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4751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7.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学院规划系 李云,序 言,1、城市规划专业与相关专业 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们的审美观点、对生活环境的追求目标的不断提高而发展起来的。 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 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 城市规划与风水 2、如何学好城市规划 认真学习理论 积极参加实践 注意知识积累,参考杂志 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汇刊 规划师,第一讲 城市与城市发展,主要内容提要 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城市化与城市问题,第一节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聚居与原始聚落 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 人类社会第一次劳

2、动大分工:农业与渔、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 原始聚落的形态:人类聚居的痕迹 奥地利新石器时代(-2000年)、西安半坡遗址(-5000年),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 来,商品生产的出现。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 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 城市的出现是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 物,是阶级对立的产物。(卡洪城) K.马克思和F.恩格斯在德意志意

3、识形态一书中所说: “某一民族内部的分工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 离,从而也引起城乡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 在人类文明的各个发祥地,尽管城市产生的年代有先有 后,但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都是相同的。,城市的定义,城市在西方早期的图形文字中,是一个圆圈包围着一个 “”即“”,“”可能是代表道路,内中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活 动场所;“”可能表示城堡的壕沟或围墙,防范着居住在周围 的居民。 中国古代“城”与“市”原是两个不同的地域,含义不同。 “城”是指都邑四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内为之城, 城外为之郭”(管子度地)。 “市”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周易系辞说:“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聚天下

4、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以一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一定地域组织起来 的居民点,是该地域或更大腹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生活的中心。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看,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同劳动地域分 工的出现和深化分不开的。 社会学家把城市看作生态的社区(ecological community)并 认为城市是社会化的产物。 经济学家认为所有的城市都存在人口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 集中这一基本特征。 市政管理专家和政治家过去把城市看作法律上的实体,在则 把它看作公共事业的经营部门,提倡有效的规划和管理。,城市的实质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形式之一 城市是一定区域的中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和藏库 城市是一种社会

5、的活动方式 城市的特征: 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第二节 城市发展,国外城市发展 早期的城市 巴比伦城 米列都城 雅典卫城 罗马营寨 庞贝城 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经历奴隶制民主政体,形成城邦国家民主、平等的城邦精神。广场和公共建筑取代了宫殿,市民集会场所形成了城市的核心。,奴隶制发展的繁荣阶段。大量建造公共浴池、斗兽场和宫殿等供奴隶主享乐的设施。城市成为帝王宣扬功绩的工具,广场、铜像、凯旋门、记功柱成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中世纪的城市 佛罗伦萨 提姆加得 威尼斯 锡耶纳 巴黎,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意大利修建了不少

6、古典风格和构图严谨的广场和街道。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威尼斯圣马可广场。,近现代城市的发展 英国1640年、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打下政治基础。 工业革命。18世纪下半叶始于英国,19世纪40年代英国基本完成。法、德、俄、日在19世纪内相继完成。 1781年,瓦特发明蒸汽机,1814年,史蒂芬发明机车。 火车、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促进了城市间的交往,机器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经济革命带动了政治革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趋于成熟。 工业革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机器的发明使工人的数量急剧增加,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交通设施的发展使城市的联系更为快捷,运输量更大 生产力的提高与人口的增

7、加形成良性循环 生产关系的变革带来城市建设管理的变化,工业城市的诞生 产业革命后,英国出现新的产业中心:曼彻斯特、伯明翰、利物浦等,我国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殷周时代的城市 商城(郑州)城市雏形 周代的都城 周王城,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庙,前朝后市,市 朝一夫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齐临淄(长5Km,宽4Km,七万人) 燕下都 赵邯郸 秦汉时期的城市 汉长安 隋唐时期的城市 唐长安 元宋时期的城市 北宋东京(开封)、宋平江府(苏州)、元大都(北京) 明清时期的城市 明清北京,中国近代城市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

