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6388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观察与会谈技术.ppt(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主講者: 莊溎芬,教師專業發展初階評鑑人員研習,(資料來源: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簡賢昌、高紅瑛、王子華、何奕慧),評鑑人員初階研習課程內容,教學觀察:初階研習(實體課程),選用的教學觀察規準 教學觀察的實施程序 (觀察前會談、入班觀察、回饋會談) 教學觀察工具內容與記錄 (含軼事記錄) 實作與演練 (含計算觀察者一致性信度),8小時,具體事實1 具體事實2 具體事實3 -,檢核重點,具體事實1 具體事實2 具體事實3 -,具體事實1 具體事實2 具體事實3 -,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評鑑指標 評量等級: 優良/滿意/待改進,確認,判斷,教學 觀察 前 會議,檢核重點,檢核

2、重點,入班觀察,教學觀察與會談技術,教學觀察規準的意義與重點說明,第一階段,評斷的標準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中的規準 1.評斷什麼? 2.如何評斷? 3.評斷結果如何呈現?,何謂規準?,評斷什麼?,層面 指標 檢核重點 規準意義,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系統四大層面,A 課程設計與教學,B 班級經營與輔導,C 研究發展與進修,D 敬業精神與態度,與教學觀察相關的層面?,教學觀察規準,層面 指標 檢核重點 規準意義,A 課程設計與教學,A-1 展現課程設計能力 A-2 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 A-3 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 A-6 善於發問啟發思考 A-7 應用

3、良好溝通技巧,教學觀察規準,層面 指標 檢核重點 規準意義,B 班級經營與輔導,B-1 建立有助學習的班級常規 B-2 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 B-3 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 B-4 落實學生輔導工作,教學觀察規準,層面 指標 檢核重點 規準意義,A-6 善於發問啟發思考,11,A-6善於發問啟發思考,A 課程設計與教學,A-6 善於發問啟發思考,A-6-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A-6-2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三秒以上) A-6-3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 A-6-4聽答後能歸納整理學生的回答,13,A-6-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意義 老師能依據教材內容與學生程度,由淺而

4、深的設計問題,藉由不同程度的問題,例如: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層次,啟發學生思考。 觀察重點 1.老師在教學設計時能預先準備不同層次問題。 2.老師在教學時,能提出基礎知識、理解性問題3.根據學生的學習反應,再逐步提出較高層次的應用、分析和評價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觀察實例 上體育課運動傷害的單元時,老師提問:喜歡什麼運動?有沒有運動傷害的經驗?之後,再提出有關運動傷害的相關問題,例如:扭傷的症狀有哪些?,15,A-6-2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三秒以上),意義 老師發問後,能給予學生三秒鐘以上的時間思考,然後回答問題。 觀察重點 老師每次發問後,能給予學生至少3秒以上的思考時間。

5、 觀察實例 老師請同學思考柱體的特徵有哪些?先等待至少三秒鐘之後,再請同學分別回答。,16,A-6-3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題,意義 老師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提出與此一主題相關的問題。 觀察重點 老師在學生回答問題之後,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內容,繼續提出延伸性的問題,使學生能進一步地思考與探索。,觀察實例 老師問:你平常喜歡什麼運動?學生回答:打籃球,之後,老師繼續延伸下一個問題,有沒有受傷或不舒服的經驗?,18,A-6-4聽答後能歸納整理學生的回答,意義 老師能根據學生們的回答,引導學生整理或由教師歸納出學生回答的重點或概念。 觀察重點 1.老師能根據學生們的回答,整理出主 要的重點。 2

6、.老師能根據學生們的回答,引導學生自行整理出回答的重點。,觀察實例 老師展示並說明許多的三角形,並一個一個詢問同學。經由同學們的回答之後,老師引導學生將學生回答的三角形名稱,歸納成三角形有直角、銳角和鈍角三角形。,討論及分享,每位學員先自行看A-6教學觀察規準意義及重點,有沒有問題或爭議的? 5個人一組,討論A-6教學觀察規準的觀察實例還有哪些? 5分鐘後請兩組上台分享。,選用的觀察規準意義重點說明,A3、A4、A5,實際練習,分組討論,討論意義、重點與實例 紀錄實例以及意義、 重點增刪部分 教學觀察具體事實證據與參考檢核重點對應練習單,分享與討論,請分享觀察的具體描述,24,A-3精熟任教學

