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18709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7.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监测.ppt(1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崩滑地质灾害 监测预报,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主要内容,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 地质灾害管理 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网(站)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一)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日趋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着人民的生命财产,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是21世纪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三大主题。防治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是国家赋予国土资源部重要的行政管理职责之一。,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1. 我国目前有400个地质灾害重灾县(市),占全国县(市)的20。每年地质灾害(不包括地震)造成的直接经

2、济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的20%-25%,年平均死亡近千人,伤近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1998年我国发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18万起,其中重大者447起,造成10000余人受伤,1157人死亡,50多万间房屋被毁,直接经济损失 270亿元。,广西省 215起 死亡157人 直接经济损失0.6亿元 浙江省 151起 死亡88人 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 广东省 56起 死亡84人 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云南省 800起 死亡181人 直接经济损失5.8亿元 重庆市 94起 死亡12人 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 四川省 64起 死亡74人 直接经济损失1.0亿元,1999年

3、我国地质灾害相对较轻,仍造成重大损失,据六省(市)不完全统计,发生地质灾害1390起,596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2.1亿元。,我国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概况,长江三峡是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重灾区。,目前,库区已查获滑坡、崩塌2000处,总体积38亿立方米,泥石流沟90条。,具不完全统计,自1982年以来,库区发生重大地质灾害69起。库区近十几年来,库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重大财产和人员伤亡。因地质灾害造成损失年均高达5.5亿元。,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巴东二道沟滑坡 1995年6月10日发生,体积4万立方米,造成5死9伤和1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巴东新城黄土坡滑坡,黄土坡滑坡,巴东县新城的

4、白岩沟滑坡 (1998年,人工切坡形成,体积22万立方米,毁公路),1999年8月巫山老县城城墙内的登龙街滑坡(50万立方米,3600人无家可归)。,地质灾害管理,定义:灾害管理是指所有各级有关灾害各阶 段的政策和行政决定及对其相关活动 的综合管理。 目的:采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和途径,获得可 靠信息,以便在灾前及时发出危险警 告;灾中阻止和减少人员伤亡,减轻 灾民痛苦,减少经济损失;灾后快速 恢复和重建。,灾害管理,主管:由于灾害管理包括与灾害有关的全部活动,各职能部门由于工作种类及主要职能的限制,只能进行集中一部分工作。因此,灾害管理需要权威的部门(政府)进行统一部署、综合协调、全面管理。或政

5、府授权主管职能部门进行全面管理。,地质灾害管理,灾害管理,灾害管理周期的基本形式,灾害管理,地质灾害管理,预防,预警,灾害侵袭,响应,恢复重建,发展,预案实施 抢险救援 救灾济灾 排 险 灾情调查,监测系统 预测系统 预报发布 信息管理,政策法规 防灾工程 防灾预案 救灾物质 预警系统 应急通讯 演 习 公众教育,地质灾害管理,* 灾害管理方针 减灾工作必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把握全局、突出重点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减灾中的作用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加强减灾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 现行管理体制 实行中央统一决策,政府各部门按照统一

6、决策和自身职能,分工负责,密切配合,组织实施。 以地方政府为主,按行政区域内统一的组织指挥,实行行政长官负责制。 充分发挥军队的作用,中国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中国减灾委:国务院主管 主任: 李贵鲜 组成单位:外交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教育部. 科学技术部. 公安部. 民政部.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 建设部. 铁道部. 交通部.信息产业部. 水利部. 农业部.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卫生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环保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林业局. 国家统计局. 中国科学院. 中国地震局. 中国气象局.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7、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某部作战部,中国灾害管理体系,* 现行管理体制的优势 在这种体制下,发挥了三大方面的力量 党政军组织体系的主要作用 国务院院各部、局的纵向减灾系统:行政 立法.行政规章.监测预警.重灾防治. 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的科济作用,中国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 现行管理体制的局限性 缺乏对灾害综合统一的组织管理 信息系统(中国灾害信息系统)和信息共 享机制 灾情评估和辅助决策系统,中国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 综合灾害管理系统 实体机构. 预警系统. 通讯信息系统. 灾情获取系统. 灾害评估系统. 辅助决策系统,中国灾害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管理,地质灾害管理,全国总站、各省

