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2663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京剧的诞生与发展.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京剧的诞生与发展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即:古希腊的 悲剧、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 的戏曲。在中 国戏曲中,京剧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京剧在中国戏曲中形成较晚,从1790年四大徽 班进京算起,至今也只有二百多年。但因它久 居京城这样一个特殊的背景下,逐渐在文学、 表演和音乐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规范,棘手了 各剧种和兄弟一声的精华,名角辈出,流派纷 呈,艺术成就显著,影响遍及全国乃至全世界 。 京剧的行旦 生行:剧中的男性任务,分为老生、小生、武生、娃 娃生等角色。 旦行:剧中的女性人物。分青衣、花旦、老旦、刀马 旦等角色。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净行(花脸):扮演威武

2、、粗犷、豪迈的男性,声音 浓厚,音量大。分铜锤花脸和架子花脸或武净。 末行:也属老生类,但在年龄上应更老,思维糊涂, 生活在底层的老人。由于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以小块白 粉而俗称“小花脸“,又同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 而俗称“三花脸“。 丑行剧中的反派任务或诙谐、滑稽任务,分文丑、武 丑、丑婆、彩旦等。 京剧剧的唱腔 京剧剧唱腔的种类颇类颇 多。如:二黄、西皮 、吹腔、四平调调、高拨拨子、南梆子、昆 曲等等。其中,二黄和西皮是京剧剧的主 要声腔。 二黄和西皮是两种声腔的总总称。在这这两 种声腔中还还包括着许许多板式。如:原板 、慢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因此, 从体制和结结构的角度上看,这类这类

3、 唱腔均 属于“板腔体”之类类。 二黄:的唱腔流畅畅、舒缓缓,是一种平和、稳稳重 、深沉、抒情的腔调调,很适合表现现沉思、忧忧 伤伤、感叹叹、悲愤愤、压压抑的情绪绪。 西皮:的唱腔流畅畅、活泼泼、跳动动、有力,是一 种明朗、刚劲刚劲 、激昂的腔调调,很适合表现现喜 悦、激动动、高昂及愤愤怒的情绪绪。 京剧剧的板式 泛指其节节拍和节节奏形式。而其实质实质 性含义义有两种 。其一,指其板眼形式,亦即节节拍形式。通常, 强拍被称做“板”;弱拍或次强拍被称做“眼”。其 二,指下板的形式,即节节奏形式。例如:唱腔中 字随板出的称做“迎头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腰板 ”;散板曲调调不点板眼,只在一句唱腔终

4、终了时时才 下一板,因而称做“截板”或“底板”。 板式的种类类大致上分为为四类类: (1)一板三眼类类(四拍子)。如:慢三眼、快三眼。 (2)一板一眼类类(二拍子)。如:原板、二六。 (3)有板无眼类类(一拍子)。如:流水板、快板。 (4)散板类类(节节拍自由)。如:摇摇板(紧紧拉慢唱或紧紧 打慢唱)、散板(慢拉慢唱)、导导板、滚滚板等。 京剧的场面 文场:指管弦乐器部分,有唱腔伴奏, 器乐曲牌、过门等过场音乐。 武场:指打击乐器部分,有锣鼓点,配 合身段表演,还有表现任务的思想情绪 、烘托舞台效果。 京剧剧的服装也称做“行头头”。实际实际 上,行头头不是仅仅指衣 服一项项。按早期的惯惯例,它

5、可分为为衣、盔、杂杂、把四 类类。后来,发发展为为六项项。即:大衣箱、二衣箱、三衣 箱、盔头头箱、把子箱和旗包箱六类类。大衣箱包括了蟒 、帔、宫宫衣、开敞、褶子等;二衣箱包括了武服大靠 、箭衣、抱衣等;三衣箱包括了靴、鞋、彩裤裤、水衣 、胖袄袄等;盔头头箱包括了盔、帽、巾、冠、髯口、翎 尾等;把子箱包括了刀、枪枪、把子;旗包箱包括了旗 帜帜、帐帐帔、布景、道具等。 梅兰芳,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华,别署缀玉轩 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北京,他出 生于京剧世家,8岁就开始学戏,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 楼演出天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 年北京各界举行京剧演员

6、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 名列第三名探花。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 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出了彩楼配、玉堂春、 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 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 芳”。他吸收了上海文明戏、新式舞台、灯光、化妆、 服装设计等改良成分,返京后创演时装新戏孽海波澜 ,第二年再次来沪,演了五花洞、真假潘金莲 、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 回京后,梅兰芳继续排演新戏嫦娥奔月 、春香闹学、黛玉葬花等。1916年第 三次来沪,连唱45天,1918年后,移居上海, 这是他戏剧艺术炉火纯青的顶峰时代,多次在 天蟾舞台演出。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

7、旦的 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 一格的梅派。1915年,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 ,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 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称为梅派大师 。 1919年4月,梅兰芳应日本东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 出,演出了天女散花、玉簪记等戏。一个月后 回国。1921年编演新戏霸王别姬。1922年主持承华 社。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举办中国首届旦角名伶评 选,梅兰芳因功底深厚、嗓音圆润、扮相秀美,与程砚 秋、尚小云等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赴美,在纽约、芝家哥、旧金山 、洛杉矶等市献演京剧,获得巨大的成功,报纸评论称 ,中国戏不是写实的真,而是艺术

8、的真,是一种有规矩 的表演法,比生活的真更深切。在此期间,他被美国波 莫纳大学和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梅兰芳迁居上海,先暂住 沧洲饭店,后迁马斯南路121号。他排演抗金兵、 生死恨等剧,宣扬爱国主义。1935年他曾率团赴苏 联及欧洲演出并考察国外戏剧。在京剧艺术家中,出访 最多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最多的当属梅兰芳,他把 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和艺术家谦逊、朴实的优良品质介绍 给了各国人民,因此人们称他为本世纪二十年代至五十 年代中国京剧艺术的文化使节。 抗战爆发后,日伪想借梅兰芳收买人心、点缀太平, 几次要他出场均遭拒绝。梅兰芳考虑到在上海不能久 留,遂于

9、1938年赴香港。他在香港演出梁红玉等 剧,激励人们的抗战斗志。1941年香港沦陷后,他安 排两个孩子到大后方读书,自己于1942年返沪。为了 拒绝为日伪演剧,他蓄须明志,深居简出,表现了崇 高的民族气节。 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在上海复出,常演昆曲,1948年拍 摄了彩色片生死恨,是中国拍摄成的第一部彩色戏 曲片。上海解放后,于1949年6月应邀至北平参加第一 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 会常委。1950年回北京定居,任文化部京剧研究院院长 ,1951年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1952年任中国京剧院 院长,并先后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1955年,他拍摄了 梅兰芳的舞台艺术,收入他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宇 宙锋、断桥等及他生活片断和在工厂、舞台演出 的春香闹学等戏的片断。1956年他率中国京剧代表 团到日本演出。1959年5月他在北京演出穆桂英挂帅 ,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节目。1961年8月8日在北京去 世。著有梅兰芳文集、梅兰芳演出剧本选、 舞台生活四十年等。代表剧目有贵妃醉酒、天 女散花、宇宙锋、打渔杀家等,先后培养、 教授学生100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