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794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42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收入和费用学生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会计学 第十三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1.了解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和企业会计 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相关规定,熟悉收入及其特征, 明确收入的确认条件,熟悉企业的各种不同收入。 2.掌握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处理。,学习目标,第一节 收入,一、收入及其特征 (一)收入的概念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二)收入的特征 1.收入从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产生,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2. 收入会导致企业所有者

2、权益的增加 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收入能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或二者兼而有之,,3.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代收的款项 企业带国家收取的增值税、代收利息等代收的款项,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资产,一方面增加企业的负债。因此,不增加企业的所有者权益,也不属于本企业的经济利益,不能作为本企业的收入。,(三)收入的分类,销售商品收入 按性质分 提供劳务收入 让渡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按经营业务主次分 其他业务收入,(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

3、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产生的经济利益。 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二、收入的确认,(二)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三)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四)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五)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三、主营业务收支的核算 销售商品业务主要是指企业以取得货币性资产方式的商品销售,它是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 企业应设置“主营业务收入”科目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主营业

4、务的收入。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不仅如此,企业还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实现时应结转的成本。本科目可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期末,应将“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一)一般销售商品业务的会计处理,11 收入、费用和利润,【例14-1】宜兴公司向乙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金额为 100 000元,增值税17 000元。甲企业已按合同发货,并以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500元,货款尚未收到。该商品为应税消费品,消费

5、税税率为5%,该批商品的成本为65 000元。会计处理如下: 1.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7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 000 银行存款 500 2.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5 000 贷:库存商品 65 000 3.计算应交的消费税 应交消费税=100 0005%= 5 000(元)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5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5 000,(二)销售商品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会计处理 如果企业售出的商品不符合销售收入确认的五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均不应确认收入。对于企业未满足收入确认条件但已经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

6、计划成本(或售价),企业应设置“发出商品”科目进行核算。本科目可按购货单位、商品类别和品种进行明细核算。“发出商品”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例14-6】宜兴公司采用托收承付方式向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业发票上注明的售价金额为200 000元,增值税额为34 000元,商品的实际成本 130 000元。商品已经发出,并办理了托收手续。此时甲企业得知甲企业在另一项交易中发生了巨额损失,资金周转困难,经与甲企业交涉,确定该项收入目前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决定不确认收入。该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如下: 1.商品发出 借:发出商品 130 000 贷:

7、库存商品 130 000,2.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借:应收账款甲 34 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 000 3.如果近期乙企业的经营状况逐渐好转,并且乙企业承诺将在近期付款,则甲企业可以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甲 20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000 同时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30 000 贷:发出商品 130 000,(三) 销售商品退回、折扣和折让业务的会计处理,1、销售退回业务的会计处理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原因而发生的退货。销售商品涉及销售退回业务,企业应按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 1.尚未确认销售收入的销货退回

8、 销售退回可能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这种处理比较简单,只需将已记人“发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科目。 2.已确认收入实现的销货退回 如企业销售商品收入确认后,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一般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月销项税额,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3.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退回应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调整事项,冲减报告年度的收入、成本和税金;如该项销售在资产负债表日及之前已发生现金折扣或销售折让

9、的,还应同时冲减报告年度相关的折扣、折让。,11 收入、费用和利润,销 售 退 回,【例14-4】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信用期限为 30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售价金额为 100 000元,增值税额为 17 000元,该批商品的成本为 60 000元,乙企业收到商品后,发现部分商品的质量严重不合格予以退回,退回商品的售价为10 000元,成本为6 000元,如果商品的销售收入已确认,不合格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以前或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后被退回。会计处理如下:,(1)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117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 000

10、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 000 贷:库存商品 60 000 (2)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117 000 贷:应收账款乙 117 000,(3)收到不合格商品冲减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1 700 同时冲减成本 借:库存商品 6 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6 000,【例14-5】承【例14-4】若企业报告年度或以前年度售出的商品,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退回,在退回时作如下调整分录: (1)调整收入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

