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33819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89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改革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春天的故事,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天内外 春辉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中国,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中国,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含义: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的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

2、是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础: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 原则:平等互利 目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对外开放,国际方面: 1、政治上,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发展的趋势表明,任何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绝不能割裂国际间的联系,而只能积极地利用这种关系为本国的发展服务。,思考: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是什么?,一、国际和国内背景,1978年和1979年,邓小平先后访问了日本和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

3、认识到:“环顾全球,今天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对外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希望。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通过对外开放,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被写入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文件。,邓小平出访日美后的的认识:,国内方面:,经过“十年动乱”的破坏,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粉碎“四人帮”后,广大人民对多年的阶级斗争已深恶痛绝,人心思治。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二、步骤,1、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1)设立,1979年4月,邓小平同志与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习仲勋同志谈话。他说:“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

4、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1980年8月26日,国务院宣布: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三市设置经济特区。 12月10日,国务院又正式批准成立福建的厦门经济特区。 1988年4月13日,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划定海南岛为海南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思考:为什么首先选择这几个地方来办特区呢?,(1)靠近国际市场。,(2)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3)交通便利。,(4)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可依托。,(5)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一个特殊渠道。

5、 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它的前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2)概念,思考:什么叫经济特区?特区“特”在哪里?,一、特区建设以利用外资为主,特区的经济所有制结构是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国营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人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综合体,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二、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对前来投资的外商提供更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 四、特区政府拥有较大的经

6、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办法。 五、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3)作用和影响,1、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仅深圳就引来了65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项目22 050项,外商企业13 747家,合同利用外资276.1亿美元。 2、经济特区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二十多年来,深圳人创下了2

7、30多项“全国第一”。 3、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全面展开 “突破口”。,思考:经济特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深圳速度,深圳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因此也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2、沿海开放城市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出现,(1)概况:从1988年至2002年,全国共设立了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特点:,A、资金来源以外资为主; B、经济成分以外资企业为主; C、产品结构以工业为主; D、产品以外销为主; E、经济机制以市场调节为主; F、人才、技术、知识密集。,3、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

8、形成,经济特区 沿海港口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经济开放地带,(1)沿海经济开放区开辟的背景,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带来了成功的经验,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地域创造了条件。邓小平同志的题词和回京后的谈话,坚定了党中央进一步开放的决心。,1984年,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3)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1985年后,中国先后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东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洲地区和环渤海湾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区的目的是: 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借鉴吸收国外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经验,推动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思考:开放区的目的是什么?,4、沿江开放 龙头:上海

9、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浦东的有利条件,地理条件:浦东位于横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与繁华的上海摊、南京路仅一江之隔; 历史条件:长期积累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思考:实行浦东的开发有何有利条件?,(2)1990年中央政府决定开发开放浦东,进入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 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0年4月18日,李鹏同志在上海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3)建立浦东新区的目的:,以该区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10、,(4)取得的巨大成就,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金茂大厦、“中国第一塔”东方明珠电视塔、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全国惟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浦东已成为基地,成为增长点,成为重点和标志。,上海,作为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的中心城市,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大规模的城市扩张,有步骤的城市改造,高起点的城市建设,犹如“法术”一样,呼唤出一个日新月异的上海。今天的上海,不仅处在中西文化的交汇点上,而且处在中国古代传统和现代传统的交汇点上。面对国际化、全球化趋势,上海继续保持开阔、雅致、精明、

11、沉稳的城市品格,永远向世界一流看齐,真正成为世界的上海。,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点线面结合、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沿边开放城镇,4.对外开放的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别呢?,今天的开放是平等互利为原则;旧中国的开放是不平等的。,当今开放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在旧中国是被迫开放。,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开放。,背景不同:,基础不同:,原则不同:,当今是独立自主社会主义国家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目的不同:,内容不同:,当今对外开放是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旧中国则是成为列强经济掠夺的场地。,结果不同:,当今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沦为、半殖民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