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542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8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分配理论.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回忆:,消费者行为理论中,消费者的收入既定的; 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呢? 生产者行为理论中,要素价格既定 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呢? 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决策原则 MR(Q)=MC(Q),主要解决的问题: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使用量如何决定?由于对生产要素定价的过程也就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取得收入的过程,因此,本章也称为收入分配理论。,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四位一体”的公式: 劳动 -工资 资本 -利息 土地 -地租 企业家的才能 - 利润,

2、土地,资本,劳动,企业家才能,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自然资源,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最终产品和生产中投入的中间产品,组织管理 能力,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特点,和商品市场的价格决定一样,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需求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 商品的供给取决于生产商品的成本与价格;对于一般非劳动要素而言,其供给与商品供给相同;劳动供给则由劳动者对于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决定。 和商品定价可以分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一样,生产要素定价也分为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市场类型讨论。,本章的地位与重要性,1、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生产要素价格和使

3、用量的决定问题。 2、由于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和使用量的决定也就决定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因此,本章也称为收入分配理论,回答经济学的第三个基本问题”为谁生产” 。,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要素市场概览,The Circular-Flow Diagram,Firms,Households,Market for Factors of Production,Market for Goods and Services,第一节 要素市场供求的一般原理,一、要素市场的特征 要素市场虽然与产品市场非常相似,但它又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在要素市场,需求来自生产者,供给多来自消费者。 2.在要素市场,要素需

4、求是从产品需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间接需求。 3.要素市场的价格,一般是指使用要素的价格,购买者仅有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4.在要素市场,要素价格决定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5.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是相互依存的。要素价格取决于要素的供求,而要素的供求又取决于产品市场。,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市场上,支付某一生产要素的价格一般获得的是生产要素的使用权。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分析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一般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和数量,而不是生产要素的出售价格和数量。 生产要素的使用价格称作服务价格,生产要素的出售价格称作源泉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是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而不是指购

5、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要支付的代价。,劳动的价格,是指雇用期内(一般以单位时间作为计算标准)所支付给劳动力本人的劳务价格。,资本的价格,就是资本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价格。,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 要素市场上的完全竞争厂商:,完全竞争厂商:,不完全竞争厂商:,在一个市场上完全竞争而在另一个市场上不完全竞争;或者在两个市场上都不完全竞争。,完全竞争厂商,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产品买卖者众多,要素供求者众多,产品同质,要素同质,产品买卖双方信息完备,要素供求双方信息完备,产品市场不存在进入壁垒,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得到的两个结论:,完全竞争厂商出售产品的价格(P)是

6、不变的; 完全竞争厂商购买要素的价格(w)也是不变的;,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的 联系与区别,联系: 市场均衡都是由需求、供给两个因素共同决定; 参与经济活动主体是理性的,追求最大效用原则; 两个市场相互依存;都可以区分为不同市场结构; 区别: 两个市场的供求主体不同;需求的性质不同;,二、要素市场的需求,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的需求 derived demand 是产品的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联合的需求或相互依存的需求。 任何生产都需要多种生产要素。,三、要素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思考:厂商的产量决策原则与 要素使用原则一致吗?,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边际

7、收益 = 要素的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产量 = 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 = 产品的边际成本 (MR = MC),生产要素投入的收益 边际产品Marginal Product , MP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 MR 边际收益产品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 MRP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量所增加的收益。 MRP=MPMR,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 , MFC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所增加的成本。,(1)要素的边际收益MRP,边际收益产量 MRP (

8、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MRP=dTR/dL =MPL MR 完全竞争厂商的 MRP=MP P 边际产量价值 VMP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假设厂商的需求函数和生产函数分别为: P=P(Q)和Q=Q(L) TR(Q)=PQ(L)Q(L),(2)要素的边际成本MFC,边际要素成本 (marginal cost of factor,MFC): 增加1单位投入要素所增加的成本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MFC,在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厂商增加雇用1单位要素,并不会引起要素市场价格的上升,即dw/dL=0 MFC=w,假设劳动

