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37609 上传时间:2019-07-16 格式:PPT 页数:479 大小:35.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9页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9页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9页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79页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区位与疆域.ppt(4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第五节 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第二节 区位与邻国,目录,第三节 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第四节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第一节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一、中国人口居世界第1位,国土面积居世界第3位,图1-1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一)人口大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5 000多年,从古代到现代的绝大多数时间内,中国一直是世界人口大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长期保持在14左右。12世纪初(北宋)时,人口超过1亿,18世纪至19世纪初人口连续突破2亿、3亿和4亿,到1949年,大陆人口达5.4亿,1995年突破12亿。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为12.95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

2、21。,(二)占世界人口比重下降,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的增长率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数。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正在逐年下降。,1970年为22.5。,1995年为21.0。,2000年为21.0。,2004年为20.4。,预计2040205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5.7亿16亿,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将降至16左右。,(三)土地大国,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104 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 6.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喜马拉雅山,国 名 陆地面积/ km2 面积比较(中国为1) 占世界面积的比例/% 俄罗斯 17 075 400 1.78 11.4 加拿大 9 976

3、139 1.04 6.7 中国 9 600 000 1.00 6.5 美国 9 372 614 0.98 6.3 巴西 8 511 965 0.89 5.7 澳大利亚 7 682 300 0.80 5.2 印度 2 974 700 0.31 2.2 哈萨克斯坦 2 721 730 0.28 1.8 沙特阿拉伯 2 149 690 0.25 1.4 印度尼西亚 1 904 570 0.20 1.3 法国 551 600 0.06 0.37 日本 377 750 0.04 0.25 英国 244 100 0.03 0.16,表1-1 中国陆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二、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位居世界前列,

4、(一) 经济总量居世界第6位,根据世界银行3年调整汇率方法计算,199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占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2.5和12.9,居世界第7位。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6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0.95 93万亿美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是1.931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4.4%,居世界第六位。,图1-2 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二)近年经济增长率居世界首位,(三)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2001年统计表明,粮食、肉类、钢、煤炭、水泥、数字程控交换机等主

5、要工农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1999年,中国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肉类、蛋类、 鱼类、钢、煤、化肥、水泥、电视机等工农业产品产量保持世界首位。 1996年粮食总产量突破5 000108 kg,2001年粮食总产量为4 526108 kg。 1997年粮、棉、油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长0.62倍、1.1倍和3.1倍;猪牛羊肉和奶类产量分别增长了4.6倍和6.1倍。 2001年发电量为14 838 108 kWh,居世界第2位。 2000年原油产量1.6108 t ,列世界第5位;天然气产量277 108 m3 ,列世界第15位。 1996年钢产量达10 124104 t,首次突破亿

6、吨大关,跃居世界首位;2001年产量达到15 163104 t。,(四)中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1位,1978年,我国外汇储备只有1.6亿美元,1989年为56亿美元,1995年增加到736亿美元,至2000年增加到1 656亿美元。2001年迅速增加到了 2 122亿美元,在日本之后居世界第2位 。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一,截止2006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增至8750.2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五)中国吸收外资总额居世界第3位,发展中国家第1位,2005年中国吸收的外资维持在603亿美元的水平,仍为全球吸收外资大国,位列英、美之后,排名第三,也保持了发展中国家吸

7、收外资头号大国的地位,占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总额的近1/4。,19832000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5 064.6亿美元,年均增长22。“九五”期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累计达2 898亿美元,占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一半以上。1997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640亿元, 2001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497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平均每年增长15%以上,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2位;到199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3 251亿美元,位居世界第10位;2001年增为5 09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6位。 “九五”期间,我国累

8、计进出口总额为17 740亿美元。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十五”期间我国外贸连上新台阶,实现历史性飞跃,确立了贸易大国地位。2001年2005年11月,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6%,创下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发展最快纪录,远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和我国经济的增长水平。2004年进出口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11546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货物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的国家,进出口、出口总额均排世界第三位。2005年前11个月进出口总额已超过2004年全年,达12823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4000亿美元,(六)对外贸易居世界前列,(七)国际旅游业收入居世界第7位,1997年国际旅游入境过夜人数达2

