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7611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中日关系专题download.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欢 迎 进 入 历 史 课 堂,满江红(卢沟桥忆七七事变) 祸起东灜,小妖畜、铁蹄侵越。卢沟犯、狂言三月,将华夏窃。华北方成沦陷地,华东又被疯魔裂。我同胞、横死遍江城,遭凶劫!,油画南京大屠杀,作者:李自健,以史为鉴 展望未来 -中日关系史专题复习,1972年9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来访的田中角荣,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两汉时期,知识梳理,中国的铁器、铜器、丝帛传往日本。,政治交往,经济交往,2) 东汉初:日本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赐赠 “汉倭奴国王”金印,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全方位的交往,贸易往来,著名人物,隋唐时期,吉备真备(日) ;鉴真(中),登州

2、、扬州,重要港口,教授儒学,仿照唐制,一、中国古代历史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元代海船直通日本,清朝,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倭寇侵犯我国东南沿海,明朝,清朝前期,闭关锁国,中日交往基本断绝,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知识梳理,1874年,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侵略台湾,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001901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2),知识梳理,1914年,入侵中国山东,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扶植地方军阀势力(皖系、奉系、晋系),(1912-1928),知识梳理,193

3、1年, 1932年, 1935年, 1937年, 1945年,,二、中国近代时期的中日关系,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伪满州国,制造“华北事变”,全面侵华,发动淞沪会战,制造南京大屠杀,日本败降,知识梳理,1、23年的冷战对立:(19491972年),2、30多年的和平友好交往:(1972年至今),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三、现当代史上的中日关系,20世纪90年代,中日关系一波三折,知识归纳,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和平友好交往,古代中日关系: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 中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友好交往。

4、古代中国国家实力的强大,先进的科技文化对日本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近代中日关系:战争 日本进行战争侵略,经济掠夺,奴化教育,扶植代理人。中日关系恶化,1972年建交后:和平友好交往是主流,但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日本不能正确对待。“摩擦中求发展”,高考回眸,2001年上海卷39题:(教科书事件) 2002年上海卷第31题:(明治维新) 2002年全国卷主观题:近现代主权问题(大连、旅顺) 2003年全国卷历史学科内综合题:(长城题 ) 2003年广东卷选择题:(东北地区)主观题(抗战意义) 2004年全国卷历史选择题:( 中日关系 ) 2005年全国卷:(中美关系“开罗宣言”) 2006年广东卷第4

5、0题:( 南京大屠杀 ) 2006年高考全国卷II 选择题: (马关条约) 2006年高考北京卷:(20世纪的世界战争与人类文明),前瞻预测,1、2007年是中日关系敏感而关键的一年,因此,将历史上的中日关系与今日之中日关系相关联,从中总结一些规律性、真理性、现实性的东西,极有可能在今年的高考题中得到的反映。,日本人来学习时,中国人奉日本人为上宾; 日本人对我们犯下历史罪孽时,中国人宽容大度、既往不咎。,例1、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规律性认识:,中国强盛时,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学生”; 中国衰弱时,中国人却沦为日本人宰割的对象。,1)日本对中国:,2)中国对日本:,前瞻预测,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

6、害,中日关系必将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和平友好始终会是双方关系的主流。,例2、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中日关系会如何发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1)不断提高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2)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积极开展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4)针对当代日本国内右翼势力的军国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对此应有足够的警惕。,3)要坚持通过对话,平等协商,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积极探讨解决分歧的办法,避免中日友好大局受到新的干扰和冲击;,前瞻预测,2、应把“以和为贵”、“和平共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和平发展”与外交的原则性进行综合性体悟,站在全局性、大局性的角度考察中日关系的走向,立足于中日友好。,例

7、3、中日两国友好交流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开始于何时?又在什么时侯达到顶峰?有何突出表现?为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有哪些? (2)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政治意义?,对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重要意义。,(2) 符合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能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友好相处;,符合两国人民共同利益,能取长补短,为两国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前瞻预测,例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00年前鉴真应日本国女皇的邀请,6次东 渡日本传法,历经磨难,终于在66岁时,东渡成功。鉴真 和尚深受日本人民的敬仰,为他塑像以示纪念。上世纪80

8、 年代初,在邓小平同志的关怀下,鉴真和尚塑像曾从日本 唐招提寺回中国巡展。 材料二 电视连续剧鉴真东渡将于2007年4月3日在央视一套播出,剧中主题歌唱道:“千金一诺终无悔,一生只做一事又何妨?” 请回答: (1)鉴真东渡日本,从海路走可以选择从哪里出发?鉴真东渡为中日友好做出了什么贡献? (2)鉴真的塑像曾从日本唐招提寺回中国巡展说明了什么?”千金一诺终无悔“,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精神?,2)说明中日人民传统友谊代代相传;表达了一种为成就一番事业而执着、坚持的精神,这种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前瞻预测,3、中日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也是世界史中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历年高考均有所关注。今年还应特别

9、注意中非、中欧、中美、中俄、中国与东盟等的关系。,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地理 学科,分析日本的资源、气候、地形等特点,日本的经济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工业布局及成因和新兴工业布局的新趋向,哲学常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日本在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参拜靖国神社的实质。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等。,政治 学科,政治常识: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我国外交政策,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经济常识:对外贸易政策。,学科链接,沙场点兵,一、选择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在历史上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与战争,我们应以史为签,和平共处。回答17题 1、下列表述,不符合隋唐

10、时期中日交往状况的是 A、日本大化改新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 B、日本的吉备真备对中日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 C、日本都城的建造完全仿照唐朝长安的样式 D、日本大化改新的新制度全部以唐朝制度为蓝本 2、前往日本传播唐文化的高僧是 A、玄奘 B、义净 C、鉴真 D、法显 3、1558年,倭寇攻略福建长乐城,城溃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D,C,A,4、下列关于中日马关条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条约中关于割地的内容全部得到了落实 B、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 C、条约没有规定开放新的商埠 D、巨额战争赔款使得日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5、下列四个地方,在近代史上曾经首次被日本军国主义单独侵占,其 时间先后顺序是: 旅顺 沈阳 北平 青岛 A、 B、 C、 D、 6、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通过的侵华方针是 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分裂中国,控制中国东北 C、扶植国民政府内部的亲日势力 D、建立包括中国在内的“大东亚共荣圈” 7、1972年,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文化大革命”结束 B、国际上出现了同一个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中国放弃的“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受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沙场点兵,C,B,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