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59653 上传时间:2019-07-17 格式:PPT 页数:12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3页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3页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3页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3页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Internet基础.ppt(1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八 章 Internet 基 础,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8.1 Internet的基本知识 8.2 接入Internet 8.3 WWW与IE浏览器 8.4 电子邮件服务 8.5 其他Internet服务,本章要点,第八章 Internet 基础,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8.1 Internet基本知识,当今计算机领域最大的热点之一就是Internet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它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多彩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Internet的基本知识 8.1.1 Internet的起源及发展 8.1.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8.1.3 In

2、ternet的组成 8.1.4 Internet中的地址管理,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8.1.1 Internet的起源和发展,Internet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Internet的发展经历了ARPAnet的诞生、NSFnet的建立、美国国内互联网的形成以及Internet在全球的形成和发展等阶段。 1968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提出了研制ARPAnet的计划,第二年就建成了一个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斯坦福研究所等站点组成的计算机网络ARPAnet。ARPAnet是Internet的前身。 1983年,正式命名为Int

3、ernet,我国称它为因特网或国际互联网。,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决定建立美国的计算机科学网NSFnet,该网络成为Internet的第二个主干网。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Internet的行列,Internet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网络。目前,因特网已经覆盖了全球大部分地区,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8.1.2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期,Internet进入中国,1989年,北京中关村地区科研网NCFC(The Nat

4、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开始建设。1994年,建立了我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同时还建立了E-mail服务器、News服务器、FTP服务器、WWW服务器、Gopher服务器等,NCFC连入了Internet。 20世纪90年代初,Internet进入了全盛的发展时期,发展最快的是欧美地区,其次是亚太地区,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1994年) 第二阶段(1994-1995年) 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20

5、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8,第一阶段(19871994年)。这一阶段是电子邮件使用阶段。我国通过电话拨号与国外连通电子邮件,实现了与欧洲及北美地区的E-mail通信。,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9,第二阶段(1994-1995年)。这一阶段是教育科研网发展阶段,我国通过TCP/IP连接,实现了Internet的全部功能。到1995年初,高能所将卫星专线改用海底电缆,通过日本进入Internet。同时,由中科院(中关村地区)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网组成的NCFC以高速光缆和路由器实现主干网的连接,并于1994年4月正式开通了与Internet的64Kbps专线连接,设立了中

6、国最高域名(CN)服务器。这时,我国才算是真正加入了国际Internet行列之中。,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0,第三阶段(1995年以后)。这一阶段是商业应用阶段。此时的中国已广泛融入了Internet大家族。ChinaNet在北京、上海设立了两个枢纽站点与Internet相连,并在全国范围建造ChinaNet的骨干网。1996年9月,国家电子部ChinaGBN开通。,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1,1994年初,国家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公路基础设施的“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并于1998年初成立了信息产业部,诞生了ChinaNet、ChinaGBN、CERNet、

7、CSTNet四大网络。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是由中国电信经营管理的向全国公众开放的中国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是架构在中国金桥网通信网络实体上的Internet业务网,面向公众提供Internet商业服务。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是第一个覆盖全国的、由国内科技人员自行设计和建设的国家级大型计算机网络。中国科技网(CSTNet)是以中国科学院的NCFC及CASnet为基础,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中国科技单位而构成的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2,8.1.3 Internet的组成,物理网络 通信协议 信息资源

8、和网络应用程序,一般将计算机网络按照地域和使用范围分成局域网和广域网,Internet是一个全球范围的广域网,同时又可以将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大小不一的局域网连接而成的。,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3,整体而言,Internet由复杂的物理网络通过TCP/IP协议将分布世界各地的各种信息和服务连接在一起,如图所示。,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4,物理网络在Internet中所起的作用仿佛是一根无限延伸的电缆,把所有参与网络中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物理网络由各种网络互连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计算机组成。网络互连设备的核心是路由器,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它起到类似邮局准确分发信件的作用