9、 377万人次,居世界第6位。旅游外汇收入达121亿美元,位居美、西、法、意、英、奥和德之后,居世界第8位。 2000年,国际旅游入境过夜人数达3 12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162亿美元,国际排名分别为第5和第7位。 2004年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17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跃居全球第位;旅游外汇收入25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8,居世界第7位。世界旅游大国地位得以确立。,返回目录,本节完!,地理位置,疆界,第二节 区位与疆域,区域的位置、规模(面积)、形状、疆界、权属(行政管理)等,是区域的基本要素。 区域的位置是个相对的概念,是指特定的区域相对于某一特定参照系而言。 区域空间规模(面积的

10、大小),是区域性质、功能及其开发、发展的基础。 区域空间形状,是人类社会中各区域或聚落之间相互联系的历史产物,同时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以国家作为特定区域,疆界与主权十分重要,而疆域的形态又是个历史产物。 行政区域划分,这里指国家级区域下面的行政区域体系的建立,具有明确的政治意义。,1.半球位置:东方大国,陆地最集 中的1/4半球,受陆地影响最强烈的地区 东方大国 与南半球相比的巨大差异(流体右偏、四季变化相反),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经纬度位置:北亘荒漠,南依极高山,东南频海洋中纬度大国,98%的疆土位于20-50o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黑龙江江心 53o

11、31,曾母暗沙N3o51,帕米尔高原东 73o22,耶字界碑东南E135o03,5500km,5200km,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纬度地带分异的基础 中纬度,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地理位置,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南邻热带印度洋 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3. 海陆位置:最大大陆与最大洋之间(海陆兼备),海陆兼备的环境与资源、交通与文化 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 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 大农业与景观地带分异的基础,地理位置,4.在经济格局中的位置:优越,地理位置,疆界,陆地面积:960万km2,约占世界陆

12、地面积的6.4%,土地大国,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海域面积:包括内水、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共约300万km2,国土面积:960+300=1260(万km2 ),1982年12月10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建立海洋新秩序。 这使我国发生重大变化: 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 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将世界35.8%的世界海洋划归沿海各国 世界海底及其资源为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面积,海岸线18000km 岛屿岸线14000km 与日、韩、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 (目字型开发),疆界,边界与邻国,陆地边界长约2.2万千米; 与15个国家相邻,有

13、9个沿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自东北起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缅甸、老挝和越南。,疆界,边境安全模式,我国政府实行和平睦邻友好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本着友好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先后签订了中缅、中尼、中蒙、中朝、中阿、中老边界条约和中巴边界协定,1997年又与俄、哈、吉政府签署边界协定,中国陆上对外开放一类口岸和主要陆路通道示意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边境贸易有较大发展。有铁路和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越南连接;有公路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老挝沟通。此外,同

14、周边国家还有定期航空线联系。,疆界,边境安全模式,疆界,国际性河流,我国陆地边境有15条主要国际性河流,包括东北边境的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等,新疆额尔齐斯河、伊犁河、阿克苏河等,西藏噶尔藏布-印度河、雅鲁葳布江等,云南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等到及广西的左河、北伦河等,国际河流的开发、管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涉及与相邻国家的共同利益。这些河流的合理利用对我国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意义重大。,疆界,海洋的重要性,从我国海域的区位、面积、资源、环境和沿海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考察、海洋对我国政治、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增强海洋观念、意识是国家海洋事业发

15、展和海洋权益维护的推动力量。,第三节 中国疆域的历史演变,(一)前夏至周朝 l、夏朝以前(公元前2l世纪以前)夏前的疆域位于现在的中国疆域内,自新石器时代就存在各远古民族间的交往,但疆域可能模糊。 ()诸夏的主要活动范围: “诸夏”(以黄、炎二帝为祖先的姬姓和姜姓两大部落)主要活动在关中平原、汾河流域、伊洛河平原、卫河平原等黄河中游地区,()九夷的主要活动范围: “九夷”(以太昊、少昊两大部落为首的部落群)主要活动在海岱之间的洙、涸、淮等沿河地带 ()三苗的主要活动范围: “三苗”主要活动汉水流域 ()越族的土要活动范围:“越(粤)族”主要活动在苏、浙、闽、粤、桂等东南沿海。,我国第一个王朝。