8、、市、自治区总站30个 地市级分站160个 地下水监测点19000个 即将建立全国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县级地质灾害监测站、 三级群策群防系统 数字通讯网络系统(互联网、电话网、无 线电通讯网、微波通讯等) 地质灾害信息系统(GHGIS),*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监测系统,地质灾害管理,宪法 六大法律: 刑法 刑事诉讼法 民法 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 行政诉讼法 行政法:法规、命令、规章、规则 部长令: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行政立法,地质灾害管理,*行政立法,地质灾害管理办法条文释义 行政规章:是指行政机关为执行、解释、说明法律和政策,而发布的具有普遍或特定适用力以及对未来具有的约束力的文件的全部或其

9、中的一部分。 行政规章的优势: 具有专业性. 比法律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在法律委任的前提下,具有其法律效力,地质灾害管理,行政行为: 是行政机关和法定授权组织代表国家行政管理意志,为实现行政管理目标执行公务行使职权的行为。行政行为依法行使职权并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 部长令对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共4条: 第十三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行政执法,地质灾害管理,*行政执法,* 行政侵权责任 违反职责则责任(不履行职责责任) 滥用职权责任(越权责任) 疏忽责任 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 补偿责任 返还责任 合同责任,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大地测量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

10、法,* 绝对位移监测,近景摄影测量法,* 相对位移监测,简易监测法,机测法,电测法,INSAR干涉雷达测量,* 倾斜监测,地面倾斜监测法,深部(钻孔)倾斜监测,* 声发射监测,* 应力监测,* 地下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 气象监测,* 地震监测,* 人类相关活动监测,* 宏观地质调查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目前,国内外崩塌滑坡监测技术方法已发展到一较高水平。由过去的人工用皮尺地表量测等简易监测,发展到仪器仪表监测,现正逐步实现自动化、高精度的遥测系统。 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拓宽了监测内容,由地表监测拓宽到地下监测、水下监测等,由位移监测拓宽到应力应变监测、相关动力因素和环

11、境因素监测。 监测技术方法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测仪器的发展。随着电子摄像激光技术、GPS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应用于崩滑地质灾害监测的仪器仪表也正向精度高、适应性好、性能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的方向发展,为崩滑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了良好的手段。 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崩塌或滑坡的单体监测网建设而言,面对众多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来说,存在一个针对性的、适应性的选择问题。不同的监测方法和监测仪器,有着各自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应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方能因地制宜的进行选择与组合,使单体监测网的建设达到预期目

12、的。 经过一系列工作和实践,将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其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概略分析如下。,* 绝对位移监测 绝对位移监测是基本的常规监测方法,用以监测崩滑体测点的三维座标,从而得出测点的三维变形位移量、位移方位与变形位移速率,分为地表和地下(平斜硐内)监测,是崩滑体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大地测量法 一、该法主要有:两方向(或三方向)前方交会法,双边距离交会法,以上监测二维水平位移(,);视准线法、小角法、测距法(以上方法用以监测单方向水平位移);几何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法(观测垂直方向(向)位移)。 二、一般常用高精度测角、测距的光学

13、仪器和光电测量仪器。常用的有:WLLDT3经纬仪(测角中误差+-1秒)、N水准仪(0.2mm)、Mekometer ME3000光电测距仪精度+-(0.3mm+1ppm),测程KM、NE5000光电测距仪精度+-(0.2mm+0.2ppm),测程KM、全站式电子速仪测角精度秒,测距精度+-(2mm+2ppm)等。,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三、此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量程不受限制,能大范围全面控制崩塌体,构成监测网. 技术成熟、精度高,成果资料可靠。 受地形通视条件限制和气象条件(风、雨、雪、雾等)影响,外业工作量大、周期长。此法适用于所有崩滑体不同阶段的监测,是一切监测工作的基础,工

14、作一开始,应立即设站建标投入监测。其成果可直接用于变形分析、稳定性评价和崩滑预报。,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GPS(全球定位系统)测量法 一. GPS是利用美国卫星发送的导航定位信号进行空间交会测量,确定待测点的三维座标的一种测量方法。,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二.常用的仪器:Novatel-propar型双频接收机、Trimble4000ssi、Trimble4800、AshtechGG24双系统接收机等。,三. 特点及适用范围 观测点之间无需通视,选点方便。 可全天候观测。 观测点的三维座标可以同时测