7、科領域知識,A 課程設計與教學,25,A-3-1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意義 老師於上課時,能確實掌握教材內容重點,並解答學生疑惑。 觀察重點 1.老師上課時,能依據教學進程旁徵博引,展現對於教學內容的精熟。2.老師上課時,能隨時因應學生問題,展現對於教學內容的精熟。 觀察實例 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教師配合課程需要,臨時加入十三行化石的發現經過,然後透過貝類的化石過程,讓學生對於化石有更深入的認識。,26,A-3-2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識,意義 老師在教學時能依據教材的知識體系,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以協助學生建立知識架構,有助學習遷移。 觀察重點 1.老師在教學時,能提示與新教材相關的舊

8、概念,並注意兩者之間是否具有實質邏輯關係。2.在教學過程中,能夠隨時利用學生學過的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概念。例如:提到過去曾經學過的單元名稱、主題、內容,用以解釋或說明此次新教的概念或原理原則等。 觀察實例 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時,教師能夠提醒與化石作用(以前學過)之間的關係。,27,A-3-3結合學生生活經驗,意義 老師能將學生日常生活經驗,納入教學活動設計之中,以引發學生學習動機、促進學生學習。 指標意義 1.老師在一開始上課時,能選擇相關的學生生活經驗,作為開啟學習主題的起點。2.老師介紹或解釋新的概念時,可以運用學生日常生活的觀念、用語或例子等加以說明,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 觀察實

9、例 上英語會話課,老師請同學們念7-Eleven,並由此作為會話的主題。,28,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A 課程設計與教學,29,A-4-1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意義 老師教學時,能夠提列教學目標並說明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一開始便能掌握學習要點。 觀察重點 1.老師在一開始上課時,即能利用板書、投影片、口述、學習單之填寫、或讓學生回答討論等方式,對學生提示該堂課的學習目標。 2.老師在上課時,進行任何一個小單元的教學,都會在剛開始進行教學時,運用適當方法提示該段教學的重點。 觀察實例 上國文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第十四課,單元主題是再別康橋。,A-4-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意義 老師教學時,

10、能把握由簡單到複雜、由近到遠等原則,以循序漸進,一個概念一個概念的方式來呈現教材。 觀察重點 1.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會從簡單的概念先呈現,再呈現複雜的概念。 2.老師在教學時,會運用教過的簡單概念,綜合成複雜概念。 觀察實例 上英文課,老師先教導單字及片語,然後再運用這些單字及片語進行句型的說明與應用。,31,A-4-3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意義 老師於上課時能清楚說明教材內容重點,並解答學生疑惑。 觀察重點 1.老師上課時,能清楚講解教材內容重點。 2.老師上課時,能針對學生問題清楚說明。 觀察實例 上生物課化石演化,教師在上課時清楚地說明化石的定義,並介紹化石相關概念,如活化

11、石、化石系列等。,32,A-4-4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意義 老師教學時,能夠舉例或提出證據說明各種概念,引導學生領悟概念,幫助學生理解。 觀察重點 1.老師教學時,會列舉正面或反面的例子,來幫助學生充分瞭解所教的內容。2.老師教學時,會提出各種證據,說明各種定理或公式,協助學生學習。 觀察實例 上國中數學課,老師提出切蛋糕的例子,說明分數的概念之運用。,33,A-4-5提供適當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意義 老師在某階段的教學後,能提供學生練習或分派作業,協助學生瞭解並熟練學習內容。 觀察重點 1.每一單元或概念講授完後,老師會在課堂中,提供應用此概念的練習活動。2.每一教學單元或教學段落

12、結束後,老師會分派作業,來幫助學生學習。 觀察實例 上國文課時,老師會在現代詩選單元講解鄭愁予的新詩錯誤後,讓學生仿作一首新詩。,A-4-6設計學習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與討論,意義 老師能設計學習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學習內容,並促進同儕之間的討論。 觀察重點 1.老師能設計與主題有關的情境。 2.該情境可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 觀察實例 在環境與生活的教學單元中,介紹高原環境時,老師提供了青康藏高原的圖片,上課時介紹糌粑、酥油、茶等幾種典型的食物,並讓學生實際吃吃看。在實際體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食物和環境物資之間的關係。,35,A-4-7適時歸納總結學習重點,意義 老師在每節課的過程中或結束前,能