9、,以极高的速度将Internet上传送的信息准确分发到各自的通道中去。 通信线路是传输信息的媒体,可用带宽来衡量一条通信线路的传输速率,用户上网快和慢的感觉就是传输带宽大和小的直接反映。,1. 物理网络,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5,联网的所有电脑和网络互连设备需要一种公共的语言和规则才能彼此沟通和联系,这就是网络协议。协议能够保证将要传送的信息准确地输送到目的地。 TCP/IP协议所采用的通信方式是分组交换方式。所谓分组交换,简单地说就是数据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2. 通信协议,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

10、16,TCP/IP协议中的两个主要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一定大小的若干数据包,并给每个数据包标上序号及一些说明信息(类似装箱单),使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在还原数据时,按数据包序号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然后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类似将信装入了信封),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了。 总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7,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实际上是程序之间的通信。Internet上参与

11、通信的计算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提供服务的程序,叫做服务器(Server);另一类是请求服务的程序,叫做客户机(Client)。Internet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连接到Internet上的计算机不是客户机就是服务器。,信息资源和网络应用程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8,使用Internet提供服务的用户要运行客户端的软件。通常,Internet的用户利用客户端软件与服务器进行交互,提出一个请求,并通过Internet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然后等待服务器回答。 服务器由另一些更为复杂的软件组成,它在接收到客户机发送来的请求后,进行分析,并给予回答,然后通过Internet发送

12、到客户机。客户机在接到结果后显示给用户。一般情况下,服务器程序必须始终运行着,以便随时响应用户请求。,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19,8.1.4 Internet中的地址管理,什么是IP地址 IP地址的分类 域名系统 IPv6协议,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0,1.什么是IP地址,如前所述,Internet是通过路由器将物理网络互连在一起的虚拟网络。在一个具体的物理网络中,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物理地址(Physical Address),物理网络靠此地址来识别其中每一台计算机。在Internet中,为解决不同类型的物理地址的统一问题,在IP层采用了一种全网通用的地址格式,为

13、网络中的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从而将主机原来的物理地址屏蔽掉,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1,为了使连入Internet的众多计算机在通信时能够相互识别,Internet中的每一台主机都分配有一个惟一的32位二进制地址,该地址称为IP地址,也称作网际地址,它是Internet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IP协议使用这个地址在主机之间传递信息,这是Internet能够运行的基础。,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2,每个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网络号表明主机所连接的网络,主机号标识了该网络上特定的那台主机。 为了便于使用,将IP地址

14、的32位二进制数分成四组,每组8位,各组之间用一个小圆点号“.”分开。例如某计算机的IP地址可表示为:11001010.01100011.01100000.10001100。更进一步,通常采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IP地址,因此,这台主机的IP地址就是202.99.96.140。,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3,IP地址通常分为五类,即A类地址、B类地址、C类地址、D类地址和E类地址。,2. IP地址的分类,A类,B类,C类,D类,E类,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4,3. 域名系统,什么是域名系统 域名系统的结构 域名解析,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5,1)什么是域

15、名系统 在Internet上,IP地址是全球通用的地址,但对于一般用户来讲,数字表示的IP地址不容易记忆。因此,TCP/IP为人们记忆方便而设计了一种字符型的计算机命名机制,便形成了网络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在网络域名系统中,Internet上的每台主机不但具有自己的IP地址(数字表示),而且还有自己的域名(字符表示),如山东师范大学主机的IP地址为210.44.8.88,其域名为。实际上,域名是Internet中主机地址的另外一种表示形式,是IP地址的别名。,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6,2)域名系统的结构 域名系统采用分层结构。每个域名是由几

16、个域组成的,域与域之间用小圆点“.”分开,最末的域称为顶级域,其他的域称为子域,每个域都有一个有明确意义的名字,分别叫做顶级域名和子域名。域名地址从右向左分别用以说明国家或地区的名称、组织类型、组织名称、单位名称和主机名等。其一般格式为: 主机名.商标名(企业名).单位性质.国家代码或地区代码 其中,商标名或企业名是在域名注册时确定的。例如对于域名,最左边的news表示主机名,cernet表示中国教育科研网,edu表示教育机构,cn表示中国。,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7,表为顶级域名代码,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8,3)域名解析,域名解析就是域名到IP地址或IP地址