15、定,对于运动中的观测点,还能精确测出其速度。 在测程大于10KM时,其相对精度可达到 510-6 110-6KM,甚至能达到10-7KM,优于精密光电测距仪,在控制网和基准网的建设中具有相当大的优势。 目前的新一代GPS接受机具有重量轻、体积小、耗电少、智能化的快速静态定位特点。其发展趋势是仪器质量、精度将不断提高,数量将不断增加,价格将不断下降。 目前价格较贵 适用于各种崩滑体三维位移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三峡库区GPS首级监测控制网布设方案图,GPS全天候观测,近景摄影测量法 一. 把近景摄影仪安置在两上不同位置的固定测点上,同时对崩塌体的观测点摄影构成立体像片,利用立

16、体座标仪量测象片上各测点的三维座标进行测量。 二. 特点及适用范围 周期性重复摄影,外业工作简便,可同时测定许多测点的空间座标。 获得的像片是崩滑体变形的实况记录,并可以随时进行比较分析。 近景(米以内)摄影法绝对精度不及传统测量法。 设站受地形条件限制,内业工作量大。 适合于对监空陡崖进行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INSAR干涉雷达测量,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INSAR干涉雷达测量,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不仅能获得很高的精度,而且,与现有监测手段相比,雷达干涉技术监测的不仅仅

17、是一个点,而是整个监测区,其监测结果能全面地反映地表形变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过程。 利用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三维监测。目前国内已达到厘米级监测精度,初步完成干涉雷达图像数据处理和高精度地面变形三维信息的提取技术和方法。 INSAR技术进行地表变形三维监测,能够完成: SAR影像范围内的形变图(数字版与印刷版) 工作区内由INSAR生成的DEM 工作区内SAR正射影像图,* 相对位移监测 相对位移测是设点量测崩滑体重点变形部位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移变化(张开、闭合、下沉、抬升、错动等)的一种常用的变形监测方法。主要用于对裂缝、崩滑带、采空区顶底板等部位的监测,是崩滑监测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内容之一。,

18、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简易监测法 一、主要方法: 在裂缝或滑面两侧(或上、下)设标记或埋桩,定期用钢尺等直接量缝张开、闭合、位错、下沉等变形。 在裂缝上或滑带上设置骑缝式标志,如贴水泥砂浆片、玻璃片等,直接量测。 在平斜硐及采空区顶板设置重锤,量测硐顶的相对位移和沉降。 二、特点及适用范围 简便易行,投入快,成本低,便于普及,群测群防。 操作简单,直观性强。 精度稍差,观测时劳动强度大。 适用各种崩滑的不同阶段的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机测法 一、采用机械式仪表对裂缝、滑带、顶底板进行位移、沉降监测。 二、常用的仪器有 SC

19、R型月记式伸缩记录仪,精度0.2mm,可现场自动连续记录裂缝变形的过程曲线及裂缝的变化速率。 便携式双向测缝计 机械式三向测缝计,灵敏度0.01m,量程10mm,适用于变形量较小时的监测 杆式收敛计,灵敏度0.01m,精度0.05mm,测程50100mm 机械式收敛,分辩率0.01m,精度0.07m,量程730mm,测距10m,三、特点及适用范围 机械式仪器原理简单,结构不复杂,便于操作,投入快。 成果资料直观可靠。 仪器稳定性好,抗潮防锈,适用于地下潮湿不良环境。 机测法适用于各种崩滑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机 测 法,电测法 一、主要方法 采用传感器的电性特征或频率的变

20、化来表征裂缝的变化,采用二次仪表(电子仪表)进行测试。 二、常用仪器 AFD-1型电感调频式位移计,精度0.030.07m,量程50mm,分辨力1HZ,可有线传输。配套MFT-1型多功能频率测试仪及AFD-30型位移自动巡回检测系统,可定时自动对30个测点进行巡回检测读数。,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三、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监测采样速度快,可远距离有线传输,可自动巡回检测或采集数据微机化。 (二)电阻式传感器及传输线路在潮湿等不良环境中抗干扰及适应性较差,频率式传感性能稳定,抗干扰性强。 (三)电子仪表往往不适应潮湿、地下水侵蚀、酸性及有害气体的恶劣环境条件,

