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778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4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小结.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复习小结 文学常识知多少? 本文节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人,我国古代著名 、 ,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部 ,全书共( )篇。鲁迅先生称赞这部书为“ ” 战国策是 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共( )篇( )策 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音 ),是 朝人, 家,所著本书共 卷,记载三国时期 、 、 三国 的历史。对,是 的意思。 表,古代臣下向帝王上书 的一种文体。 词,是 兴起的一种 歌唱的 新体诗。它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一般称 为“ ”,后来才称为“词”,又称 “ ”“ ”等。 词五首作者档案 词人朝代字号派别 温庭筠 / 李清照 / 范仲淹 /

2、/ 苏轼苏轼 辛弃疾 / 读准多音字字音 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给予wi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以头抢地 扶苏以数谏故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因屏人曰 利尽南海,东连吴会 斜晖脉脉水悠悠 陟罚臧否 性行淑均 行阵和睦 陈涉世家 :试将文中的故事情节 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 “少时( )”“胸怀大志”“谪戍( ) ” “遇雨( )”“陈吴谋划”“行卜念鬼” “鱼腹藏书”“篝火( )” “激怒将尉 ” “并杀( )” “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所向披靡”“队伍壮大”“陈县称王” “应者如云”。 摘录文段语句回答。 (1)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 (2)这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

3、3)表现陈胜、吴广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3. 陈胜、吴广在起义的准备过程中明显的带有 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从( )( )等可以看出来。 唐雎不辱使命 两个场景:( );( ) 四个情节: 开端出使秦国; 发展( ); 高潮拔剑而起; 结局( )。 三个历史故事: 隆 中 对 “对”的对象 “对”的背景:时代、主观 “对”的经过:三顾茅庐隆中对策 “对”的内容:(1)分析天下形势,特别是 曹操、孙权两大集团状况,采取不同 的方针。 (2)指出荆、益二州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和夺 取的可能性。(3)指出刘备的有利条件。 “对”的结果: 出 师 表 古之贤者善于以史为鉴,察治国家兴衰之理。 作者深情

4、地回顾先帝“叹息痛恨”的情形有什 么意图?(2分) 陆游在感状中说“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 删。”足可见此文传唱千古的原因在于作者凛 然正气中所蕴含的耿耿忠心。细读此文,指出 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出两点即可)(2分) 围绕“借先帝之意,告诫后主(刘禅)要亲贤 远佞”回答即可。(共2分,围绕“亲贤臣,有 利于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回答也可以得满分 。或围绕“亲贤臣,远小人,有利于国家强盛 发展”回答也可得满分。或围绕“亲贤远佞, 才能治理好国家”回答亦可得满分) 积极献言,提岀三项建议。(或答“提岀广 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项建议”) 积极荐贤,安排内政、军事人才。

5、(或回答“ 推荐人才”) 平定南方,使后方稳定,得以岀师北伐。 积极筹备北伐,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作准备 。 (共2分,答岀其中任何一点之意即可得1分。答 岀其中任何两点之意即可得满分) 出 师 表 诸葛亮出师北征的战略目标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四个 四字短语回答 , , ,-。 出师表中描写诸葛亮生活志趣的句子是 , 。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有感于出师表中作者的耿耿 忠心,写下的诗句是 , 。 词的惯例是上阕写景或叙事,下阕抒情言 志。这三首词上阕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 下阕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武陵春是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其中 最为人称道的颇有新意写“愁”的句子是 ,

6、。调动你的积累,请你 再写出一句写“愁”的句子 , 。 渔家傲 秋思中正面揭示征夫们思家又无法 回家的语句是 , 。 有胆有识不辱使命 2、陈胜穷则思变揭竿而起 佣者 3、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 孔明 4、刘禅暗弱昏庸远避贤能 1、秦王阴险狡诈以强凌弱 唐雎 胸无大志苟且偷安 隆中献计绘制蓝图 孔明竭忠尽智报效国家 名句索引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天下苦秦久已。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远大的理想、非凡的抱负) (起义的根本原因) (敢于挑战封建正统观念,蔑视权贵的大无畏精神) (生动形象地道尽了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的亲密 关系,烘托诸葛亮非凡的才能。) 5

7、、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7、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淡泊名利、不慕富贵) (说尽作者一生,写出创业的艰难,包含着 对先帝的耿耿忠心。) (既思念家乡亲人,又想建功立业的矛盾心 理)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 怜白发生! (渴望报效国家,为朝廷建功立业) (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 (表现了作者有志报国志不伸的悲愤) 重点句翻译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将军岂愿见之乎? 此人可

8、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 轻寡人与? 通假字: 1、发闾左適戍渔阳。 2、为天下唱。 3、固以怪之矣。 4、将军身被坚执锐。 5、故不错意也。 6、仓鹰击于殿上。 7、欲信大义于天下。 8、自董卓已来。 9、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古今异义 有些文言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还很常用,但如 果用今义来理解文言语句往往会出现错误。 等死,死国可乎 遂用猖獗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先帝不以臣卑鄙 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一词多义 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 个句子里是另一个意义,这就叫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是古今词语中共有的现象。 1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皆刑其长吏 2乃丹书曰: 得鱼腹中书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今亡亦死 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以 词词性用法含义义例句 介词词与后面的 词词或短 语语一起 构成介 宾结宾结 构 短语语, 充当状 语语或补补 语语 1,用、拿 2,把 3,凭、靠 4,根据、按照策之不以其道(马说马说 ) 5,因为为 连词连词表顺顺承 、目的、 结结果等 6,来、而 7,以致 副词词表时间时间8,已、已经经 动词动词作谓语谓语9,认为认为 词类活用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