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环境地理学.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3358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环境地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环境地理学.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环境地理学,教学要点: 了解:环境及环境科学 熟悉: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 熟悉: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 环境:以人为核心并作用于人类活动的周围一切物质世界,即围绕人群空间的自然和社会物质与数量要素的总和。 环境问题:指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环境变化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危害和影响。,环境污染: 指由于自然环境中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破坏了自然环境各组成要素(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原有物质成分和结构,导致环境各要素及整个环境自净能力降低或丧失,并发生严重质量退化,其中的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是指由于自然环境系统某一组成部分的功

2、能遭到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导致系统本身按正常规律运动的能力(自我平衡能力)降低,异常变化增多,整个环境系统的发展,呈现出越来越不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趋势。,二、环境及环境科学,1环境系统: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星际环境 2关于环境的科学 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因环境问题而提出环境科学 60年代环境科学:多学科的集合概念 70年代后环境科学:形成整体性学科系 3、环境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 介于地理学与环境科学的边缘学科。,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一、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认识: 性质问题(有无影响、如何影响) 认识过程(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影响: 影响生产性质、劳动

3、分工 地域经济经构,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影响基本途径: 农业资源开发利用 工业资源开发利用 交通运输 水源资源开发利用,2影响领域和后果,固体机械搬迁 水循环和水平衡 生物平衡与分布 化学元素迁移 热量平衡,第三节 当前人关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投降!? 只有今天待遇好!(4月22日),一、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加速发展的工业化 都市化和人口增长 发达国家以高消费为代表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2、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原始社会:人口增长与饥荒 700800年前:能源开发造成环境污染 产业革命:环境污染形成公害并成为社会问题 19世纪末:

4、环境污染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20世纪30-40年代:污染公害,3、环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保护人类环境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 环境和资源问题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国际不安定因素,是未来国际冲突、动乱的一个主要渊源 当今世界上两大国家集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保护上存在很大矛盾和分歧,影响世界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更影响到人类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二、当代全球环境变化问题,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压力 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相对缺短 索取与回报失衡,地球承载力,2自然资源的耗竭与破坏,森林资源破坏,原始森林在消失 不适当的土地利用加速土壤侵蚀 水资源危机 生物多样性减少与物种灭绝 矿产资源耗竭,3环境

5、污染与环境退化,污染的种类: 大气/水污染/生产/生活/放射性污染 环境退化: 表现:荒漠化、环境污染、森林锐 减,生物资源减少、自然灾害频发 后果:生态系统失衡,引发环境公害,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危害健康,4发展失衡,经济加速发展,发展失衡突出,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也不平衡。 发达国家:过量消耗了世界资源,却没有对由此产生的环境后果承担相应有的责任。 广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贫困、环境恶化多重压力。(泡沫经济、金融危机、民族纠纷、不同文化制度的冲突),医用废弃物混在垃圾中 生活垃圾,工地经常发出噪音,交通噪音一大来源,酸 雨,南极上空臭氧空洞,污染令全球气候变暖,火山爆发物质,工业污染,前苏

6、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存在安全漏洞,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受到核污染的患者,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现场,海 洋 赤 潮,污染令全球气候变暖,曾经的森林 曾经的耕田,长江葛洲坝岸边堆积的“白色垃圾”,烂漫?废弃的塑料袋,学习与讨论:京都协议书,背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已经预计从1990年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1.45.8。 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了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

7、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思考题: 1、查阅并了解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条约。 2、讨论京都议定书的具体意义。 3、美国为什么不签京都议定书,其影响力有多大? 4、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5、查阅2009年哥本哈根世

8、界气候大会 的相关资料,找出目前对温室效应各国的态度是怎样的? 6、什么是低碳经济?有何意义?,三、中国面临的环境挑战,城市大气污染严重 水资源的污染不容忽视 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城市噪声污染严重,宁夏石嘴山市,生命之“源”,天津西青区一化工厂的 酱油色废水从排污管内不断排出,垃圾混合的淮河水 固体废弃物堆放站,垃 圾 山,第四节 环境保护,一、环境保护的含义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深入研究污染与环境保护的根源、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二、保护环境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我国环境问题的认识: 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 环境问题是社会经济的产物,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取决于经济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2、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环境保护 计划生育 保护耕地,基本思路,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走低能源、低消耗发展道路 改变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