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5742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246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6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6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6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6页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学课件.ppt(2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行政管理学,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管理学 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三节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管理学,一、行政的概念 (一)从政治的角度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二)从管理的角度,二、行政管理学概念及其特点 行政管理学是以行政为研究对象,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中央的国务院和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一)行政管理的主体可以分为 各级政府 政府各职能机关 行政首长“第四权力” 政府普通公务员,(二)行政管理的

2、客体 经济性组织 社会性组织 政治性组织 教科文卫组织 新闻性组织 公民,(三)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理论性 实用性 综合性 发展性 系统性 技术性,(三)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功能 1.研究建立和完善国家行政制度的理念、理论和方法。 2.研究关于提升政府管理水准和行政效率的思想、途径和方式。 3.为政府行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论证方法和实证技术。 4.全面培养政府公务员,尤其是行政通才。,第二节 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一、行政管理学的产生 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研究一文,主张行政从政治中分离。 学者们开始把行政管理学作为独立学科加以研究。,二、行政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

3、 威尔逊 古德诺,(二)传统的行政管理研究时期 泰罗 法约尔 马克思.韦伯 怀特、魏罗毕和费富纳,(三)人性的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时期 1. 人群关系学派 (1)梅奥 (2)巴纳德 (3)麦格雷格,2. 激励动机学派 马斯诺 赫茨伯格 弗鲁姆,3.决策理论学派 赫伯特.西蒙 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在管理领域寻找一套科学的决策方法,以便对复杂的多方案问题做出明确的、合理的、迅速的选择。,(四)系统权变理论时期 1. 系统理论 2. 生态理论 3. 权变理论,(五)新公共管理时期 1.新公共行政学 (1)强调社会正义和社会公平。 (2)强调研究重点转向生态环境、生活质量等问题。 (3)强调突出政

4、府行政管理的公共性,突出民主行政。,在公共性得到强化的同时,民族性和阶级性淡化。阿拉伯世界的茉莉花革命,正是这种公共性思潮的反映。,2. 公共政策学派 (1)强调政策适用者的分析,尤其是博弈论的运用。 (2)注重政策制定者及其所属系统、程序、方法的优化。,三、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封建性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管理思想。 (二)晚清民国时期的具有西方色彩的行政管理思想。 (三)新中国成立后具有苏联色彩的计划管理思想。 (四)改革开放后,行政管理学得到快速发展。,第三节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 客观性 概括性 稳定性 系统性,二、行政管理基本原理 (一)

5、人本原理 (二)系统原理 (三)责任原理 (四)优选原理,(五)法治原理 (六)分协原理 (七)适度原理 (八)权变原理,第二章 行政职能,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况 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演变及定位 第三节 中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第一节 行政职能概况,一、概念和类型 (一)概念 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承担的国家职能,是相关政治权利主体赋予国家行政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社会生活过程中得各种任务的总称。,(二)类型 1.从行政管理的属性来看 政治性职能 管理性职能 服务性职能,2. 从履行职能的方式来看 计划职能 组织职能 指挥职能 协调职能 监督职能,3. 从发挥作用的领域来看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文化职

6、能 社会职能,二、行政基本职能 (一)政治职能 阶级专政职能 军事保卫职能 社会治安职能 民主职能,(二)经济职能 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包括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等。,(三)文化职能 是指政府指导和管理文化事业的职能;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四)社会职能 是指政府所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致力于改善、保障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体现人道主义。,三、行政职能的作用 (一)行政职能是决定政府角色的重大问题,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 (二)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建设的依据、前提和基础。 (三)行政职能决

7、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四)行政职能的实现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标准。 (五)行政职能的界定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的前提。,第二节 行政职能的演变及定位,一、行政职能的演变 (一)奴隶社会的行政职能 (二)封建社会的行政职能 (三)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四)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五)当代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二、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 (一)从国际社会关于进步的指标体系看政府职能,(二)两种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三)从竞争性领域与非竞争性领域的划分看政府职能,三、关于行政职能的讨论 (一)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权威与民主的关系问题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核心

