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36265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部分第六部分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第六节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复习:1.唐朝前期的政治状况是怎样的? 唐朝前期,经过唐太宗、武则天的统治,到唐玄宗统治前期,前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局面。 表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国力强盛。 2.当时的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在经济上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很大的发展。 原因有:一国家统一、强盛,二交通发达,三统治者的政策,四各民族交往密切,五中外交往频繁,六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一、隋唐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 汉族的经济文化高度发达,边疆各民族社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和进步,汉族与各民族的统一是在各自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

2、很大发展、相互间更加紧密结合上的统一。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具体的表现是: 第一,北方和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先后建立起政权,开发了祖国边疆地区; 第二,交通发达,便于中原和边疆的往来,促进了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三,中央王朝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机构,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2.原因 A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 B唐朝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朝的盛世局面,唐朝国力的强大。 由于唐政府对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有效管辖,唐朝前期的疆域空前辽阔。,3.唐朝前期的疆域,当时,在我国边疆地区兴起的少数民族主要有:突厥、回纥、靺鞨、南诏、吐蕃等五个少

3、数民族。好,我们来分别看一下,这五个少数民族与唐政府的关系。,二、突厥的崛起和衰落,6世纪中期建立起以漠北为中心的突厥汗国,阿史那土门自立为伊利可汗。,突厥汗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联盟国家,它制定了官制、兵制和刑法。,1.突厥汗国的建立,2.突厥的经济生活。,B、手工业是突厥经济生活的重要部门。5世纪中叶,冶铁业已形成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并较为发展。,A、突厥经济生活的支柱产业是畜牧业。,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前苏联考古学家从突厥墓葬中发掘的大量文物,说明突厥锻冶技术已达到相当水平,C、6世纪,突厥与中原有了贸易往来(互市)。突厥还与中亚地区进行商品交换,他们将中原的丝、帛运往中亚,从中获利,把所产

4、的铁售给罗马,成为沟通中原和中亚贸易的桥梁。,3.突厥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隋朝初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西突厥在阿尔泰山以西,东突厥控制着东起兴安岭,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4.唐朝对东西突厥地区的管辖。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建都督府。 东突厥在隋末唐初势力很大,拥兵百余万。颉利可汗不断向南进扰,劫掠财物、人口。以致唐初有人向高祖李渊建议放弃长安,迁都山南以避突厥。 唐太宗命李靖率军十余万,分六路进攻东突厥。生擒颉利可汗,俘众十余万,东突厥灭亡 政策:“全其部落”,设都督府管辖,仍以突厥贵族为都督、将军。入朝的首领给予官职,对待颉利可汗也很优待。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既解除了唐朝北方的边患,也

5、有利于突厥的发展。这在北方各民族中产生了巨大的政治影响,他们纷纷入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唐在西突厥故地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西突厥由于称霸西域,奴役当地各少数民族,影响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而且威胁着唐朝。为了维护对西域的管辖,保护中西商路,唐朝与西突厥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第一步先取西域天山南路诸国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削弱西突厥在西域的势力。 第二步,657年唐高宗派苏定方灭西突厥。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域地区的管辖,早在640年攻破高昌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702年,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属

6、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直至葱岭以西、阿姆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属安西都护府管辖。 唐朝恢复在西域的统治,对于巩固西部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商业和交通以及对西域社会发展和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起了积极作用。,图示:,归纳:历代中央政府(唐以前)对西域地区的联系和管辖,西汉: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设西域都护。,东汉:汉明帝时班超开始经营西域,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唐朝:唐太宗置安西都护府、武则天置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南北。,秦朝派蒙恬夺取河套,置县,移民,筑长城。,隋朝派人去西域,三、从回纥到回鹘,突厥被唐征服后,我国的北方地区又有一个民族慢慢地强大起来

7、,这就是回纥。 1.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及接受唐朝“怀仁可汗”封号。 回纥的强大 。隋代到唐朝初年,回纥在色楞格河一带逐水草而居,臣属于突厥汗国。因不堪忍受突厥贵族的奴役和压迫,回纥一再进行反抗。627年,回纥人民在其首领领导下大败东突厥,声震北方。东突厥灭亡后南迁归附唐朝,唐太宗设瀚海都督府管辖,回纥日益兴盛。,回纥汗国的建立。 8世纪中期,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骨力裴罗遂统一漠北,建立起东自黑龙江,西至阿尔泰山的强大的回纥汗国,建牙帐于乌德山。,2.回纥与唐朝的亲密关系及经济文化交流。 回纥与唐朝的政治关系 回纥汗国存在96年共13名可汗,其中12名可汗接受了唐政府册封。“