13、適時將該節或該段落的教學內容加以摘要,並總結學習要點,幫助學生學習完整概念。 觀察重點 1.每一章節或教學過程中的段落結束時,老師能運用各種方式,例如在黑板(以板書方式)或以口頭問答方式等,進行重點歸納。2.在一節課結束前,老師能運用各種方法,總結該節課的學習要點。,A-4-7適時歸納總結學習重點,觀察實例 上英語課指導發音,老師列舉了許多英文單字最後一個字母為有聲子音,其後+ed,音都讀成【d】,老師最後歸納,除了最後一個字母是d之外的其他有聲子音,其後+ed,音都讀成【d】。,37,A-5 運用有效教學技巧,A 課程設計與教學,38,A-5-1引發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意義 老師在教學初始時

14、,能引起學生好奇、探索、控制、嘗試等內發性的行為動機;在後續的教學過程中,能提供相關的教材或活動,吸引其專注於學習活動。 觀察重點 1.老師開始上課之初,能選擇和學生生活相關或有興趣的觀念或例子,作為切入主題的起點。 2.教師能設計安排足以維持學生注意力的事物或學習活動。 觀察實例 老師問學生:最近大家流行養什麼寵物?狗狗?貓咪?黃金鼠?為什麼?然後引進上課主題滅鼠週-談公共衛生,39,A-5-2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意義 老師能配合教學內容、場地與學生需要等,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例如:講演、練習、討論、演示等,以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觀察重點 1.教案設計所選擇之教學方法,能考量學生學習的

15、需要。2.教學過程所使用的各種教學方法,例如:講演、練習、討論、演示等,確實能符合學生學習的需要。,A-5-2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觀察實例 上物理課時,老師先以影片欣賞教學讓學生觀賞瓜熟落地的片段,再運用討論教學法讓學生針對這一段影片討論學生所發現的,接著使用發表教學法讓學生進行發表,最後運用講述教學法介紹並引導出地心引力的概念。,41,A-5-3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意義 老師在教學活動的進行,能考量師生互動與學生學習需求及反應,彈性地分配時間並維持流暢的教學節奏。 觀察重點 1.教師能以活動性質與學生學習需要,分配各個教學活動時間。2.老師對於教學能夠依據實際狀況,掌握教學節奏以

16、維持教學的流暢性。,A-5-3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觀察實例 上課五分鐘後,數學老師以十五分鐘進行公式說明及例題演示,花費三分鐘在黑板上抄寫二道題目,分配十五分鐘給學生練習,以最後的七分鐘檢討,有80%的學生二道題全對。,43,A-5-4有效使用教學媒體或電腦網路,意義 教師能考慮教材的性質、學生能力、學習風格以及學習場地的條件等,應用各種教學媒體或網路資源。 觀察重點 1.老師能在教案設計中,配合教學場地、教材與活動需要,預先規劃教學媒體或網路資源。2.老師能配合教學活動的進行,選用教學媒體或網路資源。 觀察實例 1.老師在教導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時,選用一些四則運算的卡片展示配合進行。 2

17、.老師在教導劉銘傳治理臺灣這個單元時,能上網選播一些相關的教學影帶輔助教學。,44,A-5-5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意義 老師能於必要時,依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內容與步調,協助學生有效學習。 觀察重點 1.老師能察覺學生個別差異的狀況。2.必要時採取適當作法,協助學生學習,例如調整上課內容、課後輔導、安排小老師,或是提供個別化的學習機會。 觀察實例 老師原本要進行國一上學期數學科線性代數運算,不過經過一個小測驗後,老師發現全班有一半以上對於運用數學四則運算的解題能力有問題,於是老師決定從四則運算的基本概念開始進行教學,改變一開始就教抽象線性代數的作法。,教學觀察 檔案評量 晤談 問卷,

