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5905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0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14课太平天国运动,(1)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 削, 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 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3)自然灾害严重 (4)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 (5)洪秀全 创立拜上帝教 (组织基础),历史背景,目的:推翻清朝的统治 宗教理论: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原道觉 世训(理论基础) 在紫荆山区组织拜上帝会 (群众基础),一、兴起,金田起义,标志:,2、政权建设:天朝田亩 制度,(1) 内容 (2)性质: (3)没能真正 实行的原因: (4)评价,客观:没有 安定环境保证 主观:空想, 无法实施。,二、发展,A、废除封建土地所有 制,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绝对的平均分配

2、 C、建立“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太平天国胜利进军 2、定都天京(正式建立政权的标志),三、全盛,1、军事上的全盛(北伐、东征),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发展 全盛,天京变乱(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失败,标志: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原因,主观 客观:,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二是战略上的失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太平天国。,性质、意义、特点,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 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教训:,衰落,重建领导核心,清政府的镇压,1、马克思指出:“鸦片不曾产生催眠的作用,而 倒产生了惊醒作用,历史的发展好像首先要麻醉 这个国家

3、的人民,然后才可能把他们从历来的麻 木状态唤醒似的。”这里马克 思所说的“唤醒”主要是指 A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运动 B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C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 D鸦片战争期间爱国军民奋起抗击英军 2、下列关于定都天京的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B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C标志着太平天国达到全盛时期 D标志着太平天国转折点,B,B,3、太平天国之所以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最主要是因为 A其规模和延续时间均属空前 B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政权 C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 D对封建王朝的打击空前沉重,【解析】本题是1995年全国高考第6题。鸦片战争中国失败 激化了

4、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兴起。太 平天国运动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体现出新时代的特征, 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具有 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太平天国制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 领,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高峰,这是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历 史上的农民战争大多对封建王朝给以沉重打击,也大多建 立过政权,有的规模很大延续时间也很长,只是没有制定 过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过“均田免 粮”的口号,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才算比较完整 的革命纲领。,C,4、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

5、联合镇压,【解析】本题是1994年全国高考第5题。太 平天国运动由于还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在清政 府和西方侵略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失败的 根本原因应从太平天国内部去寻找。尽管它是中 国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但从它犯的种种 错误看,反映了旧式农民起义的阶级局限性。说 明,没有先进阶级领导,农民阶级是不能领导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的。,A,5、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被看作是中国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是因为它 A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C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规模大,时间长,建立革命政权,6、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的时 代特点表现在 运动的规模空

6、前巨大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 资政 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 B. C D.,C,C,7、太平天国运动的实质是: A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B农民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C反对封建制度的农民起义 D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 (1992年全国高考) 8、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 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C严惩外国侵略者 D反对封建设落的封建统治 (2000年湖北黄冈试题),A,B,9、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

7、主土地所有制,分析:本题是2000年高考题,旨在考查天朝田亩制度的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实行特殊分配的制度,不管是 谁生产的产品,生产多少,都实行“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 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太平天国通过 这一方案,想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答案为B。,B,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回答下列问题: l.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2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8、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满族与汉族的矛盾 D儒家思想和拜上帝教的矛盾,分析:这是一组涉及社会主要矛盾和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等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的命题,旨在考查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太平天国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 很容易误选为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事实上,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仍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 族的矛盾,故第一题答案应为D。但第2题的正确答案却应为B。因为第1题是以 整个国家社会的宏观角度来讲的,而第2题实际已具体到农民为什么造反的微 观角度。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农民不堪剥削揭

9、竿 造反,民族矛盾引起了尖锐的阶级矛盾。此外,拜上帝教把斗争锋芒直指清政 府也说明了这一点。,D,B,金田起义影片和声音,金田村,太平军官兵图,太平军北伐、西征图,(1)北伐,(2)西征,(3)东征,目的:断绝清政府财源,充实自己经济力量。 过程:1856年派秦日纲东征,夺取扬州,破江北大营,又与石达 开会师,一举摧毁江南大营。 结果:解除了天京之围。,目的:为巩固天京革命大本营。 过程:1853年派赖汉英等率军西征,1855年石达开指挥在鄱阳 湖口大败湘军,入江西取得辉煌成果。 结果:攻占了天京上游许多地区,巩固了天京革命大本营。,目的:推翻清政府。 过程:1853年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上,

