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一、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的辩证统一 物质决定论原理:意识是由物质决定的,意识依赖于物质。 意识能动论原理:人的意识有相对独立性,它能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世界。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这两个原理是辩证统一的。,二、意识的能动作用,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能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 第四,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活动有控制作用。,三、怎样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恰当的估计。 必须明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关键是遵循客观规律。 还要明确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