8、问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功以来,政府的公共权威一直在上升通道运行,逐渐从“小政府”发展到“大政府”。,1. 精英政治盛行 2. 公共支出增长,(二)政府与市场关系 1. 斯密的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理论 2. 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3. 萨缪尔森的新古典综合派 4.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5. 新凯恩斯主义,(三)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 效率优先论 2. 公平优先论 3. 效率与公平平衡论,第三节 中国政府行政职能转变,一、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然性 (一)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所代替,作为上层建筑的政府职能必然发生相应变化。,(二)从社会矛盾运动的表现来看,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政府要承担发展生产力的责任。,(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看,行政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也不断发展变化,某些职能增加,某些职能弱化。,二、转变行政职能的原则和要求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应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为前提。 计划管理的范围应缩小,中央计划集中于国民经济全局,地方计划应以区域公共项目和城市规划为主。 政府财政的主要目标是满足公共需要。,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是从货币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 政府的价格管理职能是维护价格秩序,运用市场发展参与部分垄断价格的决定。 政府

10、通过国有资本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范围应逐步缩小。,三、转变行政职能的近期任务和重点 (一)按照“三个代表”精神,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创立以服务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机制。 (二)按照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的要求,深化机构改革,建立健全按职能定岗、按岗位定机构、定编、定薪的机制。,(三)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精简各级政府公务。转变会议模式,努力改善政府的行政决策方式。,四、经济全球化与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建立市场正常运行的基本框架 提供各种公共物品和劳务的职能 保护自然环境和发展教育 维护竞争、反对垄断的职能 提供社会保障机制,第三章 行政权力,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 第二节 行政权力配置 第三节 行政权力的运行,

11、第一节 行政权力概述,一、权力的含义与构成 (一)权力的含义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 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行为的能力。,(二)权力的构成 1. 权力主体 2. 权力客体 3. 权力目的 4. 权力作用的方式 5. 权力的实现,强制的方式 报偿的方式 信仰的方式,(三)权力的界定 权力存在于一定的组织当中,并依附于一定的职位。 权力必然被少部分人所掌握,并用来达到某种目标,具有实用性。 权力是对他人、事和财物的支配力量,行使权力的过程就是支配他人行为的过程。,权力不等于威望,威望是社会公众对某人作用或影响力的评价和认同,与个人魅力相关。

12、权力不同于权利。权力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一种支配力量,权利是指依法有权享受的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四)权力的分类 家庭权力 神权 社团权力 经济权力 政治权力,二、行政权力及其特征 (一)行政权力的含义 行政权力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要通过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令和各类政策来有效实现国家意志。,行政权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强制性推行政令。 行政权力的客体包括所有的居民以及由居民所组成的不同社会组织和社会集团。 行政权力的性质是一种由社会上少数人行使的管理权力。,(二)行政权力的特征 1. 统摄性 2. 公共性 3. 渗透性 4. 一元性 5. 强制性 6. 时效性,三

13、、行政权力的类型 (一)按照行政管理的过程,可划分为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和监督权。 (二)按照行政管理的层次,可划分为中央行政权力、地方行政权力和基层行政权力。,(三)按照行政管理的职能及业务性质,可将其划分为宏观经济调控权、专业经济管理权、科教文卫管理权、资源管理权和国家政务管理权。,(四)从行政人员的角度,可划分为: 1. 对行政组织目标及其实现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权。 2. 对行政组织的各种活动的指挥和协调权。 3. 对直接下级人员的任免和奖惩权。,4. 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配权。 5. 对上级的建议和提案权。 6. 对下级机构或人员的授权权。 7. 对外工作的代表权。,第二节 行政权力

14、配置,一、早期分权学说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议事、执行和审判三权分立。 古罗马,波里比阿提出元老院、执政官和平民会议之间相互制约。,二、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 (一)立法、司法和行政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三个不同机关掌握。 (二)随着行政权日益扩张和加强,大有凌驾立法司法之上的势头。 (三)从纵向来看,既有英法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制,也有以美德为代表的联邦制。,三、社会主义国家的“议行合一”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二)国务院 (三)地方人民政府,四、行政权力的具体配置 (一)行政权力分配方式 (二)行政权力分配途径,第三节 行政权力的运行,一、行政权力运行规则 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15、 以职责范围为界限 以层层节制为规则,二、行政权力的制约 (一)以权力制衡权力 (二)以责任制约权力 (三)权力制衡的关键在于法治,第四章 行政组织,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 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 第三节 行政组织机构与体制 第四节 行政组织变革,第一节 行政组织概述,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是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特征: 政治性 社会性 权威性 系统性,二、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 目标要素 制度要素 人员要素 物质要素 观念要素,三、行政组织的类型 领导机关 职能机关 幕僚机关 咨询机关 派出机关,四、行政组织的地

