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分老舍.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7005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部分老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部分老舍.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老舍,第一节 老舍小说创作 第二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 第三节 骆驼祥子文本分析 第四节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第一节 老舍小说创作,二、小说创作概况: 1、20年代: 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 2、30年代初中期: 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 、骆驼祥子等 中篇小说牛天赐传我这一辈子等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等 3、40年代: 长篇小说四世同堂 鼓书艺人等,三、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在于: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四、老舍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的地位 1、小说结构方面: 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小说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 2、

2、小说文体方面: 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文体风格:“京味”,(教材243页),第二节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系列: 一类是“老派市民”。 主要通过揭示其精神病态,批判传统文化的落后性。 如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祁天佑等:严格分尊卑贵贱,礼教习俗,体面排场。尊奉和气生财,逆来顺受。 二马中的老马:迷信、中庸、马虎、懒散、得过且过,离婚中的张大哥:宽厚而保守,热诚而麻木 “张大哥是一切人的大哥。你总以为他的父亲也得管他叫大哥,他的大哥味儿就这么足。 ” 一生的神圣使命:做媒和反对离婚,在他的眼中,凡为姑娘者必有个相当的丈夫,凡为小伙子者必有个合适的夫人。这相当的人物都在哪里呢?张大

3、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在显微镜下发现了一位姑娘,脸上有几个麻子;他立刻就会在人海之 中找到一位男人,说话有点结巴,或是眼睛有点近视。在天平上,麻子与近视眼恰好两相抵销,上等婚姻。近视眼容易忽略了麻子,而麻小姐当然不肯催促丈夫去配眼镜,马上进行双方假如有必要交换像片,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人生哲学: 敷衍矛盾、滥和稀泥、因循守旧。遇大难便毫无作为,过后又故态复萌。,第二类是“新派市民”。 主要写其虚荣、浅薄、堕落,蕴涵有对西方文明包括“五四”后引进的“新潮”所进行的反思与批评。如张天真等,第三类形象是“正派”或“理想”的市民。 理想市民:儒侠相兼的侠义人物 如:李景纯(赵子曰)、丁二(离

4、婚)等。 如:天佑太太、韵梅、钱默吟等(四世同堂)。从传统文化、民族性格潜在力量的挖掘中寻找民族振兴之路。 这类市民的塑造又常常体现老舍倾向传统的道德观。 另外,还有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等。,第三节骆驼祥子文本分析,1、祥子形象分析: 2、虎妞的形象分析: 3、祥子的悲剧,骆驼祥子思想意蕴: 从社会视角读,小说控诉的是当时吃人社会的黑暗不公;同时又批判了小市民的狭隘、局限。 从文化视角读,小说揭露了城市文明对人性的腐蚀与毒化。人性“恶”的方面膨胀,“善”的方面窒息。 从哲学视角读,人生的荒谬,个人命运的无可把握。,从骆驼祥子看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 1、成功塑造了以祥子、虎妞等人为代表的一系列

5、市民形象。 2、善于把故事写的完整、生动、曲折,在故事的发展中凸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3、特别善于场景描写。 4、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买车、拉车丢车存(买车)钱被抢与虎妞结婚买车、拉车卖车(葬虎妞)为别人拉车(夏先生、曹先生)(小福子死)堕落,祥子的悲剧包括: 事业悲剧; 爱情悲剧; 人性的悲剧 导致祥子悲剧的因素: 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 文化因素; 偶然因素.,第四节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老舍作品的“京味”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取材充分表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包括风俗的描写。 二、是对北京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 如“官样”的体面、排场、气派和礼仪,追求懒散、谦和,温厚的生活等等。 三、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 四、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思考题 1、分析老舍小说中“市民世界”的人物形象构成,并阐说其创作的文化批判视野。 2、骆驼祥子中祥子悲剧的多重含义。 3、分析老舍作品“京味”构成的主要因素。 4、虎妞的形象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