9、的市场供给函数为w(L),厂商雇用L数量劳动的总成本为w(L)L,劳动的边际要素成本为: MFC=dw(L)L/dL =w+Ldw/dL,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原则,MRP=MFC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VMP=w MP P=w,假设厂商生产函数为Q=f(L,K)产品的市场价格为P,两种投入的价格w、r给定不变。资本K不变,成本方程为TC=wL+rK。 利润最大化问题可表示为: 利润极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得到:MPP=w,思考:厂商的产量决策原则与 要素使用原则一致吗?,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 = 产品的边际成本 (MR = MC),在要素市场上:要素的边际收益 = 要素的边际成本

10、 (边际收益产量 = 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MR=MC 相对于产品的产出量而言 MRP=MFC 相对于要素的投入量而言,利润最大化的产量选择规则是MR = MC 利润最大化的要素使用规则是MP L M R = M F C 调整得到: M R = M F C / M P L 右式表明:增加1单位劳动带来了M P L件产品,每个追加单位的劳动力要花费厂商M F C,因此,最后1单位产品的成本,即边际成本M C。即:,市场,条件,完全竞争,一般,P=MC(Q),MR(Q)=MC(Q),产量决策原则,要素使用原则,MRP=MFC MRMP=MCMP,VMP=w PMP=w,利润最大化的

11、条件,边际收益产量(MRP):MRP=MPMR, 边际产品价值(VMP):VMP=MPP MRP未必等于VMP 边际要素成本(MFC):MFC=dC/dL MFC未必等于劳动力价格(W)即工资 C=LW(L), MFC=dC/dL=W(L)+ LdW(L) /dL,四、生产要素的供给,要素的供给者:消费者和生产者 生产者供给要素(中间产品)的原则:利润最大化 消费者供给要素的原则: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拥有的资源(劳动力(时间)、土地等)既定,其要素供给就是在一定要素价格水平上,将全部既定资源在供给与自用之间作分配以求总效用最大。 条件:供给的边际效用与自用的边际效用相等。,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

12、的要素供求,1.完全竞争厂商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供求双方人数众多;要素没有任何区别;要素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完全竞争厂商:就是处在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上的厂商。 不完全竞争的情况: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边际产品价值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完全竞争厂商的总收益可以看作是生产要素的函数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因而,将上式对L求偏导就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叫做边际产品价值,厂商的边际产品和

13、边际产品价值,要素价格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使用劳动要素的工资即价格W,则使用要素的成本可表示为 由于要素价格为既定常数,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就等于劳动价格,当厂商是要素价格接受者时,厂商面对的边际要素成本线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完全竞争厂商生产要素的需求原则,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VMPL=MP*P=W,3、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利润最大化原则VMP=W 劳动价格W1,厂商对其需求量L1 ; 劳动价格下降到W2,VMPW2,增加要素使用,收益大于成本,对劳动需求将增加到L2; 劳动价格下降到W3,对劳动的需求提高到L3。,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

14、线: 与VMP重合,向右下方倾斜。,隐含条件: 产品价格、MP不受要素价格影响,C,B,A,W W1 W2 W3,O L1 L2 L3 L,VMP,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综合上面的分析,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竞争的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是 VMP=PL,假设产品价格P=10,边际产品函数是MP=11-L,那么,VMP=10MP=110-10L。厂商的要素需求方程是 PL=110-10L或L=11-PL/10,设某一厂商的生产函数Q=-0.01L3+L2+38L。 Q为每日产量,L是每日投入的劳动小时数。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单位产品价格为0.1美元,小时工资为5美元,厂商要求利润最大化。