16、 夏人起源自西北方,迁居中原后主要活动在现在的陕、晋、豫交界地区(活动范围超出此地区),其中心在现在的嵩、洛地区,疆域可能包括黄河中下游地区。 华夏族(夏族),是当时人数最多、居住最广、文化最高和进入阶级社会最早的民族,在当时中国的民族关系中起主导作用。 夏朝时已存在东夷、北狄、西戎、南蛮的观念和称谓,2、夏朝时期,(1)夏人的疆域,3、商朝时期(公元前1611世纪),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后建立商朝。 商人以贝壳为装饰品,断发文身,似是起源于东方。 商朝时,统治地域比夏朝扩大,北至阴(山)燕(山),南至长江流域,东达海,西至陇山。 商朝迁都13次,但统治中心在亳、殷,主要活动中心地域在现在

17、的豫中北部、陕东、鲁西、苏皖北部、晋冀南部。 商代的主要民族是夏族,其他民族被古文献记载为“方”或“邦”,如北部有土方、鬼方,西部有西戎、氏羌,东部有夷族集团,南部有荆、越(粤)等族。 华夏族及四方的蛮、夷、戎、狄五大民族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大抵居住在南至长江流域,北至长城一线,中沿黄河上下的广大地区内,以华夏族为主体互相交往、融汇。,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立周, 建都镐(陕西西安西南沣水东岸)。 周朝以渭、泾、河、洛为腹心地带,疆域包括今华北和江推、江汉流域。,4、西周朝(公元前11世纪),(二)秦汉第一次大统一(公元前22l公元220年),l、秦代 秦的疆域,据史记始皇本纪载:“地东至海暨

18、朝鲜,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羌中,南至北向户(今越南北部),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汉代疆域比秦大,东起库页岛、朝鲜半岛和东海,西至巴尔喀什湖和葱岭(过去对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以西,北到贝加尔湖,南抵南海及交趾(今越南北境)。,2、汉代,秦汉时期,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领土既包括汉族聚居地,也包括兄弟民族的区域。例如汉代西域都护府建立前的西域36国,东北诸夷和乌桓、鲜卑、挹娄,西方众羌、西南夷、南方众越和武陵南郡等蛮,其所活动和控制的区域,同样也是属于中国历史疆域的一部分。 北方匈奴政权曾是与秦汉政权对峙的国家,但在南匈奴降汉以后,这部分匈奴人及其所居住的

19、漠南地区就成为当时中国疆域的一部分。 公元前160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行使有效的行政管辖,西域地区从此归入历史上中国的版图。 此外,秦汉时期还管辖过一部分今天的越南和朝鲜领土,这些地区构成了当时中国的一部分。,东汉以后,出现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分裂时期。其中曹魏曾管辖到西域地区,尽管范围与前朝不尽相同。 西晋短暂统一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长期对峙的分裂时期。 这一时期的各种政权,凡是在原属秦、汉、西晋及魏、蜀、吴等前朝政权管辖范围内的,均应视作当时国内存在的政权之一。 所统治的地域,自然也是历史上中国疆域的一部分。,隋朝于公元581年统一全国后,使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了新的发展,其疆域也有新

