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技术第六.ppt

上传人:本田雅阁 文档编号:3164029 上传时间:2019-07-1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电压技术第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电压技术第六.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Chapter 6. 线路和绕组中的波过程,1. 波过程的定义,在本课程中指电压波(或电流波)在输电线路、电缆、 变压器、电机等电力设备上的传播过程,2. 波过程的特点,电压、电流不但是时间t的函数,而且也是空间位置x 的函数, 需要用分布参数电路来分析。,3. 分布参数电路的应用范围,主要有两大类:长线路和高频电压(如雷电冲击电压波),实际电路中参数具有分布性,必须考虑参数分布性的电路,称为分布参数电路。,典型的分布参数(distributed parameter)电路是传输线(transmission line ) 。 传输线是将负载和电源连接起来的两根导线的总称。,在集总参数电路中,传输

2、线只起流通电流的作用。,f =50 Hz,延迟时间,u1 u2,设,则,延迟时间,电路外形尺寸和电磁波的波长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时,可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分布参数电路,冲击波波前在线路上的分布长度只有360m,沿传输线任一点的R0 、L 0、 C0、 G0均相等,即分布参数 是与沿线距离无关的常数,称为均匀传输线。,均匀传输线,均匀传输线的方程,沿线电压减少率等于单位长度上 电阻和电感上的电压降。,忽略二阶无穷小项,沿线电流减少率等于单位长度上 漏电流和电容电流的和。,对t自变量给定初始条件:u (x , 0) , i (x , 0),对x自变量给定边界条件:u (0 , t ) , i (

3、0 , t ) 或 u (l , t ) , i (l , t ),传输线方程/电报方程,波沿均匀无损单导线传播示意图,均匀无损单导线系统:,线路各点电气参数完全一样; 线路无能量损耗(R0=0,G0=0),单元等值电路:,dt时间内行波向前传播dx距离,导线获得的电荷:,磁通的增加量,(2),(1) (2),(2) (1),波速,波阻抗,由电磁场理论可知:,对架空线:,对油纸绝缘电缆:,即:导线单位长度所具有的磁场能量等于电场能量,导线单位长度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 或,一般架空线Z300500, 电缆线路Z1050,比较波阻抗Z和R:,波阻抗是一个比例常数,其数值只与导线单位长度的电感和电容有

4、关,与线路长度无关;而线路的电阻与线路长度成正比;,波阻抗是储能元件,它从电源吸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沿导线向前传播,能量以电磁能的形式储存在导线周围的介质中;电阻是耗能元件,它从电源吸收的能量转换成热能而散失。,二者量纲相同,并且都和电源频率或 波形无关,可见波阻抗是阻性的;,均匀无损单导线的波动方程:,注意:,行波计算的基本方程:,例题1:沿高度10m,半径为10mm的单根架空线有一个幅值700kV的过电压波运动,求电流波的幅值。 解题:导线的波阻抗为: 电流波幅值为: 例题2:如还有一个幅值为500kV的过电压波反向运动,求两波叠加范围内导线上的电压和电流,反行波电流 导线电压: 导线电

5、流: I=1.561.11=0.45kA,6.2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一.折射波和反射波的计算,波未到达节点A时,线路1上有:,波到达节点A后,线路1上有: 线路2上有:, 节点A上电压、电流 的连续性,1.线路末端开路,此时有:,线路末端电压:,电压反射波:,末端电流:,电流反射波:,几种特殊情况:, 末端开路时,末端电压波发生正的全反射,电流波发生 负的全反射,电压反射波所到之处,线路电压加倍;电 流反射波 所到之处,线路电流变零。,2.线路末端短路(接地),此时有:,线路末端电压:,电压反射波:,反射波所到之处:,电流反射波:, 末端接地时,末端电压波发生负的全反射,电流波发生 正的全反射