15、 问厂商每天应雇佣多少小时劳动?,【解答】 MP-0.03L2+2L+38。 MRP=VMP(-0.03L2+2L+38)0.1 MFCw5 解方程,取最大值L60。,VMP= w,4、从厂商需求曲线到市场需求曲线,单个厂商要素需求曲线不能横向加总得到市场需求曲线。 原因:厂商需求曲线的推导都附加了一定前提。假定要素价格变动时,其它厂商的要素使用量不变。,劳动价格下降,厂商都会增加劳动使用,产品市场供给曲线右移,产量升,产品价格降。导致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移动,从而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会发生变动。,劳动价格上升,所有厂商都会减少对使用量,产品的市场供给曲线会向左移动,产品价格上升,要素的边际产品

16、价值曲线也会发生移动,要素的需求曲线跟着移动。,0,0,PL,d,W0,W1,VMP1,VMP2,多个厂商调整时典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第三节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供求,(一)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需求 1.边际生产收入,它指的是追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带来的产品销售值的增量,以MRP表示,MRP=MPMR。 因此,这时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变为MRP=MFC 2.由于在非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MR与P的分离,也就决定了MRP曲线与VMP曲线的分离。MRP曲线就是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厂商使用(需求)生产要素的原则,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 不完全竞争,产 完全 品 竞争 市 不完全 场

17、 竞争,以劳动力市场为例:,(二)非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供给 若要素市场存在买方垄断,要素市场的购买者所面临的供给曲线相当于全行业的供给曲线,即自左向右上方倾斜。 并且,供给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会发生分离。,1、 卖方垄断者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边际收益产品 当厂商是要产品市场的垄断者时,其边际收益MR不再等于价格。此时,这个值为边际收益产品,记为MRP。 MRP=MRMP 即,0,数量,价格,MRP=MRMP,由于MRP,所以MRPVMP,即MRP线总是落在VMP线的下方.,2、卖方垄断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线,假如该垄断者是要素市场的竞争者,那么,边际要素成本仍然等于要素价格,即MFC=W0边

18、际要素成本线仍然是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断者的最优条件是MRP=W0,即图中边际要素成本线与边际收益产品线的交点。所以,MRP线正是垄断者的要素需求线。,0,MRP,W0,W=MFC,L,L1,L2,MRPL,VMPL= MRPL,产品市场厂上的 卖方垄断厂商的要 素需求量会比完全 竞争少。,3、 买方垄断者的最优要素需求量,当一个厂商是某种要素市场中唯一买者时,我们称这种情况为买方垄断 。 假如卖方是竞争的,即存在一条要素供给线,那么,当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增加时,要素价格将随之上升。 这样一来,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MFC不再是常数,而是随其需求量增加而增加。而且,在任意数量,厂商的边际要素成本大于

19、要素价格。,买方垄断者的边际要素成本线,W(L),MFC,0,L,MFC线肯定落在要素供给线的上方。,按照MRP=MFC的准则,要素买方垄断者的最优要素需求量是图中VMP线与MFC交点对应的数量,相应价格由供给线决定。 不难看出,要素价格的决定有利于买方而不利于卖方。,买方垄断者的边际要素需求,第四节 各种要素价格的决定,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完全竞争的资本市场上利率的决定 完全竞争的土地市场上地租的决定,一 工资理论,工资的概念 ( Wage ),工资,使用劳动所支付的价格,货币工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由于付出劳动而获得的货币收入,实际工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里获得的货币工资所能换取

20、的商品和劳务的实际数量,实际工资是指货币工资的购买力,(一)、劳动的供给 1.在一般的分析中,假定其它因素既定不变,只将劳动 供给看作为劳动价格工资率的函数。 2.工资的变化会对劳动供给会产生以下两种效应: (1)替代效应:是指工资的提高后意味着休闲的成本即 价格提高,人们会增加劳动时间以替代部分休闲时间,即原 先的休闲时间会减少。 (2)收入效应:工资提高使人们的收入增加,所以人们 会增加对休闲或“闲暇”这种特殊商品的消费,也就是享受 更多的非劳动时间,从而表现为劳动供给的减少。,劳动的替代效应指的是,工资率越高,对牺牲闲暇的补偿越大,劳动者就愈愿意用多劳动来代替多休闲。换言之,工资率上升时