21、电子仪表易老化,长期稳定性差。因此,在选用电测仪表时,一定要具有防风、防雨、防潮、抗雷电干扰、防腐蚀、抗震等性能,以保证仪表的长期稳定性和监测成果的可靠性。 (四)适用于崩塌滑坡监测,但对监测环境有一定的选择性。,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倾斜监测 地面倾斜监测法 一、监测内容:监测崩滑体地面倾斜方向和倾角变化 二、目前常用的仪器 美国Sinco盘式倾斜仪,灵敏度8秒,量程30度,适用于倾斜变化较大时的监测。 瑞士BL-1000型Levelmeter杆式倾斜仪,灵敏度0.01mm/m, 量程10mm/m。 国产T字型倾斜仪,灵敏度0.6秒,量程

22、90分。 杆式和T字型倾斜仪适用于倾斜变化较小时的监测。,地面倾斜监测法 三、适用范围 地面倾斜监测不具性,对崩滑地质体有变形机制和变形阶段的选择性: (一)顺层滑动的滑坡不宜采用。 (二)主要用于倾斜式崩塌、拉裂式崩塌、滑移式崩塌之蠕滑拉裂型滑坡中的切层滑坡、滑移弯曲型滑坡。 (三)对于崩滑初期阶段的危岩体(开裂岩土体),当以角变位和倾摆变形为主时,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投入精度高的地表倾斜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地下(钻孔)倾斜监测 一、监测内容和监测原理 利用钻孔采用钻孔倾斜仪测量崩滑体内钻孔倾斜变形,反求各孔段水平位移。其基本原理是以

23、伺服加速度计为测读元件,监测探头轴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求出水平位移增量,测定滑动面的位置、滑带厚度、滑速等。,钻孔倾斜仪监测,地下(钻孔)倾斜监测 二、常用的仪器 常用的仪器主要有美制Sinco便携式数显钻孔倾斜仪,灵敏度8秒即0.02mm/500mm,总精度7.5mm/30m,量程015度。国产CX01型伺服加速度计式数显测斜仪,测头阀值0.02mm/500mm,总精度4mm/15m,量程053度。 三、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精度高,性能可靠,稳定性好,测读方便。 (二)在岩土体钻孔内进行岩土体深部变形监测,具有很大的应用优势。适用于所有的崩滑体的监测。 (三)在目前条件下,由于仪器条

24、件的限制,使之受到变形阶段性的限制。适合于崩滑体缓慢、匀速变形阶段的监测。当变形加剧或局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于变形量大,挤压测斜管急剧变形使测头无法通过而导致监测报废。,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声发射监测 一. 监测内容 检测岩体破裂时产生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声发射仪检测岩音频度单位时间内的声射事件次数(次分)、大事件单位时间内振幅较大的声发射事件次数(次分)岩音能率单位时间内声发射释放能量的相对累计值(能量单位分),用以判断岩体变形情况及稳定状况,并进行预测预报。 二.常用仪器 美制AE5000B型声发射仪、国产YSS-1型岩体声发射仪、YSZ

25、-2型智能化16通道岩体声发射仪、SJ1型6通道发射监测仪、DY-2型地音仪、WD-1型无线电地音仪、YSS岩石声发射参数测定仪等。,*声发射监测 三.特点和适用范围 声发射仪性能比较稳定,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能实现有线自动巡回检测。 一般来说,岩石破裂产生的声发射信号比观测到位移信息超前7日2秒,因此,适用于岩质斜坡处于临滑临崩阶段的短临前兆性监测。对于处于蠕动变形阶段和匀速变形阶段的崩滑体,可以不采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应力监测 一.观测内容 在地表或地下(钻孔、平斜硐内)埋设地应力计,测量崩滑体内地应力的变化情况,分辨拉力区、压力区及压力变化,用以推断岩体变形。

26、二.常用仪器 国产WL-60型应力计,Yj73型三向压磁应力计等。,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应力监测 三.适用范围 上述应力计是以测量变形为基础反算应力值的一种方法,并不真正代表岩土体内的地应力,实际仍是应变监测法。由于可以区分压力区和拉力压,一般可用于滑移式土体崩滑监测,岩滑也可采用。另外可用于洞掘型山体开裂底部压力监测,和鼓胀式崩塌挤出带应力监测。,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地下水监测 一.监测内容 对测区内的地下水露头(人工的和天然的)进行系统的 全面的水位、水量、水温、水质等项目的长期监测(有,条件可以设置孔隙水压监测)