17、到域名的转换过程,由域名服务器完成域名解析工作。在域名服务器中存放了域名与IP地址的对照表(映射表)。实际上它是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各域名服务器只负责其主管范围的解析工作。从功能上说,域名系统基本上相当于一本电话簿,已知一个姓名就可以查到一个电话号码,它与电话簿的区别是域名服务器可以自动完成查找过程。,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29,当用户输入主机的域名时,负责管理的计算机就把域名送到域名服务器上,由域名服务器把域名翻译成相应的IP地址,然后连接到该主机。用户在连接网络时,既可以使用域名,也可以使用IP地址,它们连接的过程不一样,但效果是一样的。同一IP地址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域名,但每

18、个域名只能有一个IP地址与之对应,就像每个人可以有一个以上的若干个电话号码,但一个电话号码只能给一个人注册。,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0,4. IPv6协议,当前Internet上使用的IP协议是在1978年确立的,称为IPv4。尽管在理论上大约有43亿(232)个IP地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美国的一些机构往往占用较丰富的A类地址,但他们并没有充分利用其中的资源,而其他国家的Internet系统则常被划分为C类地址而不够用。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IPv4已经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IP地址资源的短缺。因此,Internet工程部(I

19、ETF)又提出了新的IP协议版本IPv6。,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1,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是IETF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v4的下一代IP协议。IPv6具有长达128位的地址空间,可以彻底解决IPv4地址不足等问题。在我国,IPv6已经正式开始使用。,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2,8.2 接入Internet,用户计算机与Internet的连接方式有多种。用户选择以何种方式入网,需要考虑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通信条件、使用者数量、通信量、希望访问的资源、要求响应的速度、设备条件以及资金的投入等因素。不

20、同的连入方式所要求的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各不相同。本节将介绍几种接入Internet的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3,8.2.1 PSTN方式 8.2.2 ISDN方式 8.2.3 xDSL方式 8.2.4 Cable Modem方式 8.2.5 DDN方式 8.2.6 LMDS方式 8.2.7 LAN方式,返 回,8.2 接入Internet,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4,8.2.1 PSTN方式,PSTN(Published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电话交换网)技术是利用PSTN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实现用户接入的方式。这种接入方式

21、由于电话网而非常普及,用户终端设备Modem很便宜,且接入容易。因此,至今仍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 使用PSTN方式上网,需要选择合适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目前,可供选择的ISP很多,上网需要的软件也比较普遍。,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5,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综合业务数字网)接入技术俗称“一线通”,它采用数字传输和数字交换技术,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用户利用一条ISDN用户线路,可以在上网的同时拨打

22、电话、收发传真,就像两条电话线一样。ISDN基本速率接口有两条64Kbps的数字信道和一条16Kbps的呼叫和控制信道,简称2B+D,当有电话拨入时,它会自动释放一个B信道来进行电话接听。,8.2.2 ISDN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6,DSL(数字用户线)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可在同一对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数据信号并不通过电话交换设备,无需拨号,从而减轻了电话交换机的负担。使用DSL上网属于专线上网方式,并不需要支付另外的电话费。,8.2.3 XDSL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7,Cable Modem(线缆调制解调器)是近两年开始

23、试用的一种超高速Modem,它利用现成的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已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随着有线电视网的发展壮大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通过Cable Modem利用有线电视网访问Internet已成为越来越受业界关注的一种高速接入方式。,8.2.4 Cable Modem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8,DDN(Digital Data Network)是随着数据通信业务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DDN的主干网传输媒介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信道等,用户端多使用普通电缆和双绞线。DDN将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以及数字交叉连接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了高

24、速度、高质量的通信环境,可以向用户提供点对点、点对多点透明传输的数据专线出租电路,为用户传输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DDN的通信速率可根据用户需要在N64Kbps(N=132)之间进行选择,当然速度越快租用费用也越高。,8.2.5 DDN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39,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e Service,区域多点传输服务)是一种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它具有带宽宽、速率高、网络架设快、投入成本低、扩容迁移方便等特点,成为接入网建设方案的新途径。 LMDS是一种微波宽带业务,通常工作在1043GHz频段,在较近的距离上双向传输话音、数