21、,不劳动(闲暇)所蒙受的损失要大,即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大,因此,劳动者会以多劳动来代替闲暇。 劳动的收入效应指的是,当工资水平提高时,减少劳动时间可能不会减少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其收入水平已经达到这样的高度,以至于闲暇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要大于收入增加带给他们的满足。因而劳动者不愿意增加工作时间。,特写:深圳的时尚一族,深圳市为数不少的白领对赚钱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很多白领宁愿放弃高薪的职位来换取更多的休息时间从而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像以往拼命工作,发疯赚钱。 李玲是该市一家著名电脑公司的职员,她负责公司的销售,几年下来,凭借聪明和努力,她每个月的薪水在1万元以上,今年春天,公司的销售经

22、理升职了,总经理提出由她来做销售公司的经理。谁知却被她婉言谢绝了。 其理由是,一旦出任这个职位,势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样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如果不能好好休息的话,工作质量也会下降。她对记者说:“如果当经理,我每月薪水增加3000多元,可是我却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我宁愿不要这3000多元,而维持一种生活质量。”,3.劳动供给曲线也叫作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原因: 1、替代效应 : WL 2、收入效应: WL,O,L (小时),W(元/小时),后弯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实例,美国劳动力市场的相关研究结果如下: 劳动供给(工作小时)的弹性 上表表明,有孩子的一个挣钱家庭的户主和两个挣钱者

23、家庭(有孩子和没有孩子)都有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大多数单个挣钱者家庭的户主处在劳动供给曲线的向上倾斜部分,其中有孩子的单个妇女的弹性最大,为0.106,已婚妇女处在劳动供给曲线的向后弯曲部分,其弹性在-0.028-0.086之间,这意味着,在两个给已婚妇女高工资会抑制而不是鼓励更多的工作。,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的决定,社会工资水平的决定,西方经济学中所讲的社会工资水平,通常是指某一个经济社会内的平均工资率,并不区分该经济社会内工资率的差别。,西方经济学是以均衡价格理论来解释工资水平的决定的。按照这一观点,一个社会的工资率水平,取决于该社会对劳动的需求和劳动的供给两种因素。,劳动的需求因素,一个

24、社会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水平,也就是劳动这一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社会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越高,对劳动的需求越多;反之,社会的边际生产力水平越低,对劳动的需求越少。,由于劳动的边际产量随着劳动数量的增多而递减,故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国家,劳动的需求曲线的位置不同,通常发达国家劳动的需求曲线位置较高,而落后国家劳动的需求曲线位置偏低。,劳动的供给因素,一个社会劳动的供给量通常与工资水平呈正向关系,工资水平高,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则多;工资水平低,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则少。,劳动的供给曲线通常是一条正斜率曲线。,当一个社会的工资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劳动的供

25、给曲线会出现内弯现象。当工资继续提高时,劳动的供给反而减少。,不同国家劳动的供给曲线也不一样。发达国家的劳动成本较高,因而供给曲线也较高,偏于左上侧。 反之,落后国家的劳动供给曲线较低,偏于右下侧。,社会工资水平的决定,将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供给曲线放在一起,便可分析社会均衡工资水平的决定。,E,SL,DL,WE,LE,L,W,0,社会工资水平的决定,由于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的劳动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都不相同,均衡的工资率水平和劳动数量也不相同。,E1,S1,D1,W1,L1,L,W,0,S2,D2,E2,W2,L2,完全竞争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决定,最低工资法可能加剧失业,最低工资法,(二)、均