16、位 行政组织与国家组织 行政组织与政党组织 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发展,一、传统的组织理论 (一)韦伯创立的官僚组织制度理论 马克思.韦伯(Max Weber,1864-1920)认为从纯技术的观点看,官僚制度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是大型组织不可避免的选择。,1. 神秘型组织形态(魅力型) 组织成员必须坚决服从领袖; 组织内部管理的非专业化; 组织缺乏日常的合理的经济支持; 组织具有强烈的革命性; 组织建立在“超人权威”的基础上,领袖去世后,要么转变成“传统组织”,要么转变成“官僚组织”。,2. 传统型组织形态 组织权力来源于传统的固有尊严,呈现伦理化特征。 组织权力的

17、集中性和行使的任意性。 组织缺乏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 组织缺乏经济理性的考虑。 具有强烈的守旧性。,3. 法理型的组织形态 严格的效率取向 注重法律与程序 专业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官僚组织在适用上的普遍性,(二)泰勒的职能组织理论 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 组织中管理职能与作业职能分化; 组织中计划职能专门化; 把组织成员看成会说话的机器。,(三)法约尔德管理组织思想 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1841-1925) 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命令、 统一领导、个人服从整体、报酬要公平、 集权、等级链、秩序、平等、人员稳定、

18、 主动性、集体精神。,二、现代组织理论 (一)巴纳德的系统行政组织思想 社会的各级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的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在协作系统中作为相互联系的中心,对协作的努力进行协调,维持组织运转。,(二)卡斯特的系统权变行政组织理论 认为在管理中不存在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要根据内外部环境随机应变,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是组织管理行之有效的关键。,第三节 行政组织结构与体制,一、行政组织结构 (一)纵向结构 组织的层级化,是行政组织的纵向分工,各层级之间构成领导与被领导的垂直关系。必须处理好行政层级与行政幅度两个因素。,行政层级,是行政

19、组织中的层级数目。 行政幅度,是一个层级的行政机构所能有效控制的机构的数目。,1.一个特定组织内行政幅度与行政层级成反比关系。 2. 组织内部权责明确,行政幅度可以扩大。 3. 组织成员训练有素,行政幅度可以扩大。 4. 物质设备和信息技术先进,行政幅度可以扩大。,(二)行政组织的横向结构 职能部门化 区域部门化 行业和产品部门化,(三)行政组织纵向、横向机构统一 我国行政组织分为 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区、县级市)乡镇。 每级政府内部按业务职能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既对同级政府负责,也接受对口上级职能部门的领导。,二、行政组织体制 (一)首长制与合议制 (二)集权制与分权制

20、(三)分级制与分职制,三、行政组织环境 (一)一般社会环境 (二)特定社会环境 (三)组织气候,第四节 行政组织变革,一、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一)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过程 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实施变革反馈评价,(三)行政组织变革的一般条件 情境压力 系统规划 先行试点 把握阻力,二、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组织的变革 (一)1958年精简机构改革 (二)文革期间 (三)1982年精简机构 (四)1988年机构改革 (五)1992年机构改革 (六)1998年机构改革,三、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要求,重新确定政府职能,并据此设置政府机构和核定人员

21、编制。 (二)合理调整政府层级和幅度,逐步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规模比例。,(三)在转变政府职能的基础上,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公务人员内部结构。 (四)规范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分类管理的方式。,第五章 人事行政,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 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 第三节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实施与完善,第一节 人事行政概述,一、人事行政的含义 国家行政部门为了招收人才和发挥所属成员的内在功能,完成国家行政管理任务,而在政府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奖惩、权益等方面形成的规则、制度、标准、政策、管理方法和艺术的总和。,二、人事行政的发展历史 (一)以恩赐官僚制为核心的时期 (二)以分赃制为核心

22、的时期 (三)以功绩制为核心的时期,三、发展趋向 (一)政务官与业务官分化 (二)从人治式向法治式转化 (三)从恩赐和分赃向人才主义和功绩制演化,四、人事行政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事行政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居于核心和关键地位。 (二)人事行政对经济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 (三)人事行政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人事行政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激烈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五、人事行政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 任人唯贤 德才兼备 适才适用 公平公正,六、人事行政的运行机制 竞争机制 激励机制 更新机制 法制机制,第二节 国家公务员制度,一、西方公务员制度 (一)含义及分类 1. 国家公务员,是指通过竞争性考试

23、而被任命担任政府公职的国家工作人员。 2.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对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奖惩、待遇、晋升、调动、退休以及分类管理等做出的系统性规定。,3. 分类 英国文官制度 美国政府雇员制度 日本公务员制度,(二)西方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833年,英国政府开始实行考试补缺制度。 1870年,英国建立常任公务员制度。 1883年,美国建立公务员制度。 战后,公务员制度得到普及。,(三)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职务常任制 政治中立,二、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 (一)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述 我国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1.