18、如何評斷,註:對應規準選擇使用工具,多元蒐集資料來源,根據事實 判斷等級 1.等級分法 2.表現水準,評斷結果如何呈現?,評鑑範圍 層面指標參考檢核重點 評鑑工具 教學觀察、檔案評量、其他 評量結果 幾等級、表現水準(判讀等級的標準),關於規準的小結論,第二階段,教學觀察的實施程序,觀察前會談 入班觀察 觀察後回饋會談,教學觀察三部曲,觀察前會談,回饋會談,入班觀察,有效 教學,教學觀摩,50,教學觀察的意義,教學觀察是一種透過對教師實際教學的直接觀察,來獲取資料的歷程; 在這種歷程中,觀察教師和被觀察教師面對面地互動,以便引導被觀察教師分析和調整教學的行為和活動。,教學觀察的目標,提供教師教

19、學現況的客觀與具體回饋 診斷和解決教學問題 幫助教師發展診斷自我教學技巧 協助教師進行專業成長的正向態度 教師專業成長 學生有效學習,觀察前會談主要工作,建立教學者與觀察者信任關係 瞭解教學情境脈絡 彼此溝通,釐清模糊處 瞭解教學觀察的焦點,熱情 專業 真誠 信任別人 情緒穩定 重視承諾,被信任的原因,建立信任關係信任的美好,時間(time) 在一起(together) 思考(think),信任(trust)建立的過程,觀察前會談的程序,確認觀察的課程和教材內容 確認教學目標 了解學生學習經驗 了解教學活動與策略 確認評量方式 討論觀察重點與工具 討論觀察與回饋會談時間與地點,藉著有效的發問技

20、巧,釐清教師的教學脈絡 我要觀察的是那一堂課? 你期待學生在這一堂課能學到什麼? 你會怎麼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你會使用哪些教學策略?,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的教學脈絡 你會用怎樣的評量來確知學生已經學到你想要教的?,教學觀察前會談釐清教學脈絡,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的教學脈絡 你班上以往學習情況怎樣?有哪些人學得比較快?哪些人學得比較慢? 請您說說這個上課班級的學生狀況? (包含特殊學生位置、學習特質或與學生互動方式等),教學觀察前會談釐清教學脈絡,藉著有效的發問技巧,釐清教師的教學脈絡 -在這一節課中,我們除了使用校本規準作為觀察工具外,您是否需要評鑑人員再特別加強觀察的

21、重點或是其他需求? -確認教學觀察與回饋會談時間?,1.教學脈絡的掌握可以透過教案的討論獲得。 2.會談中要重述、歸納、整理確認對方的談話重點,教學觀察前會談釐清教學脈絡,觀察前會談記錄表 教學時間: 教學年級: 教學單元: 教材來: 教學者: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一、教材內容: 二、教學目標: 三、學生經驗: 四、教學活動: 五、教學評量方式: 六、觀察時所使用的發展規準: 七、觀察的工具和焦點: 八、回饋會談時間和地點:,教學觀察前會談 另一雙眼睛,p.4,觀察者可以提出問題,瞭解教師想要觀察的重點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什麼? 這節課想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 你要如何教? 學生要學會

22、些什麼? 你想教學時會遇到什麼困難或問題? 你如何評量學生學到什麼? 你想要我觀察你教學上的那個部分?,觀察前會談範例逐字稿,觀:林老師你好,這學期你擔任高三的數學課程,目前教學還 順利嗎? 教:我今年新接這個班級,那因為是 95 高中數學,課程的第一屆,所以我上課之前已經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就是不 曉得學生能不能接受我這樣的教法,以及內容,那能不能 請曾老師幫個忙。 觀:希望我能夠把這個忙幫上。 教:因為曾老師你教學經驗豐富 觀:哪裡。 教:願不願意到我班上來,看一下我的教學情況,然後給我一些回饋,給我一些建議。 觀:你是希望我到你班上看你上課,那給你一些教學的建議囉。,觀察前會談範例逐字稿,

23、教:是啊,我即將要上到的是選修數學一機率與統計二中條件機率這個單元 觀:機率統計二。 教:這個單元有很多新的概念要介紹,這對學生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希望可以得到曾師你的協助。 觀:你太客氣了,我會盡量協助,那不知道你要希望我看哪一個單元的課堂教學呢? ,牛刀小試,兩人一組,一人擔任教學者一人擔任觀察者 每人輪流練習五分鐘,聽到鈴聲請互換練習 講師將邀請一組上台示範分享,教學觀察後回饋會談,回饋會談基本概念 回饋會談內容介紹,營造溫暖和諧的會談氣氛 提出觀察事實的記錄 以發問技巧,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及推論 鼓勵教師自行提出改進目標、方法及策略 必要時,觀察者亦可提供建議 與教學者共同協商判