26、衡工资与工资差异,1.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供给曲线与劳动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 2.但现实社会中,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主要取决于以下一系列因素: (1)劳动质量的差异 (2)非货币利益的差异 (3)市场的不完全性,特写:炼钢工人、煤矿工人和酒吧侍者的高工资,为什么炼钢工人比其他制造业工人挣钱多呢? 对劳动市场的研究已经表明,越是危险性的工作,工资也就越高。 让我们将一种非常安全的制造业工作的工资与钢铁厂的工资进行比较。每年,万分之一的炼钢工人死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补偿所从事工作的高风险,炼钢工人接受3.7%工资津贴。如果一个工人从一种安全工作转到钢铁厂中一种其他方面都相同的工作

27、,他的年收入将增加700美元。 如果这个工人转到一个更具危险性的工作岗位上,他的收入会增加更多,例如煤矿采掘、伐木或是酒吧服务。,性别歧视造成的工资差别:,为什么妇女平均而言挣钱比男人少呢?在美国,一般的妇女挣的钱大约是一般男子的75%,英国是71%,德国是74%,日本更是只有51%。 一部分性别差别可以用不同性别所具有的技能和生产率的差别来解释。平均而言,许多职业中的妇女受过的教育较少,工作经验较少,所以她们的生产率较低,工资也较低。 工资差别的另一个原因是职业歧视。妇女被拒绝进入许多职业,这使她们流入少数由女性主宰的行业,诸如教书、护理和文秘工作。在这些女性主宰的职业中工人供给量很大的情况

28、下,工资就较低。,1996年,芝加哥白袜队职棒球员贝尔年薪为1千万美元,NBA巨星洛杉矶湖人队的奥尼尔,年薪更高达1400万美元。他们并不是特例,美国职业运动员的年薪在百万美元以上者,比比皆是。 为什么这些运动员会有如此高的薪水呢?理由很简单,他们个个都有一手。观众若想看球员在空中飞来飞去,除了乔丹以外不做第二人想;想看妙传,则只有已退休的湖人队的魔术师约翰逊是唯一好手;若想看高空勾射,则只有湖人队前球员贾霸可看。 这些人的薪水这么高,是因为他们能提供一些别人没有的技巧。换句话说,他们提供了某些独占的生产要素。观众若要观赏这些特殊动作就必须花钱。此种特殊才能,使他们称为要素市场上的独占者。这些

29、垄断力量,造就了这些职业运动员的天文数字收入。,(三)、垄断条件下的工资 1.买方垄断。在此情况下,若雇佣的劳动量为L1,则工 资水平为W1,矩形W2FEW1的面积叫买方垄断剥削。 2.卖方垄断。在此情况下,工会对于L1的就业量提出的 工资要求可能是W2。 3.双边垄断。在此情况下,工资水平取决于垄断厂商与 工会的力量对比,但一般高于W1,低于厂商的停止营业点。 W W2 W1 O L1 垄断条件下的工资决定,MFC,S,F,E,D=MRP,二 利息理论,资本的概念 ( Capital ),从生产角度看,资本指的是“资本物”,即在 生产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各种物品。 一般讲“资本的价格”时,资本

30、指的是货币。但并非所有的货币都是资本,只有用于市场交换、购买或支配各种资本物的货币才是资本。,早期的利息理论,利息是如何被决定的,关于这个问题西方经济学界曾经有过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时间偏好论 节欲论 迂回生产论 投资和储蓄论,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利息理论是从资本的需求和资本的供给两方面来解释利息是如何决定的。,(一)、利息的决定 利息与利率 1.利息是资本要素的价格。 2.利息的数量在理论分析上一般以利率来表示。利率 的高低决定于资本的供求状况。 3.资本的供给曲线自左向右上方上升,它表示利率越 高,储蓄者愿意提供的储蓄越多,资本的供给越