6、,电压反射波所到之处,线路电压变零;电 流反射波 所到之处,线路电流加倍。, 线路末端既没有电压反射波,又没有电流反射波, 线路上电压电流波形保持不变。,3.线路末端接负载( ),此时有:,二. 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建立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彼德逊法则):,彼德逊法则使用条件:,三. 彼德逊法则的应用: 波穿过电感和旁过电容的分析,1.波穿过电感,其中:,电压折射波的波前陡度:,电压反射波:,电感相当于开路,电感的作用完全消失,2.波旁过电容,其中:,电压折射波的波前陡度:,电压反射波:,电容相当于短路,电容的作用完全消失,3. 串联电感、并联电容对波过程的影响,波前被拉平,波前陡度减小,L 或C

7、越大,陡度越小;,在无限长直角波作用下,L、C对电压的稳态值没有影响;,各自的适用场合,例:一幅值为100kV的无限长直角波沿波阻抗为50的电缆侵入发电机绕组(其波阻抗为800 ),绕组每匝长度为3m,其匝间绝缘耐压为600V,波在电机绕组内的传播速度v为6 107m/s。试求为保护发电机匝间绝缘所需串联电感或并联电容的数值。,解:电机绕组所允许承受的入侵波的最大陡度为: 用串联电感时: 用并联电容时: 0.33 F的电容器比13.3mH的电感线圈成本低得多,所以一般都采用并联电容器,6.3 行波的多次折、反射,令,行波网格图,第一次折射,第二次折射,第三次折射,第四次折射,节点B在不同时刻的

8、电压:,当 时,,当 时,,当 时,,当 时,,当发生第n次折射后,即 时,,当 时,即 时, , 节点B上稳态电压幅值:,在无限长直角波作用下,经多次折反射,最后达到稳态值和中间线路的存在与否无关。,6.4 波在有损线路上的传播,一. 引起波能量损耗的因素:,上述损耗因素将使行波发生下列变化: 波幅降低、波前陡度减小、波长增大、波形凹凸不平处变得比较圆润、电压波与电流波的波形不再相同,二. 冲击电晕的影响,导线波阻抗减小,一般线路的波阻抗可减小2030,波速减小,当电晕比较强烈时,架空线上的波速可降低至0.75倍光速,线间耦合系数增大,k0-几何耦合系数;k1-电晕校正系数,引起波的衰减与变

9、形,行波传播距离,km 行波电压值,kV 导线平均对地高度,m,波前时间延长到:,6.5 变压器绕组中的波过程,主绝缘: 绕组对地和其它两相绕组的绝缘 纵绝缘:匝间、层间、线饼间绝缘,影响绕组波过程因素:,一. 单相绕组中的波过程,单位长度绕组的自感 对地电容 匝间电容 每匝长度,中性点,1. 电压起始分布,冲击波刚到达绕组时,电感中电流不能突变,相当于开路,只剩下电容链,C的分流使得初始电压分布不均匀,令,则:,式中:,根据边界条件可得:,(1)末端接地时,(2)末端不接地时,当,首端电位梯度最大,对纵绝缘有威胁,末端不接地,末端接地,2. 电压稳态分布,末端接地:,末端不接地:,冲击波刚到

10、达 内,振荡未起动, 变压器可用入口电容代替:,3. 绕组电压的振荡过程,末端接地,1电压初始分布 2电压稳态分布 3各点电压最大值,末端不接地,1电压初始分布 2电压稳态分布 3各点电压最大值,4. 变压器绕组主绝缘和纵绝缘的讨论,主绝缘主要由绕组中各点的最大对地电位决定,纵绝缘主要由绕组中各点的最大电位梯度决定,绕组首端的纵绝缘应重点加强,二. 变压器对过电压的内保护,1. 补偿对地电容电流(横向补偿),在绕组首端加装静电环、静电匝、静电屏等, 补偿C的分流,使K上的电压降落均匀化,2. 增大纵向电容(纵向补偿),加大纵向电容K0的值,使对地电容C0的影响相 对减小,即减小 值,从而使电压初始分布 变得比较均匀,工程上常采用纠结式绕组,匝1,2之间隔着6所以两者之间无K,本章总结: 导线上波过程的概念; 行波的折射和反射,导线上波过程的计算, 彼得逊法则的应用; L、C元件对波过程的影响 变压器绕组中波过程的概念、主绝缘和纵绝缘、 绕组电压分布特点 5. 变压器对过电压的内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