8、会的城市 由于帝国主义入侵形成的城市 几个帝国主义共同占领的城市天津、上海 一个帝国主义独立占领的城市青岛、哈尔滨、广州 原来的封建城市的局部变化北京、成都 由于交通或工业的发展形成的城市 由于交通发展形成的城市郑州、石家庄 由于手工业、工业发展形城市唐山、阳泉,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人类社会的城市发展进程是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相关的。 工业化对于城市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农村的推力”。工业技术使劳动生产力得到空 前提高,不仅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类基本需求,而且导致越 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 以工业化较早的西方国家为例,英国的男性农业劳动力 从1815年的180万下降到1961年

9、的50万,美国的农业人口比 重从1880年的44下降到1964年的6.8。,另一方面是“城市的推力”。工业的兴起为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工业的就业规模逐渐超过了农业。 城市所具有的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使之成为工业经济所必须依赖的物质载体,因而也就成为了工业社会的人类聚居地的主要形式。,我国在19811995年期间,城市数量从233个增加到640个,建制镇数量从2628个增加到16992个。在1995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约为29,但这个数字并不包括城市中数量可观的非户籍常住人口。 据估计,全国常年在外的民工人数高达4000万以上。以上海为例,1999年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约为200万。,

10、城市发展的规律 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根据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城市经济可以分为基本 的和从属(或非基本)的两种部类。 基本经济部类是为了满足来自城市外部的产品和 服务需求,即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活动; 从属经济部类则是为了满足城市内部的产品或服 务需求。,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城市进化理论认为,从工业化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各个城 市发展具有相似的进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绝对集中”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 (2)“相对集巾”时期:随着工业化进入成熟期,在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的同时,开始向郊区扩展,但城市人口的

11、增长仍然高于郊区。 (3)“相对分散”时期:人类社会进人了后工业化的初期,经济结构中第三产业的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郊区的人口增长超过了城市的人口增长。 (4)“绝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社会进入成熟期,第三产业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从农村向城市的人口迁移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区域内部从城市到郊区的人口迁移,导致城市人口的下降和郊区人口的上升。,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 无论是城市经济基础理论还是城市进化理论都认为,每 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相似的。但实践表明,区域中的各个 城市发展并不是均衡的,有些城市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 其他城市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 增长极核理论曾被广泛地应用于区域

12、发展政策。尤其是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和国家而言,有限的资源应该集中 在发展条件较好的城市作为增长极核,由此带动整个区域 的发展,使区域空间经济最终能够趋于均衡。,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格 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新轮的国际劳动分工。在新 一轮的国际劳动分工中,发展中国家不再只是原料产地,而 且成为西方跨国公司的生产装配基地,相当一部分的制造 业产品从发展中国家返销回发达国家。 在新的世界经济格局中,控制管理功能趋于空间集 聚,制造装配功能趋于空间扩散。一部分城市在全球或区 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显著,而大部分城市则越来越成

13、 为跨国公司的制造/装配基地,城市发展越来越受到全球经 济环境的影响和跨国资本的外部控制。,第三节 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 构成及其演化趋势,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的物质构成 城市的物质构成可以分为两种领域。公共领域指社会公 众所共享的那部分物质环境,主要是公共设施(如公共绿 地、公立的医院和学院等)和基础设施,通常是公共投资和 开发的范畴。非公共领域指社会个体所占用的那部分物质环 境(如办公、商业、工业和居住等各种楼宇),一般是非公共 投资和开发的范畴。,城市物质环境的构成具有空间属性,表现为可达性和外部效应两个方面。 可达性是指空间联系的便利程 度,主要与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交 通网

14、络有关。可达性是城市物质 要素空间分布的重要影响因素。 城市作为空间聚集体,物质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具有空间属性,称为外部效应,包括积极的(称为外部经济)和消极(称为外部不经济)两种类型。,城市物质要素构成的空间属性表现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 就可达性而言:在水平的区位中,从中心到边缘可达性逐渐下降;在垂直的区位中,从下部到上部可达性逐渐下降。与水平区位一样,垂直的区位也具有外部效应。,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与城市发展的周期有关。当城市处于生长期,人口迅速膨胀和产业急剧扩大,新开发是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向外扩展为主。 随着城市