31、多。 4.资本的需求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5.借贷双方被假定为没有任何风险时候的均衡利率被 称为纯粹利率,它是实际利率的基础,实际利率的决定还要 考虑另外一些因素。,(二)、利息率(rate)的决定,1、资本的需求 对可贷资金的需求 (1)家庭需求(借钱) 消费 (2)企业需求(借钱) 投资 (3)政府需求(借钱) 平衡财政 政府投资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资本的供给 (1)家庭供给来源于家庭储蓄(收入、利率) (2)企业供给来源于企业的储蓄 (3)政府供给来源于政府增、减货币供给量的权利 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资本市场上利率的决定,O,K,i,I,S,E,i

32、e,Ke,利率的功能 1.调节储蓄和消费 2.调节投资,假定利率为4%,每人每年在储蓄帐户上存1000美元。在年末,将得到40元利息。如果利率增加到10%,人们将以三种方式做出反应:,假定利率为4%,每人每年在储蓄帐户上存1000美元。在年末,将得到40元利息。如果利率增加到10%,人们将以三种方式做出反应: 1、现在享乐当年储蓄更少而花费更多。一个人只需储蓄946美元,一年后就可以获得超过1040元的钱,所以今年就多出54(1000-946)美元用于享受。 2、以后享乐当年存相同数目的钱,而下一年花更多的钱。这样下一年将多出60美元供享乐用。 3、以后更尽情地享乐当年存更多的钱并在下一年花更

33、多的钱。例如一个人存款1200美元,在下一年将得到1320美元,这样会多出280美元用于享乐。,第一,利息能诱导和增加储蓄。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赖于资金的投入,因而储蓄是发展经济的关键。储蓄实际上是把本来可能直接用于消费的资源解放出来,使它们用于生产生产资料。看起来利息诱导储蓄是增加货币供给,实际上是增加资源供给。 第二,利息的作用在于把资本的需求约束在可行的限度内。如果能够免费地获得资金或资本,人们对它的需求将是无限的。但是资金的供给、资本品的供给总是有限的,如果没有来自利息的约束,则社会对资本品或资金的需求将大大超过可能有的资源而使整个经济过度紧张。,利息的作用:,资料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

34、改革,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特殊资源,资金只有在市场定价的 条件下,才能根据价格信号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实现自身及 其所代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产生最佳效益。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 存在着资金周转率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不足: 1.高度集中。利率标准由国家统一确定,中国人民银行 发布命令,而各金融机构只能遵照执行,被动地听命于布置。 2.游离市场。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 场利率体系,表现为利率的应变能力差,未能充分发挥引导 资金流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3.利差较小。主要是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 加上以前高利

35、率和保值储蓄吸收的存款兑付,使应付利息大 量赤字,形成不少银行实际亏损。 4.缺少弹性。只有国家统一的法定的利息率,而无市场利 息率,商业银行不能从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与银行银根松紧的 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以宏观需要进行灵活调节。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 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 志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壮大,金融体制改革 的深化发展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的利率体制已成 为我国改革进程中的“瓶颈”,利率市场化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和重要,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 为利率杠杆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当前,积

36、极推行利率市 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三 地租理论,土地的概念和性质 ( Land ),西方经济学家把可以人为地进行再生产的物质称为资本,而把那些非人为因素的自然赋予称为土地。,土地有两点基本性质,土地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土地的数量即供给量是固定的,与市场对土地的需求无关,土地的肥沃程度,自然所赋予的原有基本特性,人们在土地上从事生产活动的人为追加特性,地租的产生,租金,生产中使用某一特定资源所支付的报酬,地租,使用土地而支付的报酬,它只是租金的一种,地租取决于土地的边际生产力,地租,工资与利息,F,A,E,P1,P ($),X1,0,X,级差地租,西方经济学家

37、最早关于地租的理论,就是以级差地租 ( Differential Rent ) 的形态出现的。,李嘉图的地租理论,就是级差地租的理论。他认为由于土地肥沃程度的不同,交通便利的不同,使生产成本也不同。但产品都按相同的价格出售,净收益就会不同。肥沃程度最低、交通最不方便的土地,生产所获收入仅够成本,故不能支付地租,这叫做“边际土地”( Marginal Land );但肥沃程度高,交通便利的土地,其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其生产所获收入,除支付成本外,尚有剩余,这种剩余就是地租的来源。,P ($),0,P ($),0,P ($),0,P1,P2,P3,Q1,Q2,Q3,Q,Q,1,Q,2,Q,Q,1,Q