25、据和图像等信息。在理想的状态下,其通讯可信度及传输效能可与光纤相当。它提供一般用户高达3558Mbps的下行速率,而商业用户则更高。,8.2.6 LMDS方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0,LMDS采用一种类似蜂窝的服务区结构,将一个需要提供业务的地区划分为若干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内设有基站,基站设备经点到多点无线链路与服务区内的用户端通信。每个服务区覆盖范围为几公里至十几公里,并可相互重叠。,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1,8.2.7 LAN方式,LAN(局域网)接入方式是利用以太网技术,采用光缆+双绞线对社区进行综合布线。以太网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局域网技术

26、,由于其具有使用简便、价格低、速率高等优点,很快成为局域网的主流。实际上,在已有的所有宽带接入技术中,宽带以太网是使用最早,并为人们熟悉的一种方式。校园网中大都是以太网。,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2,目前千兆以太网的技术已经成熟,线速千兆路由交换机也已商品化。但是,千兆以太网的建设不像HFC、xDSL可以借用现成庞大的广电网或电话网,必须单独架线,包括局域网、广域网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入互联网的高速光纤架设,都需要庞大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千兆以太网要想真正进入普通家庭还需要一段时间。,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3,8.3 WWW与IE浏览器,WWW(Word

27、Wide Web,简称万维网或Web)的蓬勃发展,是Internet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本节将在讲述WWW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IE浏览器的使用. 8.3.1 WWW的产生和发展 8.3.2 WWW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8.3.3 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 8.3.4 在浏览过程中保存信息 8.3.5 搜索信息 8.3.6 IE浏览器的设置,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4,8.3.1 WWW的产生和发展,1984年,WWW的创始人Tim Berners-Lee来到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原子核研究委员会建立的粒子物理实验室工作。在这里,该委员会委托他开发一个软件,以便使分散在欧洲各

28、国的物理学家能够通过电脑网络合作进行科研,使分散在各物理实验室的信息能够提供给每个物理学家共享。Tim成功地开发出了这个软件,并取名“Enquire”(Enquire Within Upon Everything的简称)。1989年,Tim在一台Next计算机上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Web服务器和Web客户机,并正式提出了“World Wide Web”这个名词。,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5,随后,WWW的发展非常迅速。一些人开始在自己的主机上研制WWW服务程序,以便通过WWW向Internet发送自己的信息;另外一些人则致力于研制WWW浏览器,设计具有多媒体功能的用户使用界面。19

29、93年2月,用于X Window系统的测试版X Mosaic问世了。正是这个著名的Mosaic使WWW迅速风行全世界。Mosaic的研制者是美国超级计算应用中心(NCSA)的Marc Andressen。Mosaic的成功使他在Web领域内成为仅次于Tim Berners-Lee的著名人物。,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6,WWW是规模庞大的分布式系统,WWW的每个用户都可以编写超文本文件,成为向WWW世界提供信息的主体。WWW的出现被认为是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对于Internet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7,8.3.

30、2 WWW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基本概念 WWW的工作原理,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8,1. 基本概念,网页 HTML HTTP URL 门户网站,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49,网页,WWW将信息一页一页地呈现给用户,类似于图书的页面,叫做网页(Web Page)。网页上是一些连续的数据片断,包含普通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还包含指向其他网页的链接。 WWW服务器上的第一个页面,称为主页(Homepage),引导用户访问本地或其他WWW网址上的页面。,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0,HTML,HTML(HyperText Markup La

31、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构成了Internet应用程序的基础,用来编写Web网页。之所以叫“超文本”,是因为它的构成对象不仅仅有普通的文字字符元素,还有声音、图形等其他“超越”普通文字字符的对象元素。HTML语言是一种描述文档结构的语言,而不能描述实际的表现形式,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1,HTTP,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WWW的网络传输协议,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2,URL,Internet中的网站成千上万,为了能够在Internet中方便地找到所需要的网站及所需要的信息资源,采用了URL(Un

