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框架4.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436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层框架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多层框架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多层框架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多层框架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多层框架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层框架4.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层框架4.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p 框架结构在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力的作用下,可以简化为 框架受节点水平集中力的作用,这时框架的侧移是主要 变形因素。 2.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p 由图可见,各杆的弯矩图都是直线,每根杆件有一个反弯点,该点 弯矩为零,剪力不为零。如果能够求出各柱的剪力和反弯点的位置 ,就可以很方便地算出柱端弯矩,进而可算出梁、柱内力。 2.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内力和侧移的近似计算 2.4.1反弯点法 适用条件: 梁的线刚度比柱的线刚度大很多。 q 基本假定 q确定各柱间的剪力分配时,认为梁的线刚度与柱的 线刚度之比无限大,各柱上

2、下端均不发生角位移; q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时,认为除底层以外的其余 各层柱,受力后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q不考虑框架梁的轴向变形,同一层各节点水平位移 相等。每层梁上的荷载对其它层梁、柱内力的影响 忽略不计,仅考虑对本层梁、柱内力的影响。 q同层各柱剪力分配 q 柱中反弯点位置 确定各柱的反弯点位置时,认为除底层以外的其余各层柱, 受力后上下两端的转角相同。 q 框架梁柱内力 q 柱端弯矩 q 梁端弯矩 梁端弯矩计算 梁端弯矩计算 q 梁端剪力 q 柱轴力 柱轴力计算 梁端剪力计算 2.4.2 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p 反弯点法在考虑柱的侧移刚度时,假定横梁线刚度无限 大,认为节点转角为零

3、,框架各柱中的剪力仅与各柱间 的线刚度比有关。对于层数较多的框架,由于柱轴力增 大,柱截面往往较大,梁柱相对线刚度比较接近,框架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各节点均有转角,这时,节点转角位 移为零的假定就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2.4.2 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q 另外,反弯点法在计算反弯点高度时,假定柱上下节点 转角相同,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是一个定值。实际上,当 梁柱线刚度比、上下梁线刚度比和上下层层高发生变化 时,将影响柱两端转角的大小,而各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与该柱上下端转角的大小直接有关,反弯点向转角小的 一方移动。 q 因此,按上述假定来计算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 内力,误差较大。 2.4.2

4、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q 1963年日本武滕清在分析多层框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 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正柱的侧移刚度和调整反弯点位 置的方法。 q 该方法认为,柱的侧移刚度不仅与柱本身线刚度和层高 有关,而且还与梁的线刚度有关;柱的反弯点高度不是 定值,它随梁柱线刚度比、该柱所在层位置、上下层梁 间的线刚度比、上下层层高以及房屋总层数的不同而发 生变化。 q 修正后的柱侧移刚度用D表示,此法又称“D值法”,它 是对反弯点法求多层框架内力的种改进。 2.4.2 改进反弯点法(D值法) q 柱侧移刚度的修正 底层柱D值的计算图示 q柱的反弯点位置 q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a) (b) 标准反弯点位置

5、确定 (c) (d) 标准反弯点位置确定 q柱的反弯点位置 q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值 梁刚度变化对反弯点影响 q 柱的反弯点位置 q 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修正 层高变化对反弯点影响 【例题3.3】 某四层框架结构(如图3.24),梁柱现浇,楼板 预制,柱截面尺寸400400mm,顶层梁截面尺寸为 240600mm,楼层梁截面尺寸为240650mm,走道梁均为 240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20,试用改进反弯点法求框架 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 2.4.3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q 多层及高层框架结构在水平力的作用下会产生侧移,侧移过大将导 致填充墙开裂,外墙饰

6、面脱落,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因此,需要 对结构的侧移加以控制。控制侧移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控制顶 层最大侧移,二是控制层间相对位移。 q 框架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由总体剪切变形和总体弯曲变形两 部分组成。 q 总体剪切变形是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框架变形,它的侧移曲线 和悬臂梁剪切变形相似,故称其为总体剪切变形; q 总体弯曲变形是由框架两侧柱的轴向变形导致的框架变形,它的侧 移曲线类似悬臂梁的弯曲变形形状,故称其为总体弯曲变形。 2.4.3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总体剪切变形- 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总体弯曲变形- 框架两侧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2.4.3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7、q 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 2.4.3 框架结构侧移的近似计算 q 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各杆件除产生弯矩和剪力外,还在柱中引 起轴力。轴力使得框架一侧柱受拉伸长,另一侧柱受压缩短,从而 引起侧移。一般来说,边柱轴力大,中柱轴力小,为简化计算可假 定中柱轴力为零,只考虑边柱轴向变形产生的侧移。 边柱轴力可近似地由下式求出: 当房屋层数较多时,可把框架连续化,把水平荷载、边柱轴向 变形及水平位移看成连续函数。由结构力学知识,框架顶点的 最大水平位移 为: 经过变换可求出框架由轴向力引起的顶点侧移表达式 : 在不同形式的水平荷载作用下,上式经运算可写成如下形式: 从下式可

8、以看出当房屋越高(H大),宽度越小 (B小)时,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越大,根据 计算,对于房屋高度H大于50m或宽高(H/B)比 大于4的框架结构,由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 约为由框架梁柱弯曲变形 引起的侧移的5% 11%。因此,我国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 计与施工规程规定,对房屋高度大于50m或宽 高比大于4的结构,宜考虑柱轴向变形影响。 q 框架结构的 效应 对于多高层框架结构,其高宽比一般较大,当结构在水 平风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水平位移时,由于侧移引起 的竖向荷载的偏心又将对结构产生附加弯矩,而附加弯 矩又使结构的侧移进一步加大。对于非对称结构,平移 与扭转耦联,当结构产生扭转时,竖向

9、荷载的合力与框 架抗侧力构件的轴线将产生偏心,从而也会引起附加的 扭转。这种由于水平位移导致竖向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内 力与侧移增大的现象称为 效应。如果由于侧移 引起的内力增加最终能与竖向荷载相平衡的话,结构是 稳定的,否则结构将出现因 效应引起的整体失 稳破坏。 由于 效应是在一阶侧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又 称为二阶效应,相应的计算分析称为二阶分析。对于30 层以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20层以下的普通钢结构,只 要具有非轻质隔墙或设置了足够的侧向支撑,侧向刚度 一般较大, 效应并不显著。 然而,随着建筑层数的进一步增加以及建筑高宽比的增 大,效应造成的附加弯矩和附加位移所占的比例逐渐加 大,对于50层左右的钢结构, 效应产生的二阶内 力和位移可达15以上。由此可见,如果不考虑二阶效 应,可能造成一些构件实际负担的内力超过其设计承载 能力,从而引起结构的破坏和倒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