38、,E,F,G,MC,E,F,AC,AC,E,AC,MC,MC,准地租和生产者剩余,“准地租”( Quasi Rent ):指短期内使用除土地以外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资本的报酬。 准地租有时也译为准租金,这一概念是马歇尔首先采用的。,准地租仅仅存在于短期内,从长期看,这些资源的数量是可以增加的。资源供给的增加将使总收益与生产总支出之间的差额不复存在,于是准地租也不再存在。,“生产者剩余”( Producers Surplus ): 指生产要素的供给者按市场价格供给时,超过其预期要求所获得的那一部分收益。即按实际市场价格出售时所获与其本来所希望能够获得的部分之间的差额。,级差地租 同一用途的不同级别

39、的土地交付的地租与该用途最劣等 土地交付的地租的差额就是级差地租。 上海的南京路被称为中华第一商业街,南京路西藏路口 更是商业街的繁华地段,可谓寸土寸金。路口的一幢式样别 致的楼房为黄浦区少年宫。20世纪80年代末,精明的商家欲 让少年宫搬迁,利用原址改造为商厦。由此引起了当时的激 烈争论。许多家长和一些社会人士以各种方式向有关部门及 传媒表示反对意见,认为不能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侵害少 年的利益,不能让拜金主义毒害小孩的幼小心灵。,案例 商厦与少年宫的用地之争,而商家和其他社会人士则认为,在极具商业开发价值的寸土 寸金之地,放着一个诺大的少年宫,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少 年宫搬迁到别处,丝毫不影

40、响少年宫的正常运转,而且新的 少年宫可以更大、更好。 在激烈的争论中,少年宫还是搬迁了,离开了喧嚣嘈杂 的商业中心。利用少年宫原址开张的“上海精品商厦”生意 十分红火,其广告语“叩开名流之门,共度锦锈人生”一度 成为上海滩最流行的广告语之一。该房地产的所有者也因此 获得了丰厚的租金收入。当然,精品商厦后来因种种原因产 生亏损,但这已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租金、准地租与经济租金 租金: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服务价格 准地租:固定资产在生产中形成的收入或者说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本的收入。 很难从现有用途中退出的生产要素获得的报酬。如厂商的资本设备,房屋,车船等,在短期内不易改变,供给固定。 经

41、济租金:最低意愿价格以上的租金收入。 类似于“生产者剩余”,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为防止要素转移用途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之间的差额。,租金、准租金与经济租金,1、租金 是指供给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 地租仅指土地服务的价格,租金是一般资源的价格。 2、准租金 准租金则是指在短期内供给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报酬。它在短期内和地租的特点相似,属于一种租,但又不是真正的租,它在长期里将消失。 3、经济租金 所谓经济租金是指支付给某种生产要素的报酬超过该要素的生产性服务得以被提供出来所必须加以补偿的余额。 4、寻租 寻租行为是指个人或团体所进行的占有或获取具有固定供给量的生产要素的要求权的

42、努力。,P,准租金,全部收益:G+H+I,O,Q,AVC,AC,MC,A,B,C,D,E,F,G,H,I,可变成本:I,经济利润:G,准租金:G+H,全部成本:H+I,经济租金,经济租金,经济租金的大小显然取决于要素供给曲线的形状。供给曲线愈陡峭,经济租金部分就愈大。 特别的,当供给曲线完全垂直时,全部要素收入都变为经济租金,恰好就是租金或者地租。 可见,租金实际上是经济租金的一个特例,即当要素供给曲线垂直时的经济租金。而经济租金则是更为一般的概念,不仅适用于供给曲线垂直的情况,也适用于供给曲线不垂直的一般情况。,地租,租金,经济租金,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经济租应注意的问题,例如:对于一个