10、经两年奋战,全部牺牲。 战术:流动作战。 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孤军深入,粮食和武器供应困难;援军失败,军心不稳。 意义:牵制大量清军兵力,打乱了敌人围攻天京的计划,北伐军深 入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震动了清王朝的统治;为太平天国的西征和 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军事全盛,三次军 事行动 以后, 太平天 国控制 的区域 发展到 23个府 州,太 平天国 军事达 到全盛 时期。,太平天国早期军事取胜的原因 (1)主观原因 太平天国的正义性(反封建反侵略)和群众性(天朝 田亩制度对社会下层的影响)是取胜的主要原因; 太平军有比较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以及战略上的主 动性和灵活性是取胜的重要

11、原因; 革命的领导核心团结,积极进取,指挥得当; 太平军战士英勇善战; 所到之处,支持广大农民反对封建地主剥削,进行抗租 斗争,打击官僚地主,分给农民土地,得到人民群众的拥 护和支持。 (2)客观原因:清朝统治腐败,军队军备废弛,纪律败坏, 军队战斗力不强。欧美列强由于太平天国运动迅猛发展,同 时鉴于太平天国的性质,以及对其对外政策的不了解,所以 表面上暂时采取了“中立”政策,这有利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第一,强烈的革命性:首先,它继承和发展了历代农民的 斗争思想,明确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形成系统的革命 纲领,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成为几千 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其次

12、,它从各方面冲击了封建礼教和 纲纪(纲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第二,空想性:首先,平分土地在当时社会无法实现,只 是小生产者的一种迫切愿望。1854年太平天国规定“照旧交粮纳 税”,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土地私有;其次,绝对平均分配的圣库 制度违背小生产者的阶级本性,无法实现,也无法调动其积极 性;再次,社会关系上的人人平等,随着太平天国政治逐步的 封建化和等级制度的建立,也成为泡影。此外,加上当时的战 争环境,这个制度根本无法实施。 第三,落后性:此纲领是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 化目标,实际上未超越封建主义的经济范畴。它主张小私有制, 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国际和国内经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结

13、论:太平天国军事上的胜利缺乏政治、经济和思想的牢固基础,不可能提出彻底改造封建社会的纲领,更不能阻止政权的封建化,革命的高潮隐含着危机。,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结论: 主观原因: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提不 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广大将士参加革命 的目的并不明确,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贪图 享乐,特权思想膨胀。二是战略上的失误。 偏师北伐,犯兵家大忌。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 合绞杀太平天国。 结论: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 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是太平天国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 农民阶级有许多优点和长处,但从本质上看,农民是小生产者和

14、小私有者:作为小生产者,狭隘的、闭塞的自然经济使农民目光短浅,自由散漫,心胸比较狭窄,家族观念和地方观念较强,这就不容易形成长久坚强的内部团结。作为小私有者,农民阶级私有观念比较强,这正是历史上农民领袖往往争权夺利的思想根源。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所有重大失误、错误和不足,从根本上,都是由于上述阶级局限性造成的。农民阶级上述阶级局限性自身是无法克服的,只有在先进理论的指导和先进阶级的领导下,经过斗争的实践锻炼,才有可能克服。所以说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太平天国的性质、功绩 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规模 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 民革命战争。 主要功绩有

15、: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 度的衰落和崩溃。在反对封建主义的同时,担 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打破了西方殖民者把 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是几千年来农民战 争的最高峰,对后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 深远影响。其领导人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又 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同亚洲其他 各国的反殖民主义斗争相互推动、相互影响,共 同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太平天国斗争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特点:太平天国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 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 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形成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 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 民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潮萌发。 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组 织了强大武装,是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洪秀全像,永安整顿建制内容 永安封王表,太平天国形势示意图,太平军发展影片和声音,天京的陷落影片和声音,天王宝座 资政新篇书影,曾国藩 、 李鸿章图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