27、。用以掌握区内地下水变化规律,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大气降雨的关系,掌握地下水的动态特征,进行其与崩滑体变形的相关分析。,地下水位自动记录仪,* 地下水监测 二.监测方法 利用监测盅、水位自动记录仪、孔隙水压计、钻孔渗压计、测流仪、水温计、测流堰、取样等,监测泉、井、坑、钻孔、平斜硐、竖井等地下水露头。 三.适用范围 地下水监测不具普遍性。当崩塌滑坡变形破坏与地下水具有相关性时,而且在雨季或地表水位抬升时崩滑体内具有地下水时,应予以监测。一般认为,滑移式崩塌、倾倒式崩塌、臌胀式崩塌、洞掘式崩塌、水库型崩塌、降雨型滑坡、渗漏型滑坡、水库型滑坡等需进行。,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

28、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地表水监测 一.监测内容 监测与崩滑体相关的周围的沟谷、溪、河的水位、流速、流量,分析其与地下水的联系和与降雨量的联系,分析地表水冲蚀与崩滑体变形的联系。,地表水流量监测,* 地表水监测 二.监测方法: 利用水位标尺、水位自动记录仪、测流堰等进行监测。 三.适用范围 需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崩滑体,而且地表水和地下水有水力联系时。 冲蚀型崩塌滑坡、水库型崩塌、滑坡等需进行。,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气象监测 一. 监测内容及仪器 利用常规气象监测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蒸发仪等进行以降雨量为主的气象监测。 二. 适用范围 由于降雨是影响崩滑体稳定性的主要

29、环境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均宜进行气象监测。进行地下水监测的崩滑体则必须进行。,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地震监测 一. 监测内容及仪器 由于地震力是作用于崩滑体的特殊荷载之一,对崩滑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应采用地震仪等监测区内及外围发生的地震的强度、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源深度,分析区内的地震烈度,评价地震作用对崩滑体稳定性的影响。 二.适用范围 地震监测适用于所有的崩滑监测。基于我国地震台及专业地震监测队伍的分布,所以应以收集地震资料为主,一般不宜自行设站监测。对于十分重要的崩滑体,场地地震烈度及其岩土体峰值加速度取值范围应由地震部门予以确定。,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

30、测仪器,* 人类相关活动监测 一.监测内容 由于人类活动如洞掘、削坡、爆破、加载及水利设施的运营等,往往造成人工型地质灾害或诱发产生地质灾害,在出现上述情况时,应予以监测并停止某项活动。对人类活动监测,应监测对崩滑体有影响的项目,监测其范围、强度、速度等。 二.适用范围 当区内人类活动影响崩滑体的稳定性时,应予以监测并建议其停止。对于洞掘型、明挖型、爆破型、加载型、渗漏型等崩滑,应予以监测并通过政府职能使相关活动降低强度,暂缓或停止实施。,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 宏观地质调查监测 一.监测内容与方法 采用常规地质调查法,定期对崩滑体出现的宏观变形形迹(如裂缝发生及发展、地沉降、

31、下陷、坍塌、膨胀、隆起、建筑物变形等)和与变形有关的异常现象(如地声、地下水异常、动物异常等)进行调查记录。 二.特点及适用范围 该法具有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可信程度高的特点,为崩滑监测的主要手段。适用于所有崩滑体,应重视地表和地下(平斜硐等)调查。 宏观地质调查的内容受变形阶段的制约。与变形有关的异常现象(如地声、动物异常等)属于崩滑短临前兆,具有准确的预报功能,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宏观地质调查监测,* 临滑前兆的预警时间 地裂缝 地裂缝是山坡潜在不稳定的标志,是必须引起 警觉的信号,应指派专业人员进行调查、监测。 地声

32、 一般几小时到几十分钟 动物异常 一般提前10天到几个小时 地下水宏观异常 一般提前几天到几分钟 小规模崩塌 一般提前几天至几小时,崩滑地质灾害主要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宏观地质调查监测,* 供参考的几个数据 变形速度 岩滑、岩崩:1毫米/天 2-3厘米/天 降雨强度: 80毫米/天,小型土滑坡 3天降雨强度:280-300毫米,大型土滑坡和小型 岩石滑坡 6天降雨强度:480-510毫米,大中型岩石滑坡,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网(站)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1.监测地质分析 2.监测对象的选择 3.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的选择 4.监测方法的选择 5.监测仪器的选择 6.监测网点的布设 7.监测周期的确定