8、安史之乱”时,回纥两次出兵援助唐政府 。 自758年唐肃宗将亲生幼女宁国公主嫁与回纥葛勒可汗开始,唐朝前后三次将公主(宁国公主、唐德宗女儿咸安公主、唐穆宗的妹妹太和公主)嫁给其可汗,足见唐朝与回纥(回鹘)的政治关系特别亲密。回纥(回鹘)与唐朝为邻,北方边境平静无战事,回纥与唐朝的经济文化交流。 游牧民族的单一经济,使交换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回纥与唐朝经济往来十分密切,其交换有“贡赐”与“互市”两种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富的增加,到8世纪时,原来逐水草而居的回纥人,一部分贵族开始建立城市、宫室,逐渐定居下来。,3.回鹘汗国瓦解及民族西迁。 788年,回纥可汗改称回纥为回鹘。9

9、世纪中期,回鹘汗国瓦解 。 大部分回鹘人向西迁移,有的西迁西州、龟兹,在高昌建立高昌回鹘(或称西州回鹘)汗国,后被蒙古首领成吉思汗所降服,改称“畏兀儿”,这一支就是今维吾尔族的祖先; 有的西迁河西走廊,以甘州为中心,建立了甘州回鹘汗国,这一支是今裕固族的祖先; 有的西迁越过葱岭,在中亚建立了黑汗王朝或称哈剌汗国。,图示:,四、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族的生活。靺鞨是我国东北的一个古老民族。先秦时称“肃慎”,世居白山黑水之间,以渔猎为业;东汉魏晋时称“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主要有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和白山七大部落。,唐朝初年(7世纪以后),地处最南的粟末部与

10、最北的黑水部最强大。他们依山负水,掘地为穴,架木覆土,群聚而居。夏日逐水草,冬天入居穴中。大多以渔猎和放牧为生,善养猪,富者有猪数百头。男子衣猪狗皮,妇女服布裙。靺鞨族还经营原始农业,种植粟麦等。,2.唐朝对东北地区的管辖 黑水都督府的设置。 唐太宗时,黑水靺鞨向唐朝纳贡。 8世纪前期,黑水都督府的设置,标志着黑水靺鞨地区正式纳入唐朝版图。 唐朝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粟末靺鞨靠近中原,中原发达的封建文化给粟末靺鞨以深刻影响,促进了社会发展 。698年,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 建立政权。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统辖的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忽汗州都督府即渤海郡,是唐朝在

11、东北地区设置的最高军政机构之一。从此,粟末靺鞨专称渤海。渤海正式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州。,3.渤海国与唐朝的经济交流。,为了政治需要和扩大经济往来,唐廷在登州设立渤海馆负责接待渤海使者,办理贸易业务。 唐朝诗人温庭筠送渤海国王子归国时的诗句“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说明渤海不仅在政治上是唐王朝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在经济上、文化上与唐朝是不分彼此的一家。,图示:,五、“南诏(部落)的崛起”,1.唐朝支持南诏统一六诏。 7世纪前期,在今云南一带居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主要有乌蛮(今彝族的祖先)、白蛮(今白族的祖先)。乌蛮不断向洱海扩张势力,征服了当地的白蛮,先后成立了六个诏,

12、六诏互不统属 。其中最南边的南诏逐渐强大起来建立了政权。为了遏制吐蕃势力南下,减轻吐蕃对西南边疆的压力,唐朝积极支持南诏统一洱海地区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在玄宗支持下,统一六诏,738年,唐玄宗册封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 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洱海地区各族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唐朝通过册封云南王来管理西南边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汉族与西南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2.南诏社会经济的发展 表现:农业,手工业 原因:第一,南诏的统一,结束了洱海地区各部落间长期纷争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唐朝先进生产技术与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南诏社

13、会经济的发展,缩小了南诏与内地在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六、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 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唐蕃会盟(长庆会盟),1.吐蕃的统一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629年,松赞干布继位为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起吐蕃王朝,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仿照唐朝的政治制度,还命人创制了吐蕃文字 。 2.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634年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640年,唐太宗答应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了吐蕃与唐朝的关系,两百

