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180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审判程序概述.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0章 审判程序概述,山东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王德新 ,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 第二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 第三节 审理程序中的障碍 第四节 法院的裁判 参考资料:谭兵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第一节 起诉和受理,一、起诉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民事争议时,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方式予以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 1. 起诉的条件(108条)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 起诉的方式(109条)

2、 起诉方式以书面起诉为原则,以口头起诉为例外。,二、受理 民诉法第112条: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人民法院受理原告起诉后,产生以下法律后果: 1、受诉法院取得对该案的审判权。 2、确定了双方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3、诉讼时效中断。,第二节 撤诉和缺席判决,一、撤诉 撤诉是指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到判决宣告前,原告撤回其起诉的行为。 撤诉的法律后果: (1)撤诉导致法院审理程序终结; (2)撤诉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3)撤诉以后又起诉的,只要符合起诉

3、条件,法院应当受理。,1、申请撤诉: 在法院宣告判决之前,原告可以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法院裁定。 2、按撤诉处理 (1)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2)原告为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其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又不委托诉讼代理人到庭的。 (3)原告未按规定预交案件受理费,经法院通知后仍不预交的,又没有申请免交或者缓交理由的。 审查处理:当事人有违法行为需要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许撤诉。,二、缺席判决 是指人民法院在部分当事人无故未参加法庭审理,或当事人未参加完开庭审理而中途退庭的情况下,依法作出的判决。 缺席判决适用的条件如下: (1)被告

4、经传票传唤,无正当事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2)无民事行为能力的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又不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被告反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事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4)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原告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第三节 审理程序中的障碍,一、延期审理 是指人民法院确定了案件的审理期日后或者在开庭审理过程中,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使开庭审理无法如期或继续进行,而将开庭审理期日推延的制度。 开庭审理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审理: (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

5、 (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 (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延期审理的后果:已进行的诉讼行为,继续有效;延期的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二、诉讼中止 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因出现法定事由而使本案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 1、诉讼中止的原因 (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5)

6、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 (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2、诉讼中止的裁定 裁定作出后立即生效,法院、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停止本案有关诉讼活动;原因消除后,法院依申请或依职权恢复诉讼程序,之前的诉讼行为继续有效。,三、诉讼终结 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法定的原因使诉讼无法继续进行或进行下去没有意义,从而结束诉讼程序的一种法律制度。 1、诉讼终结的原因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7、2、诉讼终结的裁定 一经做出,立即生效;当事人就同一案件,不得再行起诉,第四节 法院的裁判,一、民事判决 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通过对民事案件的审理,根据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对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一)判决的分类 (1)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性质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诉讼案件的判决和非诉讼案件的判决。 (2)根据其所解决争议的方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给付判决、确认判决和变更判决。 (3)根据其所依据的审级和审判程序不同,民事判决可以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 (4)根据其是否生效,民事判决可以分为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决。 (5)根据其是终结案件的全部还是一部,

8、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全部判决和部分判决。 (6)根据双方当事人是否都出庭,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对席判决和缺席判决。p328 (7)根据其作出的先后时间,民事判决可以分为原判决和补充判决。,(二)民事判决的内容和形式 1.首部 (1)标题和案号 (2)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基本情况 (3)案由 2.正文 (1)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权利请求 (2)判决理由 (3)判决主文 3.尾部 判决书实例:一审民事判决书,(三)民事判决的效力 1)民事判决生效的时间 一审判决,过了上诉期发生效力; 二审判决、非讼判决、最高法院一审判决,宣告或送达生效。 2)生效民事判决产生的法律后果 (1)拘束力 (2)既判力 (3

9、)执行力,二、民事裁定 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对所发生的程序上应当解决的事项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判决与裁定的区别: 1、判决和裁定的作用不同; 2、判决和裁定的适用阶段不同; 3、判决和裁定的表现形式不同; 4、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间不同。,1、民事裁定的适用范围 (1)不予受理 (2)管辖权异议 (3)驳回起诉 (4)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 (5)准许或者不准许撤诉 (6)中止或者终结诉讼 (7)补正判决书的笔误 (8)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9)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或者公证机关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10)其他需要裁定解决的事项,不服,可以上诉,2、民事裁定的形式和内容 裁定既可以以书面形式作出,也可以以口头形式作出。 民事裁定书也由首部、正文、尾部组成。 3、裁定的效力表现在: 第一,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依裁定办事,不得再对同一事项提出相同要求。 第二,人民法院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改变生效裁定的内容。 第三,有些裁定对社会有关部门和人员也具有拘束力。,三、民事决定的概念 指人民法院对民事诉讼中的特殊事项依法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民事决定的适用范围 (1)决定回避 (2)决定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采取强制措施 (3)决定诉讼费用的减、免、缓 (4)决定顺延期限 (5)决定再审 (6)决定暂缓执行 (7)其他需要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的事项 民事决定的效力,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