15、的继续发展,人口增长变缓或者停止,有时甚至有所减少,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使城市居民对居住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有更高的要求。 城市进入成熟期后,尽管新开发仍有发生,但城市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的问题日益突出,再开发成为满足空间需求的主要方式,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以内部重组为主。,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环境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问题会日益突出。为了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使土地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城市物质环境总是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随着建筑物的功能失调和物质老化,经济效益也会逐渐下降。在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需求变化,周边区位条件的改善以及技术的进步,

16、土地可能面临新的开发机会。,城市物质环境与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物质环境作为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物质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的演进趋势。以90年代的上海城市发展为例,物质环境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度发展,物质环境也经历 了大规模投资,表现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三个方面。,第二,配合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以及产业结构重组,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也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可以从基础设施的投资构成和楼宇的面积构成二方面进行考察。 在90年代,伴随着城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上海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战略性重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

17、,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城市物质环境演化和产业结构重组是关联过程,反映了上海从制造业基地转变为区域性中心过程中的城市物质环境的不断更新。,第三,与城市产业结构重组相伴随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组,因为旧的空间结构往往难以适应新的产业结构。 90年代的上海城市物质环境的空间结构变化表现出三个特征:办公和商业的集聚规模从传统城市中心扩展到整个核心地域,居住分布在城市内圈的主导地位更为突显,工业分布向城市外围转移。,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和城市社会空间 作为人类聚居的空间形态,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的本质区 别表现在城市社会的异质性远远高于乡村社会。社会学家把 城市社会特有的生活方式称

18、作城市性。 城市社会的异质性往往表现出空间分布的特征,即不同经 济社会背景的社群聚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对于城市社会 空间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北美城市三种典型空间模式。,(1)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一表征是经济地位,其空间分布呈扇形模式,即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的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扇形地域; (2)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二表征是家庭类型,其空间分布呈同心圆模式,即不同人口结构的家庭(如主干或核心家庭)居住在不同的圈层地域; (3)社会空间分异的第三表征是种族背景,其空间分布呈多核心模式,即不同种族背景的家庭(如黑人或亚裔家庭)居住在不同的核状地域。,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社会趋势。按照联合

19、国的有关 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10以上或者65岁以上 老年人口的比重达到7以上的人口型态就属于“老年型人 口”,呈现“老年型人口”的城市或社区就称为“老年型城市” 或“老年型社区”。,家庭核心化 从农业乡村社会向工业都市社会的演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是家庭核心化,即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家庭”成为家庭结构的主要类型。 以上海为例,1983年的平均每户人口为4O,1990年下降到33,1998年进而下降到28。,生活闲暇化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食品支出占家庭全部消费支出的比例(或者说恩格尔系数)在逐年下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和旅

20、游方面的消费比重在逐年递增。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表明了家庭消费模式正在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化。,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和克拉克将经济活动分为三种部 类,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界的部类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 品进行再加工的部类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 的部类称为第三产业。这样的产业分类已为世界各国所采 用,尽管各个产业的内部构成有所不同。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将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划分为前工 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分 别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研究表明,经 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结构的

21、主导部分。,城市产业构成的演化趋势 70年代以来,城市经济经历了结构重组,表现出一些重要的演化趋势。 首先,第三产业占城市经济的比重大幅上升,而第二产业的比重显著下降。 第二,在第二产业中,高科技产业正在取代传统的制造业。 第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空间经济体制从水平结构转变为垂直结构,各个城市的产业构成也从以经济活动的部类为特征转变为以经济活动的层面为特征,导致城市体系的两极分化现象。,上海市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化,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可能表现出二种不同的过程。一种过程是“后工业化”,指第三产业的增长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保持不变或者增加。另种过程是“逆工业化”,指第三产业的增