24、斷其教學表現,回饋會談基本概念,提供客觀資料回饋教師,多使用客觀資料,避免主觀、不正確、不相關的資料。 展開會議的好方式是: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所觀察或搜集的資料。 接著是分析,即簡要而不帶價值判斷地描述說明記錄資料所代表的意義(最好引導老師主動敘述)。 說明資料,包括找出觀察所得的可能原因、可能結果或其他選擇方案。,回饋會談基本概念,導引教師對資料的反應需要技巧與耐心 以不具威脅性的態度,配合下列問題: 你看的記錄資料裏面,再教學時,你會重複使用那些? 你要改變什麼? 假使你是一個學生,你想改變什麼? 善用行為改變的三明治技巧(讚美、建議、增強),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與推論,回饋會談基本

25、概念,為教師提供或示範教室裏一些特殊的方法或技巧 老師彼此相互觀摩,比較風格或策略 以小組團隊的方式,相互分享教學錄影 教師可自己使用錄音或錄影,或從學生那裏得到有系統的回饋 請助教、同事當觀摩者,提供回饋,給予教師練習與比較的機會,回饋會談基本概念,當老師必須做改變時,鼓勵教師從幾個可行方案中,選擇有把握的方式,並預測可能發生的情況加以因應。 對教師所選擇的替代方案,應立即給予適度的增強,例如視導者可以說:這些想法聽起來不錯,何不試試看?,鼓勵教師考慮選擇替代方案,回饋會談基本概念,教學觀察小提醒,進行教學觀察 提早進入教室 立即填寫評鑑表 具體紀錄觀察到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察小提醒,教學觀察

26、時間 排除月考前複習時間 受評者與評鑑人員之間的空堂搭配,依據實際課程進度 但應能顯現出教學技巧之課程內容,教學觀察小提醒,以平時的教學為觀察對象 提昇學習成效 精進教學品質為目標 受評老師有機會為自己說明 評鑑人員具體描述教學事實 重視討論、回饋的歷程,教學觀察進行的方式,讚美教學者的努力與用心 忽略不完美的小細節 討論教學上的想法與做法 鼓勵調整與修正,第三階段,教學觀察工具內容與記錄,教學觀察(一),回歸現場、自然的教學情境 教師的教v.s. 學生的學,把握指標意義 確認觀察重點 客觀並迅速的記錄 不當下主觀判斷,教學觀察(二),開始上場,帶著感謝的心 提早五至十分鐘 -觀察非正式教學活

27、動資料 -再次確認教學觀察各項所需用具,蒐集資料,正式教學觀察表 -格式化: 檢查判斷 幾張白紙 -記錄教學實況: 師生的故事 客觀事實 -記錄教師與學生的行為、過程 -空間軸、時間軸、 教學行為、學習反應,記錄事實(一),利用關鍵字、圖像、符號等 觀察後兩天黃金時間,轉譯成文字紀錄 和受評教師共同討論尊重對方感受,記錄事實(二),空間軸 -學生座位安排與教室空間布置 時間軸 -發生時刻與經過時間,記錄事實(三),教學行為 -教師教學行為表現,紀錄含質與量 如A-3-1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 紀錄內容: 上課內容與實際教案相符合 9:309:50進行生詞教學,老師每解釋一個語詞後請學生造句

28、,學生正確回答者佔九成,記錄事實(四),學習反應 -蒐集學生的學習反應,從質與量著手 如A-5-7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 紀錄內容: 教師發放上節課小考作業單,針對全班將近1/3學生計算超過兩題錯誤的題目,請學生上台示範正確演算過程後,並重新講解(A+B)2=A2+2AB+B2不要因為遺漏2AB項,造成計算的錯誤,然後重新在黑板上出例題請同學演算,之後教師走下去巡視,直接指導學生(30秒)4到5位。,對應指標(一),作法一: 再次閱讀紀錄表中的符號、文句 利用色筆在有對應的檢核重點文句下畫線,並填上檢核重點代號 (如:教學觀察之客觀證據陳述案例) 用電子郵件寄給受評教師,供其自評使用 作法二