20、的变动。初始,隋的北部和原属中国的西域地区为突厥人所占,583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分后,一部分突厥人归顺隋朝。隋政权进而灭据甘南、青海等地的吐谷浑部,在当地设置郡县,青海大部分归入中国版图。,(三)隋兴唐盛,1、隋朝,唐兴起后,重振国威。唐太宗李世民先后击破了东西突厥及东北方向的契丹、室韦等部,并设置郡县,从此漠北及东北等地域纳入了中国版图。 西南方藏族所建的吐蕃政权,虽然是一个自行其政的政权,但与唐一度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后来虽占据了唐朝所属河陇及河西走廊以至西域等地,但也是建立在中国疆域范围内并在此基础上活动。 唐代疆域,北界达到今哈萨克斯坦国境西伯利亚南部,西界至今新疆以西的中亚地区,声威

21、所及远至波斯湾,西南包括青藏,声威及乌茶国(印度奥里萨邦北部的古国名),南界控安南(今越南),印度和南洋诸国多朝贡,东部至海,有朝鲜南境的新罗、日本人贡。历史上中国的威望,以唐朝极盛。,2、唐朝,唐灭以后的公元907960年,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相互更迭的王朝,史称五代。在这五个王朝中,开国君主出身于少数民族的有三位,即建立后唐和后汉的沙陀突厥人李存勖和刘知远,建立后晋的“西夷”突厥人石敬瑭。连同南方不断更迭的十个政权,五代十国时期在原唐朝疆域内由各民族所建的政权,均为当时中国政权和疆域的一部分。,五代十国时期,北宋时,中国又形成局部的统一,但同时存在的辽、西夏以

22、及河西、西域诸政权,都是这个分裂时期的中国地方政权,它们的控制区域均在历史上中国疆域之内。公元1138年,南宋大部在江南,北方为金。南宋的范围,东到海(包括岛屿),西抵岷山,南斥琼崖,北至淮、汉;金控制范围,包括秦岭淮河以北,阴山大兴安岭以南,积石山以东(西夏属土除外),库页岛和朝鲜半岛以西。南宋与金的疆域,略过于北宋,但不及盛唐。,元朝统一中国并有所发展,如西藏从行政上正式归属元政府管辖。元朝的疆域超过盛唐,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王朝。 其范围包括:现代的中国版图,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境,鄂毕河、额尔齐斯河以东的西伯利亚,阿富汗的东北部、巴尔喀什湖至阿姆河以东地区,喀什米尔东部,锡金和不丹全境,

23、缅甸北部,泰国北部,越南西北部。,(四) 元朝疆域最大,元灭后建立的明代,其疆域虽远不及元,但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时它和从元朝分裂出去的西域诸政权及漠北的蒙古、瓦剌等地方政权,都是当时中国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清代,1750年前的准噶尔汗国,也是建立在中国疆域上的一个自行其政的政权。经过康雍乾三代的经营,到乾隆时期已形成一个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 其疆域包括:今天的中国版图,加上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以东,蒙古高原和外兴安岭以南(东包括库页岛)地区。另有琉球、朝鲜、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南洋群岛、中亚各国等藩国。,清代,l、沙俄的掠夺 (1)1858年的中俄瑗

24、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土地 (2)1860年的中俄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土地 (3)1864年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1881年的中俄伊犁条约割去伊塞克湖及其以西5l万平方公里土地 2、蒙古的独立 3、英、葡列强侵占香港、澳门 4、中印边境问题,(五)鸦片战争后,中国疆域的缩小,行政区划,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将全国领域划分成不同等级的区域体系。,一、行政区域的划分原则,第四节 中国行政区域划分,行政区域是政治性质的,所以区划首先考虑的是行政管理上的需要。与此相关的是,地域的面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一)政治原则,一般来说,面积大的人口少,而面积小的人口多;人口多面积小

25、的是在沿海,而面积大人口少的多在边疆地区。,海南省其面积不大,人口亦不多,原因是由作为经济特区提到省级单位的。 实行“一国两制”的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是我国创造性的行政区域。,一个行政区域,应有一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和经济核心区为依托,且其经济辐射范围遍及所管辖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发挥政权效应,(二)经济原则,对于省级行政区,省内可能存在多个经济中心,但最大经济中心一般是省会。,一个行政区域内,行政机构所在地所依托的经济中心和经济核心区势力愈强,其辐射范围就愈大,对辖区的行政管理就愈方便。,现代完全从经济出发而划分的行政区,是各种经济特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家,行政区划有其继承性,(四

