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原电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4571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讲原电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第讲原电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第讲原电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第讲原电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第讲原电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讲原电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讲原电池.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8讲 原电池,考点1 原电池基本原理,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根据现象判断。溶解的一极为负极,质量增加或放出气体的一极为正极。,例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Cu2+ (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KNO3盐桥。,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X的材料是_;电解质溶液Y是_; (2)银电极为电池的_极,写出两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银电极:_; X电极:_。,Cu-2e-=Cu2+,Cu,AgNO3溶液,正,2Ag+2e-=2Ag,B,Cu,Ag,(3)外电路中的电子

2、是从_电极流向_电极。 (4)盐桥中向CuSO4溶液中迁移的离子是_(填序号)。 AK+ B CAg+ D,例1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 Cu(s)=Cu2+ (aq)+2Ag(s)设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其中盐桥为琼脂-饱和KNO3盐桥。,考点2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一般电极反应式的书写,(2)复杂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对于复杂的电极反应式可由电池反应减去正极反应而得到负极反应(或由电池反应减去负极反应而得到正极反应)。此时必须保证电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等于电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即遵守电荷守恒和质量守恒和电子守恒规律。,(1)如图为某实验小组依据氧化还原反应:(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

3、。 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反应前,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导线中通过_mol电子。,Fe+Cu2+=Cu+Fe2+,0.2,例2 某实验小组同学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石墨电极反应式为_, 这是由于NH4Cl溶液显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此性的原因_, 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2H+2e-=H2,2Fe2+Cl2=2Fe3+2Cl-,NH+H2O H+NH3 H2O,酸性,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

4、,溶液变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同学们对此做了多种假设,某同学的假设是:“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的价态。”如果+3价铁被氧化为FeO,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3)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形,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现象是_,,2Fe3+3Cl2+8H2O=2FeO+6Cl-+16H+,甲装置铜丝附近溶液变红,电极反应为_;乙装置中石墨(1)为_极 (填“正”、“负”、“阴”或“阳”),乙装置中与铜丝相连石墨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式为_ _, 产物常用_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Cl2+2I-=2Cl-+I2,O

5、2+2H2O+4e-=4OH-,阴,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1)若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12 g,消耗负极0.1 mol Fe,同时正极生成0.1 mol Cu,导线中通过0.2 mol电子。 (2)其他条件不变,若将CuCl2溶液换为NH4Cl溶液,由于NH水解,NH+H2O NH3H2O+H+,所以NH4Cl溶液显酸性,石墨电极上H+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铁电极反应为Fe-2e-=Fe2+,用吸管吸出铁片附近溶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新制饱和氯水,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解析】,然后滴加几滴硫氰化钾溶液,由于存在Fe3+,所以溶液变

6、红,继续滴加过量新制饱和氯水,颜色褪去,如果原因是+3价铁被氧化为FeO,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3Cl2+8H2O=2FeO+6Cl-+16H+。 (3)如图其他条件不变,若将盐桥换成弯铜导线与石墨相连成n形,则甲池为原电池,铁电极反应为Fe-2e-=Fe2+,铜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解析】,乙池为电解池,石墨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石墨(1)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Cu2+2e-=Cu;所以一段时间后,在甲装置铜丝附近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乙装置中石墨电极产物可以用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I-=2Cl-+I

7、2,反应后试纸变蓝。,【解析】,判断原电池电极时,不能简单地比较金属的活泼性,要看反应的具体情况,如Al在强碱性溶液中比Mg更易失电子,Al作负极,Mg作正极,Fe、Al在浓硝酸中钝化后,比Cu更难失电子,Cu等金属作负极,Fe、Al作正极。,B,【解析】 由电池总反应可知银失去电子被氧化得氧化产物,即银做负极,产物AgCl是氧化产物,A、D都不正确;在原电池中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阳离子向电池的正极移动,C错误;化合物Na2Mn5O10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18/5价,所以每生成1 mol Na2Mn5O10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18/5)5=2 mol,因此选项B正确。,

8、2.(2011北京卷)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和中正极均被保护 B和中负极反应均是Fe-2e-=Fe2+ C和中正极反应均是O2+2H2O+4e-=4OH- D和中分别加入少量K3Fe(CN)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A,【解析】 锌比铁活泼,装置中锌作负极,方程式为Zn-2e-=Zn2+。铁作正极,但溶液显中性,所以发生锌的吸氧腐蚀,正极反应是O2+2H2O+4e-=4OH-;铁比铜活泼,装置中铁作负极,负极反应为Fe-2e-=Fe2+。铜作正极,但溶液显酸性,所以正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方程式为2H+2e-=H2。因为装置中没有Fe2+生成,所以装置中加入少量K3Fe(CN

9、)6溶液时,没有蓝色沉淀产生。综上所述,只有选项A是正确的。,D,【解析】 本题考查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判断及其应用。若a和b不连接,则不能构成原电池,单质铁直接与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置换出铜,方程式为:Fe+Cu2+=Fe2+Cu,A正确;若a和b用导线连接,则构成原电池,此时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极式分别为:Fe-2e-=Fe2+、Cu2+2e-=Cu,B正确;由A、B分析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若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则构成电解池,此时铜作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铁作阴极,在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运动,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4.下列装置中发生的总反应为2Al+6H+=2Al3+

10、3H2的是(铝条表面的氧化膜均已除去)( ),B,5. 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 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D,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解析】 本题以原电池基本概念为考查背景,属较容易题。乙中I-失去电子放电,故为氧化反应,A项正确;由总反应方程式知,Fe3+被还原成Fe2+,B项正确;当电流计为零时,即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可证明反应达到平衡,C项正确。加入Fe2+,导致

11、平衡逆向移动,则Fe2+失去电子生成Fe3+,做负极,D项错。,6. 用铜片、银片、Cu(NO3)2溶液、AgNO3溶液、导线和盐桥(装有琼脂KNO3的U形管)构成个原电池(如图)。以下有关该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在外电路中,电流由铜电极流向银电极 正极反应为:Ag+e-=Ag 实验过程中取出盐桥,原电池仍继续工作,将铜片浸入AgNO3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原电池反应相同,A B C D,C,7. (1)将锌片和银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锌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银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_。 (2)若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银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试计算: 产生氢气的体积(标准状况); 通过导线的电量。(已知NA=6.021023/mol,电子电荷为1.6010-19C),Zn-2e-=Zn2+,2H+2e-=H2,【解析】 (1)根据金属活泼性分析得出锌片为负极,银片为正极,相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 2H+2e-=H2。 (2)锌片与银片减轻,是因与酸反应:Zn+2H+=Zn2+H2转移2e-,得V(H2)=4.5 L;Q=3.8104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