29、:(時間有限) 完成畫線及填代號紀錄稿,影印轉交受評教師,對應指標(二),要有檢核重點和判斷的觀念 進行記錄時,應敘述得更精準,描述得更仔細 收集的資料、證據越多,才能夠形成一個檢核重點 檢核重點夠多的時候,才能形成一個指標的判斷,對應指標(三),以參考檢核重點為單位,蒐集事實證據 指標判斷依據 需回歸到校本規準的研討中,還要考量到受評教師的教學背景、班級脈絡,做綜合判斷 不同評鑑人員要透過討論,形成交集與共識,藉由轉錄的階段,製成一份正式教學觀察表,轉錄表格,證據轉成適合閱讀的文字 建議先寫參考檢核重點,再以條列方 式呈現蒐集到的事實資料 對部分事實資料需做說明 在文句句首或最後提出符合檢核

30、重點 的敘述,初步判斷,由評鑑人員先依據蒐集到的事實資料,對受評教師教學表現勾選值得推薦、通過或待改進(表現等級及用語各校不盡相同) 在回饋會談時,逐條與受評教師討論 雙方未形成共識的地方,務必記得要把受評教師的意見,記錄在正式觀察表的空白處,結語,診斷教師教學的問題 提供具體可行的成長途徑 發現教師教學的優點給予肯定 建構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形塑校園學習與合作的文化,第四階段,正式觀察之教學觀察表 軼事紀錄,活動1分組討論分享規準內容與實例( A3A5 ) 活動2觀察教學影片並紀錄 活動3小組討論紀錄與分享 (活動2與活動3交互進行),活動流程,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 A4 清楚呈現教材內容

31、 A5運用有效教學技巧,評鑑指標,1.小組討論規準內容與實例 A3 A4 A5,2.各小組分享討論結果,活 動 1,教學觀察的實施三部曲,觀察前會談 入班觀察 觀察後回饋會談,軼事記錄,軼事記錄與手寫記錄,軼事記錄係依時間順序,將教室中所發生的事件簡要地記錄下來,手寫記錄為Madeline Hunter發明,頗類似於軼事記錄,優點為: 所需材料只有紙和筆 記錄的順序可確定教師行為如何影響學生 觀察記錄易於呈現與瀏覽 手寫記錄易於保存,使用軼事記錄需注意的技巧,使用時機在當教師不確定要被觀察的行為是什麼的時候 由教師和視導者決定廣角鏡頭視野大小 觀察時記下觀察時間 記錄的句子要客觀具體,不具評斷

32、性 除了記錄觀察對象外,亦可描述觀察的情境脈絡,觀察記錄試寫 軼事記錄實作 指標對應練習,教學影片內容簡介,教學者: 年級: 科目: 單元:,年級,科, ,實作與演練(I),觀察教學影片並紀錄 教學觀察表 小組討論 全班分享 歸納總結,實作與演練(II),觀察教學影片並紀錄 軼事紀錄練習 小組討論 紀錄、技巧 全班分享 歸納總結,實作與演練(),觀察教學影片並紀錄 將軼事記錄轉化成教學觀察表 小組討論 紀錄、技巧、轉譯 全班分享 歸納總結,回饋會談,回饋會談前準備事項,時間、地點 觀察結果彙整 可能資源的整理,重點流程,1.先談整體的感受 2.依照教學脈絡或規準層面談,例如: -教材準備 -教

33、學活動 -教學評量 -班級經營 3.引導想要調整或改變的方向與內容 4.統整與歸納,可行的專業作為,以客觀的觀察資料提供教師回饋 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及推論 鼓勵教師考慮替代方案 給予教師練習與比較的機會,以客觀觀察資料提供教師回饋,使用硬性資料,避免軟性資料(主觀、不正確、不相關) 展開會議的好方式是: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所觀察或搜集的資料。 接著是分析,即簡要而無價值判斷地描述說明記錄資料所代表的意義(最好由老師主導) 說明資料包括找出觀察所得的可能原因、可能結果或其他選擇方案。,引出教師的意見、感受及推論,導引教師對資料的反應需要技巧與耐心 以不具威脅性的態度,配合下列問題: 你看的記