24、 领导职务类公务员 2. 非领导职务类公务员 依法管理 公开考试 常任制 考绩制 职级制,(二)我国的公务员的职位分类制度 1. 级别层次。(一)国务院总理:一级;(二)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二至三级;(三)部级正职,省级正职:三至四级;(四)部级副职,省级副职:四至五级;(五)司级正职,厅级正职,巡视员:五至七级;(六)司级副职,厅级副职,助理巡视员:六至八级;(七)处级正职,县级正职,调研员:七至十级;(八)处级副职,县级副职,助理调研员:八至十一级;(九)科级正职,乡级正职,主任科员:九至十二级;(十)科级副职,乡级副职,副主任科员:九至十三级;(十一)科员:九至十四级;(十二)办事员

25、:十至十五级,2. 职务层次 (1)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2)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三)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建立与发展 1984年,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05年,国家公务员法,(四)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1. 具有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 2. 具有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3. 具有勤政廉政的约束机制 4. 具有健全的法规体系,第三节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完善

26、,一、公务员制度的新挑战 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人民群众的新要求,二、具体任务 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改革创新服务内容和方式方法 努力实现人事法治,第六章 行政领导,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 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职权和职责 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素质与结构 第四节 行政领导艺术,第一节 行政领导概述,一、行政领导的涵义与特点 领导是指领导职能的承担者在一定条件下,为实现群体目标而动用各种因素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过程。 领导是一个活动过程,具备三要素:领导者、被领导者、环境。,行政领导是广泛领导现象的一种类别。指国家行政机关各级行政首长及其领导班子,依法对国家事务和社

27、会公共事务实施的决策、指挥、控制、组织、协调、监督等行为过程。,行政领导具有一般领导的共同特点,又具自身特点: 第一,主体特定性。 第二,内容综合性。 第三,服务性。,二、行政领导的地位和作用 行政领导更具宏观性、独立性、创造性。 行政领导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关键环节: 行政管理复杂性行政领导必须性; 行政领导贯穿行政管理全过程; 行政领导是行政管理活动的保障,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三、行政领导的方式 (一)强制式、说服式、示范式、激励式的行政领导方式 1.强制方式 2.说服方式 3.激励方式 4.示范方式,(二)重人式、重事式与人事并重式的行政领导方式 1.重人式 2.重事式 3.人事并

28、重式,第二节 行政领导的职权和职责,一、行政领导的职权 职权指处在一定职位上相应拥有的权力。 职位、职权、职责三者成正比关系。 领导职权属于公共权力;是有限度的权力;是领导者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获得支配性影响力的实质条件;要不断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来提高其影响力。,二、行政领导的职责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赋予行政领导的工作任务和责任。 职责与职位、职权统一不可分。 职位是前提;职权是依据;行政领导者要履行行政领导职责(具体工作任务、法律上应负的行政责任)。,行政领导的职责主要有:负责贯彻执行法律、法规以及权力机关、上级行政机关的决定,调查和了解情况,制定方针、路线和政策,负责制定行政管理决策,决定行政管理

29、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正确培养、挑选、使用人才;对本部门和下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实行监督、检查;组织协调、指导激励、放权考核等。,最基本三职责:计划决策、组织建设、选用人才。 计划决策是行政领导者的首要职责。 组织建设是行政领导者实现领导,完成目标的工具和手段。 选用人才是行政领导者的重要职责,也是领导能力、领导水平的重要表现。 除上三基本职责外,还有组织协调、教育激励、监督检查等等。,第三节 行政领导的素质与结构,一、行政领导者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素质 (二)文化素质 (三)能力素质 1.理论思维能力 2.综合分析能力 3.科学决策能力 4.组织协调能力 5.开拓创新能力,(四)心理素质 1.有主