22、长不足以取代第二产业的衰退,导致总就业岗位减少和结构性失业。 以英国为例,伦敦和利物浦的产业结构变化分别是“后工业化”和“逆工业化”的典型城市。在19611985年期间,利物浦的第二产业就业岗位的衰退比伦敦更为显著,而第三产业的增长却是远远低于伦敦,从而导致利物浦的总就业岗位减少了43,而伦敦只是减少了5。,第四节 城 市 化,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社会发展的世界性现象, 世界各国先后开始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转向以工业 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这是一个必然历史过程。 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对这一过程的理 解,不同学科有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有社会学的、

23、人口学 的、经济学的和地理学的不同概念。,社会学家说,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它意味着人们不断被吸收到城市中,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去,而且还意味着随着城市发展而出现的城市生活方式的不断强化。 人口学家认为城市生活方式的扩大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因此,城市化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种过程可能有两种方式,一是人口集中场所(即城市地区)数量的增加,二是每个城市地区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城市生活方式是一种以非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人口向城市集中是为了满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要而出现的。他们把城市化看成是由于经济专业化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离开农业

24、经济向非农业活动转移并产生空间集聚的过程。,城市化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降低和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步上升的过程。 与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相适应,出现了乡村人口的比重逐渐降低,城市人口的比重稳步上升,居民点的物质面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逐渐向城市型转化或强化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由于城市化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对城市化水平的度 量难度也很大。通常对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有单一指标和 复合指标两种。 单指标度量法即通过某一最具有本质意义的、且便于 统计分析的指标来描述城市化水平。虽然有多个指标都可以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水平,但能被普遍接受的是人口统 计

25、学指标,其中最简明、资料最容易得到、因而也是最常用 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指标。它的实质是反映了 人门在城乡之间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计算公式为 PU U/P PU-城市化水平; U-城镇人口; P-总人口。,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与特点 城市化作为世界性现象,其过程有着一般性的规 律。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1979 年在研究了世界各国城市化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后, 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 被拉平的S形曲线,并将城市化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这一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工业提

26、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一60之间):这一阶段由于工业基础已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 后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6090之间):这一阶段农村人口的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已经不大。为了保持社会必需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最后相对稳定在10以下,地镇人口比重则相对稳定在90以上的饱和状态。,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 段: 17601851年: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验证和示范阶段。 18511950年:城市化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的推广、普及和基本实现阶段。 1950至

27、今:城市化在全世界范同内推广、普及和加快阶段。,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城市化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3) 人口向大城市迅速集中,使大城市在现代社会中居于支配地位。,中国的城市化道路 第一,城镇人口增长较多,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 加不快,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第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增加速度很不稳定,既有 激增又有骤减,波动十分明显,并与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 状况密切联系。 1978年以后,城市化终于走出倒退和停滞的低谷。城镇 人口比重连续保持增长,城市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至1998 年底,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28、已达到30。,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1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发生与发展遵循着共同的规律,即受着农业发 展、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崛起三大力量的推动与吸引。 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首先表现在为城镇人口提供商品粮。 其次,表现在为城市工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 第三,农业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原料。 第四,为城市工业提供市场。 第五,为城市发展提供劳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无论是近代还是现代,工业化导致了人口向城市集聚。这巳成为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在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经济规律所驱使,导致了不可逆转的人口与资本向城市聚集的倾向,从而使工业化与城

29、市化呈现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随着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开始崛起, 并逐渐取代工业而成为城市产业的主角,城市化的“接力棒” 从此传到了第三产业的身上,并由它继续推动下去。 一是生产性服务的增加。 二是消费性服务的增加。,2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诺瑟姆认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是一种粗略的 线性关系,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 1989年世界上168个同家和地区按城市化水平从低到高排 列分组,则各组人均GNP亦呈现出同样的由低到高的顺序变 化,即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0以下、30一50、50-70 、70以上时,人均GNP分别为1000美元以下、1000 3000美元、30007000美元、7000美元以上。,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城市化进程的本身是社会发展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进 展,城市也在现代化,即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和各种建筑物 日益为最新的技术成果所装备,城市的环境日益改善,人们 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日益舒适、方便。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第 三产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也 加快了城市现代化的步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互相作用和 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