32、iform Resource Locator,全球统一资源定位器)来惟一标识某个网络资源。事实上,URL就是某个网页的地址,它由协议名、主机名、路径和文件名四部分组成,其格式如下: 协议名:/主机名/路径和文件名,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3,门户网站,所谓门户网站就是大家常说的“网络内容提供商”(ICP)。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新闻、聊天室、教育、游戏等各种丰富多彩的内容,对于很多网上冲浪者,特别是新手,门户网站差不多能够提供你想要的各种内容。门户的意思是这些网站可以作为网上冲浪的第一步,起着带领你步入Internet大门的作用。,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4,2.

33、WWW的工作原理,WWW系统由WWW客户机(即运行于客户端的浏览器软件)、WWW服务器和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三部分组成,以客户机/服务器方式进行工作。实际工作过程是:当选择网页中的一个超链接时,WWW客户机就把超链接所附的地址读出来,然后向相应的服务器发出一个请求,要求相应的超文本文件,服务器对此作出响应,将超文本传送到客户机,最后由浏览器显示所获得的超文本。,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5,8.3.3 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Internet Explorer主屏幕介绍 使用工具按钮 跟踪链接 多窗口浏览 查找当前页面文字信息 脱机浏览 历史记录的访问 通过收藏夹收藏网址和快

34、速访问收藏的网址 打印浏览的内容,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6,Internet Explorer主屏幕介绍,IE窗口包括: 标题栏:显示程序名称“Internet Explorer”及已调入的网页名或网页所在的服务器地址和路径。 菜单栏:提供了大量的菜单命令供用户选择。 工具栏:包含供用户快速访问的常用命令。 URL地址栏:显示当前网页的URL。 状态栏:显示IE的运行状态。 进程指示器:当载入网页时,显示载入进度。,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7,使用工具按钮,从一个站点跳到另一个站点,只需单击一个链接或在地址栏输入该站点的地址即可。IE提供了许多工具按钮,常用的有:

35、 后退/前进:来回翻阅刚访问过的存放在缓冲区中的页面。 停止:停止当前网页载入的进程。当用户发现所访问的站点下载速度太慢或者发现选错站点,需终止下载时,用鼠标单击“停止”按钮,终止当前站点信息的下载。 主页:打开预设好的主页页面。 刷新:重新下载所需要的页面。 收藏: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或隐藏所收藏的Web站点。 邮件:打开“Internet选项”中设置的邮件程序,进行邮件的收发。,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8,跟踪链接,网页的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大量的文本、图片和链接等,有的网页很大,宽度和长度都可能超出屏幕,需要借助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才能浏览全部内容。 网页上最重要的对象是超

36、链接,只要用鼠标单击包含超链接的一个文字或图标就可以打开另一个网页或网站。,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59,多窗口浏览,为了提高上网效率,有时需要打开几个浏览窗口,同时浏览不同的网页内容。即可以在等待一个页面下载的同时,通过切换浏览窗口观看其他页面。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新建”,然后选择其中的“窗口”命令,就会打开一个新的浏览窗口,在其地址栏中输入新的网址,即可实现利用多个浏览窗口查看不同页面信息,也可在链接点上右击,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在新窗口中打开”,就会打开一个新窗口并显示该链接。 不要打开太多的窗口,否则可能会因系统资源耗费太大而降低浏览速度,对于不需要的窗口要及时关闭

37、。,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0,查找当前页面文字信息,当页面的文字信息较多时,可以使用浏览器提供的在页面内的查找功能,快速查找该页面中的某个关键字。选择“编辑”菜单中的“查找(在当前页)”命令,在弹出的“查找”对话框中输入关键字,然后按回车键,光标就会定位在你要查找的关键字位置,这样会大大加快在页面中查找信息的速度,节省大量时间。,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1,脱机浏览,如果采用的上网方式是计时收费的,如电话拨号,当要浏览很多页面时,为了节省上网费用,可使用脱机浏览功能。接入Internet后,将要浏览的网页下载到本地计算机中,然后断开连接,在“脱机工作”状态下浏览已