26、)历史原则,行政区划有个演变过程,目前的划分可以说是其历史发展的结果。 尽管随着新情况的出现,行政区划将不断作出调整,但是历史因素是调整时必须给予以考虑的。,自然条件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以及交通等方面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自然条件亦是行政区划上应注意因素之一,特别是行政区划的界线方面。,(五)自然原则,地形是影响行政区划的突出因子。,在国家内部,有的行政区划是从军事出发,目的在于国家的安全与防卫。,(六)军事原则,一是分而治之,即将某一完整的单元分成几个行政单位,不使之统一。其目的在于分散其力量,相互制约。二是堵塞其出路。,二、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一)分封制 (二)郡、县制阶段 (三)州(

27、郡)县制阶段 (四)道州县制阶段 (五)路州县制阶段 (六)行省制阶段 (七)特点,(一)分封制,在行政管理上,秦以前实行的是分封制。即国王将其首都以外的国土分给其亲属与有功之臣。而获得封地的诸侯再依次将封地(除其驻地以外)又分封给其亲属。以此类推,全国分成大大小小的王国。,到周的后半期,王室衰微,诸侯势力强大,各自为争土地财富相互征战、兼并。因此,原来分封制度遭到破坏,形成孔子所说“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可见,秦汉以前,在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各政区哦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更没全国范围的统一的政区划分。,从春秋到战国,出现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局面。在空间分布上,郡多在外,而县多

28、在内,彼此并无统属关系。,(二)郡、县制阶段,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推行郡县制。它实行并小乡为大县,废封邑立郡县,使郡县与分封制并存现象转变为单一的郡县制。,秦初,分全国为内史和36郡,鼎盛时期设有46郡,辖900-1000个县。,秦仅传二世就被楚、汉所取代。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吸取秦速亡的教训,采取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制度。但是,分封制并未带来王权的巩固与国家的安定,反而导致了吴楚七国之乱,后遂不得不缩小其封地,削减其权限。东汉时期,设13州刺史,形成“州郡县”,州成为大行政区。,(三)州(郡)县制阶段,起源于东汉时期的州制,至三国时期固定下来,东晋、南北朝时期基本实行州郡县

29、制,隋文帝统一中国,裁撤诸郡,实行州县制,隋煬帝,改州为郡,恢复郡县制,公元609年,全国设190郡,统1255县,(四)道州县制阶段,唐时,虽仍为2级制,但取消郡恢复州。贞观时,有州358个、县1 551个。 由于州数多,不得不于州上设道作为监察区,当时分全国为15道。 唐中期,为边防需要,于边境设10个节度使辖区(即方镇)。 为了平息安史之乱,在全国普遍设方镇,并与道相结合,形成既握兵权又管民事的节度使。,(五)路州县制阶段,宋朝取消方镇,恢复2级制(州与县)。但是面对州数(351个)太多,为避免唐的藩镇之弊及收管理之效,遂将唐的道改为路,在州之上设“路”行政区。 宋对路这一级则设官员分管

30、财赋度转,监督司法、边防治安、粮食物价,因而在州以上无统一的高级地方行政机构和单一的行政首长。 同时各官虽所管辖的路的地域范围并不一致、官员治所亦不设在一处。目的在于既收一级行政区划加强管理之效,又使其权力分散,相互制约,不会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宋朝虽未出现三国那种地方割据终致分裂的局面,但是在对外防守上却表现了软弱无力,则不能不说与其区划的建制有关。,(六)行省制阶段,元、明、清三代在行政区划上的特点是设立行省,作为国家的一级行政区划。省以下的区划各代有不同,如元是2级(州-县、府-县)、3级(路-州-县、府-州-县)、4级(路-府-州-县)并存,明是2级(府-县,直隶州-县)、3级(府-州