11、存款 11 700 (2)调整成本 借:库存商品 6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 000 (3)调整所得税费用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 000 (4)调整税后盈余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 000,2、销售折扣与折让 1)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业务的会计处理 商业折扣,是指企业为促进商品销售而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价格扣除。 企业销售商品涉及商业折扣的,应当按照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来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金额。不需另作账务处理。 2)销售商品涉及现金折扣业务的会计处理 现金折扣,是指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

12、人提供的债务扣除。,【例14-2】惠普公司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赊销期限为30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售价金额为 50 000元,增值税额为8 500元。惠普公司为了鼓励乙企业早日付款,规定付款的信用条件为“210、N30”,即在信用期内前10天兑付款,给予乙企业货款2的现金折扣;若在10天后付款,则付全额。假定计算折扣时基数中不考虑增值税。会计处理如下:,(1)销售实现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乙 58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 500 (2)如果乙企业在信用期的前10天内支付货款,则可享受商品售价总额 2的现金折扣( 50 000

13、2= 1000元),实际付款57 500元(58 500元-1000元)。收到款项时,公司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7 500 财务费用 1 000 贷:应收账款乙 58 500 (3)如果乙企业在信用期内超过现金折扣期付款,则应支付全部的款项58 500元,实际付款时,公司作如下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58 500 贷:应收账款乙 58 500,3)销售商品涉及销售折让业务的会计处理 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商品的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 企业己经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销售折让的,应当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销售折让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适用资产负债

14、表日后事项会计准则。 企业将商品销售后,如购货方发现商品在质量、规格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可能要求销货方在价格上给予一定的减让。销售折让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收入。发生销售折让时,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的销项税额,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例14-3】南方公司销售给丙企业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售价金额为 400 000元,增值税额为 68 000元,丙企业收到商品后,发现商品的质量不符合要求,要求甲企业在价格上给予2的折让。会计处理如下:,(1)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丙 468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 0

15、00 (2)发生销售折让 借:主营业务收入 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360 贷:应收账款丙 9 360 (3)收到货款 借:银行存款 458 640 贷:应收账款丙 458 640,四、 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工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除销售商品、产品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称为其他业务。如材料及包装物的销售、技术转让、无形资产及包装物出租、运输劳务等。 材料售出,取得价款。 借: 应收账款 贷: 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售出材料的成本。 借: 其他业务成本 贷: 原材料 例13-5见P353,第二节 费用与成本,一、费用概述 (一)费用的概念 费用是指企

16、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二、费用的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2、费用会导致企业资源的减少 3、 费用具体体现为资金的支出或资产的耗费,并最终减少企业所有者权益;,三、费用的分类,职工薪酬、折旧费等,四、费用的核算,(一)产品成本核算,(二)期间费用的核算,1、管理费用 是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种管理费用,包括: 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包括行政管理部门职工薪酬、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工会经费、

17、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企业生产车间(部门)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等。,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交税费 累计折旧,期间费用的核算,2、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 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费用,以及企业发生的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职工薪酬、

18、业务费、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等费用。,发生时: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现金 应付职工薪酬 周转材料 累计折旧等,期间费用的核算,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而发生的筹资费用,包括: 利息支出 (减利息收入)、汇兑损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企业发生的现金折扣或收到的现金折扣等。,发生时: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 未确认融资费用 应收帐款等 若为存款收入则贷记财务费用,期末 将所有的费用转入“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第三节 利润的计算,一、 利润的概述 (一)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

19、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区别: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二、利润的构成 税前利润: 净利润:

20、(注:交易已经完成、所在权发生转移 可以计量),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所得税,利润的构成,1、营业利润,2、利润总额,3、净利润,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企业各项资产由于减值所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损失)。,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之前实现的利润,也称为税前

21、利润。 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如罚没收入等,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如非常损失等,企业的税前利润(利润总额)扣除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也称为税后利润。 净利润 =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引 言,的会计分录 关于所得税核算最简单,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 应交所得税,本年利润,银行存款,1.计算,2.结转,3.上交,二、 所得税,问 题,一如果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相等,税前会计利润等于应纳税所得额吗? ,不一定 二所得税费用和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总是相等吗?