38、下载的网页,这就是脱机浏览。浏览过程中,当单击一项你还没有下载的话题时,系统会弹出一个“脱机工作”对话框,如图8-6所示。此时有两个按钮供你选择:“重试”和“脱机工作”。如果单击“重试”,则会重新建立网络连接,重新浏览并下载网络上的信息。,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2,历史记录的访问,在IE主窗口的工具栏上,单击“历史”按钮,出现历史记录窗口,其中包括了你在最近几天或几星期内访问过的Web页和站点的链接,可以按日期、按站点和单击次数等方式显示这些Web页和站点的链接。在历史记录栏中单击你要访问的选项,就可进入该页面,省去了再次在地址栏中输入Web地址的麻烦,加快了访问速度。再单击一

39、下“历史”按钮,即可关闭历史记录窗口。,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3,通过收藏夹收藏网址和快速访问收藏的网址,在收藏夹中可以把自己喜欢的Web页或站点地址保存下来,以便以后能快速打开这些网页或网站。方法是:在打开某个网站(如http:/)后,单击 “收藏” 菜单中的“添加到收藏夹”命令,打开图8-8所示对话框,在名称栏内可以输入网站名称或自己喜欢的名字(如“新浪首页”),然后选择要收藏到的位置,单击“确定”,该网站就添加到收藏夹的相应列表中。以后再进入该网站,只要打开“收藏”菜单或单击“收藏”按钮,单击“收藏”菜单中的子菜单或列表框中的相应名称即可。,2019/7/17,计算机文化

40、基础,64,打印浏览的内容,在进行WWW浏览的过程中,可以把一些有用的信息打印出来。 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印”命令,在出现的“打印”对话框中,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设置,打印即可。如果仅打印部分内容,要先选中这部分内容,然后在“打印”对话框中选择“打印范围”中的“选定范围”。,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5,8.3.4 在浏览过程中保存信息,可以选择的文件保存类型有: “Web页,全部(*.htm;*.html)”:将网页保存为HTML文件,同时保存所有图片、声音、样式表等。在以后阅读该文件时,网页的内容、布局及文字格式等保持不变。 “Web页,仅HTML(*.htm;*.html)”

41、:将网页保存为HTML文件,但它不保存图片、声音等其他信息。,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6,“Web电子邮件档案(*.mht)”:将当前网页中的全部内容保存在一个MIME编码的文件中,即把HTML文件、图片、声音等打包成一个文件存放。该选项必须在安装了Outlook Express 5.0后才能使用。 “文本文件(*.txt)”:如果对保存下来的网页布局和格式不作要求,可以用纯文本格式来保存网页。,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7,如果仅仅想保存页面中的部分文字,可以利用Windows剪贴板的功能,先将希望保存的文字选中,再复制到某个字处理软件(如记事本、Word等)中,然

42、后进行保存。 如果要将网页中的图片保存下来,可以用鼠标右键单击该图片,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单击“图片另存为”命令。,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8,8.3.5 搜索信息,搜索引擎的概念和使用 常用搜索引擎介绍,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69,搜索引擎的概念及使用,搜索引擎是一个提供信息“检索”服务的网站,它使用某些程序把Internet上的所有信息归类,以帮助人们在茫茫网海中搜寻到所需要的信息。Internet上有许多“搜索引擎”,它们有自己的数据库,保存了Internet上很多网页的检索信息,并且在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访问这些站点,通过输入一些要查找信息的关键字,然后在网站的

43、数据库中检索,就可以查找到包含需要的内容网页的链接。,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0,信息查找方法一般有两类:按关键字查找和按内容分类逐级检索。下面介绍使用关键字搜索的一个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检索的关键字中,可以使用这样一些描述符号对检索进行限制: “”(英文双引号):用来查询完全匹配关键字串的网站,例如“杀毒软件”; + (加号)或空格:用来限制该关键字必须出现在检索结果中; -(减号):用来限制该关键字不能出现在检索结果中。,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1,常用搜索引擎介绍,北京大学天网中英文搜索引擎(http:/ Yahoo!(http:/) Google(htt

