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绪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0604 上传时间:2019-07-12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66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部分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二部分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二部分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二部分绪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二部分绪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部分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部分绪论.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绪 论,【教学目的要求】 知道实验心理学的由来,了解费希纳、冯特与艾宾浩斯这三位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产生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深刻认识心理实验的科学性;掌握观察法、相关研究法和实验法的异同,从而认识实验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中的核心基础地位;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掌握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教学内容】 1 实验心理学的性质 2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3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属性 4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第一节 实验心理学的性质,1、什么是实验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就

2、是在实验控制条件 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的内容 阐述实验方法和实验设计 阐述实验法在一些专门领域中的应用,3、实验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关系,实验的灵魂:控制 实验控制的目的: 探索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从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心理学有着悠久的过去,但仅有短暂的历史!” 艾宾浩斯 一、三大相关领域 天文学、物理学、生理学 二、三个重要人物 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费希纳(18011887),“他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可操作的量化方法心理物理法”,1、生平 1801年生于德国,1817年到莱比锡

3、大学学医,1822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但此后十年间其兴趣转向物理学,1824年被聘为莱比锡大学物理学教授。1860年出版心理物理学纲要,1887年11月18日病逝于莱比锡。,2、研究贡献 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方法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心理测量学”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对各种心理现象都试图科学量化。 “信号检测论”针对其阈限思想的缺陷与不足发展出来。,冯特(18321920),“他是公认的第一个把心理学转变成一门正式独立学科的开创者,也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心理学家”,1、生平 1832年生于德国海德堡,19岁入杜宾根大学学习医学与哲学,后转入海德堡

4、大学就读,广泛涉猎了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誉为科学心理学独立宣言。1920年8月31日病逝于莱比锡。,2、对心理学的贡献 倡导用心理现实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提出必须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学,使心理学真正地走入科学的殿堂; 培养了一大批心理学人才。 3、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的开山之人; 费希纳让心理量化成为可能;冯特则宣告了实验心理学的诞生。,艾宾浩斯(18501909),“他开辟了研究记忆等高级心理过程的先河,从而大大拓展了实验心理学的领地,最终确立了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核心地位!”,1、生平 1850年出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富商之家,

5、17岁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历史与哲学,187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876年在巴黎的一家旧书店里买到了一本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这个偶然的机会既影响了他自己也影响了整个心理学。1909年病逝。,2、对实验心理学研究的贡献 “他发现并证明了实验法在整个心理学研究中都 是有效的工具。” 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从根本上变革了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条件下实验研究的方法成为实验室心理研究的金科玉律,保证了实验心理学结论的科学性;,解决了高级心理过程量化的问题找到某些行为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心理过程的特性; 通过实验研究,建立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

6、科学属性,1、实验心理学为什么是科学? 2、对实验心理学认识的误区: 实验心理学万能吗? 首先,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 其次,心理学学科的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的生活吗? 首先,实验室环境可以与真实生活不尽相同; 其次,实验室研究有其优势可控、结果更具说服力; 最后,实验心理学家并不会直接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实生活中去。,第四节 如何进行实验心理学研究,一、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伦理 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三、心理实验报告的撰写,一、实验心理学的研究伦理,1、实验心理学的一般伦理 实事求是、严谨审慎(以“N射线”为例),2、研究人类被试的伦理原则

7、保障被试的知情同意权(实验性欺骗问题); 保障被试退出的自由; 保护被试免遭伤害; 消除有害结果; 保密原则。,科学欺骗,欺骗从道德角度考察科学家有意的偏差。 当科学家从事研究时,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他们的荣誉和事业的提高常常依赖于研究的成功。在这些压力下,有些科学家并非完全诚实地对待他们的实验和数据。,二、 心理实验的程序,(一)课题的确定 (二)被试的选择 (三)实验因素的控制 (四)数据整合 (五)撰写实验报告,(一)课题的确定,1、课题的来源 2、实验类型的确定 3、提出假设,1、课题的来源 实际需要 理论需要 个人经验 前人的研究与文献资料,2、实验类型的确定 实验分为两种

8、类型: 因素型实验、函数型实验,因素型实验即探求规定行为的条件“是什么”的“什么型实验”,或是探明行为的规定要因的实验。 函数型实验即探求各种条件是“怎样”规定行为的“怎样型实验”,或是探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实验。,3.提出假设 在课题确定及其所属的实验类型均明确之后,若能以假设的形式提出,那就更符合科学原则。 假设是关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的陈述。 针对因素型、函数型两种实验类型,假设的陈述也包括因素型假设和函数型假设两种方式。,涉及被试选择的问题有: 是使用人类被试还是使用非人类被试? 被试应具备哪些机体特征? 用哪一种取样方法才能使被试者样本代表总体?,(二)被试的选择,这些问题