43、国家来说,土地是固定的,完全无弹性的,国家所得到的要素的租金就全部是经济租。而对某地主来说,除非有人每年付给他1000元,否则他宁可让他的土地荒芜着。而实际上佃农支付给了他地租3000元,那么其中2000元便是经济租。 注意:对某一个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否属于经济租,还取决于看问题的角度。对于地主来说,如果市场的均衡地租是3000元,那么地主不会将土地出租给不愿付3000元的人,对地主来说,3000元就是使用他土地的机会成本,地租并不是经济租。而对整个国家来说,这片土地已经存在了,任何支付给土地的钱全是经济租。,地租的决定,N,O,R,S,D,R0,(五)、寻租 1.寻租指的就是人们利用各种合法或

44、非法的手段,如游说、疏通、哄骗、贿赂等,以得到占有这种租金的特权。 2.创租指的是政府有关部门或官员为了引诱寻租行为或取得寻租者出让的利益,而故意设置阻碍市场自由竞争的制度性障碍。,四 利润理论,利润概念的形成和区分 ( Profit ),利润被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是“企业家才能”的收入。,世纪以来 ,随着企业家职能与资本家职能的分开,利润和利息分开,即利息是资本的收益,利润则是企业家才能的收益。,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把利润又分为商业利润和纯利润。,“商业利润”就是指一般的会计利润,即从厂商的总收益中扣除各种生产要素的代价。,“纯利润”也称“经济利润”,就是从商业利润中还要扣除一部分所剩下的余额,即超

45、额利润。,西方经济学关于利润的学说,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 利润是由垄断产生的报酬 “创新说”的利润理论,利润是承担风险的报酬,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家认为利润是企业家在生产过程中因承担各种风险而获得的报酬。他们认为,人们对于未来市场的情况的任何判断都是不确定的,因而在从事生产活动时,必然要承担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家预测未来市场情况,如果正确,便能获得额外收入;如果不正确,就会发生亏损,而作为风险的代价,其亏损也只能由企业家承担。,企业家所承担的风险,可确定的风险,完全不能预测的风险,风险报酬不属于纯利润,即超额利润,而属于正常利润的范围。,利润是由垄断产生的报酬,有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垄断可以产生

46、垄断利润,即垄断者可以靠牺牲消费者的利益而获得利润。,垄断方法分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两种情况。卖方垄断是指厂商在销售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买方只能接受该价格。买方垄断是指购买者在购买产品时可以规定价格,卖方只能接受该价格。,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在西方经济学家的著作中通常也是受到指责的,因为它们被认为使社会收入的分配有利于卖方垄断者和买方垄断者,而不利于消费者或生产要素的一般供给者。现代西方经济学家有时也使用“剥削”一词。他们认为“剥削”与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有关,即认为这是流通或交换中产生的现象。,“创新说”的利润理论,这是根据熊彼特( J . Schmpeter )的“创新理论”来解释利润的产生。,

47、熊彼特认为,在动态的社会里,有一种人的贡献最大,这就是“企业家”。 熊彼特所指的企业家 ,是一个“创新者” 。所谓创新是能把科学上的创造或发明用在商业上并能获得成功,企业家正是推动这种创新的人。,“创新说”的利润理论,创新的内容: 1、发现新产品: 2、应用新技术; 3、开拓新市场; 4、获得新原材料的供给; 5、运用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说”的利润理论,创新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市场价格不变,在其他厂商来模仿之前,则能以高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从而获得利润。这种利润是企业家的利润,是创新的结果。,熊彼特(18831950),J . Schmpeter,利润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由于利润是对企业经营者才能的报酬,所以它既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率的报酬。 利润是刺激生产活动的动力。 利润是创新的动力。 利润使投资者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 包括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在内的利润是一切投资基金的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