30、见、敢于决断 2.有坚定的意志 3.积极主动的进取心 4.有度量、胸怀大度 (五)身体素质,二、行政领导集体的结构 (一)年龄结构 (二)知识专业结构 (三)能力结构 (四)性格结构,第四节 行政领导艺术,一 、行政领导艺术的涵义和特征 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运用科学的领导理论,熟练而有效地实现行政目的的技巧、手段等特殊方法。 领导艺术也是领导方法,是一种特殊的领导方法,是对领导方法的创造性运用,是处理模糊性、随机性问题的领导方法。,现代行政领导艺术特征: (一)非规范性 (二)灵活性 (三)新颖性 (四)科学性,二、行政领导艺术的主要内容 (一)用人艺术 (二)处事艺术 1.忠于职守、专心本业

31、 2.全力抓大事 3.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三)运用时间的艺术 1.有计划安排好时间 2.学会节省时间 3.提高会议效率 4.集中时间,重点突破,(四)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 1.正确对待前任 2.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 3.处理好与同级的关系 4.处理好与下级的关系,第七章 行政决策,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 第二节 行政决策系统 第三节 行政决策原则 第四节 行政决策过程,第一节 行政决策概述,一、决策与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一)决策的含义 指个人或组织确定目标,择定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从动态上理解,决策是动词,是过程。 从静态上理解,决策是名词。,决策五要素:决策者、决策对象、决策信息、决

32、策理论和方法、决策结果。 决策特点: (1)针对性 (2)目标性 (3)预测性 (4)选择性 (5)优化性 (6)实施性,(二)行政决策的含义与特点 1.主体只能是国家行使行政权的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 2.客体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 3.以国家权力为后盾,通过行政方式作用于社会,具强制性。 4.制定和实施都以法律为依据。 5.目的具有非赢利性。,二、行政决策的重要性 (一)是行政管理各功能发挥作用的基础 (二)是行政领导者的首要职责 (三)是关系政府工作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四)是决定行政管理是否具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三、行政决策的类型 (一)中央决策、地方决策与基层决策 (二)群体决策、

33、集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三)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四)程序性决策与非程序性决策,(五)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六)经验决策与科学决策 (七)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八)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第二节 行政决策系统,一、行政决策信息系统 行政信息即政务信息,是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主体、对象、环境等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进行交换的发展变化状态的表述。 行政信息特点:特有的表现形式、书写格式、传递要求,覆盖面广、权威性强、灵敏度高。,行政信息系统指由专职人员、设备及有关工作程序组成的专门从事行政信息的搜集、加工、传递、贮存工作的综合机构。 行政决策的信息系统:信息流程体系、信息组织体系两大

34、部分。,二、行政决策咨询系统 咨询在行政决策方面的功能: 第一,弥补行政决策者脑力和精力不足。 第二,为行政决策提供咨询意见。 第三,为行政决策科学化提供保障。,咨询机构按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 1.内部咨询机构,例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外部咨询机构,例如天则经济研究所。 3.柔性咨询机构,例如国家土地复耕政策课题组。,行政咨询人员素质: 1.服从国家利益,思想作风端正。 2.广博知识与精深专业研究结合,理论实践结合。 3.有科学的思维能力。 4.遵守职业道德。,三、行政决策中枢系统 (一)含义:即行政决策中心或决断系统,是现代行政决策体制的核心。 (二)主要任务: 第一,确定决策问题和目

35、标体系。 第二,选定决策方案。 第三,指挥局部试点,负责监督决策实施,反馈完善决策。,(三)决策中枢系统的决策方式 单一首长负责制 委员会集体负责制,第三节 行政决策原则,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现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意志,为人民服务。 这是社会主义行政管理的根本指导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行政决策的根本指导原则。,共同基本原则: 一、信息原则 二、目标原则 三、可行性原则 四、预测原则 五、系统原则,六、动态原则 七、择优原则 八、满意原则 九、创新原则 十、外脑原则,第四节 行政决策过程,一、行政决策的程序 (一)确定决策问题和决策目标 1. 目标的表达要明确,不能模糊。 2. 目标应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36、。 3. 目标应有明确的指标体系。 4. 目标应有数量化评价体系。 5. 大目标应分解为小目标。,(二)拟定决策备选方案 1. 尽量多拟制决策方案。 2. 注意各方案之间不能雷同。相互雷同的方案应该优化合并。,(三)决策备选方案评估 1. 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2. 有利于效益最大化 3. 有利于风险最小化 4. 有利于副作用最小化 5. 要有可行性 (四)决策备选方案抉择,二、影响行政决策的因素 (一)政治和法律因素 (二)决策对象的性质 (三)外部的压力 (四)信息的质量,(五)决策者素质 (六)决策体制 (七)决策方法 (八)决策环境,三、行政决策的模式 (一)完全理性决策模式 (二)有限理