34、錄資料裏面,再教學時,你會重複使用那些? 再教學時,你會考慮改變什麼? 再教學時,你打算怎樣使學生學得更成功? 行為改變三明治技巧(讚美、建議、增強),鼓勵教師考慮選擇替代方案,當老師必須做改變時,鼓勵教師從幾個可 行方案中,選擇有把握的方式,並預測可 能發生的情況加以因應。 對教師所選擇的替代方案,應立即給予適 度的增強,例如視導者可以說:這些想 法聽起來不錯,何不試試看?,給予教師練習與比較的機會,老師彼此相互觀摩,比較風格或策略 以小組團隊的方式,相互分享教學錄影 教師可自己使用錄音或錄影、教學省思 札記 ,或從學生那裏得到有系統的回饋,善用促進被觀察者思考的認知工具,信任 融洽技巧 引

35、導式問題 不做價值判斷 提供資訊與善用資源,傾聽,S(Squarely) 坐位約成九十度;你既可看見當事人又不致有壓迫感。 O(Open) 姿勢開放而不設防。 L(Lean) 身體微向前傾。 E(Eye) 眼光自然,看著你的當事人而非盯著瞧。 R(Relaxed)放鬆心情,一方面顯出你的信心 ,一方面協助當事人放鬆。,良好的溝通技巧,良好的溝通技巧,特別是傾聽技術, 能營造出開放和分享的氣氛。,引導式的問題,1.你作這項決定或選擇時,所依據的是哪些原因? 2.這新課程的哪部分,可能對你較有挑戰性的? 3.你如何(可能)去決定這答案? 4.當實施這項活動時,對你而言作用在哪? 5.在工作中讓你感

36、到困擾的地方有哪些? 6.還有哪些可能因素會導致下次有不一樣的結果?,重述,1.重述是重複或覆述伙伴教師所說的內容 或意義。 2.通常用的字較少,但與原意相似,而且 較具體明白。 3.重述的重點在於意義或內容,不在於感 覺或內在經驗。,澄清,對伙伴教師所表達的內容不甚了解之處,應加以澄清,同時也讓伙伴教師藉此機會重新檢視自己談話的內容,隱約式鼓勵,盡量簡單 以嗯、啊、對呀、是啊等字眼,簡單反應或重複伙伴教師句子中若干字眼,以鼓勵伙伴教師繼續說下去。 可與非口語行為搭配(例如點頭、臉部表情),教學觀察者工具箱,信賴,釐清,重述,問問題,正向假設,融洽技巧,提供資源,探究,停頓,教學觀察者的基本態

37、度,1.溫暖 2.真誠 3.接納 4.尊重 5.支持,小提醒:會談中的不可以,不要一直問為什麼 不要用應該必須之字眼 不要責備 不要將伙伴教師的經驗與自己的經驗比較 不要否定伙伴教師的感覺,回饋會談記錄表,教學時間: 教學年級: 教學單元:_ 教學者: 觀察者: 觀察前會談時間:_ 建議回饋會談的重點: 1. 評鑑人員根據教學觀察紀錄進行回饋及澄清。 2. 受評教師表達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感受、看法及省思 3. 引導受評教師瞭解自己的教學優勢與建議改進方向。 (1)教學者教學優點與特色: (2)教學者教學待調整或改變之處: (3)對教學者之具體成長建議:,總結初階認證資料,入班進行教學觀察及被觀察(一次) 觀察前會談記錄表 教學觀察表 觀察後會談記錄表 教師自評表 學生學習意見表 綜合報告表 專業成長計畫表 ,預告:教學觀察進階研習(實體課程),觀察前會談技術實作與演練 教學觀察技術實作-初階研習中所學之教學觀察技術的練習、實作與對話 教學觀察技術實作-質性部份 軼事記錄實作、錄影錄音、教學省思札記 回饋會談技術實作 6小時,結語,我們彼此是彼此的鏡子! 我們彼此是彼此的另一雙眼睛! 從專業對話中教學相長! 省思是智慧的表現! 教室裡的希望工程,老師的信念是關鍵! 感恩的心,感謝有彼此!,教學觀察是專業成長之鑰!,講授完畢,敬請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