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29838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 国 古 代 史,湖 北 大 学,第十四章 明清:多民族统一国家的 发展和封建社会的衰弱(下),一、清初的政治与经济 二、帝国斜阳:康乾盛世,一、清初的政治与经济 1、大一统的实现 2、清初政治 3、清初经济政策,1、大一统的实现,清朝的统一,实际上是先统一了满族的地区,即广义的满洲;再统一汉族的地区,即明王朝的故土;再统一蒙族地区和蒙族所统治的维藏等族地区,是满、蒙、汉三区的统一。 谭其骧(19111992) 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十二年(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起兵反叛。 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皆反。 16

2、78年3月,吴三桂称帝,8月,病死。 1679年10月,吴世璠自杀,叛乱被平定。,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人,收复台湾。 1681年,郑经病逝。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军渡海攻克澎湖,郑氏集团首领郑克塽(1670?)请降。 台湾设府,下辖三县。,(2)统一台湾,雍正五年(1727),设置了两个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乾隆十六年(1751),建立政教合一的西藏噶厦地方政权,噶厦在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的领导下处理西藏政务。 并确立了在西藏长期驻兵的制度。,康熙征噶尔丹记功碑,(5)民族政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 “分而治之”、“

3、众建而分其势”,中国抚驭远人,全在恩威并用,令其感而知畏,方为良法。若如明季汉官,当外藩恭顺,则藐忽而虐侮之,或且勒索滋虐,及其有事,则又畏惧而调停之,往往激变,率由于此。少其地而众建之,既以彰赏罚之典,又使力少不能为乱,庶可宁辑边陲。” 清高宗实录卷一一一六,2、清初政治,(1)剃发令 顺治二年六月丙寅谕礼部曰:向来薙发之制不即令画一,姑听自便者,欲俟天下大定始行此制耳。今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若不画一,终属二心。不几为异国之人乎?此事无俟朕言,想天下臣民亦必自知也。自今布告之后,京城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令薙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

4、疑者同逆命之寇。必致重罪。若规避惜发,巧辞争辩,绝不轻贷。,(2)整顿吏治。“安民之本,首在惩贪”。,(3)招揽人才,打击江南文人反抗势力。 顺治十四年(1657), “科场案”。 江浙文人涉丁酉一案不下百辈,社局于此索然,几几乎熄灭矣。,3、清初经济政策,(1)重建赋役制度。 自顺治元年为始,凡正额之外,一切加派如辽饷、剿饷、练饷,及召买米豆尽行免。 顺治十四年,制定赋役全书。同时,丈量土地,编鱼鳞黄册。 康熙51年(1712),下令“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1729年,全国范围内实行“摊丁入亩”。,(2)奖励垦荒。,(3)圈地与逃人。,清朝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决定强占北京附近的

5、土地,遂下圈地之令。 圈地主要在近京三五百里内的顺天、保定、承德、永平、河间等府(今北京、河北北、中、东部及辽宁西南部地区)进行,圈占总数达十六万多顷。康熙二十四年(1685)作出永远不许再圈的决定,凡旗下男妇逃者,一次黥其右颊,鞭一百归主;二次黥其左颊,鞭与归主如初。三次则论死归刑部。 窝逃正犯,照例拟绞,妻子家产籍没,窝家的邻居流徙边远,有司以上各官分别处分。 设兵部督捕衙门,专掌缉拿盗贼和逃人。,康熙二十五年规定,改三次逃人给宁古塔穷兵为奴。 康熙三十八年,裁撤兵部督捕衙门,督捕事宜归并刑部办理,将逃人案件逐渐与其它刑事案件同等看待。 雍正二年(1724)规定,逃人在某地居住不到一年,窝

6、主等俱各免议;超过一年,责三十板。,美 孔飞立 叫魂者中国1768年的一场巫术恐怖案 (1989),盛世的文治武功,2、社会危机,(1)闭关锁国政策,乾隆23年(1758),实行广州一口通商。 次年,颁布防范外夷条规,(2)吏治腐败,道光朝捐银3300万两,捐监者达31万人。,(3)开支巨大,国库空虚。 (4)军事衰败,装备落后,训练落后,战法落后。 (5)国防战略:防内重于防外,水师作战主要考虑追捕走私船和海盗船。,(6)人口压力日益增大。,(7)思想僵化与文字狱。,禁书院,禁结社,禁集会。,扩大科举名额 秀才25000人(三年两次) 举人1400人(三年一次) 进士200人(三年一次),康熙二年(1663年)庄廷鑨明史案 康熙五十年(1711年)戴名世南山集案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王锡侯字贯案,思考题:,1、我国汉代迄于清初的人口数字一直停留在五、六千万之间,而乾隆十四年即增至一亿七千万。试结合政策简要说明造成人口猛增的原因及其影响。,2、试述中国古代专制集权体制发展线索及其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