31、-县)并存,清是单一的2级(府-县)。这说明,这三代的一级区划行省制已确定,而其下是由多种的级制向单一的2级制发展,最终形成全国性的3级体制。,民国时期,在行政划上基本承袭清制。“省道县省县” 。,截至1947年,全国共设35省,1地方,12院辖市,辖2016县,57省辖市,40设治局,2管理局,93旗,175宗。,(七)特点,(1)行政区划的变动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2)地方行政区划层次以三级为主,(3)一级行政区名称、范围变动大,基层政区名称、范围变动小,(4)经济因素是行政区划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5)户口和财赋多少是划分行政区的主要依据,三、中国行政区划,我国的基本行政区划分3级,

32、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但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或省)下设自治州、盟(盟以下有旗),故为4级。 由于各省所辖的县比较多,为加强管理,在县与省之间设立地区行署(或地级市),作为省的代表机构管理有关县级市、县、自治县,实际上也成为4级。 2005年全国共有4个中央直辖市、23个省(包括台湾省)、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据2005年底统计,全国(暂不包括港澳台)地级单位有333个,其中283个地级市。县级单位有2862个,其中374个县级市。首都北京。,三、中国行政区划,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由三大系统构成,(2)新近发展的城市型行政区划系统。直辖市地级市或

33、市辖区镇或街道。,(3)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型行政区划系统。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旗民族乡。,(1)传统的地域型行政区划系统。由省行署(地区)县乡(区公所)。以管理农村为重点,第五节 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1.中国的遥感图像,遥感技术的发展揭开了从宇宙空间来观测、研究地球的新时代。利用遥感技术作为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土、开发资源和监测环境的探测研究手段,并用其来解决全球性的科学问题,已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地理景观多样,地表形态和区域差异和动态变化十分显著。 在东部,由江河湖海建造的广大地域,水系、海岸的变迁和三角洲的成长;在南方,湿热山区的喀斯特和丹霞地形的演化,滨海珊瑚礁

34、和红树林的发育;在西北干旱地区,冰川进退,沙漠扩张,黄土积蚀和水系、绿洲的演变;在青藏高原,巨大山系,冰川冻土的变化,都在地表塑造了宏伟的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并保留着清晰可见的自然演变形迹。,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2.2.山地高原为主的地表构 中国陆地地貌的基本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和平原五大类,其中以山地、高原面积最广(占59%),丘陵和平原则較少。因此,山地和高原是构成中国地貌基本轮廓的主体,纵橫交錯的山系构成了巨地貌轮廓的基本骨架,控制着盆地、平原和丘陵的空间分布格局。,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弧形山脉,

35、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三大平原,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3.线性构造带,(1)基本对称的构造格局。陆地线性构造带总的格局是 以中央南北带为中心,东西大致对称。,(2)线性构造带的等距分布。许多同类型、同方向的线性 构造带往往具有明显的等距性,例如东南地 区的一些线性构造带间距都在150 km左右。,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3)活动带与稳定区反差明显。线性构造密集的地带地壳活动强烈;线性构造不发育的地区相对稳定。一些盖层很厚的地域内,各类线性构造都不甚发育,如松辽、塔里木、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它们是在相当长的地史阶段相对稳定的地块。大部分活动带与大型线性构造带有关。在几个活动带交叉

36、的部位,线性构造最发育。,4、地表组成物质,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中国黄土地貌分布,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各类沉积岩分布广泛,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34,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 在长江以南地区,从白垩纪直至现在气候湿热,故在中、新生代陷落盆地中堆积了一套陆相为主的红色岩系。形成许多峭壁悬崖、石峰林立的丹霞地貌;而岩性比较松软的砂页岩因流水侵蚀而形成比较低缓的红色丘陵,构成了江南独具一格的红层地貌。 云贵高原、广西一带古生代碳酸盐岩层深厚,形成喀斯特地貌。 北方的第四纪黄土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塬、梁、峁等地貌形态。 北方内陆沙漠面积大,沙丘广布,这