37、性决策模式 (三)渐进决策模式 (四)混合扫描决策模式,第八章 行政实施,第一节 行政实施概述 第二节 行政指挥 第三节 行政沟通 第四节 行政协调 第五节 行政控制,第一节 行政实施概述,一、行政实施的含义和特点 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决策中发出的决策指令,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全部活动。,特点: 1.目标性 2.经常性 3.务实性 4.强制性 5.时效性 6.灵活性 7.连续性,二、行政实施的原则 1.主体原则 2.准确原则 3.迅速原则 4.创新性 5.意志原则 6.计划原则 7.监督原则,三、行政实施的地位和作用 1.是实现行政决策的唯一途径 2.是检验和完善行政决策的重要步骤 3.是行

38、政领导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4.行政实施的结果是判断一个行政单位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四、行政实施的分类 1.行政决定 2.行政检查 3.行政处置 4.行政强制实施,五、行政实施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1.计划准备 2.思想准备 3.组织准备 4.财物准备 5.法律准备 (二)工作阶段,第二节 行政指挥,一、行政指挥的涵义和作用 是指行政领导者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发令、指使、引导、调度和推动下从事某种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或活动过程。 是行政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领导作用在行政实施过程的直接体现。,二、行政指挥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统一指挥原则 2.有的放矢原则 3.坚定不移原则 4.适合时

39、宜原则 5.灵活机动原则,三、行政指挥的方式 1.口头指挥 2.书面指挥 3.会议指挥,第三节 行政沟通,一、行政沟通的涵义和作用 指在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机构之间或行政机构与各有关方面之间所作的信息上的传递交流与联系,它意味着行政信息从行政系统的某一部分到另一部分的运动。,沟通要素: 1.沟通的发动者 2.沟通渠道 3.沟通接受者 4.沟通程序 5.沟通方式,行政沟通作用: 1.是行政系统内各要素形成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基本环节。 2. 是提供行政效率的前提条件。 3. 协调好行政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二、行政沟通的类型 1. 更具行政沟通路线的机构划分 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2. 根据行政

40、沟通的方向划分 下行沟通 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3.根据行政沟通的方法划分 口头沟通 书面沟通 多媒体沟通,三、行政沟通的内容 业务沟通 思想沟通 情感沟通,四、行政沟通中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传递不准确 口头传递失真 理解偏差 信息传递滞后,五、良好沟通的注意事项 1. 沟通前应把所要传递的思想搞清楚。 2. 要认真考虑沟通的真正目的。 3. 进行沟通时要全面考虑自然和人的环境。 4. 在筹划沟通内容时尽可能同别人商议。 5. 沟通过程中注意语气语调。,6. 善于利用机会传递对听着有价值的东西。 7. 跟踪检查你的沟通过程。 8. 沟通不仅着眼于现在,也应着眼未来。 9. 一定要用实际行动维护你所

41、沟通的信息。 10. 不仅应使别人听懂你的信息,还要弄清别人的意思。,第四节 行政协调,一、行政协调的含义 行政协调是指为了有效地实现行政总目标,把各项行政管理活动加以协调、引导各行政组织之间、工作人员之间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同步地、和谐地完成任务。,二、行政协调的地位和作用 (一)行政协调贯穿于行政组织的各个层次和各个部门,是各级各类行政领导和领导机关的重要职能。 (二)行政协调在现代行政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 (三)行政协调是政府工作效率的高效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保证。,三、行政协调的原则 经常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周密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四、行政协调的方法 会议协调 组织协调 信息协

42、调,第五节 行政控制,一、行政控制的含义 行政控制是指行政领导者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计划实施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实施和目标实现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二、行政控制的种类 预先控制 过程控制 事后控制,三、行政控制的程序 确定标准 衡量成效 纠正偏差,第九章 行政监督,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 第二节 行政监督体系 第三节 行政监督机制 第四节 我国行政监督体制,第一节 行政监督概述,一、行政监督的含义和性质 行政监督是指由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和公民等依法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行政监督的主体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和群众性。 行政

