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7798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3.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量.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讲题: 地形图基本知识 内容提要: 5.1 概述 5.2 地形图的比例尺 5.3 地形图的分幅与图外注记 5.4 地形图图式,第五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地形图:将地面上的各种地物、地貌沿铅垂方向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按一定的比例缩小绘制成图。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 地物: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建(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 地貌:指地面的高低起伏变化等自然形态,如高山、丘陵、平原、洼地。 地形图图式:地形图上常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和大小,第一节 概述,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普通地图是常见的,一种通用的地图。它综合地反映地球表面地理景

2、观的外貌,比较全面地表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要素,以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它所表示的内容有:水系、居民地、道路、地貌、土壤植被、境界以及经济现象、文化标志等。其具体内容的详简程度,则由地图比例尺的不同而定。,平面图,1:2000,城市地形图,1:1000,城市地形图,1:2000,定义:地形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实际水平长度之比 1、数字比例尺用1/M表示。如1500, 1 1000,1 5000, M为比例尺分母。M越大,比例尺越小。 大比例尺地形图1:500、1:1000、1:2000、1:5000 中比例尺地形图1:1万、1:2.5万、1:5万、1:10万 小比例尺地形图1:

3、20万、1:50万、1:100万500,1 1000,1 5000,,第二节 地形图的比例尺,一、比例尺的定义与表示方法,(2)图示比例尺,绘制于地形图正下方,由两条平行线构成,并把它分成若干个2cm长的基本单位,最左端的一个基本单位分成10等分,所标注的数字表示以米为单位的实际距离。可消除图纸伸缩的影响。,二、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的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称为比例尺精度。 问题:1:500、1:1000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为多少?,三、大比例尺的应用,1:10000、1:5000城市总体规划、厂址选择、区域布置、方案比较。 1:2000城市详细规划及工程项目初步设计。 1:100

4、0、1:500建筑设计、城市详细规划、工程施工图设计、竣工图。,第三节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与图廓外注记,一、目的 为了便于对各种比例尺地形图进行统一管理。 二、分幅的方法分类 1梯形分幅 (1)适用于:小、中比例尺地形图。 (2)按照国际的统一规则分幅和编号。 按国际上的规定, 1:100万地形图实行统一的分幅和编号。即自赤道向北或向南分别按纬差4分成横列,各列依次用A、B、CV表示;自经度180开始起算,自西向东按经差6分成纵行,各行依次用1、2、360表示。每一幅图的编号由其所在的“横列纵行”的代号组成。,(3)梯形分幅关系示意图,北就某地纬度395423, 经度1162813,各种比例尺地

5、形图分幅与编号,2、矩形分幅与编号,适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按照统一的坐标格网进行分幅,图幅大小见下表。,(1)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值的km数编号 图幅西南角的纵坐标在前,横坐标在后,中间用一短横线连接,即X-Y。例如:某幅图西南角的坐标值为X=40 km、Y=32 km,则该幅图的图号即为40-32。 编号时, 1:500地形图取至0.01km,1:1000和1:2000地形图取至0.1km, 1:5000地形图取至整km。,X=40 km Y=32 km,40-32,(2)以1:5000比例尺地形图为基础编号,1:5000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按上述方法仍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值的km数进行编号,并作

6、为基础编号;而1:2000、 1:1000和1:500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则在基础图号后面分别加写罗马数字、组成。,20,10,20-10,1:5000,1:2千,20-10-,20-10-,20-10-,1:1000,1:5百,20-10- -,1:1千,(3)自然序数编号 带状或小面积测区,统一顺序编号 如下图 -15,(4)行列式编号 以代号(如A,B,C,)的横行, 以阿拉伯数字为代号的纵列, 如下图A-4,50cm40cm矩形图幅编号,用图幅西南角坐标x,y分别除以图廓x,y方向上的坐标差x,y,其前冠以测图比例尺分母加圆括号。,(5) 50cm40cm矩形图幅的编号方法,三、地形图

7、的图廓外注记,1.图号、图名和接图表 2.比例尺 3. 坐标格网 4.坐标系统 高程系统 图式、测图日期 测图者 5.内、外图廓。,第四节 地物符号,地形图图式:地形图上常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地物和地貌的形状和大小 地物:指地面上有明显轮廓的,自然形成的物体或人工建造的建(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一、地物的表示方法,比例符号 半比例符号 非比例符号 注记符号:文字、数字及规定符号,1、比例符号: 地物较大,可按测图比例尺缩小描绘的符号。如房屋、稻田和湖泊等 。,2、非依比例符号: 不能按比例缩小描绘的符号,如控制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路灯、水井等。,3、半比例符号:对于延带状延

8、伸的地物(如道路、通讯线管道等),其长度依比例缩绘,宽度不依比例的符号。,4.注记 文字、数字、特殊符号等对地物加以说明,称为地物注记。诸如城镇、工厂。河流、道路的名称,桥梁沿长宽及载重量,公路路面路基宽度及铺筑材料,果园果树名称等。,二、地貌符号,地形图上表示地貌的方法有多种,目前最常用的是等高线法。对峭壁、冲沟、梯田等特殊地形,不便用等高线表示时,则绘注相应的符号。,地貌按其起伏变化的程度分为:平地、丘陵地、山地、高山地。,1、等高线,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光滑封闭)。水面静止的湖泊和池塘的水边线,实际上就是一条闭合的等高线。,2、等高距h,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9、,称为等高线间隔或称等高距,一般用h表示。在同一幅地形图上,各处的等高距应当相同。(一般按图的比例尺和测区的地形类别选择基本等高距h的值),地形类别,3.等高线平距d、地面坡度i,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一般用d表示,它随着地面的起伏情况而改变, h与d的比值就是地面坡度i 。,坡度一般以百分率表示,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例如i = +5,或i = -2。,i大,等高线密,山陡:反之,i小,等高线稀,山平缓,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 地面坡度:i=h/dM,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