14、年间,新赞普继位,必得请唐朝册封 。,3、金城公主与长庆会盟 710年,唐中宗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进一步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但两个王朝的关系也有冲突。吐蕃几度与唐会盟、败盟之后,终于在821至822年双方会盟,盟约说:“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并于823年建立了唐蕃会盟碑,该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突厥汗国 (6世纪中期),回纥汗国 (8世纪中期),渤海国 (粟末靺鞨,7世纪末),南诏国 (8世纪前期),吐蕃王朝 (7世纪前期),颉利可汗(东突厥),骨力裴罗,大祚荣(粟末靺鞨),皮罗阁,松赞干布,唐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1、战争,如

15、唐太宗时对东突厥的战争。,2、册封,如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3、设机构管辖,如在西北东突厥故地设都督府,在西突厥故地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在东北设黑水都督府,建立比较完整的行政机构,4、和亲,如唐和回纥、吐蕃多次和亲联姻,6、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汉人工匠在南诏传授技艺,5、会盟,如唐蕃“长庆会盟”,第一:隋唐先进的经济文化吸引力,第二:隋唐时期,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第三:隋唐交通发达,思考: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融合的原因,思考: 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融合的表现,第一: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册封,第二:唐朝在一

16、些民族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直接统治,第三: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联系,第四:唐朝疆域空前辽阔,第五:民族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是前所末有的,隋唐时期边疆各族为什么发展较快?,1、隋唐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是推动边疆各族较快发展的重要原因 2、隋唐交通的发达,使中原和边疆往来频繁,促进了边疆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 3边疆各族积极学习、吸收先进的中原文化,加快了自身封建化的历史进程 4,边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秦的统一为以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打下了怎样的基础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秦,汉,唐三代呈现出怎样的特色 ?你中这些特色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或启示 ?,答案要点: 基础: 秦国灭六国后在中原地

17、区形成了统一的局面;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之后,全国形成了共同的经济区域共同的心理素质,这就为我国以后的发展准备了较好的基础和较强的内聚力.,特色: 秦朝初具规模:北方匈奴问题,移民河套,设置郡县;南方越族问题,设三郡,与沿海各民族的经济联系. 汉朝-有发展:西汉,汉武帝北击匈奴,安定北部边郡;张骞通西域加强了西汉与西域的经济文化联系;设置西域都护使这一带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使西南少数民族也加强了同中原的联系.东汉,进一步加强与西域的联系:班超通西域.,唐朝-发展空前: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都有重大进步,建立了一系列政权,有的形成了统一的地区性的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与中原唐

18、王朝关系相当密切,一方面他们表示服从中原王朝的统辖,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和亲,贸易,派遣学生到长安学习等形式加强民族之间的情谊和友好,唐在一些民族地区还建立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启示:我国各族自古以来亲密往来,共同繁荣,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已形成一个牢不可破的整体;民族的不断融合,和平交往,互相帮助,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随堂练习:,唐朝时期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据此回答2225题。 22在唐由盛转衰以前,生活在今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鲜卑族 B突厥族 C回纥族 D吐蕃族 【导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少数民族迁徙的史实,C项易误选,因回纥西迁新疆是

19、在安史之乱后。 【答案】 B,23下列关于骨力裴罗、大祚荣、皮罗阁共同点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有( ) 都是少数民族首领都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都接受唐玄宗的册封都曾与汉族和亲 A B C D 【导析】 与汉族和亲的是吐蕃。 【答案】 C,24“蛮地无桑俗不解织绒罗,自太和三年(公元829年)蛮贼寇西川,掳掠巧儿(技艺高超的手工工匠)及女工非少,如今悉解织统罗也。”材料中“蛮地”是指( ) A突厥 B回纥 C吐蕃 D南诏 【导析】 本题为材料选择题。从题干中的“公元829年蛮贼寇西川”可知“蛮地”是指唐朝时西南的少数民族;再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在内地先进文化影响下,南诏的丝织业发展迅速”,可判断出“蛮地

20、”指南诏。 【答案】 D,25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突厥 B回纥 C黑水靺鞨 D吐蕃 【导析】 唐朝时周边民族突厥、回纥、靺鞨、吐蕃、南诏等都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但在唐与上述民族关系上,突厥、回纥、黑水靺鞨首领由唐政府册封,其统治区域划入唐朝版图。而唐蕃之间长期保持姻亲关系,但统治区域尚未划入唐朝版图。 【答案】 D,1.唐朝时下列少数民族强大起来的先后顺序是 回纥 突厥 吐蕃 靺鞨 A. B. C. D. 答案:A,2.唐朝时,中央政权与西南地区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及对其影响的相同之处是 A、册封当地少数民族首领 B、与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和亲” C、建立都督府加以管辖 D、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的进步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