33、 8.监测信息系统 9.预测预报系统,崩塌滑坡是我国常见的多发的地质灾害。其成因繁多,类型复杂。 不同类型的崩塌滑坡,有着各自不同的成生环境,不同的结构构造,不同的形体特征,不同的成因类型,不同的成灾动力,不同的变形破坏机制和变形破坏方式。 当对某一个具体的崩塌或滑坡实施监测建立综合单体监测网(站)时,必将面临着如何针对其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监测方法、监测仪器,正确地布设监测点和监测剖面,制定理想的监测方案等一系列的优化选择问题。现提出初步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供参考。,建立崩塌滑坡监测网(站)的工作程序和技术要求,一.监测地质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监测的对象、监测的主体是灾害地

34、质体,监测的内容是地质灾害的成灾条件,成灾机制,成灾动力,成灾过程和成灾前兆特征。上述这些是地质灾害的基本地质属性和地质内涵,必须通过对灾害地质体的综合分析,才能有较深刻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监测工程设计,才能较好地完成监测工作。 2.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的形成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固有内在规律,因此,监测工作应首先进行地质分析,对不同类新型的地质灾害采用不同的适宜性的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监测地质分析,3.地质灾害成灾发展过程具有时间域上的阶段性,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灾害应采取不同的监测手段,突出某项监测重点以把握整体。对地质灾害阶段性的认识基础同样是出自于综合地质分析。 4.

35、综合地质分析是地质灾害监测工作的基础,是监测工作布置、设计的主要依据,具有不可替代性。,监测地质分析,二.监测地质分析的重要内容 1.孕灾地质体成生的自然地质环境。包括: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新构造运动、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条件等。 2.灾害地质体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空间形态、地层岩性、岩体结果、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人类活动、边界条件等。 3.灾害地质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动力因素、稳定性分析以及工程施工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监测地质分析,监测对象的选择,1.监测对象的选择包括对崩塌群体和滑坡群体的选择、崩塌滑坡单体的选择、单体内主要和重要块体的选择、单体内重要

36、部位(如崩滑带)的选择和重要监测点位的选择。由此构成由群体单体块体面点的系统化的有机选择。 2.群体和单体监测对象,应依据监测任务书的规定来确定。在实际工作中若对任务书的规定有异议或发现新情况,应逐级上报。若任务书未作补充规定时,仍应按任务书的规定执行。若任务书只规定了群体(如对黄腊石滑坡),则群体中的单体监测对象应通过详细的工作来认真选定。其选定的依据是:变形情况、稳定性评价、危险性评价、危害性及灾情预评估、防灾效益等。,3.对监测块体及其以下的监测对象的选择,是属于重点监测对象的选择。其选定的基本依据是:不稳定块段、起始变形块段(崩塌源、滑坡源等)、初始变形块段(滑坡主滑段、松脱滑动段等)

37、、破坏初始块段(滑坡阻滑段、崩塌锁固段)、易产生变形部位(剪出口、裂缝、临空面等)、控制变形部位(滑带等)。 4.监测对象除崩滑体自身外,应包括对致灾因素、致灾动力和相关因素(如降水、地表水冲蚀、人工开采等)的选择。,监测对象的选择,一.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服务于监测目的,即对崩塌滑坡的稳定性、危险性、致灾因素及变形破坏的方式、方向、规模、时间及成灾状况进行监测预报,应据此选择并确定监测项目和内容。 二.应根据崩滑体的变形破坏方式进行选择。不同类型的崩塌滑坡有着不同的变形破坏方式,应据此实突出监测重点,针对其主要变形破坏特征确定监测内容。如若以顺层滑移为主,则不选择地面倾斜监测,若以倾倒和角变位

38、为主,则应重视倾斜监测。,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的选择,三.应根据崩滑体所处的变形阶段和变形量进行选择,如在崩塌体处于匀速变形阶段,则可不进行声发射监测。而深部钻孔倾斜监测则在急剧变形阶段不宜投入。 四.应根据崩滑体赋存条件及成灾相关因素选择监测内容,如对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降雨、人类活动监测内容的选择。如: 1.降雨型土质崩塌滑坡,应重点监测降水、地下水等,降雨型岩质崩滑体,除监测上述内容外,还应重点监测裂缝充水情况及充水高度等。 2.冲蚀型及明挖型崩滑体,应监测其前缘冲蚀(或开挖)情况,坡脚被冲蚀(切割)的宽度、高度、倾角及其变化情况。,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的选择,3.洞掘型崩滑体,应监测其