22、,不一定,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1、概念 所得税会计: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2、计税基础 3、产生的原因(见下表),暂时性差异 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 暂时性差异对未来期间应税金额的影响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暂时性差异,(二)所得税会计基本核算程序,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基本核算要求 时点: 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日 特殊交易或事项确认资产、负债时 基本核算程序: 1.确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2.确定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3.比较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确定暂时性差异 4.

23、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及负债 5.确定本期应交所得税 6.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企业在取得资产、负债时,应确定其计税基础。,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三)核算,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第十条规定,企业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时,应设置如下账户: 1、“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账户:核算企业应交未交所得税; 2、“所得税费用”账户:核算企业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3、“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及转回; 4、“递延所得税资产”账户:核算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发生及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为未来支付的所得税预提的一项

24、准备,递延所得税 负债,节省未来所得税的一项资产,递延所得税 资产,应纳税暂 时性差异,可抵扣 暂时性差异,x 税率 =,x 税率 =,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会计账面价值2000,计税基础1200,固定资产,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贷方核算,发生时,转回时,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借方核算,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会计账面价值1200,计税基础2000,固定资产,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借方核算,发生时,转回

25、时,会计利润,应纳税所得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贷方核算,例:,2006年12月31日某公司购入价值50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无残值,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折旧,利润总额1000万元,适用税率15%。 要求:1、计算0611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2、作出六年相应的会计分录。,(1) 借:所得税费用 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5 (2)借:所得税费用 15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47 递延所得税负债 3 (3) 借:所得税费用 1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4.2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4.

26、2,(4)借:所得税费用 1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6.9 (5)借:所得税费用 150 递延所得税负债 6.9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6.9,主营业务收入 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资产减值损失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所得税费用,收入 费用 利润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利润 利润总额 净利润,期间 费用,三、利润结转,(一)本年利润的转入 企业应设置“本年利润”科目,核算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

27、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亏损。,(二)本年利润转出 企业年终将全年实现的税后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1.结转各损益类科目收益性质金额: 2.结转各损益类科目费用支出性质金额: 3.结转所得税费用,四、利润分配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 未分配利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二是未指定特定用途的利润。,利润 总额,所得税,税后 利润,盈余公积,分配的利润(给投资者),未分配利润,利

28、润分配,留存 收益,一)利润分配的程序和核算内容 企业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或减去年初未弥补亏损)和其他转入后的余 额,作为可供分配的利润,企业利润分配的程序 和核算内容如下: (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按照税后净利润(减弥补亏损)的 10%提取,当企业的法定盈余公积达到注册资本 的50%时,可不再提取。,(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企业可供分配的利润减去提取的法定盈余公 积后,为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可供投资 者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1.应付优先股股利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应付普通股股利 4.转作股本的股利,这样企业当年可供分配的利润按规定顺序分配后,

29、为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未分配利润。,二)利润分配的核算,(一)“利润分配”科目 企业设置“利润分配”科目,核算利润的分 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配(或弥补) 后的余额。本科目应当分别“提取法定盈余 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 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 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进行明细核算。“利 润分配”科目年末余额,反映企业的未分配 利润(或未弥补亏损)。,(三)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企业按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30、,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贷:应付股利 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借: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或任意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年度终了,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净亏损的做相反的分录; 同时,将“利润分配”所属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 结转后, “利润分配”科目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其他明细科目应无余额。,单选,1、法定盈余公积通常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当其达到注册资本的( )时可不再提取。 25% 10% 50% 30%,以下为某企业12月份的账户发生额:,计算,(1)营业收入= (2)营业成本= (3)营业利润= (4)利润总额= (5)净利润=,(1)营业收入=100 000+14 000=114 000 (2)营业成本=53 000+2 500=55 500 (3)营业利润=114 000-55 500-1 800-1 000-5 000-3 500+500=47 700 (4)利润总额=47 700+4 500-2 500=49 700 (5)净利润=49 700-12 425=37 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