37、不但与地处内陆气候极端干燥密切相关,而且和第四纪疏松沉积物分布广泛,具有就地起沙的大量冲积、洪积、湖积物质也密切关联。,中国遥感图像的地学分析,地表出露的喷出岩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它们多为第四纪火山频繁活动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流,以东北、华北和东南沿海一带分布最广。大面积玄武岩熔岩流常构成阶状的熔岩台地,如长白山地、张北高原、海南岛北部等。此外还分布着火山锥、火口湖、熔岩垄岗等多种火山地貌。,返回首页,本章完!,第二章 地貌,第一节、地貌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地貌形成因素,回总目录,第一节、地貌的基本特征,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三、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第一级:青

38、藏高原。(海拔4000M) 第二级:青藏高原以东以北。以高原、盆地为主(海拔1000M-2000M) 第三级:东部.以丘陵、平原为主(海拔500M) 大陆架:陆地向海洋延伸、水深不超过200米的海底。我国的大陆架有:渤海和黄海全部,东海大部和南海的一部分。,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形成了一个层层降低的阶梯斜面,成为我过地貌轮廓的显著特征。,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东西走向: 北部-天山、阴山; 中部-昆仑山、秦岭; 南部-南岭,(2)东北西南向: 西: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 中:长白山、武夷山 东:台湾山脉 (3)弧

39、形山脉:喜马拉雅山 (4)其他: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横断山,二、山脉众多,起伏显著,2,1,3,4,5,6,7,8,9,10,16,17,11,18,19,20,15,13,12,14,21,22,23,返回,24,判断下列编号代表的山脉?,三、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山地(33) 高原(26)盆地(19) 丘陵(10) 平原(12) 山区占全国面积2/3 影响: (1)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副多种经营。 (2)山区面积广,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种植业。,(一)、概述,(二)、主要地形区,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西南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世界

40、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内蒙古高原:北部,我过第二大,平均海拔1000米 西起祁连山脉,东到大兴安岭 地面坦荡 黄土高原:西起祁连山脉,东到太行山、南到秦岭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风吹来的高原 云贵高原:西高东低,海拔从2000下降到1000米 喀斯特地貌地无三寸平,西部主要是高山、高原、盆地东部主要是丘陵、平原,西起巫山、东到海滨,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冲积而成,海拔低,河汊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有“水乡”之称,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台湾西部平原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2、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环绕,南临渤海,包括黑、吉、辽三省

41、和内蒙古个一部分,由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组成,面积最大、地势坦荡、沃野千里、黑土、沼泽地。,华北平原:,燕山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黄海,由黄河、淮河、海河冲击而成,又称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塔里木盆地: 平行四边形,面积最大、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内部平坦、有沙漠和戈壁,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 三角形,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 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典型内陆高原盆地,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为沼泽、盐湖(察尔汗盐湖) 四川盆地: 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被山岭(邛崃山、大巴山、巫山、大娄山、大凉山)和高原包围,内部低山丘陵起伏 、紫色盆

42、地,3、四大盆地,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两广丘陵(喀斯特地貌),梯田果园、栽培经济林泰山(鲁)、黄山(皖)、庐山(赣),4、主要丘陵,回目录,本节完,一、地质构造对地貌形成的影响,第二节地貌形成因,四、人类活动,三、地表组成物质因素,二、气候因素,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洋、太平洋板块所夹峙。,一、地质构造对地貌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受南北向挤压力的作用,在青藏高原的一些近东西向的山脉南麓均有向背倾斜的规模巨大的逆冲断层,形成褶皱断块山地,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在北部遇到历史悠久的刚性地块(塔里木、中朝、扬子)的抵抗,产生反作用

43、力。地壳急剧加厚,地表大面积大幅度急剧抬升。,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中国东部受太平洋对欧亚板块作用的影响,处于弧后盆地的引张力状态,形成一系列的断陷盆地和北东走向的山脉,以及华夏式构造。,早侏罗纪时,太平洋板块的俯冲运动,形成了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代表的华夏式第一沉降带。,大洋板块俯冲,始新世中末期至渐新世,太平洋板 块扩张,向西,对东北、华北、加 大挤压,松辽平原抬起。南方,台 湾作为岛弧与大陆碰撞对福建、广 东产生影响,南海则为向东倾斜、 反转的俯冲带。,天山山脉,昆仑山脉,阴山山脉,秦岭,南岭,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台湾山脉,三大板块及