44、p:/),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2,北京大学天网中英文搜索引擎(http:/ 天网中英文搜索引擎有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三个版本。提供全文检索、新闻组检索、FTP文件检索等。目前收集了1亿多个WWW页面和Newsgroup(新闻组)文章。查询界面分为简单查询和复杂查询两种。复杂查询可对查询进行控制,如有精确匹配、模糊匹配等,支持逻辑操作。搜索结果数量较多,显示模式有标准和简要两种,标准模式查询结果中显示文档的摘要信息。支持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关键词搜索,不支持数字关键词和URL名检索。,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3,Yahoo!(http:/) Yahoo!有

45、英、中、日、韩、法、德、意、西班牙、丹麦等10余种语言版本。提供类目、网站及全文检索功能。目录分类比较合理,层次深,类目设置好,网站提要严格清楚。网站收录丰富,检索结果精确度较高,有相关网页和新闻的查询链接。有高级检索方式,支持逻辑查询,可限时间查询。设有新站、酷站目录。,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4,Google(http:/) Google成立于1997年,是目前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收集了80亿个Web文件。Google提供常规及高级搜索功能,提供网站内部查询和横向相关查询,还提供特别主题搜索。Google允许以多种语言进行搜索,提供多达30余种语言选择,同时还可以提供多达40

46、多个国别的专属引擎。 除此之外,还有搜狐、百度和网易等著名搜索引擎。,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5,8.4 电子邮件服务,8.4.1 电子邮件的功能和特点 8.4.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8.4.3 电子邮件地址的格式 8.4.4 设置邮件帐户 8.4.5 使用Outlook Express收发电子邮件 8.4.6 Outlook Express中的其他操作 8.4.7 获取免费电子邮箱,返 回,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6,8.4.1 电子邮件的功能和特点,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记为E-mail)是Internet上使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

47、服务之一,它利用Internet传递和存储电子信函、文件、数字传真、图像和数字化语音等各种类型的信息。 电子邮件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传统邮件时空的限制,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收、发邮件,并且速度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7,8.4.2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 电子邮件工作原理,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8,电子邮件使用的协议,SMTP POP MIME,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79,SMTP协议是最早出现的、目前仍被普遍使用的最基本的Internet邮件服务协议,也是TCP/IP协议族

48、的成员之一。SMTP通常用于把电子邮件从客户机传输到服务器,以及从某个服务器传输到另一个服务器。SMTP的缺点是发送方和接收方都必须正常工作,一方的计算机一旦故障,就会产生错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可将邮件存储于邮件服务器上。要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上取回,就要借助于POP协议了。,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80,POP协议是一种允许用户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协议,有两种版本,即POP2和POP3,两者的协议与指令并不相容,但基本功能都是到邮件服务器上去取邮件,都具有简单的电子邮件存储-转发功能。POP3是目前最常用的。,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81,MIME协议不是用来取代现

49、有的邮件系统的。由于SMTP协议只定义了通过Internet传输普通正文文本(ASCII文本)的标准,不适合传输诸如图像、声音和视频等非文本信息,作为对SMTP协议的扩充,MIME协议规定了通过SMTP协议传输非文本电子邮件附件的标准。目前,MIME协议的用途已经超越了收发电子邮件的范围,成为Internet上传输多媒体信息的基本协议之一。,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82,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原理,电子邮件系统是Internet上一种典型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主要包括电子邮件客户机、电子邮件服务器以及支持Internet上电子邮件服务的各种服务协议。,2019/7/17,计算机文化基础,83,电子邮件客户机,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客户机是E-mail使用者用来收、发、创建、浏览电子邮件的工具。在电子邮件客户机上运行着的电子邮件客户软件可以帮助用户撰写合法的电子邮件,并将用户写好的电子邮件发送给相应的邮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