39、下方采空区情况及空区内地压情况及空区内变形情况。应进行空区顶板压力监测及变形监测。 五.应根据稳定性分析评价的需要和预报模型及判据的需要选择监测内容。一般说来,有条件的话就投入多种监测,以满足多因素(参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模型和综合信息预报判据的需要。 六.在一般情况下,崩滑体都应进行绝对位移、相对位移和主要相关因素监测,以及宏观变形前兆监测。其中相对位移监测必须有深部监测(钻孔倾斜监测或平斜洞内崩滑带监测)。 当经费不足或受其他条件限制时,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抓住主要因素,以相对位移为主进行监测,同时应保留对主要成灾相关因素(如地下水等)的监测。,监测项目和监测内容的选择,1.应根据被监测

40、的崩滑体的危害性和重要性,即根据监测的需要性,进行选择。对于灾害重大的崩滑体,为确保监测的成果质量,应投入高、精、尖的监测方法(如全自动遥测等)和多种监测方法,以相互验证,补充、分析和评价。 2.应根据经济上的可行性选择,如GPS监测和大地测量法之间的选择。 3.应根据勘查手段和工程量进行选择,如钻孔倾斜仪监测,岩土体深部位移监测等,需一定勘探工程(如钻孔、平斜洞等)予以支持。,监测方法的选择,监测方法的选择,4.应根据技术上的可行性进行选择,即根据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及所处的监测环境,如通视条件、气候条件、洞内湿度等,要因地制宜地予以选择。如对于无法攀登的高陡绝壁构成的危岩体,近景摄影法则是比较

41、好的选择。对无法通视的城区及植被区,GPS监测则优于大地测量。 5.应根据各种监测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进行选择,1.应首先满足监测精度和量程的需要。按照误差理论,观测误差一般应为变形量的1/51/10,据此来确定适当的监测精度,长期监测的仪器一般应适应较大的变形,在选择量程方面应充分注意。 2.应满足对所处监测环境的适应性和抗干扰能力,应适应野外恶劣环境(如雨、风、地下水、浸湿、雷电等)。 3.应保持仪表及传输线路的长期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尽量减少故障率,同时要求便于维护和更换。,监测仪器的选择,4.当需要快速监测、全面监测、迅速处理及时反馈时,以及需要实时监测时,应选择自动化程度高、

42、质量好的电测仪器,建立自动化遥测系统。 5.一定要选择一部分机测;保证电测与机测相结合,以便互相校核,互相补充,提高监测成果的可靠度。 6.根据各种监测仪器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进行选择。,监测仪器的选择,一.监测网的布设 应根据崩滑体的形体特征、变形特征和赋存条件,因地制宜的进行布设。监测网由监测线(剖面)和监测点组成,要求能形成点、线、面、体的三维立体监测网,能全面监测崩滑体的变形方位、变形量、变形速度、时空动态及发展趋势,能监测其致灾因素和相关因素,能满足监测预报各方面的具体要求。,监测网点的布设,二、监测剖面的布设及功能分析 1、监测剖面是监测网的重要构成部分,每条监测剖面要控制一个主要

43、变形方向,监测剖面原则上要求与勘查剖面重合(或平行),同时应为稳定性计算剖面。 2、监测剖面不完全依附于勘查剖面,应具有轻巧灵活的特点,应根据崩滑体的不同变形块体的和不同变形方位进行控制性布设。当变形具有2个以上方向时,监测剖面亦应布设2条以上;当崩滑体发生旋转时,监测剖面可呈扇形展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照顾到崩滑体的群体性特征和次生复活特征,兼顾到主崩滑体以外的小型崩滑体及次生复活的崩滑体的监测。,监测网点的布设,3、监测剖面应充分利用勘查工程的钻孔、平洞、竖井布设深部监测,尽量构成立体监测剖面。 4、监测剖面应以绝对位移监测为主体,在剖面所经过的裂缝、滑带上布置相对位移监测其它监测,构成

44、多手段、多参数、多层次的综合性立体监测剖面,达到互相验证、校合、补充并可以进行综合分析评判的目的。剖面两端要进入稳定岩土体并设置大地测量用的永久性水泥标桩,作为该剖面的观测点和照准点。,监测网点的布设,二、监测剖面的布设及功能分析,5、监测剖面布设时,可适当照顾大地测量网的通视条件及测量网形(如方格网),但仍以地质目的为主,不可兼顾时应改变测量方法以适应监测剖面。 6、监测剖面的功能分析 监测剖面布设后,应结合地质结构、成因机制、变形特征,分析该剖面上全部监测点的功能并予以综合,建立该剖面在平面上和剖面上代表崩滑体的变形块体范围及其组合。,监测网点的布设,二、监测剖面的布设及功能分析,链子崖危