43、监督的内容非常广泛。 行政监督的目的在于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法制化。,二、行政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对行政管理具有保障作用 (二)对行政管理起着制约作用 (三)对行政管理具有促进作用,三、行政监督类型和方式 1.工作报告 2.工作指导 3.工作辅助 4.工作督促 5.工作检查 6.专项调查,第二节 行政监督体系,一、我国行政监督的历史沿革 第一阶段,1949-1954 第二阶段,1954-1959 第三阶段,1959-1982 第四阶段,1982-至今,二、我国行政监督体系 (一)行政系统内部监督 1.一般监督 2.业务监督 3.专门监督,(二)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1.党组织的监督 2.国家权力机

44、关的监督 3.人民法院的监督 4.人民检察院的监督,5.人民政协的监督 6.群众团体的监督 7.人民群众的监督 8.社会舆论的监督,第三节 行政监督的内在机制,一、行政监督内在机制的功能 1.保障功能 2.规范功能 3.激励功能,二、行政监督的组织机制 1.建立科学合理的国家行政管理体制 2.健全行政监督制度 3.运用科学的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 4.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三、行政监督的心理机制 1.行政责任认同感 2.职业道德 3.机关气氛 4.技能水平,第四节 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一、我国行政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国家权力机关发挥作用不够 第二,民主党派的行政监督作用尚未充

45、分发挥 第三,公民监督的实际效力不明显,缺乏合理畅通的监督渠道,第四,新闻舆论框框太多,未能发挥强大力量 第五,行政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有待完善,二、防止腐败要找准症结点 一是哪些领域腐败的政治危害最大? 二是哪些领域腐败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三是哪些领域最容易滋生腐败?,三、改革、完善行政监督体制 (一)以权力制约权力 (二)大胆借鉴学习国外先进经验 (三)建立统一且富有权威的监督领导机构 (四)完善行政监督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第十章 财务行政,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 第二节 审计管理 第三节 会计管理 第四节 中国政府财务行政的挑战,第一节 财务行政概述,一、财务行政的概念 广义政府对国家财政

46、收支分配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与财政活动有关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程序和方法等的总称。,狭义是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其职能,对国有资金和财产的管理。包括预算管理、审计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国有银行管理和会计管理等方面。 本章主要探讨狭义的财务行政,二、财务行政的职能 1.筹措资金以保证行政管理正常运作的职能 2.资源配置职能 3.收入分配职能 4.经济稳定发展职能,三、财务行政的作用与任务 1.财务行政的作用 (1)保证、调节和促进各领域平衡发展 (2)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宏观调控、服务和监督作用 (3)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2.财务

47、行政的任务 (1)建立健全的财政财务规章制度 (2)制定和实施财政收支计划 (3)对各项财政财务制度和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四、国家预算制度 1.国家预算的概念和特点 是政府根据其施政方针,通过法律形式确定的在一定期间内的公共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经费支配的标准和依据。,特点: (1)公开性 (2)统一性 (3)年度性 (4)法定性,2.国家预算的构成与作用 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 按预算内容,可分为总预算、单位预算、附属单位预算、单位预算的分预算或附属单位预算的分预算。 国家预算是中央政府调节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基本工具之一。,3.国家预算的编制与程序 编制原则:量入为出原则;确保重点、统筹兼

48、顾原则;留有后备原则;积极可靠、稳定增长的原则;综合平衡的原则;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等。 我国各级政府按照复式预算编制,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 预算编制、收入解缴、支出拨付、预算调整,4.预算外资金管理 遵循原则:明确范围,划清界限;尊重自主性,贯彻专用性;量入为出,自求平衡,略有结余。,第二节 审计管理,一、审计概述 (一)审计的涵义与特点 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等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有效益的行为。,审计特点: 1.独立性 2.专门性 3.真实性 4.合法性,(二)审计的对

49、象和作用 审计对象包括:本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国家金融机构;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和基本建设单位;国家给予财政补贴的其他单位;有国家资产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国内联营企业和其他单位。,审计重要作用: 1.宏观调控服务作用。 2.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财务行政效率的作用。 3.促进廉政建设的作用。,二、审计管理体制的职权 1.各级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其他被审计部门等按要求报送相关资料。 2.检查相关资料,参加有关会议。 3.对审计中有关事项调查。 4.对正在进行的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等行为提请有关主管部门作出临时性制止决定。 5.对相关责任人根据审计条例处理。,三、审计的内容和方法 (一)主要任务是审查预算的编制,核定预算收支;监督预算实施,查证决策报告。 主要内容: 1.财政财务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