44、其运动方向 欧亚板块向南滑动 地缝合线型 印度板块向北滑动 海沟俯冲型 太平洋板块向西北俯冲,西部为欧亚与印度板块影响区 作用影响区 东部为欧亚与太平洋板块影响区 中部为三大板块复合影响区,对中国板块关系的认识,我国地表的组成物质千差万别,分布错综复 由于地表物质的不同,抗风化、侵蚀的强度不同, 在一定的外营力作用条件下, 可以发育成形态各异的地貌形态。,我国山地众多,岩浆岩和变质岩常大面积出露,由于岩性致密坚硬,或经再结晶使刚性增强,常构成崇山峻岭、危崖陡壁。其中,侵入岩以花岗岩分布面积最广,山地中多有分布,与多旋回构造密切相关。花岗岩坚硬致密,抗蚀力强,经断块抬升,往往形成高峻山地。,三、

45、地表组成物质因素,地表出露的喷出岩以基性的玄武岩分布最广。,多为第四纪火山频繁活动 喷发形成的玄武岩熔岩流,以东北、华北和 东南沿海一带分布最广,各类沉积岩分布最广,占我国陆地面积的,常形成一些特殊的地貌形态。 流水侵蚀,丹霞地貌,砾岩、砂砾岩,砂页岩,低缓的红色丘陵,流水侵蚀,云贵高原、广西一带的喀斯特地貌,黄土地貌,第四纪的黄土构成了独特的黄土地貌区。 黄土未经充分胶结,质地较疏松,易被雨水冲刷和流水切割,沟壑十分发育,地表支离破碎,形成了塬、梁、峁等地貌形态。其中以甘肃中部和东部、陕西北部以及山西的黄土高原最典型,我国北方内陆沙漠面积广布,沙丘累累,这固然与干燥气候有关,但和第四纪疏松沉

46、积物分布广泛,具有就地起沙的大量冲积、洪积、湖积物质也有密切相关。,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类不断加深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影响,同时也使地表形态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对地貌的影响较为深刻。,人迹罕至的地方,沙质荒漠、戈壁、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石骨裸露的山地,占国土面积,人类活动影响范围,城市、工矿、交通、农、林、牧渔的用地或可利用土地,占国土面积,人类影响到的范围: 人类兴建的一些工程设施对地表形态有明显的作用。 如:黄河下游的人工堤防工程 贯穿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京杭大运河 广大的山地、高原、丘陵上修筑的梯田 干旱与半干旱区风沙危害越来越严重,回目录,本章完,第三节 气

47、温与降水,第一节 气候特征,第二节 气候形成因素,第三章.气候,回总目录,第一节 气候特征,1、季风气候范围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限: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图片1 季风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50 图片2,一、季风气候显著,2、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季风区中冬季气候干冷,夏季湿热,季风区东夏温差较大,夏季降水较多;湿润区东夏温差较小,全年降水较均匀。,3、与同是季风气候的印度比较,我国冬夏季风都很盛行,而印度夏季风强于冬季风,东亚季风区冬季风都很盛行,印度季风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二、气候大陆性强,1、气温年较差大 2、气温日较差大 3、降水集中下半年,图片3,图片4,图片5,与世界同纬度平均值比较,我国气温年较差大。,我国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8C。,大陆性气候降水量比海洋性气候少,且年降水分布不均,集中于夏季。,三、气候复杂多样,1、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高差显著,因此从赤道气候到高山寒带,从热带雨林到干旱沙漠,各种气候带和自然景观都有,真可谓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图片6,图片7,2、三大气候区,3、十六个气候类型区,第一节 地理位置,第二节 下垫面,第三节大气环流,第二节 气候形成因素,一、地理位置,1.纬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