45、岩体防治工程监测工程分布图,链子崖危岩体监测剖面(II),监测网点的布设,三、监测的布设与功能分析,1、监测点的布设首先应考虑勘查点的利用与对应。勘查点查明地质功能后,监测点则应表征其变形特征。这样有利于对崩滑机理的认识和变形特征的分析。同时利用钻孔或平洞、竖井进行深部变形监测。孔口建立大地测量标桩,构成绝对位移与相对位移连体监测,扩大监测途径。 2、监测点要尽量靠近监测剖面,一般应可能控制在5米范围之内。若受通视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亦可单独布点。,3、每个监测点应有自己独立的监测功能和预报功能,应充分发挥每个监测点的功效。这就要求选点时应慎重,有的放矢,布设时应事先进行该点的功能分析及多点组

46、合分析,力求达到最好的监测效果。 4、监测点不要求平均分布,对崩滑带,尤其是崩滑带深部变形监测,应尽可能部设。对地表变形剧烈地段和对整个崩滑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块体,应重点控制,适当增加监测点和监测手段。但对于崩滑体内变形较弱的块段也必须有监测点予以控制并具代表性。 5、位于不动体的作为监测站和照准点绝对位移监测桩点选点时要慎重,要尽量避免因地质判断失误选在崩滑体或其他斜坡变形体上,同时应避开临空小陡崖和被深大裂隙切割的岩块,以消除卸荷变形和局部变形的影响。,监测网点的布设,三、监测的布设与功能分析,监测网点的布设,大地测量监测是崩滑体监测的主要手段,其网型的选择,除地质因素外,还取决于崩滑体

47、的范围、规模、地形地貌条件、通视条件及施测要求。一般采用的网型如下: 一、十字型 适用于平面上窄长,范围不大,主轴方向明显的崩滑体。一般沿其主轴方向布设一排监测点,垂直于主轴方向布设若干排监测点,构成“十”字型或“丰”字型。,大地测量网型的选择,二、放射型 适用于通视条件好,范围不大的崩滑体。在其外围稳定岩土体上,选择通视条件好的位置设置两处固定测站,以测站为原点按放射状设若干条测线,在测线终点稳定岩土体上设照准点,定期观测两组放射测网交叉点即观测点。优点是该网型观测时搬动仪器的次数少,但测点不均布,离测站较远的测点精度不高。 三、方格型 适用于地形条件复杂,范围大的崩滑体。设置若干条不同方向

48、的测线,纵横交叉,组成网,监测点设于交叉点上。由于该型只要求每条测线能通视,受地形的影响较小,且测点分布可任意调整,较为均匀,观测精度高。但测站多,建控制网时较为困难,观测时,仪器搬动频繁,耗时,费人力物力。,监测网点的布设,大地测量网型的选择,监测网点的布设,大地测量网型的选择,四、任意型网 当测区条件极为困难,难以布设上述网型时,可在崩滑体外围稳定岩土体上布设三角站网,采用三角交汇法进行测量。 五、对标型 在裂缝、滑带等两侧设置对标,直接监测对标的座标变化,或直接监测对标间距离和高程的变化,标与标之间可不相连系,后缘缝的对标中一个尽量设置在稳定岩土体上。该型法较简单,在其它网型布设困难时,

49、可采用此法监测重点部位的绝对位移和相对位移。,六、多层型 除地表设测点外,可利用勘探平、斜洞,在洞内设置监测点,监测不同高程、不同层位崩滑体的变形。 七、大地测量监测网型以及测站、测线、测点的选取应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确定或调整,有时可同时采用两种网型,布成综合网型。大地测量网只是为大地测量服务的,是进行绝对位移监测的一种手段,并不代表崩滑体监测网。,监测网点的布设,大地测量网型的选择,监测周期的确定,监测一般分为正常监测和特殊监测。正常监测周期为15天或一个月。特殊监测(汛期、雨季、工程施工期、变形加剧时等)必须加密监测,其测次及周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一 、建立数据库 应建立宏观地质监测库、绝对位移库、相对位移库(裂缝崩滑带等)、钻孔倾斜库、地面倾斜库、声发射监测库、地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