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955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两岸关系力促祖国统一-台湾阿里山.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台湾阿里山,台湾日月潭,台湾宜兰,一、台湾的地理人文历史,台湾的地理位置,美国:太平洋上炸不沉 的航空母舰 日本:东方的直布罗陀 台湾人口:,台湾现有人文状况:,一个中国的主权主张依据,历史事实:历史上一直属于中国: 特别注意日本对台湾的50年殖民统治。 国际法依据:开罗宣言 波茨坦公告 1971年新中国恢复合法席 位,得到国际承认。,二、台湾问题的定位,大陆目前所处的历史方位 : 工业化的准备期工业化的高速增长期 工业化的成熟期后工业化期 第一,发展势头良好 第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纯粹国内:腐败;道德真空;环境恶化(大陆可掌控的) 纯粹国际: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的戒心 (可正面解决的积极应

2、对;不可解决的“走为上”),台湾问题既非纯粹国内问题;也非纯粹国际问题,是国内历史遗留问题(不可不管,但掌控能力弱),三、台湾问题的实质与由来,1944年11月美国总统特使赫尔利访问延安,国际因素美国;日本;冷战的需要 台湾问题的出现历史遗留问题:严格讲还处于内战状态和平协议(将来);,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分三阶段,1、19491972为军事对持时期 2、19721989中美联合抗苏,台湾边缘化 3、1989冷战后,台湾问题重新突出 原因:89年后中国孤立,台湾遭遇同情; 苏联解体,中美失去共同敌人,中 国地位下降;中国找到了现代化道路,美预感威胁,中国可替代美成全球霸主,1949年国民

3、党集团在内战失败后退距台湾,造成两岸分裂局面。 美国的插手与阻挠是台湾问题未能解决的重要原因。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解放台湾。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台计划推迟。,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先后鼓吹“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中国”和“一中一台”,与蒋集团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中国方面为维护国家主权,于1954年1958年两次炮击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从1969年起,美国战略收缩,中美关系缓和,美国逐步走向“一个中国”的政策。,1971年周恩来与基辛格举行秘密会谈,美国准备逐渐减少驻台的军事力量。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承认台湾是中国

4、的一部分,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1972年毛泽东与尼克松会谈,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1978年底,美国接受与中国建交三项原则:与台湾“断交、撤军、废约”,但保留对台军售。但是1979年美国会通过与台湾关系法。,中美建交后,两国关系取得巨大进展;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售台武器进行坚决斗争, 迫使

5、美国与中国于1982年签订“中美八一七公报”。,美方对中方有三点承诺: 一是售台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不超过中美建交时的水平; 二是逐步减少售台武器; 三是经过一段时间使这一问题得到最后的解决。,1998年克林顿访华,宣布“三不”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不支持台湾加入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美国对台方针的三个特点: (1)维持现状,不统不独; (2)在两岸之间搞平衡; (3)介入两岸政治、军事冲突。,美国不肯放弃对台湾事务干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于其全球战略需要,试图以台制华,尽量延缓和牵制中国的崛起。 2、台湾对美国有地缘战略利益和经贸利益。 3、台湾的

6、“国会外交”起了一定作用。 4、利用台湾作为“民主”的样板,推广 美国的价值观,对中国进行“西化、分化”。,四、两岸涉台政策的历史变迁,台湾当局处理台湾问题的政策变迁,1949年蒋介石曾经取消空袭天安门 1950年6月,台方抵制“台湾地位未定论” 1954年反对美“台湾问题国际化” 1958年反对美“划峡而治” 1974年民族大义为重,“直接通过海峡”援助西沙,两蒋对台的三大贡献: 一,坚持“一个中国” 二,对台湾经济的贡献 三,开放台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李登辉(1988-2000):日本人的感情,急进式台独 陈水扁(2000-2008):违背“四不一没有”承诺,渐进式态度(文化台独)为台湾

7、正名。 马英九(2008-至今):,大陆对台政策演变,第一阶段(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武力解放台湾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和平解放台湾 第三阶段(70年代至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同志关于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正式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绝不放弃。 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妥协。,五、台湾政局的基本走向,经历了4个阶段: 第一阶段:49年-88年,威权统治 第二阶段: 88年-92年,“民主化”。 第三阶段: 92年-96年,李登辉执政,民主发生低度变异-“本土化”。

8、 第四阶段: 96年至今,具体表现为煽动悲情,与中国概念拉开距离,台独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台湾 问题的焦点是中国合法代表之争;而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台湾问题的焦点已演变为统一和分裂之争。这是一场严峻的斗争。,陈水扁继续“台独”分裂活动,1971年周恩来与基辛格举行秘密会谈,台湾问题日趋复杂化,“三角关系”到“四角角力”,日本与美在台湾问题上有共同点,“不统、不独、不武”。日本不肯放弃对台湾事务干预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出于自身生存环境的利益考虑。 2、日本利用台湾问题从战略上牵制中国。 3、“台湾情结”作祟。 4、维护日本在台湾的巨大经济利益。,对于日本要善于学会打牌: 一、历史牌 二、领土牌 三、经济牌 四、东海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