9、的解答主要取决于二个因素 1、课题的性质 2、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三)实验因素的控制,在实验进行之前,要通过实验设计对影响实验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四)实验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和综合,1、心理学研究的资料类别 2、研究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五)撰写实验报告,详见下节内容!,三、如何读和写研究报告,How to read and write research report?,心理学科学论文的写作,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 心理学科学论文的要求 对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评价,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四个重要成分 变量(Variables):WHAT shall we study? 样本(Samp

10、les):WHO shall we study? 设计(Design):HOW shall we study? 分析(Analysis):WHAT sort of evidence will we get, in what form?,心理学科学论文的要求(1),科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们及时地交流他们的研究方法和他们的发现。这种交流必须写得清楚、确切、并重点突出,否则就是无效的。,心理学科学论文的要求(2),研究论文具有三个特点: 有比较严格的格式要求; 所表达的内容是研究的新成果; 具有真实性、客观性。,心理学科学论文的要求(3),一个完整的研究论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作

11、者的姓名和所在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和附录。,(一)标题,要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词句说清楚。 一般中文标题不得超过20个汉字。 如果字数太少不能说明问题,可以在正标题外再加上一个副标题。 如果是因素性实验,最好说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二)作者的姓名,应包括对实验做出实质性贡献的人,并以贡献的大小排列顺序。 作者所在单位:单位名称、单位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三)摘要,对研究的目的、所用的方法、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做一简短的叙述。 说明自变量,被试的特点,实验设计,主要结果及其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摘要必须精炼而完整,一般在300

12、字以内。,(四)关键词,研究论文中的主要概念。 一般35个。,(五)前言,又称序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 内容包括:介绍所研究的领域,回顾和本研究有关的前人研究的成果;过去研究中的矛盾、遗漏以及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拟检验的假设和预期的成果。 研究假设一般包括对研究的预测,即你所期望发生的结果。,(六)材料和方法,总的要求是尽可能详尽而准确地描述各个成分,目的是能够使别人重复你的研究。 被试 材料和仪器 实验设计 实验程序,(七)结果,要如实地以描述和数量的形式把主要结果呈现出来。 结果只要陈述事实,不要解释研究,更不要夹叙夹议。 实验的原始记录不要放在结果中,如有必要可放在文章

13、的附录中。,实验结果必须将原始材料整理后用图或表呈现出来。 表格要分类列出,切忌把所有的结果都填在一张大表中,各处理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统计检验水平都要列出来。 但是,这里仅有图表是不够的,你要告诉读者根据图表你发现了什么。 要交代清楚所使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及结果,是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接受或拒绝虚无假设。,(八)分析和讨论,是整个报告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讨论应与前言相呼应 分析和讨论部分包括 Summarizing the findings Evaluating the method Suggest modifications and extensions Conclusion,(九)结论,根据研

14、究的全部结果,使读者对于研究发现有简明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结论应具有客观性和恰当的概括性。 结论一定要具体,不可夸大本研究的结果和适用范围。,(十)参考文献,应把文章中引用的文献都列出来,但不要“引中引”。 每篇文献应与文章中引用的地方相对应,对应的方法可以按文章中引用的顺序,用1、2等数字注明,文献也用1、2、等数字排列顺序。,另一种相对应的方式就是在文章引用文献的地方,在括号内注明作者的姓名和出版年代,如(Brown, 1982),这样参考文献就要按作者姓氏的字母顺序或者笔画顺序排列。如果同一作者在同一年发表的不同文章被引用,则可在年代处加下标a, b,或直接加字母a, b。,(十一)附

15、录,附录中主要列举与正文中有关的数据资料、研究工具等。,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1),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2),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3),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4),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5),心理学研究的一些重要信息源(6),对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评价(1),研究的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是否有意义。 心理学研究一般解决四类问题: 发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扩充对某一个变量的研究范围; 增加或否定已有发现的可靠程度(通过重复前人的实验); 验证某种学说或观点。,对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评价(2),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只有对实验中的各个环节都考虑周全,才能保证实验数据的

16、可靠性。,对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评价(3),要参考检验实验效果的指标。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常常通过各种统计检验得到的P值来表示。,在心理学中,根据惯例采用0.05水平为实验数据是否可靠的分界线。一个实验结果如果P.05,就被认为可靠;如果P.01,就认为十分可靠;如果P.05,就认为不可靠了。 但显著性水平不仅受组内差异的影响,也受样本大小(n)的影响。 不论两个平均数的差异有多小,只要增加样本的容量,就可以使这个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思考题,1.费希纳、冯特、艾宾浩斯三位心理学家对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怎样的贡献? 2.科学的实验研究应该遵循何种程序? 3.撰写实验报告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4.实验中有哪些需要遵守的伦理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