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0317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116 大小:15.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6页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43河流地貌的发育2.ppt(1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反弓水主财帛不聚,财运愈来愈坏,财库愈用愈缺少,财帛滔滔去。,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她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从西向东依次流经了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北宜昌以上为上游,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一、河流侵蚀地貌,朝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河流地貌的类型,1.虎跳峡,河流地貌的类型,1.长江三峡ZXXK,材料:荆江是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段的别称,全长420千米,而直线距离仅约185千米。河道曲折,素

2、有“九曲回肠”之称。每逢汛期,上游汹涌而至的洪水左冲右突,两岸堤防险象环生。据史载,新中国成立前的450年间,荆江溃堤186次,平均不到3年一次。,人们常说“万 里长江,险在 荆江”为什么? 看下面图片,思考荆江河段属于那一种侵蚀类型?它又会产生怎样的侵蚀地貌呢?,一、河流侵蚀地貌,活动一 小实验 思考:流水作用使沟谷在深度、宽度、长度 上发生了什么变化?,1河流侵蚀类型,溯源侵蚀,下蚀,侧蚀,不断向源头方向伸长,使河床加深,河流向纵深方向发展,使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向横向发展,伸长,加深,展宽,向河流源头方向的侵蚀,垂直于地面的侵蚀,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伸长,加深,展宽,一、流水侵蚀作

3、用的三种类型,二、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1)什么是河谷?,分组讨论:,(2)河谷是如何发育而来?,河床:平水期河水占据的谷底,河漫滩:经常被洪水淹没的谷底部分,河谷横剖面示意图,降水 冰雪 融水 汇聚,沟谷 流水,下蚀 溯源侵蚀,沟谷加深 和延长,地下水 补给,河谷,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的形成原理,沟谷,沟谷和河谷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稳定的水源,即沟谷一旦获得稳定的水源补给就变成了河谷。,a-初期,b-中期,C、成熟期,分组讨论:河谷的发育过程,二、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初期,河谷加深,河谷延长,溯源侵蚀,下 蚀,“V”型谷,a-初期,二、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

4、貌与堆积地貌,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河流的凹岸与凸岸,凹岸:河岸凹入的部分,凸岸:河岸凸出的部分,凹岸,凸岸,1.河流对凹、凸岸的作用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随着时间的推移,该处河道会如何变化?,讨论:图中A、B两点哪个地方更适合建货运码头,并请说明理由。,探究学习:,问题探究 图中A、B哪一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为什么?,B,A,凹岸,凸岸,A处河流以侵蚀为主,应该加固A岸;,VB VA,B,A,B处河流以堆积为主。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使中游出现了连续河湾,二、河流地貌的发育,1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

5、宽,呈“U”型,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地貌的形成过程,比较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河流,以 为主,侵蚀, 堆积,河流出现,河谷横剖面呈 型,下蚀,溯源侵蚀,和,为主,河谷横剖面,呈,“V”,字型,下蚀,减弱,侧蚀,加强,侧蚀,凹岸,凸岸,”U”,连续河湾,河谷发育不同阶段的特征比较,上游,中游,下游,1、图中ABC河段与甲、乙、丙三幅图组合正确的是( ),A、a-丙,B、b-甲,C、c-甲,D、c-乙,C,课堂巩固:,欣赏张家界的美丽风景,并结合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参考课后的活动题,试分析张家界地貌的形成原因。,课堂活动,张家界,澧水,澧水源头,澧水河畔,娄水,茅岩河段,澧水,欣赏张家界的美丽

6、风景,并结合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参考课后的活动题,试分析张家界地貌的形成原因。,课堂活动,二、河流堆积地貌,探究: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侵蚀地表,这些被侵蚀的物质到那里去了呢? 请看“河流堆积地貌图”说出河流在流出山区的谷口处、河流中下游、河口三个地区,分别形成了怎样的河流堆积地貌?,河流中下游,山前,河流入海口,2河流堆积地貌,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山前,河流中下游,河流入海口的滨海地区,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活动三:探究三种不同类型冲积平原是如何形成的? ( 参考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和79页课文内容),山前,入海口,河流

7、中下游,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流出谷口,地势平缓,水道开阔,水流速度变慢,搬运能力减弱,泥沙逐渐沉积,形成洪(冲)积扇 ,它们不断扩大而彼此联合,形成洪积冲积平原。,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或者继续下蚀,河漫滩被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入海口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变慢,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堆积,形成形成三角洲平原,请分析三角洲的形成原因,形成条件,物质基础:,动力条件:,大量泥沙,流量减小 流速减缓,河流对聚落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1、河流的冲积平原为聚落的分布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平坦,肥沃,充足,便利,不利条件:易遭受洪水的威

8、胁,三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河流较少的大平原, 规模较大(华北平原),水网密布的 平原地区, 规模较小 (江南水乡),河流较少的平原 团状聚落,沿河分布 带状聚落,3、河流对聚落形态的影响,4、聚落选址地点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避免受到自然灾 害的威胁,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在河流上游,聚落如泸定等城市和很多村落大多分布于地势稍低的,如图所示的A地;而在河流下游,聚落位置要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大渡河边的泸定,(2)A、B两地的聚落哪一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什么?,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2 )B地 B位于两河交汇处,交通运输便利;

9、 水源充足; 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城市建设。,(1)河流的上游在山区,地势陡峭,A地位于河谷地区,地势低,地形相对平坦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在河流下游,水量大,易出现洪涝灾害,聚落宜建在地势较高的B地。,2019/7/12,单元整合构建网络,优化整合 有序识记,单元整合,题型建模,解读图表,图解难点,1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移 位称为地质构造。它是研究地壳 运动的性质和方式的依据,其基 本类型有褶皱和断层。 2岩层因地壳水平挤压力的作用而 发生的弯曲叫褶曲,褶曲按形态 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 如发生一系列褶曲就形成褶皱。 3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 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

10、的强 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 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即形成断 层。,(1)写出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 地形:甲是 ,乙是_。 地质构造:甲是_,丙是_。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在甲、乙、丙三处 选择_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 不能选择在其他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图表应用,答案,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谷地(或鞍部),山地,背斜,断层,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 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丙地为断

11、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甲,1,解析,1,解析,C,2,解析,2,解析,A,3,解析,3,解析,D,4,解析,解析,4,B,5,解析,解析,5,C,6,解析,6,解析,B,7,解析,解析,7,B,8,解析,解析,8,B,9,解析,解析,9,A,10,解析,解析,10,A,11,解析,解析,11,B,12,解析,解析,12,C,13,解析,解析,13,B,B,14,解析,14,解析,A,15,解析,15,解析,B,解析,16,17,解析,17,谢谢!,例5、2008年全国一卷,(1)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

12、的理由。(9分)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 该地区北、东、南三面高 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该地是盆地 (2)说明G河水量丰富的原因。(11分)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区面积广 (3)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3)人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落差大,流速大入海泥沙量较小: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热带森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地质作用-外力作用,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降水形成条件)降水分布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