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十章.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5705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图学第十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地图学第十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地图学第十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地图学第十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地图学第十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图学第十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图学第十章.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编地图学教程,电子教案,第 10 章 地图复制,第10章 地图复制,1 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 2 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从古至今不断创造、变革的各种复制方法:从手工到机械,发展为光化学与机械,直至现代的电子技术与机械,都是各时代科技条件下追求完美的地图作品所使用的复制技术。,在公元105年由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以及11世纪中叶(北宋年间)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是复制技术中关键性的创造。 地图是地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载体,无论是地图的编制者还是使用者,都要求将地图作品形成大量高质量的复制品。印刷是复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原稿、印刷版、承印物、印刷油墨及印刷机械五大组成部分。完整的印刷过程,就是将地图原稿分

2、为印刷要素与空白要素两大部分后,将印刷要素转移到印刷版,用印刷油墨、通过印刷机械,最后出现在承印物上的过程。 印刷方式有凸版、凹版、平版及孔版四大类。其中,根据印刷版面上印刷要素与空白要素的相对位置,版面印刷部分(有图文要素)高于空白部分的为凸版印刷,低于空白部分的为凹版印刷,处于同一平面的为平板印刷。,1.平版印刷的工艺过程,1 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1.1 传统复制方法,采用平板印刷地图的工艺程序包括:制版前准备、复照、拷贝、修版、晒版、打样与审校,最后进行印刷及印刷的后期工序。 (1)制版前准备 进入制版工序前,应做好出版原图的检查及制印工艺的设计。并在内容与形式等各方面符合印刷与出版的要

3、求。 对出版原图的检查有:图廓尺寸、图面的整洁情况、线划的黑度及粗细、刻图线划的均匀透明、注记的粘贴、普染色的准确完整。,出版原图规格示意,(2)复照与拷贝 将出版原图经过专用的摄制设备,获得符合印刷尺寸、可供制版用的图形或影像底片的工序称地图复照。 多色地图是用不同的色板套合在同一承印物上形成的。由于必须套合准确,因此不同的色版应具有同一块母版。在地图制印生产中,把出版原图经过复照所获得的底版分别制作成多色印刷所需要底片的过程称为底片复制,也称拷贝(或翻版)。拷贝的目的是为了制作分色版。,经复制拷贝生成的各种底片,拷贝过程,(3)修版与套拷 修版包括消除由拷贝所获底片中各种缺陷、不足,以及对

4、底版的分色分涂两方面工作。对底版的分色分涂就是将底版上由两种以上不同色表示的地图要素,用修涂的方法只保留同一色的要素,去除其他色的过程。 套拷就是把属于同一色的不同百分比密度的阴像普染版、线划版、注记版,通过拷贝机逐一精确定位在同一张感光胶片上进行拷贝,最终获得黄、红、蓝、黑四张阳像胶片。 (4)晒版 把胶片上的图形、文字转移到供印刷用的金属板材上的工艺称晒版。目前最常用的金属版材是预涂感光版,即PS版。 (5)打样与校核 打样是制版工序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地图校核就是根据样图,与原稿进行核对,以检查在内容上有无错漏,色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注记及线划的规格、精度是否符合出版规定。 (6)印刷及印

5、后工序 印刷是把校核后的印刷版,通过印刷机械及专用油墨印到承印物的过程。,2.丝网印刷,丝网印刷是孔版印刷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基本原理:把感光乳剂涂布在紧绷于网框的丝网上,用感光的方法堵塞非图文部分的网孔而形成印刷膜版,再使油墨在刮刀的刮动下,从图文部分的网孔漏印到承印物,获得所需的印迹而成印品。,3.简易复制,晒图法是地图复制中一种简易的方法。原理:将某些有感光性能的物质涂布在纸上或聚酯薄膜上,成为感光材料,然后把透明的原图与之压实接触,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曝光,经过显影得到成图。,1.电子分色,20世纪50年代电子分色机问世。运用电子分色机,可直接将彩色原稿通过电子分色扫描,获得黄、品红、青、

6、黑四色底片。 这种底片已经具有各种颜色应用的网点百分比及角度,可以直接晒制成印刷版,上机印刷成产品。,1.2 电子出版印前系统,电子分色机(英国1996),2.电子出版印前系统,电子出版系统 (简称 EPS,Electronic Pressing System)也称桌面出版系统(DTP - Desktop Publishing)。 利用EPS制作地图有三个步骤:输入、编辑处理和输出。 系统包括硬件及软件,硬件设备主要有主机、扫描仪、跟踪数字化仪、彩色打印机及绘图仪作为输出设备。,海德堡平台式扫描仪 新霸 F4200,计算机直接制版机CTP,3.地图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CCTP),也可以称地图脱

7、机直接制版。经过 EPS对图形的编辑、处理后,将地图数据直接扫描输出到印刷版上,通过印刷机印刷地图。,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流程图,四色印刷机,2地图生产及出版的管理 2.1影响地图生产成本的几个主要因素 地图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将原稿以一定的形式复制后,进入流通领域。因此,不但要精心设计、精心制作,还要尽可能降低制作成本。影响地图产品生产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 (1)地图或图集的技术参数 参数的确定取决于地图编制的目的、用途、使用对象及内容。不适当的提高纸张规格、增加色彩数、放大地图开本、增加印数、追求豪华的装帧,都会提高地图成本。 (2)地图内容及地图设计 选择地图或地图集必须表示的内容进行编制,

8、不追求地图内容的“大而全”。适当增加每幅地图上的内容负载量,不仅是高质量地图设计的要求,也降低了地图成本。也要尽可能不采用文字与地图分页单排的方式,避免出现空白页,以提高有效成图面积百分比。 (3)制作程序 从所编地图的目的要求,设计及制印人员的专业素质,编图及制印的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出科学、合理的编图及制印工艺方案。,2.2地图审校 地图是科学作品,不少内容还涉及政策及法规上的问题,必须通过反复细致的审校,把各类错误消除在正式付印之前。地图审校的主要依据是已形成的各种有关法规和规范,还包括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时也包括一些长期形成、约定俗成的规定。 地图审校的部门有设计及生产单位、出版

9、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三方面。设计及生产单位的审校包括从地图资料收集处理直至印刷的全过程,每一道工序的自校、前后工序的互校、上级部门的审校及验收。出版单位的审校主要包括对与出版事宜有关的工序进行质量把关。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校包括:测绘管理部门对涉及测绘法规、规范的地图资料、内容、精度以及各类境界线的审校与验收;地名管理部门对各类地名的审校与验收。凡涉及重大政治问题,如国界线,陆地、岛屿、水域的归属等,必要时还应送政府主管部门审批。,2.3地图著作权 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是正式列入著作权的范畴,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科学作品。地图著作权不受侵犯,既体现了法律的严肃性,也促进了地图作品设计、生产的有序及健康发展,对开拓地图产品、活跃地图市场有重要作用。 受著作权保护的各类地图作品,必须是由作者经过创造性劳动完成的成果。被认定为拥有地图作品著作权的,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直接参与设计、编制的作者。 基础资料与地理底图的提供者,如不继续参加地图的设计与编制,不能属于作者。地图的专业制印及出版人员也不属于作者。 地图作品在目前情况下,多数是完成本单位所制定的任务。作者从本单位取得资料、设备以及其他为地图设计与编制所必需的支持,属于职务发明。这类作品整体的著作权归本单位所有,但作者本人享有在作品上的署名权。,第十章 结 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