10、距是一定的,注: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4.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0.15mm) 计曲线 为了便于计数每隔4条首曲线加粗一根等高线并注记高程,其高程应为5倍基本等高距的整倍数。(0.3mm) 间曲线 为了较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等高距的一半用长虚线加绘的等高线(0.15mm) 辅助曲线 为了更好地表示局部地区地形的细部, 以任意高程用短虚线加绘的等高线(0.15mm),5典型地貌的名称及等高线,地貌是地形图要表示的重要信息之一。地貌尽管千姿百态、错综复杂,但其基本形态可以归纳为几种典型地貌:如山头、山脊、山谷、山坡、鞍部、洼地、绝壁等,1)山头和

11、洼地,2)山脊和山谷,)分水线和集水线,)鞍部:两个山头之间是鞍部,S,S,)绝壁和悬崖符号,、 等高线的特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都相同; 等高线是一条闭合曲线,不能中断,如果 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跨越邻幅或 许多幅图后闭合; 等高线只有在绝壁或悬崖才会重合或相交; 山脊线、山谷线与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切线垂直相交。 同一幅地图等高距相等。等高线越密,坡越陡。,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转变方向,因此,山脊线和山谷线应与转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线间隔应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平距大(等高线疏),表示地面坡度小(地形平坦);等高线平距小(等高线密),表示地面

12、坡度大(地形陡峻) 。,等高线 的特性,等高性 闭合性 密陡稀缓性 非交性 正交性 对称性,91,92,93,94,95,96,95,第七节 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一、地形图的识读 1、图廓外的注记识读 2、地物识读:测量控制点、居民地、工矿企业建筑、独立地物、道路、管线、水系、境界、植被、 3、地貌识读:根据等高线判读,二、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1、求图上某点的坐标,1:500,100,200,150,200,250,300,a,b,c,d,p,f,k,. . .,202.8,平距与高差,205.6,204.3,205.5,2、求图上某点的高程,203,202,204,205,203,204,p,

13、q,目估内插点位高程: HE=50.9m, HF=48.3m, HG=51.9m,内差法:Hq=Hp+mq/mn.h,3、量算图上某一直线的长度 (1)直尺量算法 用直尺直接量出图上所求两点间的长度, 再乘以地形图比例尺的分母,即得所求的长 度。 (2)两脚规量比法 先用两脚规截取AB线长,然后将两脚 规移到本幅地形图的图示比例尺上量比, 便可读出它的水平长度。 (3)量测两点的坐标计算法,A,B,4、图上直线距离,(1)解析法,(2)图解法 用比例尺直接 量取,(1)解析法,说明:应用上式,要注意方位角所在象限。 (2)图解法 用量角器量取。,A,B,5、坐标方位角,6、确定图上直线的坡度,

14、7、绘制指定方向的纵断面图 (1)沿指定方向量取两相邻等高线间的平距,用一定比例标在横坐标轴上; (2)再按各点的高程以一定比例标在纵坐标轴上。纵坐标高程比例一般比水平比例大1020倍。,根据地形图绘制纵断面图示例,8、按限制的坡度选定最短线路,例:要在A、B间选定一条满足坡度为 的最短路线。,故在相邻两根等高线之间的图上平距 必须 d:,解:坡度公式,方法: 计算由山脊线围成的面积。,9、确定汇水面积,(1)规则图形面积的量算 量距计算法 坐标计算法 注: 顶点的编号,按顺时针方向进行; ,X,Y,a,b,1,2,3,4,y1,y2,y4,y3,x1,x2,x3,x4,O,b,10、面积量算

15、,写成以下四种形式的通用公式:,4,面积公式:相邻顶点与坐标轴(X或Y)所围成的各梯形面积的代数和。,(2)不规则图形面积的量算,平行线法 分解成梯形,计算面积 方格网法 数方格的个数,计算面积,(3)求积仪法,方法:沿边线滚动一圈。 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功能:可进行面积、点的坐标、周长等项目的量测。 使用方法: (1)在折线段,进入点方式,采集始终点,共2点。 (2)在圆弧段,进入圆弧方式,采集始终点及圆弧上一点,共3点。 (3)曲线段,进入连续跟踪进入方式,描绘曲线形状。,电子求积仪图,7.8 平整场地的土方量计算,一、方格网法平整成水平面时的步骤: 1打方格。按精度要求和地形的不同,

16、一般取1010m、2020m、5050m。 2根据等高线确定各方格顶点的高程。(用内插法) 3计算设计高程。 (1)设计高程由设计单位定出,则无需计算。,(2)填挖方基本平衡时的设计高程,把每一个方格四个顶点的高程相加,除以4,得每一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再把n个方格的平均高程加起来,除以方格数n,得设计高程。,即有:,4、计算填挖高度 有:h=H地-H设 h正数为挖,负数为填。,5、计算填、挖方量,(1)方法一(用公式:V=Sh) 1)根据填挖界线,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正的各个方格的挖方量。 2)计算那些4个顶点均为负的各个方格的填方量。 3)分别计算填挖界线上4个顶点有正有负的方格的挖方量和填方量。 4)将挖方和填方分别相加,得总挖方和总填方。,(2)方法二(*),角点:V=hA/4 边点:V=h2A/4 拐点:V=h3A/4 中点:V=h4A/4 A为一方格的面积。 再将填方和挖方分开求和V,得总填方和总挖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